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体外共培养系统中RPE对M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Transwell小室共培养RPE和Mller细胞,MTT法、细胞计数法,测定Mller增殖和迁移的情况。结果:Mller细胞增殖的实验:Mller细胞的增殖,除了3h与6h,24h与48h之外,在其他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ller细胞与RPE共培养组和Mller细胞单独培养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ller细胞迁移的实验:Mller细胞迁移,除了3h和6h之外,在其他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ller细胞与RPE共培养组和Mller细胞单独培养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析因设计实验中,与RPE共培养、缺氧条件,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因素促进Mller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两者不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正常和缺氧条件下RPE促进Mller的增殖、迁移,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RPE促进Mller增殖、迁移的作用加强。缺氧条件下RPE与Mller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视网膜增殖性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体外共培养系统中RPE对Müiler细胞的影响。方法:Transwell小室共培养RPE和Müiler细胞,MTT法、细胞计数法,测定Müiler增殖和迁移的情况。结果:Müiler细胞增殖的实验:Müiler细胞的增殖。除了3h与6h,24h与48h之外,在其他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üiler细胞与RPE共培养组和Müiler细胞单独培养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üiler细胞迁移的实验;Müiler细胞迁移,除了3h和6h之外,在其他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Müiler细胞与RPE共培养组和Müiler细胞单独培养组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析因设计实验中,与RPE共培养、缺氧条件,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因素促进Müiler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两者不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正常和缺氧条件下RPE促进Müiler的增殖、迁移,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RPE促进Müiler增殖、迁移的作用加强。缺氧条件下RPE与Müiler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视网膜增殖性疾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 细胞和Müller细胞在维持视网膜的正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与二者的相互作用有关.目的 利用Transwell小室体外共培养兔Müller细胞与RPE细胞,观察缺氧条件下Müller细胞对RPE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别培养原代兔Müller细胞和RPE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2种细胞.取第3代培养良好的细胞进行试验.应用CoCl2培养细胞以建立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RPE细胞单独培养)、共培养组(Müller细胞与RPE细胞共同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Müller细胞和RPE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各组分别培养3、6、24、48h,利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对培养存活的RPE细胞进行计数,检测常氧及缺氧条件下Müller细胞对RPE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原代培养的RPE细胞符合RPE细胞的特征,90%以上呈现CK-18阳性反应.培养的Müller细胞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染色呈阳性反应.与常氧培养条件比较,缺氧条件下单独培养的RPE细胞增生数量增加,细胞迁移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条件下与Müller细胞共培养的RPE细胞增生数量和迁移数量明显增加,与常氧组和单细胞培养情况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条件下,与RPE细胞单细胞培养组比较,共培养组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氧可以促进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Müller细胞可以加重缺氧引起的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
Abstract:
Background More and more evidences suggest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retinal progression of retinal diseases.Objectiv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imarily cultured and digested using explant culture method and trypsas acidic protein(GFAP) staining,S-100 staining and cytokine-18 staining co-cultured under the normoxia and hypoxia using transwell chamber,and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cultured RPE cells were examined using MTT and compared with only RPE cells cultured group at 3, 6, 24 and 48 hours.Results Over 90% of primarily cultured RPE cells showed the positive response for S-100.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RPE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ypoxia condition compared with normoxia condition (P<0.01).In hypoxia group,amount of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RPE cells in co-cultur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only RPE cells cultured group(P<0.01).Conclusion Hypoxia appear to aggrava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RPE cells under the hypoxia status.  相似文献   

4.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Mtiller细胞在维持视网膜的正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与二者的相互作用有关。目的利用Transwell小室体外共培养兔Mtiller细胞与RPE细胞,观察缺氧条件下Moller细胞对RPE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别培养原代兔Mtiller细胞和RPE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2种细胞。取第3代培养良好的细胞进行试验。应用CoCl2培养细胞以建立细胞化学缺氧模型,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每组又分为对照组(RPE细胞单独培养)、共培养组(MOiler细胞与RPE细胞共同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Mtiller细胞和RPE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各组分别培养3、6、24、48h,利用MTT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对培养存活的RPE细胞进行计数,检测常氧及缺氧条件下Miiller细胞对RPE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的RPE细胞符合RPE细胞的特征,90%以上呈现CK.18阳性反应。培养的Miiller细胞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S-100染色呈阳性反应。与常氧培养条件比较,缺氧条件下单独培养的RPE细胞增生数量增加,细胞迁移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条件下与MUller细胞共培养的RPE细胞增生数量和迁移数量明显增加,与常氧组和单细胞培养情况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氧条件下,与RPE细胞单细胞培养组比较,共培养组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氧可以促进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Mtiller细胞可以加重缺氧引起的RPE细胞的增生和迁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短肽NAP对小鼠Mller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载体,将含NT4-NAP融合基因的rAAV-NAP和含报告基因的rAAV-GFP对体外培养的小鼠Mller细胞进行感染,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细胞在缺氧24h时的增殖活性和凋亡率。结果:感染rAAV-GFP的小鼠Mller细胞表达出明显的绿色荧光,缺氧24h时,感染rAAV-NAP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相比,增殖活性高(A=0.109,P<0.05),两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3%和18.72%,感染有NAP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细胞(P<0.05)。结论:神经短肽NAP可以减轻缺氧对Mller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Mller细胞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作用下增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培养及鉴定的新生大鼠Mller细胞,设置正常生长组和添加AGEs培养组,AGEs浓度在250~1000mg/L范围内逐步递增。MTT法测定AGEs对体外纯化培养Mller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分泌VEGF的改变。结果:高浓度AGEs对Mller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且促进Mller细胞分泌VEGF,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50~1000mg/L)细胞增殖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体外高浓度AGEs可促进Mller细胞异常增殖和VEGF表达增加,与临床上观察到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情况一致,因此可以在体外用高浓度AGEs模拟体内糖尿病环境,观察胶质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免疫磁珠法原代培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MEC),观察共培养Müller细胞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细胞分选法分离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生长,采用第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鉴定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台盼兰染色分析传代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纯度以及细胞活性。传统的方法培养并鉴定Müller细胞。采用不同孔径微孔滤膜培养小室,进行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与Müller细胞分离共培养,对照组培养环境中无Müller细胞。以细胞曲线描绘反映细胞增生,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相差显微镜下计算穿过微孔滤膜迁移贴附于背面的内皮细胞数量。结果:通过磁珠分离方法获得了纯度为97.13%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活力达92%,第Ⅷ因子抗体染色呈阳性。与Müller细胞共培养的RMEC可早于正常培养2~3d进入生长平台期。RMEC中S期和G2期比例增加,G1期比例相对减少。S、G2和G1期百分比,在共培养组24h分别为44.0%,11.2%和44.8%,48h分别为42.3%,10.9%和46.8%;对照培养组24h分别为41.3%,4.9%和53.8%,48h分别为40.1%,4.7%和55.2%。迁移的细胞数增加,共培养6h移行至膜下的内皮细胞数12.2±2.5个,12h为51.7±23.4个,对照培养6h移行至膜下的内皮细胞3.3±2.5个,12h为14.7±7.0个,6h和12h两组内皮细胞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且对细胞活力无影响。Müller细胞可以促进视网膜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该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促进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增生和迁移,但EGF能否促进人眼Müller细胞的增生迁移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眼Müller细胞能否自身表达和分泌EGF及EGF对Müller细胞增生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同一代人永生株Müller细胞系MIO—M1细胞用高糖DMEM进行培养,利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EGF作用24、48、72h,不同浓度CoCl2作用12h和24h,加入导致Müller细胞半数致死量的CoCl,浓度前2h加入不同质量浓度EGF的Müller细胞增生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正常及CoCl2缺氧条件下用不同质量浓度EGF作用24、48、72h后Müller细胞的迁移情况;采用ELISA法观察Müller细胞表达和分泌EGF的情况;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体外不同条件培养下EGF对ERK1/2及Ak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EGF作用后Mfiller细胞的吸光度(A570)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765,P=0.000),100mg/LEGF促Müller细胞增生作用最强,为对照组的1.6倍,10mg/LEGF促Müller细胞迁移的作用最强,为对照组的4.5倍。各EGF组Müller细胞的A570,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缺氧条件下培养,Müller细胞半数致死量的CoCl2浓度为600nmol/L,提前2h加入10~100阻g/LEGF后,EGF对抗缺氧所致Muller细胞的损伤作用最明显。700nmol/LCoCl2致Müller细胞损伤80%时其自身低分泌7.8ng/LEGF。10~100mg/LEGF作用Müller细胞促增生迁移作用信号最明显,600nmol/ LCoCl2作用Müller细胞24h后ERKl/2及Akt信号强度减弱,提前2h加入外源性EGF后,ERK1/2及Akt两条信号通路最明显。结论EGF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增生及迁移。正常培养条件下的Müller细胞自身不表达,缺氧条件下Müller细胞自身可少量分泌EGF。EGF可能通过ERK1/2及Akt信号转导通路介导Müller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并对CoCl2损伤的Müller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糖、高胰岛素培养下Mll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与分泌,以及花色苷对其合成、分泌VEGF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50mmol.L-1葡萄糖和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24h,分为高胰岛素组(3kU.L-1胰岛素)、低胰岛素组(3U.L-1胰岛素)和对照组(不含胰岛素)。分别用121.1μmol.L-1、22.8μmol.L-1、0μmol.L-1花色苷对各组细胞进行干预。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上清液中VEGF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测定Mller细胞中VEGF的表达。结果相比对照组,高胰岛素处理Mller细胞后上清液与细胞中的VEGF表达均增加;低浓度和高浓度花色苷均可使该组细胞与上清液中的VEGF表达减少,与未加入花色苷的Mller细胞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2种浓度花色苷分别处理后,高胰岛素组与对照组上清液和细胞中的VEGF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种浓度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浓度胰岛素在短期内即可使Mller细胞合成、分泌VEGF增加,花色苷能有效逆转该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糖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EPO和EPOR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VEGF mRNA,EPO mRNA和EPORmRNA在体外培养的Mller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胰蛋白酶将新生小鼠视网膜组织吹打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Mller细胞,RT-PCR测定高糖条件下视网膜Mller细胞VEGF,EPO和EPOR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获得视网膜Mller细胞,传代后90%以上的细胞呈兔抗鼠谷氨酰胺合酶(GS)染色阳性。Mller细胞VEGF mRNA,EPO mRNA和EPOR mRNA在高糖条件下表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糖浓度50mmol/L组较40m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Mller细胞在高糖条件下VEGF,EPO,EPOR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验证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中Mller细胞经刺激后可以产生神经干细胞特性。方法:对6周龄VC大鼠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神经毒素混合液(含NMDA,kainate,FGF2和insulin)刺激Mller细胞,左眼玻璃体内注射PBS作为对照眼。1wk后取眼并分离Mller细胞体外原代纯化培养7d。流式细胞技术鉴定Mller细胞纯度,通过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在Mller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原代Mller细胞纯度可达96%以上;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激活后Mller细胞能表达nestin,流式细胞技术证明,激活后培养的细胞中表达nestin的细胞可达总细胞量的53.5%。结论:成年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经神经毒素在体刺激后可以产生神经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ller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乳兔视网膜获取Mller细胞,通过振荡和反复洗涤使之纯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透射电镜对传代Mller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即有部分细胞贴壁生长,72h后贴壁细胞进一步增多。通过振荡吹打可使附着于Mller细胞上的神经元脱落。20~25d后细胞接近融合,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传代后细胞经1周达到融合。培养细胞GFAP阳性率在95%以上。电镜观察显示:细胞内含有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及8~10nm的中间丝。结论利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兔视网膜Mller细胞,通过振荡和吹打洗涤,可使之纯化。  相似文献   

13.
陈永东  许迅  顾青 《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341-1342
目的: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Mller细胞,在实验室建立Mller细胞株。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消化法培养新生大鼠的视网膜Mller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Mller细胞胞体狭长,胞浆丰富,经过3~5次传代后逐渐变得胞体宽大,出现微丝和突起。免疫组化显示,95%以上的细胞谷氨酰胺合成酶染色阳性。结论:改良的酶消化法是培养视网膜Mller细胞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内注射可引起高眼压、白内障及眼内炎等并发症.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是一种作用机制与TA相似、不良反应较少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其在治疗视网膜水肿方面可能替代或部分替代TA. 目的 研究TA和Ketorolac对CoCl2诱导的缺氧条件下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视网膜水肿的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健康新西兰白兔20只,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并进行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分别用含500μmol/L CoCl2的DMEM 2 ml孵育细胞0、6、12、24 h建立视网膜Müller细胞缺氧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法观察缺氧对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确定造模的最佳时间点.将培养24 h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缺氧+50、100、200 mg/L TA组,缺氧+50、100、200 mg/L Ketorolac组,分别在缺氧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共培养,采用半定量RT-PCR法观察TA和Ketorolac对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及VEGF 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不规则形、星形,细胞核呈卵圆形,培养14 ~25 d时细胞达到80%以上融合.95%的培养细胞中间丝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表达,呈绿色荧光.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培养后各时间点间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和VEGF mRNA表达的吸光度(A)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70、53.20,P<0.01),CoCl2作用6、12、24 h值均明显高于正常Müll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4 h时AQP4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量达峰值.缺氧24 h时8个组Müller细胞中AQP4 mRNA和VEGF mRNA表达(A)值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98、10.03,P<0.01);与缺氧对照组比较,除缺氧+50 mg/L TA组、缺氧+50 mg/L Ketorolac组外,其他各缺氧实验组Müller细胞中AQP4mRNA、VEGF m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100 mg/L TA组和缺氧+100 mg/LKetorolac组以及缺氧+200 mg/L TA组和缺氧+200 mg/L Ketorolac组AQP4mRNA、VEGF mRNA的表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和Ketorolac均可下调化学性诱导的缺氧Müller细胞中AQP4和VEGF的表达水平,二者对视网膜水肿的治疗作用类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低氧培养的视网膜Mller细胞特征性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低氧培养时牛磺酸干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和S-100的变化。结果低氧降低Mller细胞24h活性,牛磺酸促进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低氧引起Mller细胞GFAP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强,S-100表达核质比降低。0.1、1、10mmol/L的牛磺酸预处理减弱低氧引起的GFAP和波形蛋白的过表达。S-100表达核质比在牛磺酸处理后趋于正常。结论低氧导致的Mller细胞特征性蛋白表达变化可被牛磺酸减轻或阻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质体法及电穿孔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ller细胞的可行性和区别。方法:体外培养出生后7~10d的SD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95%以上为视网膜Mller细胞。分别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脂质体转染法和电穿孔法将质粒PEGFP-N1转染视网膜M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后1,2,3,4d的转染效率,并持续观察至转染后14d,比较两者基因表达持续时间。结果:荧光显微镜下检测转染后1d,两组均可见少量细胞表达EGFP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后2d,两者转染效率均达到最大,并且电穿孔法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Mller细胞效率约为31.0%±2.8%,较脂质体法转染效率(10.5%±2.4%)更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两者转染效率均逐渐降低。电穿孔转染后的PEGFP-N1可在视网膜Mller细胞内持续表达近14d,而脂质体转染后仅能表达约7d。结论:脂质体法和电穿孔法均适用于视网膜Mller细胞的基因转染,但电穿孔法效率更高,表达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7.
陈芳  糜漫天  陈卡  许红霞 《眼科研究》2009,27(6):457-461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低氧培养的视网膜Mller细胞特征性骨架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低氧培养时牛磺酸干预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和S-100的变化。结果低氧降低Mller细胞24h活性,牛磺酸促进阻滞于G0/G1期的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低氧引起Mller细胞GFAP和波形蛋白表达增强,S-100表达核质比降低。0.1、1、10mmol/L的牛磺酸预处理减弱低氧引起的GFAP和波形蛋白的过表达。S-100表达核质比在牛磺酸处理后趋于正常。结论低氧导致的Mller细胞特征性蛋白表达变化可被牛磺酸减轻或阻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研究在缺氧条件下视网膜Müller细胞上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新西兰大白兔视网膜中获取Müller细胞,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通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取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将化学缺氧诱导剂CoCl_2联合DMEM培养液培养24h的细胞作为缺氧组;将DMEM培养液单独培养24h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2组Müller细胞上AQP-4蛋白及AQP-4 mRNA的表达.结果 Müller细胞(第2代)上GFAP的阳性率为90%以上,细胞质染色呈棕色.细胞内含特征性的中间丝,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细胞器.CoCl_2联合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Müller细胞上AQP-4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74,P<0.05);AQP-4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加(t=21.79,P<0.05).结论 缺氧能增强Müller细胞上AQP-4的表达,进而使视网膜内液体的积聚增加.提示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或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水肿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Mller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层面的形态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特征。结果:Mller细胞不均匀分布于视网膜的各个层面,在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分布最多。结论:Mller细胞不仅是视网膜的支架,而且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神经纤维层代谢活跃,是重要的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20.
郑宏华  过贵元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2):2262-2264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Mller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层面的形态分布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大鼠视网膜Mller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特征。结果:Mller细胞不均匀分布于视网膜的各个层面,在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分布最多。结论:Mller细胞不仅是视网膜的支架,而且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神经纤维层代谢活跃,是重要的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