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倩 《中国现代医生》2014,(3):60-61,F0003
目的探讨应用彩超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60例。使用美国西门子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先做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有无钙化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探测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信号。比较良恶性肿块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结果良性肿块二维超声的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形态较规整,边缘光滑、整齐,有少量条状、片状、点状钙化,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度低。RI=0.58±0.31。血流分级主为0~I级,占85.4%。Vmax=9.12±1.53 cm/s。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内含液性暗区,微小钙化点多见。无包膜,后方回声衰减,呈毛刺样或蟹足样改变。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Alder分级以Ⅱ级~Ⅲ级为主,占91.7%。RI=0.82±0.03。Vmax=17.34±3.65 cm/s。良、恶性肿块的Vmax及R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吕鉴尧  余雪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32):95-96,F000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观察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及CDFI比较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分布及血流参数Vmax、Vmin、RI的变化情况.结果 38例良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边缘光滑32例,形态规则30例,有包膜11例,内呈无回声或均质低回声33例,后方回声增强或正常,无组织浸润.其中经病理证实乳腺纤维腺瘤22例,占57.9%.22例乳腺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19例、边界呈锯齿状、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20例,后方出现声衰减,部分内部可出现微小钙化16例.22例乳腺恶性肿块中,经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14例,黏液性腺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浸润性大汗腺癌l例,乳腺小管癌1例,乳腺腺样囊性癌1例.恶性肿块的Vmax、RI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7±6.21) vs (18.2±3.9),(0.72±0.06)vs (0.61±0.08),P<0.05].良恶性肿块的Vmin比较无显著差异性,恶性肿块组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良性肿块组以0-I级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图像特征,为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的90例乳腺肿块患者,分析其彩色多普勒图像表现,比较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衰减及有无CDFI等情况,并比较血流Vmax值、Vmin值及RI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良、恶性肿块的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衰减及有无CDFI等方面均有差异(P〈0.05),血流Vmax值、Vmin值及RI值参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在鉴别典型的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仍存在一些不典型肿块,其声像图特征会存在重叠的现象。因此,还要结合必要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彩超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经手术或者是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患者共计60例,这些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应用彩超诊断仪,先为患者进行二维超声的检查,对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患者进行检测,观察病灶内部和周边的血流信号情况。对良恶性肿块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二维超声检查中,良性肿块的声像图主要是以低回声为主,形态是比较规整的,边缘为光滑、整齐的,条状、片状、点状钙化的情况是比较少的,肿块的周围和内部的血流信号是丰富度低。RI=0.58±0.31。在血流分级方面主要是0—I级。Vmax=9.12±1.53 cm/s。而在恶性肿块的检测中,观察到肿块的形态是不规则的,内部回声也不均匀,肿块的内部含液性暗区,有微小的钙化点。没有包膜,在后方回声是比较衰减的,呈毛刺样或者是蟹足样的改变。在肿块的周围和内部可以看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Alder分级主要是Ⅱ级—Ⅲ级。RI=0.82±0.03。Vmax=17.34±3.65cm/s。在Vmax和RI值方面,良、恶性肿块进行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性质进行鉴别是有重要的价值的,能够为临床上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阻力指数(RI)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径>1,边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呈实性衰减,多见微小钙化点,其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较良性肿块更丰富,RI及检出率也更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钙化斑多为颗粒状或弧形.但良、恶性肿块之间也有交叉现象,如乳腺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与乳癌,微小乳癌与乳腺小叶增生等.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为减少误诊,尚须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良恶性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乳腺肿块患者84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观察患者良恶性肿块声像图对比和血流参数定量以及血流程度。结果良性肿块患者边缘光滑、微钙化、回声均匀、形态规则、纵横比>1等与恶性肿块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块患者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值(Vmin)高于恶性肿块患者,收缩期血流峰速值(Vmax)、阻力指数(RI)低于恶性肿块患者,且良性肿块患者血流程度为0级和Ⅰ级较之恶性肿块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患者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可有效显示出肿块声像图和确定血流参数定量,提高诊断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谭景胜  王世华  杜文华 《重庆医学》2012,41(33):3496-3497,350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观察86例乳腺小结节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分析不同性质结节的声像图特征。结果乳腺恶性结节在纵横经、边界、砂砾样钙化等方面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总的血流显示率100%,良性结节总的血流显示率为32.8%,恶性结节中Adler分级大于Ⅱ级的血流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且恶性结节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对小于2cm的乳腺结节性质的判定主要依据二维超声声像图改变,彩色血流的分布特点有助于结节性质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高勃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61-62,F0003
目的分析并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有衰减、部分有沙粒样钙化及蟹足样改变,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为Ⅱ~Ⅲ级,RI〉0.70。乳腺纤维瘤大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为0~I级,RI〈0.70。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可以通过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加以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万 《中外医疗》2008,27(19):9-10
目的 撂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病例对照二堆声像图特征、周边及内部血流.进行回顾性观察和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肿瘤形态.边界、边孽回声、内部回声、衰减、钙化、血流分布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漉丰富程度,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Graves病甲状腺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二维超声显像观察124例Graves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分析内部回声变化,测量其大小,再用CDFI观察甲状腺腺体内血流的分布状况,测量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和心率(HR)等.结果 Graves病组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显示密集均匀型和粗糙不均匀回声,间质血管增粗,呈网络状改变.甲状腺上动脉Vmax(130.3±47.1)cm/s,Vmin(66.0±9.0)cm/s,HR(102.0±14.3)次/min,与正常甲状腺Vmax(40.2±7.2)cm/s,Vmin(19.1±5.5)cm/s,HR(72.0±9.6)次/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R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Graves病可靠而又简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63-206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及6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癌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肿块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别.CDFI示乳腺癌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95.6%(65/6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47.8%(32/67).乳腺癌患者肿块内血流分级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高(P<0.01);其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肿块多表现为伸入性动脉血管(7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内部或周围,或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流速曲线显示为高速高阻时,应高度怀疑乳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CDFI)和二维超声及结合临床病理学检查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直接接触扫查法.首先观察病灶的二维图像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肿块内血流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选择流速最高的一束血流脉冲多普勒参数.结果 11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实质性肿块,其中良性78例,恶性40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及RI值对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块2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最大速度(Vmax)进行分析。结果 28例乳腺肿块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良性肿块22例,恶性肿块6例。乳腺良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为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乳头、乳晕下实质性小结节呈中高回声,内部不均,边界清晰,邻近大导管可伴有扩张。肿块周边或内部可见彩色血流。恶性肿块边界不清,边缘呈多角形或蟹足样,形态不规则,内部呈低回声,无包膜,肿块呈细点状、斑片状、团状、条状、线状等形态,主要为以细点状多见的钙化灶。CDFI显示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条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多有动脉穿入肿块内并有弯曲或分支。乳腺良性肿块组患者的PI、RI、Vmax分别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块组血流分级以0~Ⅰ级为主,恶性肿块组的血流分级以Ⅲ级为主。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更易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海  张一哲  李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69-70,F000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利用二维灰阶超声对病灶部位作多方位交叉扫描,以了解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然后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肿块内部彩色血流分布情况,最后对血流进行多普勒取样检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验。结果120例诊断为良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6.6%(116/120);49例诊断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3.8%(46/49)。乳腺良恶性肿块彩超声像图鉴别特征:边缘形态,有无包膜,纵横比〉0.7,高回声晕环,微小钙化灶几项特征组间差异明显,而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血流分布和肿块内动脉峰值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HI)几项特征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边缘形态、纵横比、高回声晕环、微小钙化灶这几个特征指标可作为主要诊断依据,而后方回声衰减、肿块内血流分布、肿块内动脉峰值流速(Vmax)及阻力指数(HI)这几个特征指标仅可以作为参考指标,以进一步帮助对肿块性质的鉴别判断。  相似文献   

15.
庞贝  汪湛  黄健 《华中医学杂志》2004,28(4):223-224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的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同时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检出率及阻力指数(RI)均高于良性肿瘤。良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光滑,内部回声均匀。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洁  陈桃英  胡志刚  樊宜珍 《吉林医学》2010,31(16):2470-247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鉴别乳腺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患者126例,应用具有SonoCT技术的高频彩超观察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乳腺分别记录肿块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以及血流分级和RI值等数据。结果:乳腺良恶性肿块在测量值的纵横比、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血流分级及RI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上均有差异,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高,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结合其病理基础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应用。方法对109例临床手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肿块疾病患者进行术前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首先应用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进行定位,应用CDFI结合脉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内部和周边血流形态、分布、数量进行评价并对乳腺病灶内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良性组与恶性组间血流Adler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乳腺肿块良性组与恶性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SV、PI、RI比较P〈0.05);(3)乳腺肿块血流动力学参数Adler分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和评价CDFI血流Adler分级、频谱多普勒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PSV、PI、RI等)指标,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常用观察指标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指标。二维图像上观察肿块的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形态、边界、后方回声、内部回声、钙化有无。观察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RI)。结果:乳腺恶性肿块超声多表现为边界不规整,良性肿块横径与前后径之比多大于1.4。结论:超声是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有效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和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224例乳腺肿块(良性120例,恶性124例),观察肿块内血管形态,数目与血流分布部位,获取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后,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最小舒张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 本组244例乳腺肿块中检出有血流信号者128例,检出率为52.45%,其中良性肿块22例,检出率18.33%,恶性肿块106例,检出率85.%.良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55±0.15);脉动指数为(1.18±0.17).恶性肿块组:阻力指数为(0.80±0.17);脉动指数为(1.78±0.4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频谱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限血流信息,可作为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基础上的一种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彩超在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块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查110个小乳腺肿块,观察肿块二维形态和彩色血流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二维超声与CDFI综合分析诊断小乳腺癌准确率为90.9%。两组间血流分级及RI、Vmax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中肿块形态、边界及内部血流形态和RI、Vmax值可作为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二维超声与CDFI联合应用可提高小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