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室间隔缺损合并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室缺合并畸形的患手术前后进行彩超检查,与术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与手术完全符合16例,部分符合3例。结论:彩超能够对室缺合并畸形患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60例婴儿期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修补结果和体会。方法:对60例2-11月龄、体重3.2-9.5kg的室间隔缺损婴儿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修补。其中28例因难治性肺炎或心衰在儿科控制下急诊手术。结果:本组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67%。手术死亡的原因为术前心导管检查致急性心包填塞,急诊手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结论:婴儿期室间隔缺损采用外科手术修补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金辉  刘景 《中国综合临床》2001,17(12):945-945
1997年 6月~ 1999年 5月 ,我院手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 30例 ,10例行心导管检查 ,肺动脉压力 45~ 70 mm Hg(1mm Hg=0 .1333k Pa) ,2 0例行心脏超声检查 ,肺动脉压力 45~ 75 mm Hg,均痊愈出院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个月~ 3岁 ,1岁以下 4例。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心电图示双心室肥厚 16例 ,右心室肥厚 14例。胸部 X线示肺多血改变 ,心影增大 ,心胸比值 0 .5 0~ 0 .89,膜部室缺 2 2例 ,肺动脉瓣下室缺 8例 ,直径 0 .5~ 1.5 cm。其中合并继发孔房缺 3例 ,合并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SAVSD)合并主动脉窦瘤(ASV)、主动脉瓣脱垂(AVP)及主动脉辩关闭不全(AI)的外科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SAVSD 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ASV 31例,AVP146例,AI 101例.均以补片修补缺损,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型21例,瓣膜置换(AVR)16例.结果 治愈出院244例,手术病死率0.8%(2/246),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6例(6.5%),残余分流3例(1.2%).结论 SAVSD易并发主动脉辩损害和(或)ASV,采取恰当的方法 处理AVP、AI及ASV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一片法修补SAVSD和ASV,一片法加宽主动脉瓣环及脱垂主动脉瓣高位悬吊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 ,16个月。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体 :左耳完全缺失 ,无外耳道 ,右耳耳廓及外耳道均正常 ,听力检查未发现异常。口唇无紫绀 ,胸廓无畸形 ,未触及震颤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第 2心音亢进并分裂。心脏B超检查提示膜部室间隔缺损 ,0 6cm× 0 6cm大小。全身检查没有发现其他脏器畸形。术前诊断为 :先天性心脏病 ,膜部室间隔缺损 ;先天性单耳畸形。经充分术前准备 ,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证实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以自体心包补片修补缺损 ,操作顺利 ,术后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46例VSD耍幼儿,均合并重度PH,合并卵圆孔未闭(PF0)及房间隔缺损(ASD)32例,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瓣下VSD 30例,膜周部VSD16例.全部患儿均在中低温、中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VSD均采取补片修补,ASD和PDA予以直接缝合.[结果]死亡3例,手术病死率为2.9%,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1例存在3 mm残余漏.所有患儿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生长发育好.[结论]合并重度PH的VSD患者儿,尽早行手术治疗,并且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李维光  于明华 《新医学》1999,30(7):404-405
1引言婴儿期室间隔缺损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其发生率在8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中排第一位。婴儿期大型室间隔缺损,由于大量血液由左向右分流,在婴儿期常引起心力衰竭,反复肺部感染,喂养困难,发育迟缓。我院从1990年12月至1998年10月手术治疗72例婴儿期室间隔缺损,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17.7%。现报道如下。2临床资料2·l一般资料男45例,女27例,月龄(7.1土2.0)个月,其中2~6个月16例,7~12个月56例,手术时体重3.7~9.5kg,其”中5kg以下的17例,6~9·5kg的55例。室间隔缺损(室缺)的病理分类:膜周型4…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2年~1995年4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420例,经肺动脉及右室切口修补外,其中378例均经右房切口进行修补。对一般膜周部小缺损,牵开三尖瓣隔瓣及前瓣即可直接缝合;对位置偏高,膜部瘤形成或需补片修补的较大缺损,可垂直剪开三尖瓣隔瓣,均可显露清楚,完成修补。经右房切口室缺修补,手术操作简便,对心肌损伤小,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残余漏及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此手术径路应作为大多数室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婴幼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婴幼儿大型室间隔缺损134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1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4例、动脉导管未闲18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矫治术.结果:本组8例死亡,术后并发症35例,其中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例、肺不张6例、肺炎5例、心律紊乱5例、气胸3例,术后早期复查彩超,除5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余患儿心功能及瓣膜关闭均正常.结论:低体质量、小年龄的大型室间隔缺损应尽早手术根治;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危象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罗昭全  吴光祺 《华西医学》1997,12(2):251-251
外科治疗房室间隔缺损40例罗昭全吴光祺李卫东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629000)1995年3月至1996年11月,我们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40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2例,房间隔缺损(ASD)8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胎儿左心长轴、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室间隔有无中断 ,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有无穿隔彩色血流和分流频谱 ,并多切面观察有无其他心内畸形。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 2 7例 (单纯性 8例 ,伴其他畸形 18例 ,宫内自然闭合 1例 ) ,经引产尸体解剖证实 12例 ,产后超声检查证实 14例。结论 :二维超声是诊断胎儿室间隔缺损的重要方法 ,彩色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各类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产前超声特征,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VSD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91例新生儿VSD的产前超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新生儿随访,比较产前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各类VSD产前声像学特点,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VSD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结果 本组VSD共91例,膜周部VSD 71例,肌部VSD 12例,双动脉瓣下VSD 6例,多发(2个部位以上)VSD 2例.漏诊7例,符合率92.3%(84/91).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产前发现VSD的重要手段,但双动脉瓣下VSD、肺动脉下VSD及小型VSD易漏诊.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术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膜部VSD的患者,超声检查符合条件而准备行经导管VSD封堵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用不同切面测量VSD的大小。术中监视封堵器所在的位置,是否牢固夹闭室间隔。观察封堵器周周有无分流。结果:超声心动图术前检测VSD的大小与临床所选封堵器的大小相匹配。彩色血流图示封堵器腰部与室间隔边缘处无分流。所有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结论:超声心动图用于VSD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VSD封堵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2月6例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其中2例行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2例行体外循环下室缺修补术,另外2例为外伤性室间隔损伤,行修补手术.结果:6例患者均存活,其中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宣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残余分流,再次予以导管介入下室缺残余漏封堵术,1例外伤性室间隔撕裂修补术后再次撕裂,二次手术重新修补.结论:成人室间隔肌部大缺损是一类较为罕见的疾病,治疗方法首选导管介入下室缺封堵术,如必须行室缺修补术的患者,则尽量避免切开左心室,注意室缺的边缘及传导束的走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PAVSD)的外科治疗方法,以期提高疗效。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收治27例PAVSD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16例,女11例,年龄1.3~14岁,平均6.08岁。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和部分心导管检查确诊。手术全部在中低温体外循环(CPB)下行根治术。结果:无手术死亡。22例获1个月~10年随访,1例术后3个月因重度二尖瓣返流(MR),心力衰竭死亡,1例Ⅱ°房室传导阻滞(AVB)6个月后自行恢复,2例仍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余生活、学习正常,心功能Ⅰ级。结论: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修补原发孔缺损,注意避免损伤传导束,二尖瓣裂修复完善是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特殊形状室间隔缺损显像中的价值.方法 从269例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中选出形态较特殊的室缺31例,将术前超声心动图的表现与手术发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像与手术发现完全符合27例,部分符合4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特殊形状的室间隔缺损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为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评价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血供情况。方法2003~2004年期间用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对22例年龄15h~7岁(平均347d)的儿童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以及肺动脉血供进行了研究。结果22例肺动脉闭锁的患儿全部合并室间隔缺损,14例未闭动脉导管(PDA),为肺动脉供血来源。6例体肺侧支动脉通道,其中3例合并小的PDA。2例既未探测到PDA又未发现体肺侧支动脉。所有PDA患儿均见到肺动脉融合部。彩色多普勒能精确地检测到有无侧支血管和供血起源,6例有体肺侧支、肺动脉融合的患儿中,5例(85%)可见到逆向血流。3例未能发现肺动脉主干。结论超声心动图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和儿童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血供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3例单纯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通过校正左室流出道血流对会聚区的影响,计算出校正后的分流率Fc,并根据Fc计算出校正后的缺损口面积Ac。结果表明校正后所得分流率Fc与频谱Doppler法所测Qp-QS及Qp/Qs具有极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5和0.81,P<0.001)。而且校正后的缺损口面积Ac与二维切面上直接测得的缺损口直径Dd之间较由血流会聚法测得的未校正的分流率F计算出的缺损口面积A与Dd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8和0.69,P<0.001)。该研究表明通过校正左室流出道血流对会聚区的影响计算出的分流率能更准确地评估室间隔缺损的分流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外科微创封堵术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或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两种技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方法:我科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25例(A组),2001年11月至2010年6月体外循环直视ASD、VSD修补术133例(B组).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住ICU时间、切口长度等.结果: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ASD、VSD封堵术各项指标均好于传统体外循环直视手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技术均是治疗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方法.经胸微创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技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优于体外循环直视修补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了过去患有室间隔缺损(VSD)的5例室间隔膜部瘤患者,其中2例仍有VSD存在,1例同时合并有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VSD已自然闭合。结果表明:TEE对室间隔膜部瘤及其合并症的诊断优于TTE,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为VSD自然闭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