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接种6~9年的人群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生儿乙肝重组酵母疫苗普种预防HBV感染的免疫效果,探讨乙肝重组酵母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出生队列定群研究结合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研究乙肝重组酵母疫苗免疫人群的效果;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BV感染标志。结果(1)HBsAg平均阳性率1.9%(95%CI 1.4~2.4%),总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53.2%(95%CI 51.2%~55.2%)。(2)从免疫后1年的88.2%下降到免疫后9年的44.3%。(3)疫苗保护率为89.9%,与2000年的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感染,免疫人群乙肝保护性抗体水平随接种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但疫苗保护效果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国产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用实施母婴乙肝阻断效果,评价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设阳性(双阳、单阳)、阴性组,各组设试验组、对照组,新生儿按一定比例随机进入各组。阳性组、阴性对照1组均按0、1、6月程序接种10μg疫苗,对照2组按同样程序接种5μg疫苗,阳性组均在接种首剂疫苗同时接种HBIG。采用系统观察、定期访视以及监护人主动报告等方法观察接种后不良反应;并于出生第7个月检测HBsAb浓度。结果国产10μg疫苗与HBIG联用阳性组新生儿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8.21%,HBsAb阳转率、达正常应答水平比例、抗体几何均数浓度(GMC)分别为93.55%、87.58%、587.04IU/L,均与国外同类疫苗制品效果相当。阴性组中国产10μg肝疫苗全程接种后HBsAb阳转率、达正常应答水平比例、GMC分别为95.01%、92.22%、802.83IU/L,优于接种国产5μg疫苗。各组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均以1级为主,发生率均较低,且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与HBIG联用实施乙肝母婴阻断效果较好,其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7岁以下儿童接种1剂次或2剂次Salk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lk-IPV)的免疫效果,为实施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序贯免疫时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NCBI)、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知网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将评价Salk-IPV免疫效果的研究纳入分析。以7岁儿童接种疫苗至少1个月后诱导中和抗体的血清阳转率(SR)作为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描述接种不同剂次Salk-IPV接种后血清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的SR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种1剂次Salk-IPV后,I、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的SR分别为29%(95%CI:19%~39%)、41%(95%CI:31%~51%)和38%(95%CI:28%~48%);接种2剂次Salk-IPV后,I、Ⅱ和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的SR分别为82%(95%CI:74%~90%)、83%(95%CI:77%~88%)和91%(95%CI:87%~95%)。随着免疫起始月龄推后,无论接种1剂次还是2剂次Salk-IPV,不同血清型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的SR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7岁以下儿童采用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和Salk-IPV序贯免疫策略时,建议在常规免疫中至少接种2剂次以上Salk-IPV疫苗,血清中和抗体才有较高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的长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广西隆安县1996-2008年出生且按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重组酵母HepB接种的人群,采集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分析血清流行率和HepB对HBsAg携带的保护效果(VE)。结果在1 614名研究对象中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1.12%、29.86%。1996-1999年、2000-2003年、2004-2008年出生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3.18%、1.53%、0.46%(趋势χ~2=10.18,P=0.001),HBsAb阳性率分别为35.03%、26.87%、30.96%(趋势χ~2=0.02,P=0.911)。与隆安县实施HepB接种前≥20岁人群相比,HepB免疫后12-24年对HBsAg携带的总VE(95%CI)为93.74(90.07-96.12)%;在1996-1999年、2000-2003年、2004-2008年出生人群中分别为82.23(57.74-92.56)%、91.45(83.58-95.58)%、97.43(93.15-99.04)%。结论重组酵母HepB免疫后12-24年HBsAb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需进一步开展HepB免疫效果和青少年加强免疫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价10μg和20μg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方法 在北京市4个区县范围内选择18~45岁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642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按照"0-1-6"程序分别接种10μg和20μg CHO乙肝疫苗,通过问卷方法调查每个对象可能影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于接种第三针1个月后采血,以雅培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抗-HBs滴度值,抗-HBs阴性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一步检测HBV DNA,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抗-HBs阳转的个体因素.结果 10μg和20μg两个剂量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8.8%(95%CI:85.4%~92.2%)和95.3%(95%CI:93.0%~97.6%).按照抗-HBs<100 mIU/ml为低无应答标准,低无应答率分别为34.3%和17.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73.42 mIU/ml和588.51 mIU/ml.多因素分析表明:患糖尿病、配偶为乙肝病毒感染者以及大年龄组人群是抗体阳转不利因素,而20μg疫苗剂量有利于抗体阳转.结论 CHO乙肝疫苗20μg免疫效果优于10μ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应考虑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生儿接种不同类型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 B)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选择余姚市和宁海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阴性母亲2 375人在2009年7月1日—12月31日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μg重组Hep B和5μg重组Hep B疫苗,并在免后7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进行免疫应答评价。结果免疫后7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抗-HBs的几何平均浓度,5μg Hep B-SCY分别为(714.79±3.50)、(259.89±3.87)和(78.38±4.04)m IU/m L,10μg Hep B-HPY分别为(2 420.76±3.51)、(703.55±3.46)和(171.32±3.76)m IU/m L,10μg组的几何平均浓度均高于5μg组(P均0.01)。免后7、12、18月的抗-HBs低/无应答(100 m IU/m L)率,5μg组分别为6.39%、23.33%和55.42%,10μg组分别为2.17%、5.17%和31.95%,5μg组均高于10μg组(P均0.01)。结论不同时期10μg重组Hep B的免疫应答均优于5μg重组Hep B。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 ,从而为制订成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 1 99名 1 8~ 55岁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效果观察。通过观察所有接种对象中未发现有局部及全身中、重副反应者。完成 5ug和 1 0ug3针疫苗免疫后 1个月 ,其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9 2 5 %、95 2 8%。 1 0ug疫苗组的表面抗体平均几何滴度 (54 47)与 5ug疫苗组的平均几何滴度 (1 8 88)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人免疫安全性好 ,成人接种 1 0ug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产生很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武昌区417例24个月内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标志物的模式及意义,为临床诊断、分析乙肝病毒感染以及疫苗免疫效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年龄0~24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婴幼儿4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婴幼儿乙肝5项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共出现7种模式,其中5项全阴者144例,占34.53%;单纯保护性抗体(HBsAb)253例,占60.67%;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2个月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为94.8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13~24个月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有所下降,为75.41%;男女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及时检测乙肝标志物,便于后期复种,对于母亲是乙肝携带者的婴幼儿,应加强乙肝标志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在儿童基础免疫序贯接种后2年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血清流行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杭州市西湖区选取2015-2017年出生、在1岁内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完成1剂次国产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与2剂次进口10μg重组啤酒酵母HepB序贯接种(试验组)或3剂次国产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接种(对照组)的儿童,采集全程接种后2年血清标本,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b,比较两组儿童HBsAb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结果试验组、对照组分别纳入390名和1 133名儿童,完成HepB接种后2年的HBsAb阳性率(95%CI)分别为96.92%(95.20%-98.64%)、95.32%(94.09%-96.55%);GMC(95%CI)分别为167.57(144.24-194.67)mIU/mL、132.86(121.67-145.08)mIU/mL。结论婴儿国产重组汉逊酵母HepB与进口重组啤酒酵母HepB基础免疫序贯接种后2年具有良好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的影响因素,评价复种60μg重组乙肝疫苗对无应答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均为阴性的成人689人,在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初次常规免疫1个月后,对接种无应答(抗-HBs滴度10.00 m IU/m L)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并于1个月后检测抗-HBs。结果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应答率为17.71%(122/68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1-12月免疫程序(OR=2.09,90%CI:1.37~3.19)和单项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OR=1.73,90%CI:1.16~2.59)是初次常规免疫无应答的危险因素。89名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达95.51%,抗-HBs几何平均滴度为585.39 m IU/m L。结论成人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抗-HBc单阳者初次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低于抗-HBc阴性人群;无应答者复种1剂次60μg重组乙肝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