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循环TIA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0.15PNAU,每日一次,连用10天,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凝血五项、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尤瑞克林治疗后循环TIA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嵩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07—2016?10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6)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n=36)应用常规综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90.1±1.4)分,高于对照组的(76.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静脉滴注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尤瑞克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58),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脑复康,治疗组给予尤瑞克林,两组疗程均为14 d.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残障水平(mRS),监测用药期间血压变化,并随访90 dmRS.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mRS评分均降低(全部P<0.01),治疗组NIHSS、mRS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全部P<0.05);治疗组90 d mRS与治疗结束相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组90 d mRS相比也显著降低(全部P<0.01);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脑梗死,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静滴,14d为一疗程。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进行比较,判定疗程疗效,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未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或副作用。观察组治疗前NDS评分为22.09±1.246,治疗后NDS评分为12.2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为14.20±0.72,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TIA早期应用氟伐他汀对血脂、TIA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5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观察用药前后血脂、TIA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IA发生率明显下降(x~2=8.25 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TIA早期应用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85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n=45例)和对照组(n=40例),2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活血化瘀、神经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0.9%生理盐水100mL+0.15PNAU尤瑞克林静滴,1次/d,连用7~14d,给予依达拉奉针30mg+糖水或盐水100mL静滴,2次/d,连用2周,于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11%,近期治愈率55.5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8.
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进展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 2组,均采用抗凝、脱水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A组患者应用尤瑞克林,B组作为对照组.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0%,B组总有效率为93.0%,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患者基本痊愈率为48.0%,B组为30.0%,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1.28,P<0.05),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t=3.27,P<0.05).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探讨抗Hp治疗对TI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后1w内住院的TIA患者(TIA组,n=84)和健康查体的离退休人员(对照组,n=78),检测血清HP抗体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Hp阳性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抗Hp治疗组(n=30)和常规治疗组(n=28)。抗Hp治疗组给予根除Hp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终点事件的发生,复查Hp抗体及CRP。结果 TIA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9.05%vs 51.28%,χ2=5.34,P<0.01)。TI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90±5.01 vs 1.37±0.89,t=8.17,P<0.01)。Hp阳性TIA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7.37±6.00 vs 2.63±1.82,t=6.94,P<0.01)。抗Hp治疗后CRP显著降低(6.88±6.24 vs 2.81±2.39,t=3.34,P<0.01)。抗Hp治疗组TI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 25%,χ2=4.04,P<0.05)。抗Hp治疗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 14.29%,χ2=4.60,P<0.05)。结论 Hp感染与TIA有关;CRP升高在Hp相关TI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抗Hp治疗可显著降低TIA患者复发率,同时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7-08~ 2008-08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静滴,1次/d,连用14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治疗后尤瑞克林组以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