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了解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理论的历史背景,学习其内涵,试图将其分解为心脾、肝脾、脾肾、肝肾、肺脾相关五个模块,分别配以其擅长诊治之冠心病、肝硬化、重症肌无力、高血压病、慢阻肺等五个病症为载体,以临床调研、病例对照及实验研究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在这种思路上诠释五脏相关的本质,论证其客观存在性,并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理论的历史背景,学习其内涵,试图将其分解为心脾、肝脾、脾肾、肝肾、肺脾相关五个模块,分别配以其擅长诊治之冠心病、肝硬化、重症肌无力、高血压病、慢阻肺等五个病症为载体,以临床调研、病例对照及实验研究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在这种思路上诠释五脏相关的本质,论证其客观存在性,并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通过了解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理论的历史背景,学习其内涵,试图将其分解为心脾、肝脾、脾肾、肝肾、肺脾相关五个模块,分别配以其擅长诊治之冠心病、肝硬化、重症肌无力、高血压病、慢阻肺等五个病症为载体,以临床调研、病例对照及实验研究三种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在这种思路上诠释五脏相关的本质,论证其客观存在性,并用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前,我国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龄趋向年轻化。中医学对其治法和方药的研究很多,其中运用中医五脏相关理论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用颇广。本文试就此探讨如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系统探讨中医五脏相互之间的关联,论文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系统理论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五脏相关机理,从五脏系统间关联、五脏系统内关联、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五脏系统间关联机理为\"功能协调\"和\"气机相系\";五脏系统内关联包括\"表里关联\"和\"内外关联\"两种,通过经络沟通和阴阳气化作用实现;五脏系统与环境关联的机理是\"生气通天\",\"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7.
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将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相结合,提出了"五脏相关学说".近年来,对五脏相关的研究在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及实验探索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五脏是藏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五脏方面的理论文献研究整理,综述中医五脏的理论现状。目前,学者们在五脏本身、五脏之间、脏腑之间联系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有从整体角度的发生学、古今比较、源流演变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相关研究,也有具体概念内涵的深入阐释,但学者们在中医五脏理论深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内在固有规律总结、最新的研究成果被纳入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框架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五脏理论的框架结构研究,在把握中医五脏理论历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内在规律,推进五脏理论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临床实践问题,加快开展源流梳理、理论内涵研究等,实现理论与临床互为支撑、协同互促,满足新时期下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本文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阐述了慢性心衰非独心病的理论观点,并运用五脏相关的理论提出了慢性心衰的辨证论治应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证候分别采用从肺论治、从肾论治、从肝论治、从脾论治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它的发现不仅是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突破,更与传统中医也存在着源远流长的内在关联.文章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归纳分析,总结了部分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干细胞的认识,认为干细胞与中医五脏理论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与肾精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藏象学的发展有赖于两个方面进步的推动,即一方面长期临床实践成就的积累是藏象学理论发展的原动力;另一方面则临床成就必须经哲学思辨的系统改造后,才能真正地融合到理论体系当中。“五藏”的观念是伴随着“五行”理论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了两汉经学思想的理论框架创建的。《内经》最重要的贡献,是要将医学实践长期积累的各种原始经验与知识,经过精心选择与改造后,系统地整合到设计好的理论模型当中,而最终完成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象”的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天的框架与后天的经验均被抽象为“象”的形式,再经思辨方法的改造而成。 相似文献
13.
14.
从589例古今医案考察五脏与神志活动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古今名医对神、魂、魄、意、志异常所进行的治疗,以期探索出五脏与神魂魄意志的对应关系.方法:从临床病案角度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古今名医符合条件的589例病案做药物归经统计,分析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的用药中有无某一症状对应某一脏腑系统的特定规律.结果:临床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用药中,五脏系统均被涉及,在治疗各类精神症状的用药中并无某一症状对应某一脏腑系统的特定规律,在治疗每类症状的用药中均以心、脾胃系统出现频率最高,占居前两位.结论:人的神志活动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中以心系统和脾胃系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各脏之精虚、气虚、阴虚、阳虚可用以阐释其不同生理机能失常的病证,当属于类证病机的范畴;五脏之阴虚、阳虚不能与其气虚同时并存,但与其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可同时发生;肾之精气阴阳的不足在五脏精气阴阳虚性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研究水平更直接关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本文从藏象学说中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五脏的生理特性是中医的特征性内容。并通过对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明了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时间与五脏主时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2月至翌年4月AMI中,AMI中实证显著多于虚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平旦;AMI中痰瘀证多于非痰瘀证,痰瘀证、非痰瘀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夜半时段痰瘀证AMI发生率高于非痰瘀证。结论AMI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12月至翌年4月不同中医证型AMI发病高峰与五脏主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五脏网络调节思想的孕育、形成过程的梳理,明确地提出五脏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中的网络调节作用,旨在阐明肝脾肾调节血液生成的过程正是这种网络调节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从<周易>与<内经>的比较中,归纳出三种脏象模式: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行脏象.从中发现了朴素的网络思想,并指出其模糊性.进一步从现代五脏本质研究的多种学说(三胚层说、人体功能子系统说、人体自控大系统、人体生理调控模板、五脏调节说等)中得到启迪,五脏网络调节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极为相似.由此,提出五脏网络调节学说.这种调节体现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内经》五脏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证了中医五脏概念演变的过程 ,并从解剖实体、系统整体和概念泛化三个方面解读《内经》五脏概念的内涵 ,提出气化五脏、四时五脏、官能五脏和神志五脏四个方面及五脏精气神三个层次的论点 ,最后探索了功能结构调控模式、生命基本韵动模式及非特异物质时空分布的五脏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中医五脏是人体生理调控模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系统论角度对目前脏象本质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认为 :1.中医五脏主要是对人体整体“应时而变”调控机制的分类概括。 2 .五脏实质是机体在“应时而变”调控过程中形成的功能性结构———生理调控摸板 ,它与NEI的关系是高层次与低层次、抽象化与具体化、调控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