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贵州赤水苗族体部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探讨贵州赤水市苗族成年人体部体质特征,比较分析该苗族群体男女体质特征与其他10个族群的差异,并了解其亲缘关系,为我国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数据。方法采用体质特征观察、测量法对299例(男性146例,女性153例)赤水苗族成年人(20~60岁)进行活体观察及测量,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女性间除中指长和内踝下点高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19项肢体长指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0.01P0.05或P0.05);男性中躯干型较多(55.5%)、女性长躯干型较多(39.9%);手型分型男性宽手型较多(44.4%),女性窄手型较多(39.9%);腿型分型男性亚长腿型较多(占33.6%),女性中腿型较多(35.3%);身材多属矮型身材(男37.0%,女54.9%)。结论赤水苗族群体男、女性均与习水苗族最接近,与仫佬族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贵州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和贵州其他族群的亲缘关系,为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对世居在贵州仁怀后山乡的378名(男196人,女182人)、习水良村镇的357名(男173人,女184人)年龄在20~59岁的苗族进行头面部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6项,测量项目16项);采用聚类分析,选择欧氏距离值,比较其间亲缘关系.结果:仁怀、习水男、女苗族头型以特圆头型、圆头型占多数;面型以超狭面型、阔面型多见;属中鼻型.并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以及贵州其他族群的聚类分析显示,仁怀后山乡苗族男、女分别与习水良村镇苗族男、女最为接近.结论:仁怀与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有些存在差异;仁怀与习水苗族同属川黔滇西部方言,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3.
贵州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贵州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与我国南方其他5个苗族和贵州其他族群的亲缘关系。 方法 对世居在贵州习水良村镇苗族的357名(男173人,女184人)年龄在20~59岁的苗族进行头面部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14项,测量项目19项);采用聚类分析,选择欧氏距离值,比较其间亲缘关系。结果 习水苗族头面部的特征除头长、额最小宽、下颌角间宽、两眼内角宽、鼻长、口裂宽、唇高、全头高、形态面高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 >0.05)外,鼻宽、鼻高、鼻深、头耳高男女性别差异显著(0.01<P <0.05),而头宽、两耳屏宽、面宽、两眼外角宽、容貌面高以及头水平围男女性别差异极显著( P <0.01); 习水苗族男女以直发为主,大部分头发为黑色,前额发际多为直型;大部为浅色皮肤,以黑褐色眼色为主;眼裂倾斜度以外角高于内角为主,上眼睑大部分有皱褶,且多为短睫毛;鼻梁形态,男性多为凸型,女性多为直型,以上翘的鼻尖方向为主,鼻孔形状大部分为卵圆形;上唇皮肤部突出以正唇为主,且红唇厚度大多为中等;耳垂形状以三角形多见。男性头型以特圆型、女性以圆型多见;面型都以阔面型为主;都属中鼻型。结论 习水苗族头面部体质特征有些存在性别差异和差异显著;男性与贵州王卡苗族,女性与贵州布依族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研究广西壮族人手的特征。方法 按人类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广西壮族 4 10名成人 (男 2 0 2人 ,女 2 0 8人 )的 82 0只手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 ,并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手指远端延伸程度 6项 ,测量手、指、掌共 2 2项 ,经统计分析得出壮族环指远端长于食指远端占 80 % ;小指远端延伸程度以短型占多数 (男 4 6 % ,女 5 8% ) ;壮族手型以Ⅲ型为最多 (男性 5 0 % ,女性 4 6 % ) ;结论 广西壮族人手有其特点和特征 ,壮族各项观察和测量值与汉族比较 ,多数比例相近 ,但显著性检验大部分项目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贵州苗族大学生足部形态的非对称性,为体质人类学积累资料和鞋型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国际通用的足部测量方法,测量556名(男266,女290)贵州地区苗族大学生足18项指标。所测项目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左右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男性占44.44%、女性占83.33%;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4.09±1.97)mm、女性为(4.41±1.74)mm;足长左侧右侧差值均数,男性为(4.27±2.35)mm,女性为(4.33±2.21)mm。足长左、右侧差值D1 mm、-1 mm≤D≤1 mm和D-1 mm构成比,男性分别为26.69%、44.36%和28.95%,女性分别为18.62%、40.69%和40.69%。苗族大学生足部形态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广西壮、苗族人5项人类遗传学经典指标的规律。方法对聚居于广西的1046名壮、苗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广西壮、苗族R型扣手、R型交叉臂和R型惯用手百分率,民族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扣手和交叉臂与性别无关;(2)广西壮族环指长和直型拇指类型百分率均高于苗族,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01);(3)苗族男性环指长百分率高于女性,壮族女性直型拇指类型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广西壮、苗族人扣手、交手臂、惯用手、环食指长和拇指类型有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108名患者发生骨折,男56人,女52人,平均年龄57.81岁,≥60岁的50人(46.30%),住院时间≥3个月的81人(75.0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70.37%)和器质性精神障碍(15.74%)的患者最多。常见的骨折部位是手(22.22%)及股骨颈(19.44%)。摔倒、攻击行为是最常见的原因,摔倒易导致股骨颈骨折(24.07%),攻击行为易导致手及前臂骨折(均为18.75%),并且男性是女性的2.7倍。结论精神科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摔倒是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摔倒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攻击行为易导致手及前臂骨折,且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湖南汉族成人的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湖南宁乡地区319例城市汉族(男149人,女170人)和418例乡村汉族(男197人,女221人)成人的86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4项指数及其分型.结果:湖南宁乡汉族有上眼睑皱褶,蒙古褶不发达,眼裂窄;鼻根高度中等偏低,直鼻梁,鼻基部水平,鼻翼中等;上唇皮肤部高度中等,红唇较薄;耳垂多为三角形;发黑,眼色多为黑褐色,肤色浅黄或黄色.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阔面型、狭鼻型.男性阔头型、女性中头型居多.湖南宁乡汉族男、女性多为亚中等或中等身材、长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亚短腿型至中腿型.城市男、女体质状况均一定程度上优于乡村,尤以男性更为明显.结论:湖南宁乡汉族与其他地区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族群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辽宁锡伯族成人的体部体质特征,为辽宁锡伯族成人的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 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参照《人体测量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项调查包括33项测量项目,5项指数及6项分型,共调查锡伯族成年330人(男174,女156)。结果 按体部指数分型,辽宁锡伯族成人男、女性均以长躯干型、宽胸型、宽肩型、宽骨盆型率最高,男性中腿型和亚长腿型率最高,女性超短腿型率最高。根据男女身高类型指数,辽宁锡伯族男女均以高型率最多。结论 辽宁锡伯族成人男性与新疆锡伯族成人男性体部体质特征最为接近,辽宁锡伯族成人女性体部体质特征介于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成人女性体部体质特征之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 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法,对贵州、广西、云南、海南、湖南等地区的壮侗语族14个族群进行体部测量。 结果 壮侗语族族群男性足宽、上臂长、前臂长3项指标与年龄不相关,骨盆宽与年龄成正相关(P<0.01),体重、身高、耳屏点高等24项指标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或P<0.01)。壮侗语族族群女性足宽、手长、躯干前高、上肢全长、下肢全长、上臂长共6项指标与年龄不相关,手宽、骨盆宽、全臂长、前臂长等4项指标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或P<0.01),体重、身高、耳屏点高等18项指标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或P<0.01)。绝大多数体部指标值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壮侗语族族群各项体部指标均值均男性大于女性(P<0.05或P<0.01),即男性体部的各个高度、长度、宽度大于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临高人、黎族男性及女性的身高、坐高、躯干前高、体重均大于壮侗语族其他12个民族;仫佬族和八甲人体部特征接近。壮侗语族14个族群、布朗族、革家人体部指标均值小于北方汉族、蒙古族巴尔虎部、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乌孜别克族、南方汉族、摩梭人、羌族、彝族。 结论 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女性体重值不大,男性身高属于矮身材、女性身高属于亚中等身材,壮侗语族族群具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体质特征,属于身矮体轻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指纹特征.方法 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天津汉族抑郁症患者202例(女性140例,男性62例)正常者310例(女性231例,男性79例)指纹类型及指纹白线出现率,比较其差异.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斗型纹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双手一般斗型纹数≥6的出现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基因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广西百色地区壮族妇女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选取壮族女性239例跟骨骨量减少患者(LBM)和83例正常骨量组(NBM)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对壮族女性脂联素基因的5个位点(rs1063539、rs12495941、rs266729 、rs3774261 及rs710445)进行了基因分型,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超声振幅衰减(BUA).结果 仅rs1063539、rs12495941、rs266729及rs710445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除rs3774261在骨量正常组的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之外,其余位点在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只有rs1063539 基因型在NOR和LBM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3),CG基因型者在LBM组人数明显多于GG型(P<0.01).调整年龄、体重、身高及体质指数后,以5个多态性位点作为自变量的多元 Logistic回归显示,仅rs1063539多态性与跟骨BUA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djusted OR=3.210,95%CI:1.631~6.137,P=0.001),并独立于骨量减少的传统危险因素.结论 APN基因第3外显子rs1063539多态性与壮族女性 BMD有一定关联,其中GG型对BMD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G型是BMD降低的危险因素.rs12495941、rs266729、rs3774261及rs710445多态性与壮族女性BMD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脂肪分布特点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运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量辽宁汉族成人身体各部份脂肪含量,提出适合于辽宁汉族群体的脂肪含量基准值,进而探讨辽宁汉族成人的脂肪分布特点与规律。 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随机抽取父母均为汉族的辽宁汉族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1034人(男性379例,女性655例)。应用体成分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检测,得出脂肪总量、去脂体重、内脏脂肪等级、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躯干)脂肪量等与脂肪相关的各项数值,进而推算出体脂肪率、左上肢(左下肢、右上肢、右下肢、躯干)脂肪率。结果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处理。 结果 多数年龄段,男性的脂肪总量、四肢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均低于女性( EM>P /EM><0.01),  相似文献   

14.
辽宁农村汉族成人体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的体质特征. 方法 调查方法与判断标准参照<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本调查包括17项形态观察项目,69项测量项目,30项指数及其分型,共调查汉族成年1 086人(男521,女565). 结果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人主要特征是:约66.6%人具有上眼睑褶皱,约23.6%的人有蒙古褶,黑发与黄肤色较多,70%眼色为褐色,无明显性别差异.头特圆、高头型、超狭面型,狭鼻型者占有较大比例.宽胸型、中肩型、中骨盆型、中长躯干型、中短腿型和亚长腿型出现率较高.男性平均身高1 667.10mm,女性平均身高1 552.80mm,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增高的趋势. 结论 辽宁农村汉族成年男性的身材较魁梧,女性的身材属中上等且偏胖,身高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周筠  谢青贞  陈颖娴 《解剖学报》2012,43(2):258-26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对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120只昆明雌鼠和30只雄鼠,采用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方法,将小鼠精子、卵子、原核期胚胎和2-细胞期胚胎分别用不同浓度的OPN抗体预处理,观察小鼠受精、卵裂以及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OPN抗体分别预处理精子和卵子后,与对照组比较,受精率显著降低(P<0.01)。OPN抗体预处理原核期胚胎后,0.01mg/L OPN抗体组的卵裂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052),1.00mg/L OPN抗体组的卵裂率低于0.01mg/L 组(P <0.01)及0.10mg/L组(P <0.05)。不同浓度的OPN抗体预处理2-细胞胚胎后可抑制胚胎发育。1.00mg/L OPN抗体组的4-细胞率和8-细胞率与0.10mg/L OPN抗体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前者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后者(P <0.01)。1.00mg/L OPN抗体组的4-细胞率、8-细胞率以及囊胚形成率均显著低于0.01mg/L OPN抗体组(P <0.01)。结论 OPN可促进小鼠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6.
贵州苗、布依、侗、水四个少数民族Rh血型分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贵州主要的4个少数民族中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指导Rh溶血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贵州苗、布依、侗、水4个民族的无关个体进行Rh血型鉴定和分析。结果共筛查4个少数民族15992人,汉族对照4851人。发现Rh(D)阴性个体51名,苗族d基因频率0.0474、Rh阴性率为0.22%。布依族d基因频率0.0602、Rh阴性率为0.36%。侗族d基因频率0.0378、Rh阴性率为0.14%。水族d基因频率0.0307、Rh阴性率为0.09%。汉族(对照组)d基因频率0.0574、Rh阴性率为0.33%。4个少数民族均有表现型CCDee型最高(52.47%~59.66%)的共同特征。同时4个民族的基因型频率均以CDe最高,分别为苗族:0.7244、布依族:0.7389、侗族:0.7410、水族:0.7743。结论贵州4个少数民族苗、布依、侗、水族Rh血型分布特征,与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相似。苗、侗、水族Rh阴性比例都低于汉族(0.33%),仅布依族Rh阴性率(0.36%)接近并略高于汉族。因此,贵州少数民族中Rh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17.
湖南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湖南省凤凰县腊尔山地区苗族男女各203人进行活体观察与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了该民族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贵州彝族白族16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贵州彝族、白族群体部分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分布特点. 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调查了879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16种遗传性状.计算了各遗传特征的基因频率.采用U检验进行了民族群体间差异显著性比较. 结果 贵州彝族翻舌、卷舌、唇厚、下颏类型、发质、发旋、眼睑、前额发际、睫毛、耵聍、达尔文结节、利手、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男)、环食指长(女)和小指弯曲基因频率分别为0.0424、0.3427、0.5539、0.3527、0.1894、0.3860、0.4960、0.1089、0.5132、0.1363、0.3652、0.6285、0.2190、0.3397、0.0673、0.0797和0.3144;白族分别为0.0450、0.3868、0.4940、0.2993、0.2210、0.3188、0.4075、0.0901、0.6285、0.0808、0.4238、0.7034、0.2550、0.3707、0.0678、0.0950和0.2901.贵州两民族人群发旋和利手显性基因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睑、睫毛和耵聍显性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 贵州彝族、白族翻舌、中指毛、发旋、拇指类型和小指弯曲5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低水平,下颏类型和睫毛两种遗传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余9种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