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CPR)方法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肺潮气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5~2009年行标准CPR 60 min后自主循环和呼吸均未恢复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6例,分别进行腹部提压、胸外提压和胸外按压CPR,测定并比较三种方法复苏时患者的潮气量.结果 与单一胸外按压比较,腹部提压、胸外提压CPR测得的潮气量均显著增高(P<0.01).与胸外提压CPR相比,腹部提压CPR能使复苏患者获得更高的潮气量(P<0.05).结论 腹部提压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并符合呼吸生理的有效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王立祥教授主编的《腹部心肺复苏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均有售,定价:198.0元/本,购书服务电话:4006-120-160. 《腹部心肺复苏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腹部心肺复苏(CPR)的大型专著.第一篇全面论述了腹部CPR 的概念、范畴、特征与途径,深度解析了腹部CPR 的解剖生理基础以及"腹泵"等参与复苏的"多泵机制"原理,着重诠释了腹部提压CPR 的研究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传统心肺复苏方法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在心源性猝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心肺复苏组(采用胸骨下1/3处按压)和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组(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装置进行心肺复苏),每组患者24例,比较不同心肺复苏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复苏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组在心肺复苏后冠脉灌注压的提升,自主呼吸恢复的病例数,复苏后24小时生存率高于传统心肺复苏组,相关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心肺复苏组(P0.05)。结论: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配合腹部提压装置心肺复苏可提高冠脉灌注,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方法]将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S—CPR);实验组在进行S—CPR的同时,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按压力度为13.33kPa~26.67kPa,按压频率为100/min,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监测两组心肺脑复苏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24h生存率、出院存活率及脑复苏结局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IAC—CPR在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远期存活率和脑复苏效果,是一项有利于脑复苏的循环支持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8.
单纯腹部提压:一种心肺复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纯腹部提压:一种心肺复苏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心搏骤停时,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CPR)方法 容易使1/3被救者发生肋骨骨折,不能保证CPR时进行标准力度和幅度的胸外按压,且此时胸廓复张受限,均使心泵和胸泵机制不能得到理想发挥,从而影响了复苏效果.近年来受到关注的腹部按压CPR方法 只能使膈肌自然回至原位,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膈肌移动幅度,难以保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为此,我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CPR装置,即腹部提压CPR装置.方法 腹部提压CPR装置通过吸盘吸附于腹部,利用相连的手柄有节律地提拉和按压进行CPR.结果 该方法 在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心泵"和"胸泵"的作用,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通气作用.结论 腹部提压CPR装置是迄今为止CPR方法 的一次重大创新,将可能成为主流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治疗心跳呼吸骤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4月15日,同时补充检索clnicaltrials.gov registry、百度学术引擎等查找相关文献,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关于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对比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治疗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纳入文献的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出院生存率、长短期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仅有4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偏倚风险评价显示研究质量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组的ROSC率高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6,95%CI:1.10~1.94,P=0.010);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组患者的短期生存率(小于2周)高于标准心肺复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4.73,95%CI:1.98~11.29,P=0.0005)。与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组相比,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组胸肋骨骨折的发生率更小(RR=0.08,95%CI:0.01~0.61,P=0.01)。无研究报告患者的出院生存率、长期生存率及腹部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可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复苏方法,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法(interposed abdominal pulling-press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IAPP-CPR)抢救心搏骤停(Cadiac arrest,CA)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将2015-01至2017-10CA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入式腹部提压复苏组(IAPP-CPR 39例)和标准CPR组(standar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CPR37例),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并记录心肺复苏后呼吸循环相关指标。计算自主循环恢复率(Therates of 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及复苏成功率。结果:与S-CPR组相比,IAPP-CPR组CPR30分钟后心率[(68.1±15.7)次/分vs(56.3±14.8)次/分]、平均动脉压[(66.36±8.56)mmHg vs(55.28±7.96)mmHg]、动脉血氧分压[(78.22±11.74)mmHg vs(61.54±14.64)mmH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2.52±12.59)mmHg vs(32.16±11.34)mmHg]明显升高(均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45.64±7.41)mmHg vs(56.78±8.18)mmHg]、乳酸[(2.7±1.2)mmol/L vs(4.6±2.5)mmol/L]均明显下降(P0.05)。ROSC、心肺复苏成功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IAPP-CPR较标准心肺复苏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及增加肺通气,并能提高ROSC、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蔡敏  厉群  吴素娟 《护理研究》2004,18(7):571-572
[目的 ]为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病人在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CPR)的同时加插入式腹部按压 (IAC)能否提高脑复苏成功率。 [方法 ]将 72例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ABC程序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 ;实验组在进行S -CPR的同时 ,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 ,按压力度为 13 .3 3kPa~2 6.67kPa ,按压频率为10 0 /min ,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监测两组心肺脑复苏效果。 [结果 ]实验组在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2 4h生存率、出院存活率及脑复苏结局评价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并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IAC -CPR在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同时提高了远期存活率和脑复苏效果 ,是一项有利于脑复苏的循环支持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腹部提压法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不论是指南推荐还是临床中对心搏骤停常采用的复苏方法是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法(STD-CPR),但该方法的复苏成功率并不理想,且易引发胸肋骨骨折、重要器官损伤等并发症[1 2],在多发胸肋骨骨折造成“连枷胸”或有开放性胸外伤时,STD-CPR可能加重原有损伤.因此,国内外学者在心肺复苏(CPR)的作用机制和方法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提出多种新的复苏方法[3-8].本研究中通过比较腹部提压法和STD-CPR对心搏骤停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腹部提压法的复苏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旨在探讨一种新的CPR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时程室颤先行心肺复苏对复苏效果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7 min室颤先行心肺复苏2 min后除颤与直接除颤的复苏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猪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CPR First组优先心肺复苏2 min后连续三次除颤,Shock First组直接予连续三次除颤,观察冠脉灌注压、室颤波频率和振幅变化,计算除颤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结果 CPR First组先行心肺复苏2 min后可提高初次除颤前的冠脉灌注压、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 CPR First组比Shock First组有高的除颤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P<0.05).结论 7 min室颤除颤前先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其机制与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脏能量储备,提高室颤波的频率和振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