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近10年间1723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中103例双重感染的病毒分类、临床分型、症状特点、肝功能损害及预后等。结果病毒性肝炎双重感染以甲乙型双重感染为最多(89/103),与甲乙型肝炎流行强度呈正相关;乙丙型双重感染次之(8/103)。双重感染中同时感染与重叠感染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异常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同时感染在治愈率、好转率方面明显高于重叠感染。结论病毒性肝炎各型间双重感染可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甚至可引起重型肝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感染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ELISA法和PCR法检测了广州地区和佛山地区的 394例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标志 ,比较分析了两地多重感染的感染模式。结果表明 :两地区均有 90 %以上多重感染重叠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广州地区以乙戊型双重感染和乙丙型双重感染为主 ,分别占36 86 % (10 8/ 2 93)和 18.77% (55/ 2 93)。佛山地区以乙戊型双重感染和甲乙型双重感染为主 ,分别占 4 8.51% (4 9/ 10 1)和 2 5.74 % (2 6 / 10 1)。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8,14(1):57-59,63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文章介绍了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概念、感染概况及感染模式,总结了甲乙型、乙丙型、乙丁型、甲戊型双重感染等主要感染模式的临床特征,阐述了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时各病毒间相互关系。根据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有关流行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病毒性肝炎多重感染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抗-HCV的检测已被应用于临床,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屡有报道。现将我科1992年以来收治的乙、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患者37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散发型肝炎病原学的构成。方法 采用各种病毒性肝炎试剂盒 ,检测患者血清。结果  5 3 .2 %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 ,占大多数 ,也有部分是重叠感染。同时也发现了 3你庚型病毒性肝炎。结论 广州地区仍然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 ,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叠感染的情况也可以见到 ,同时也出现了庚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正> EB 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感染发病后常伴有 GPT 升高,肝脾肿大,甚至出现黄疸,与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EBV 和 CMV感染的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建立了 EBV和 CMV 感染指标的检测方法并对73例住院  相似文献   

7.
陆伟明 《河北医学》1996,2(3):250-251
甲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210003)江苏省南京市钟阜医院陆伟明甲型肝炎病毒(HA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同一个体同时或重叠感染的现象并非少见。为了解南京地区甲乙型肝炎病毒的双重感染的情况,对住院的甲型病毒性肝炎832例进行了HBV-...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患者中4种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制订科学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术前、产前及输血前35144例患者进行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4种血液传播性疾病血清学检测,结合住院病历诊断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三年共发现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现症患者2 126例,感染率为6.05%.其中艾滋病64例(0.18%),梅毒457例(1.30%),乙型病毒性肝炎1370例(3.90%),丙型病毒性肝炎235例(0.67%).结论 术前、产前及输血前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和扩大检测,规范操作,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111例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检测,对3名抗-HGV阳性者进行血清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HGV感染率达24.3%。单一HGV感染为22.2%,以急性肝炎为主;重叠感染占77.8%,以慢性肝炎为主。核苷酸测序与国内同源型高达97.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重叠感染HGV较高,HGV有较强的致病性,与国内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弓形虫感染对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2例住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间接血凝(IHA)方法检测弓形虫抗体,同时应用ELISA法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92例病毒性肝炎中4例IgM和IgG同时阳性,2例IHA1∶64,同时IgM,总感染率为6.25%。在AVH、CVH、HG、HCC中,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2.86%、5.26%、9.05%、16.70%、50%,其感染率随肝炎病程加重而升高。合并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肝损害加重,其中总胆红素升高明显,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相比明显增高(P<0.05)。而ALT值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延长肝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焦键 《基层医学论坛》2005,9(9):770-771
建国以来,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测发展迅速,特别在1978年以后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与发达国家同步,也开展了先进技术及试剂的研究,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我国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史的回顾1.1甲型肝炎1965年D einhardt首先发现甲型肝炎可感染狨猴以后,1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庚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日渐深入.为了解台州地区HGV感染情况,对46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上病毒性肝炎重叠或多重感染的病例也日益增多[1],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为探索重叠或多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多种病毒之间的关系,对1995年5月至1997年5月入院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作血清学指标检查,发现重叠或多重感染6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检测分析住院及门诊患者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方法:检测标准、操作程序及结果判定按照常规执行。结果:确诊各型病毒性肝炎107例,肝炎患者中以HBsAg阳性为主,检出率为53.27%,非肝炎患者及其他疾病患者中,抗-HCV阳性结果5.9%。结论:当前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仍是肝炎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HBsAg 是 HBV 感染的标志物,为了解各类型HBsAg 阳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复制状态,我科对120例 HBsAg 阳性病毒性肝炎的血清,采用32P 标记的 HBV—DNA 探针,作斑点法分子杂交试验检测血清 HBV—DNA;同时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脉吸毒者五种常见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发生率及肝功能的改变.方法 按常规抽血检测吸毒组和正常对照组人员五种病毒性肝炎标记物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51例吸毒者感染各种病毒性肝炎共43人次,显著高于57例正常对照组(共8人次)(P<0.01),其中丙型、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尤为严重,感染率分别为45.1%和25.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5%,P<0.01);吸毒组肝功能指标AST、A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静脉吸毒者易合并各种病毒性肝炎感染,其肝功能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土拨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方法对一月龄的土拨鼠进行颈外静脉注射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WHV),使用两个剂量(高剂量:2.5×107 WID50;低剂量:5×106 WID50)感染,感染后在不同时间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中病毒DNA拷贝数,ELISA测定血清中WHsAg和WHcAb,并监测AST和ALT,肝脏活检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HsAg观察肝脏内病毒分布。结果感染后16周内,土拨鼠肝脏酶学AST和ALT水平均明显升高,土拨鼠血清内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2周开始升高,16周达到高峰期,随后,低剂量组的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而高剂量组的病毒载量仍接近106拷贝/ml。感染动物血清内可检测到WHsAg和WHcAb,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小灶性肝细胞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及散在出血的急性肝炎症状,胞浆内可见WHsAg阳性分布。24周时,低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WHsAg和病毒DNA无法检出,提示其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高剂量组土拨鼠血清内依然可检测出WHsAg和病毒DNA,提示转为慢性感染。结论建立了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感染的土拨鼠模型,提示急性肝炎的病程发展除与土拨鼠感染年龄相关外,也与病毒感染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陈啟红  李德昌 《广东医学》2005,26(8):1040-104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与预后的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共93例重型肝炎的血清病毒标志物,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发生率2.15%,以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亚急性和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戊型、乙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重型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其次为HEV及HCV。亚急性重肝患者的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及Anti-HBc-IgM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重肝患者。病死率以甲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最高,达100.00%, 其他单纯或重叠感染各型重型肝炎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耐药情况。②方法 对59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并用分离培养法鉴定感染菌,使用E-test法进行耐药谱的检测。③结果 在595例病人中,有18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0.6%,感染部位以腹腔为主,占49.7%,共分离出病原菌18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5.4%,多数感染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④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肝炎,主要指甲型与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这两型病毒均未培养、分离成功。对它们的传染性的了解,受到一定限制。在早年大量的临床与流行病学调查观察的基础上,由于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最近对甲型肝炎抗原(HAAg)的研究,以及其他检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到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目前对病毒性肝炎传染性问题,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为预防及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的措施,提供了根据。传染源的类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自然条件下,动物一般不感染人类的病毒性肝炎。虽然?及黑猩猩对人类病毒性肝炎敏感,但未有证据表明是人类肝炎的自然储存寄主。少数人类的感染,可能来自非人类灵长类(例如黑猩猩等),推测多属甲型病毒性肝炎。报告这种患者,在美国已达198例,其中的151例主要与黑猩猩有关。多数是成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