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自我管理效能水平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the self-efficacy for diabetes,SED)、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14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妊娠糖尿病焦虑发生率为69.0%,抑郁发生率为38.7%;不同焦虑程度患者的饮食、血糖控制及病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焦虑程度患者的运动锻炼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程度患者饮食、血糖控制及运动锻炼病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焦虑无抑郁患者与有焦虑有抑郁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糖尿病患者焦虑评分与饮食、血糖控制、运动锻炼及总分呈负相关,患者抑郁评分与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心理,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越严重,自我效能状况越差,其中重点表现在患者的饮食、血糖控制及运动锻炼维度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寻求更适合的护理方式。方法将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给予现代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的冠心病患者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冠心病特异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其中焦虑抑郁评估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特异功能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综合干预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0例心脑血管患者(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住院3d内和不同方法治疗后3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测评。结果300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入院时抑郁发生率为65%,焦虑发生率为26%,92.9%抑郁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76.5%的焦虑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抑郁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降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体质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98例)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66例)接受治疗的IBS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工具包括: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不同焦虑、抑郁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4份,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回收有效率为98.78%。无焦虑抑郁患者体质以平和质(65.22%)为主,焦虑患者以阳虚质(29.82%)与气虚质(28.07%)为主,抑郁患者以气郁质(62.50%)为主,焦虑、抑郁患者以气郁质(66.67%)为主,不同心理状况IBS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焦虑IBS患者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焦虑患者阳虚质、气虚质比例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焦虑者(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BS患者焦虑程度与阳虚质、气虚质分布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0, 0.518,P0.05)。不同抑郁程度IBS患者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抑郁患者气郁质明显高于轻度及中度抑郁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BS患者抑郁程度与气郁质分布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2,P0.05)。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质与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相关性,阳虚质、气虚质患者焦虑发生率更高,气郁质患者抑郁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精神科门诊确诊的精神病患家属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自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调查问卷评分与国内常模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实施干预,避免家属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伴有焦虑和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脑梗死患者(干预组35例,对照组33例)进行调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结果:68例患者中,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50分26例(38.2%),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53分33例(48.5%),干预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及SDS评分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SAS及SDS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患者的躯体症状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其心理护理,从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索人工授精女性患者建档日的焦虑抑郁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 394 例供精人工授精(AID)女性患者及 52 例夫精人工授精(AIH) 女性患者,于建档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及 抑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AID 患者焦虑发生率为 25.9 %,抑郁发生率为 28.4 %,AIH 患者焦虑发生率为 11.5 %,抑郁发生率为 9.6 %,AID 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 AIH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年限为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P < 0.05),家庭年收入在 5 ~ 10 万和 10 万 以上均为焦虑、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P < 0.05)。结论:人工授精女性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发生率均高于正 常人群的水平,且 AID 女性患者的发生率更高,其中不孕年限及家庭年收入为 AID 女性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重要 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潘小兰 《环球中医药》2013,(Z2):203-20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脑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脑中风患者共96例,知情同意基础上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1.21±3.92)分、(40.13±4.15)分,干预治疗后分别为(42.52±4.87)分、(58.19±9.32)分。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两年期间,未发生抑郁者为35例(72.92%),轻度抑郁者为10例(20.83%),中度抑郁者为2例(4.17%),重度抑郁者为1例(2.08%),抑郁症发病率为27.08%;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抑郁者为22例(45.83%),轻度抑郁者为16例(33.33%),中度抑郁者为7例(14.59%),重度抑郁者为3例(6.25%),抑郁症发病率为54.17%。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抑郁症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中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予清肝明目方治疗。对照组46例予常规护理,QCC组49例实施QCC活动。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视力、眼压、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2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QCC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1),眼压、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降低(P0.05),且QCC组护理后SAS、SDS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QCC活动明显提高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消极情感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系统化护理模式。均于入院当天、手术前1 d及术后2 d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比较2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前1 d及手术后2 d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4/44),对照组25%(11/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引入系统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感状况,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对酒依赖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酒依赖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每位患者选1名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属,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采用主观感受评价表对患者家属的主观感受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主观感受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酒依赖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对于增强患者家属对患者摆脱酒依赖的信心、消除恐惧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理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每组20例。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传统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明显低于整体护理组的95%(P均<0.05)。与传统护理组比较,整体护理组的SCL-90、SAS、SDS得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乳腺癌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对其中符合抑郁焦虑诊断的15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病程、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乳腺癌患者中伴有抑郁焦虑情绪占63.31%,其中抑郁患者以肝郁痰凝型最高(占46.94)%,焦虑患者以正虚毒炽型最高(占42.86%);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分期的患者伴发抑郁焦虑的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较高的抑郁焦虑情绪,肝郁痰凝型和正虚毒炽型与抑郁焦虑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郁柴茯神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谷维素片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予谷维素片联合中药郁柴茯神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郁柴茯神颗粒能够改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并缓解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对晚期恶性肿瘤含顺铂化疗方案的预见性护理效果,为此类患者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行含顺铂化疗方案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均给予本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分别采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及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评价2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采用NCI-CTC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以1,2级为主,而对照组以3,3级为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恶性肿瘤含顺铂化疗方案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不仅可缓解焦虑抑郁心理,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共150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组,纳入采用常规护理的745例患者入对照组,纳入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干预的755例患者入观察组,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3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关系、心理、环境、生理、精神宗教信仰、独立性等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减轻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其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49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伴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率变异性。结果 17例患者伴焦虑症状,发生率为34.69%;22例患者伴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4.90%;神疲、自汗、头痛在有与无焦虑症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疲在有与无抑郁症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均较不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降低,其中24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每5m 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在有与无焦虑症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焦虑症状患者的平均心率、最小心率、最大心率均快于无焦虑症状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在有与无抑郁症状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438例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采集患者信息,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焦虑和(或)抑郁状态发生率为24.4%(107/438)。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证候要素分布依次为血瘀(84例,78.50%)、气虚(69例,64.49%)、阴虚(51例,47.66%)、痰浊(43例,40.19%)、气滞(38例,35.51%)、阳虚(27例,25.23%)、寒凝(14例,13.08%)。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较不存在者多见气滞证(P=0.002)。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组患者中医主症计分及胸闷症状计分较非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否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血瘀证均是主要证候要素,气滞是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的重要证候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