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以急性发热起病,并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黏膜明显充血,早期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随着病程进展才会出现典型症状。自1998~2004年,我院收治以肺炎为首发症状的川崎病16例,均误诊为肺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个月~9岁。起病至就诊时间为5~14天。主诉为高热伴咳嗽,咳嗽多呈阵发性、顽固性、剧烈干咳。均在院外及本院以肺炎给予治疗,效果欠佳。1.2临床表现①发热:16例均高热5天以上并伴有咳嗽;②皮肤病变:一过性充血性皮疹3例,掌心红斑、手足硬性水肿2例,肛周脱皮7例;… 相似文献
2.
【病例】男,5岁。因发热1天来院就诊。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周身不适,体温最高达39℃,无抽搐、咳嗽。查体:体温39.1℃,脉搏115/min。颜面部、口唇黏膜未见异常,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舌质红,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增强临床医师对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科收治并误诊的10例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例在我院和外院均误诊,分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颈部淋巴结炎、急性感染、败血症及药疹,误诊时间3~7d.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结合相关医技检查结果,均明确诊断为不完全KD.结论 临床接诊发热、皮疹、颈淋巴结增大等症状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注意运用一元论的诊断思维,抓住出疹性疾病、局部淋巴结炎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与本病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不完全KD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有不规则发热,其中口腔黏膜和咽部弥漫性充血19例,唇干红18例,双眼球结膜充血17例,一过性皮疹12例,指趾端膜状脱皮11例,颈淋巴结增大10例,唇皲裂出血9例,手足硬肿、肛周皮肤潮红脱皮及卡介苗瘢痕试验周围肿胀、有红晕各4例。查血白细胞〉10×10^9/L37例,中性粒细胞升高34例(0.73-0.75),红细胞沉降率增快36例,C反应蛋白升高35例。心电图检查示ST段及T波改变15例,P-R间期延长5例 摄X线胸片示肺炎2例 心脏彩超检查示心脏改变23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10例,管壁辉度增强8例,心包积液3例,二尖瓣反流2例。结论充分认识不完全KD的临床特点,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尽早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误诊、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结非完全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分析4例以肺部表现为首发症状的不完全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4例患儿均发热持续5d以上,不具备典型KD的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血小板进行性增高,心脏彩超均提示冠状动脉增粗而确诊。结论非完全KD可以累及某一脏器表现而起病,可结合实验室指标以早期诊断或拟诊,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对川崎病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2岁。主因发热伴烦躁哭闹4 d入院。入院时查体:T 39.8℃,P 140次/min,R 30次/min,精神差,烦躁易激惹,咽部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无结膜充血及口唇皲裂,颈部右侧可触及一枚约0.5 cm×0.5 cm大小淋巴结,质地中等,活动度好。颈部抵抗,两肺呼吸音清,HR 14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肝右肋下约1.5 cm,质地软边缘锐,脾未触及,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张力正常,脑膜刺激征(+),babinski征(-)。初步诊断:病毒性脑炎。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川崎病26例误诊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6例临床表现未达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儿按川崎病治疗得以治愈或好转。结论:不典型川崎病早期易误诊,接典型川崎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12.
现将我院2001~2005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4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7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8月龄~7岁,5岁以内有38例。本组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嘲,有2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而确诊,另1例诊断性治疗有效。本组中复发2例。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男,12岁。因颈部包块、发热5d入院。2005-02-02出现左侧颈部包块,约拇指头大小,疼痛显著,颈部活动受限,伴发热,t37.5~39.0℃,纳差、恶心。2002-02-04血常规示WBC26.7×109/L,N0.90,PLT177×109/L;2004-02-06血常规示WBC30.2×109/L,N0.94,PLT222×109/L,CRP194.6mg/L,ESR89mm/h。在外科门诊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颈部包块增大,疼痛加剧。查体:t39.0℃,体重25kg,全身可见散在大片状充血性红疹,压之可褪色,颈部活动稍受限,左侧颈部可触及一约8.0cm×6.0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无波动感,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度… 相似文献
14.
15.
男,5岁。因发热、咳嗽伴腹泻3天入院。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后病情略有缓解,夜间腹痛再次发作,又予克林霉素、头孢哌酮钠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腹痛缓解。因病情反复,摄X线胸片示支气管肺炎,继续予抗感染治疗,症状不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住我院。此次发病以来,无鼻塞、流涕,无气促、气喘。患儿10月龄时曾患川崎病住江苏省人民医院,当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示主动脉轻度扩张,经治疗病愈, 相似文献
16.
17.
川崎病易延误诊断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lymph node syndrome,MCLS)[1],它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幼儿.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川崎病误诊为急性颈淋巴结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病例资料 女,6岁.因右颈部肿块伴高热4天入院.患儿入院4天前出现右颈部肿块,局部疼痛.门诊查血白细胞22.7×109/L,中性粒细胞0.80,以急性颈淋巴结炎收入院.查体:体温39.2℃.双眼结膜充血,面部、躯干、四肢皮肤见红色斑丘疹.右颈上胸锁乳突肌表面可触及2枚直径约3 cm大小增大淋巴结,左颈上三角可触及1枚直径1 cm大小增大淋巴结,表面皮肤均不红,质中,光滑,无触痛及波动感.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