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插管型喉罩通气道(ILMA)是一种为引导盲探气管插管而特殊设计的新型喉罩通气道。不仅具有普通型喉罩通气道(LMA)的特性,还可引导气管导管进行盲探插管。本文报道本院使用的两种经ILMA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在处理困难气道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颈椎手术患者一般伴有脊髓压迫、颈椎活动受限。实施全身麻醉时给气管内插管带来困难,同时经光纤喉镜直视下行气管插管也可能加重颈段脊髓的损伤。插管型喉罩(ILMA)具有更好的插管特性,在困难气道处理领域已获得认可。在置入喉罩时只需患者门齿间距大于20mm,而不需头颈明显后仰,在相对较浅麻醉状态下即可完成操作,因此对于伴有颈椎活动受限的颈椎手术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有关ILMA应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ILMA用于颈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典喉罩管腔较小,只能使用内径小于6.0 mm的气管导管,且插管成功后喉罩退出困难,因而引导气管插管的使用范围有限。经典插管型喉罩虽然管腔较大,但其通气导管为硬质导管,无法使用各种纤维硬镜和各种可视管芯引导气管插管。而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是一种新型插管型喉罩,是用于引导气管插管和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工具。视可尼喉镜(SOS)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气管插管和困难气管插管的光导纤维硬镜,但能否采用SOS经CILA引导气管插管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SOS经CILA引导全麻患者气管插管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患者经多功能插管型喉罩盲探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77岁择期行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100例.麻醉诱导使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0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诱导后先置入多功能插管型喉罩,通气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定位后,经喉罩盲探插入配套的鹰嘴气管导管,观察放置喉罩及气管插管的次数和时间,记录诱导前、放置喉罩前后、气管插管前后的BP和HR.结果 置入喉罩和气管插管均1~2次成功,置入喉罩时间平均(11.0±3.2)s,气管插管时间平均(10.5±6.2)s,插管成功退出喉罩后即刻SBP、DBP和H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多功能插管型喉罩盲探气管插管,安全、快捷、有效,患者舒适、刺激小,比经典的插管型喉罩盲探插管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经插管型和普通型喉罩气管插管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喉罩 (LMA)是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和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道 ,具有操作简便 ,损伤小 ,对循环影响轻等优点。对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 ,喉罩除可用于紧急气道处理外 ,还可经喉罩行气管插管。近来更有插管型喉罩 (ILMA)问世 ,据称更有利于盲探插管。为比较两者之异同 ,本观察对经普通喉罩气管盲探插管和经ILMA气管盲探插管的成功率进行比较 ,以评价ILMA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 ,年龄 2 0~ 5 0岁 ,体重 5 0~ 70kg ,身高 15 5~ 175cm ,Mallampatis试验Ⅱ级。随机分为…  相似文献   

6.
鼾症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人通常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以改善睡眠状态下气道梗阻,但此类病人多为体型肥胖、颈短等解剖异常和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全身麻醉时插管困难,甚至诱导辅助呼吸时气道通气困难,故常需清醒插管,对病人身心影响极大。我们采用气管插管型喉罩(ILMA)用于诱导时的辅助通气和困难气管插管,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型喉罩(ILMA)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因颈部外伤或颈椎病在本院行颈部手术的患者,25例行ILMA引导下盲插气管插管(A组),23例行经鼻气管插管术(B组);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成功率、相关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插管所需时间少于B组,HR、MAP和SPO2变化小于B组。结论对于颈部神经损伤的患者行ILMA引导下气管插管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ookgas intubating laryngeal airway,CILA,Mercury医疗公司,美国)是一种新型插管型喉罩,具备了经典喉罩管壁柔软和Fastrach插管型喉罩引导插管简单、喉罩退出容易双重特点,是处理困难气道的良好选择.经CILA可以盲探完成气管插管,也可以辅助多种纤维软镜和硬镜完成插管,成功率较高[1,2].  相似文献   

9.
<正>Air-Q插管型喉罩是一次性使用的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设计上兼顾了经典喉罩(Classic LMA)和插管型喉罩(Fastrach ILMA)的双重特点,从而为解决患儿气管插管及困难气管插管提供了新的选择。患儿会厌狭长、下垂,声门位置较高,在采用经喉罩引导气管插管时,不推荐盲探插管法[1]。纤维支气管镜(FOB)具有镜干柔软、前端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10.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是Daniel Cook医师研制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型喉罩,该喉罩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引导插管成功率高等优点,还能直接使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插管[1]。本文报道我院在30例困难气道患者使用的临床体会。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在全麻下行整形手术的困难气道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颈椎手术患者i-gel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气管插管的颈椎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36~62岁,体重57~78 kg,身高165~177 cm,Mallampati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口咽通气道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组(O组)和i-gel喉罩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组(I组).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气管插管置人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记录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i-gel喉罩均1次置入成功,置入时间为(10±3)s,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与O组比较,I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升高,纤维支气管镜咽部解剖结构显露分级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均未发生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I组仅1例喉罩粘血,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颈椎手术患者i-gel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不仅可确保有效的通气,而且可提高引导气管插管成功机率,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和插喉罩时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rain在1983年应用喉罩通气后[1,2],喉罩在临床麻醉和急救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本文比较了气管插管和插喉罩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选择ASAI~Ⅱ级拟行全麻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按年龄、性别配对分为气管内插管组(气管组)和插喉罩组(喉罩组),各组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1.30±4.97岁和43.80±3.46岁,平均体重分别为58.65±3.34kg和59.85±3.60kg,两组比较无差异。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于术前30分钟肌注。两组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颈椎手术患者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前路颈椎手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s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FOB组)和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LMA组).麻醉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导管置入情况;记录气管插管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记录LMA组喉罩置入情况、置入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喉罩移位情况.记录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喉罩1次置入成功率为90%,置入时间为(13±3)s.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与FOB组比较,LMA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升高(P<0.05).两组气管插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均未发生高血压、心动过速和低氧血症.LMA组气管导管拔除时有8例(40%)发生喉罩移位;拔除喉罩时1例发生喉罩带血;术后1例发生咽部轻微疼痛;两组均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颈椎手术患者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不仅可确保有效通气,还可提高引导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心脏病老年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差,耐受血流动力学波动的能力下降,麻醉手术如麻醉恢复期的气管拔管过程可致较强烈的心血管反应,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探讨防治其拔除气管导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气管插管型喉罩(ILMA)是一种专门为引导盲探气管插管而特殊设计的改良型喉罩通气道,临床上多用于困难气道时引导气管插管[1-2],也可用于颈椎手术时引导气管插管[3].利用插管型喉罩,可在麻醉恢复期开始时的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留置喉罩保持呼吸道畅通,直到患者苏醒、自主呼吸恢复再拔除喉罩.本研究拟评价插管型喉罩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通气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与气管插管组各30例,分别置入喉罩与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术中反流误吸,术毕呛咳,术后咽痛、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期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插管后即刻MAP、HR较喉罩组显著升高(均P<0.05);喉罩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喉罩组插管应激反应小于气管插管组;喉罩与气管插管麻醉患者术中、术后的护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防止术中反流误吸,后者侧重于气管护理以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全麻患者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盲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全麻患者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盲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盲探组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组(FOB组)。麻醉诱导后,两组均先置入CILA,盲探组经CILA盲探气管插管,FOB组经CILA用FOB引导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经CILA气管插管的时间及成功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与FOB组比较,盲探组气管插管时间延长(P〈0.05),气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ILA盲探气管插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急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院前急救插管患者300例,分析护理措施及成功率。结果一次性插管成功280例,成功率为93.33%,二次插管成功15例,插管失败改用喉罩插管5例。结论护士熟悉掌握气管插管基本步骤,医护之间的配合默契能有效缩短插管所需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除术喉罩置入全麻和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将64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采用喉罩置入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观察麻醉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通气、气体交换良好。对照组在插管(罩)后1 min和拔管(罩)后1 min时间点HR明显快于入室稳定时的基础值及观察组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及观察组(P0.05);对照组麻醉并发症高于观察组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应用喉罩置入于全麻的效果明显优于气管插管全麻,可作为首选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食管引流型喉罩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拟在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或次全子宫切除手术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入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记录气腹前后的循环变化、通气指标及插管(罩)期、拔管(罩)期的呼吸循环变化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气管插管组在插管后1 min、拔管前SBP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415,P=0.000;t=-5.447,P=0.000)。气管插管组在插管后1 min、拔管前、拔管后3 min DBP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393,P=0.000;t=-9.579,P=0.000;t=-4.790,P=0.000)。气管插管组在插管后1 min、气腹前、拔管前、拔管后3 min HR明显高于喉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789,P=0.000;t=-2.566,P=0.013;t=-11.828,P=0.000;t=-4.558,P=0.000)。2组PETCO2在气腹期、拔管前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在苏醒期19例发生呛咳、躁动,喉罩组无呛咳、躁动发生,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7.805,P=0.000);喉罩组引流的胃液量明显多于气管插管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850,P=0.000)。气管插管组术后11例轻度咽痛,喉罩组3例轻度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3,P=0.000)。结论静脉全身麻醉下应用食管引流型喉罩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相同的通气效果,麻醉过程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正>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是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相比其他气道管理方式如喉罩通气、口咽通气道通气等,气管插管POST的发生率更高,据报道气管插管POST的发生率高达30%~70%[2]。POST除增加患者不适外,还影响住院满意度,延长患者住院时间[3]。严重的POST还能导致慢性咽炎和咽喉部肉芽肿的发生。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