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不同体脂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调查,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采集相应数据对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腹型肥胖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肥胖患者中腹型肥胖组的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说明原发性高血压腹型肥胖患者更易发生脂质代谢、糖代谢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65例肥胖高血压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况下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间住院肥胖高血压病人65例,以糖耐量分组,比较两组间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 肥胖高血压糖耐量减退组HS-CRP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HS-CRP:NGT vs IGT:1.61±0.95vs 2.27±1.28,P<0.05),两组间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减退时,其未来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潜在风险显著增高,高血压的治疗需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肥胖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 1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和非肥胖两组 ,并将肥胖组患者分为腹型肥胖和非腹型肥胖组 ,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 (FBG)、血脂、胰岛素 (FINS)、C肽 (FCP)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者比较 ,FINS、FCP、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 C)均显著升高 (P<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1) ;腹型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腹型肥胖者比较 ,FINS、FCP、TG均显著升高 (P<0 .0 5 ) ,HDL - C、ISI显著下降 (P<0 .0 5 )。结论 :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 (IR)  相似文献   

4.
血浆PAI-1与胰岛素抵抗及脂质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惠  郭常辉  唐欣 《重庆医学》2005,34(1):29-31
目的探讨PAI-1与胰岛素抵抗、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的相关性. 方法测定正常人、单纯肥胖、2型糖尿病非肥胖和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PAI-1、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评估IR(胰岛素抵抗),并计算ISI(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2型糖尿病(DM)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肥胖组和单纯肥胖组的血浆PAI-1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后3组中,2型DM非肥胖与2型DM肥胖组PAI-1差异无显著性,2型DM肥胖组PAI-1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浆PAI-1与HOMA-IR、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高度相关性(均P<0.001).结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水平显著升高,血浆PAI-1与HOMA-IR呈正相关,并与空腹胰岛素、BMI、血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门诊肥胖儿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113名肥胖病营养专科门诊就诊的7-14岁肥胖儿童为病例组,以同期366名7-14岁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测量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肝脏超声,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相关生化指标,诊断MS的发病率.采用HOMA-IR的四分位数分割点来定义有无胰岛素抵抗.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 指数和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HOMA指数第75位百分位值为3.28,以此为切点将病例组分胰岛素抵抗组和非胰岛素抵抗组.病例组中胰岛素抵抗儿童体质量、BMI、腰围、TG均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P<0.05);病例组中有51例(45.1%)儿童发生MS.胰岛素抵抗组儿童MS发病率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儿童(50.O%us 21.1%)(P<0.05).结论 超重和肥胖儿童MS发病率较高;MS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肥胖类型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测定中心性肥胖与外周性肥胖患者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等水平的变化,探讨肥胖类型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关系。方法:将68例单纯性肥胖的患者,按腰臀比(WHR)分成中心性肥胖与外周性肥胖2组,观察FBS、FINS、TG、TC、HDL、LDL、apoA、apoB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中心性肥胖组的FINS、TC、TG、apoB、HOMA—IR明显高于外周性肥胖组,WHR与FINS、TC、apoB呈正相关,而apoB与TG、TC正相关。结论:中心性肥胖较外周性肥胖更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胖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血压、糖脂代谢及体脂的关系。方法:选择肥胖高血压患者(A组)48例,单纯肥胖患者(B组)48例,均男、女各半,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空腹血糖(FBS)、血清胰岛素(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瘦素水平。结果:A组患者INS、FBS、TG及Leptin显著高于B组(P<0.01),HDL则相反;两组TC、LDL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血清Leptin水平在男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Leptin与BMI、WHR、SBP、DBP、FBS、INS、ISI显著相关,在肥胖高血压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生殖内分泌与血脂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人的内分泌及代谢特征,探讨高雄激素血症、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PCOS病人作为研究组,按体质量指数(BMI)、Homa-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Homa-IRI)分别再分为肥胖型PCOS组和非肥胖型PCOS组、胰岛素抵抗型PCOS组和非胰岛素抵抗型PCOS组;另外选择20例正常生育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腹围、臀围、身高、体质量、生殖激素及血脂谱。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BMI、腹围、腰臀比(WHR)、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I、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显著升高;载脂蛋白A1(apoA1)显著降低(t=2.02~9.96,P<0.05)。与非肥胖型PCOS组相比,肥胖型PCOS组apoB、TC、TG水平显著升高(t=2.18~4.12,P<0.05)。与非胰岛素抵抗型PCOS组相比,胰岛素抵抗型PCOS组TG水平显著升高(t=3.63,P<0.01)。研究组脂蛋白(a)[LP(a)]与T呈正相关(r=0.44,P<0.01),与WHR、腹围呈负相关(r=-0.46、-0.39,P<0.01);apoB与T、BMI、腹围呈正相关(r=0.31~0.35,P<0.05);TC与腹围呈正相关(r=0.33,P<0.05);高密度指蛋白(HDL)与DHEAS呈负相关(r=-0.33,P<0.05);TG与BMI、腹围、WHR、Homa-IRI呈正相关(r=0.32~0.60,P<0.05);BMI与腹围、WHR、Homa-IRI呈正相关(r=0.70~0.94,P<0.01);腹围与WHR、Homa-IRI均呈正相关(r=0.68、0.81,P<0.01);WHR与Homa-IRI、DHEAS均呈正相关(r=0.42、0.59,P<0.01);Homa-IRI与T呈正相关(r=0.48,P<0.01);T与DHEAS呈正相关(r=0.32,P<0.05)。肥胖型PCOS病人T与BMI、腹围呈正相关(r=0.47、0.49,P<0.05)。结论 PCOS病人存在血脂谱异常,以肥胖型PCOS病人和胰岛素抵抗型PCOS病人更为明显。高雄激素血症、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引起P-COS病人血脂谱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瘦素水平以及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2型糖尿病33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入选对象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血压、总胆同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和瘦素(Leptin),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瘦素与性别、BMI、WHR、TG、SBP和FINS呈正相关(P〈0.03~0.001),与ISI呈负相关(P〈0.0011;性别、WHR、BMI和ISI在逐步回归分析中最后进入方程(r^2=0.596,P=0.000)。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时血清瘦素水平增高,高瘦素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瘦素在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BP)、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探讨中老年肥胖人群血压、血脂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从门诊随机收集31例中老年单纯性肥胖病人,观察BMI、WC、BP、FINS、TC、TG、HDL、LDL,并计算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均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TC、TG与FINS、HOMA-IR呈相关,TG与WC呈相关,HDL与FINS、HO-MA-IR星负相关。结论在中老年肥胖人群中,血压、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伴有胰岛素抵抗(IR)的高血压患者早期心功能状态,初步探讨Tei指数和B型利钠肽(BNP)评价此类患者心功能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伴IR患者30例,另选取不伴IR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Tei指数。结果①IR组与对照组相比,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i指数及HomaIR显著增加(p〈0.01),ISI显著降低(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NP与HomaIR、ISI、Tei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019(p〉0.05)、0.016(p〉0.05)、0.004(p〉0.05)。Tei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值为0.344(p=0.008),Tei与ISI呈明显负相关,r值为-0.319(p=0.015)。结论高血压伴IR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就可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Tei指数能敏感反映左室整体功能,且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适宜早期评估高血压伴IR患者的整体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IR)、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86例分肥胖组56例,非肥胖组30例,非脂肪肝伴肥胖36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NF-α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同时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痛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及腰臀比(WHR)。结果(1)NAFLD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NAFLD血清Leptin、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eptin、TNF-α水平在NAFLD患者中升高,与肥胖、I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肥胖T2DM组(42例),非肥胖T2DM组(40例)和正常体重对照组(37例),除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外,各组间在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上均具有可比性;禁食12—14h,空腹静脉取血,测定血浆IL-18,血脂(TG和TC)、空腹血糖(FPC)、空腹血浆胰岛素(FPI),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血浆IL-18含量在肥胖T2DM组[(201.10±42.18)pg/ml]明显高于非肥胖T2DM组[(138.45±39.40)pg/m1](P〈0.05)和对照组[(129.91±34.12)pg/ml](P〈0.01);非肥胖T2DM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IL-18水平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48,P〈0.01);与空腹TG水平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血浆IL-18水平可能与肥胖T2DM发生有关,血浆中IL-18含量升高可能加重肥胖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与Ⅳ胶原(Col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4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中胰岛素抵抗组(IR)22例,非胰岛素抵抗组(NIR)18例]的卵巢组织进行RAGE和Ⅳ胶原al(Col4Al)表达情况的半定量检测。结果RAGE在PCOS患者IR组和NIR组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5),在PCOS患者IR组的表达高于NIR组(P〈0.05);Col4Al在PCOS患者IR组和NIR组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5),在PCOS患者IR组的表达高于NIR组(P〈0.05)。结论RAGE与Col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发病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MHD组)及健康对照组40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S)、体重指数(BMI)及肾功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瘦素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MHD组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校正BMI与否,两组血清瘦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瘦素与BMI、FINS、HOMA-IR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瘦素与IS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但控制BMI、FINS的影响后,瘦素与HOMA-IR及IS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可能是通过对体脂和胰岛素的影响而间接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尼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轻、中度EH患者65例,予以贝尼地平治疗8周,并按体重指数(BMI)将其分为两组:BMI≥25者为EH肥胖组,29例;BMI〈25者为EH非肥胖组,36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入选时和8周后血压、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并用胰岛素敏感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EH非肥胖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明显(P〈0.05),而EH肥胖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贝尼地平能改善非肥胖EH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而对EH肥胖患者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桂荷 《海南医学》2013,24(20):2983-298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对胰岛素抵抗OR)和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将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LVH分为LVH组30例及非LVH组26例,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出血压变异系数(CV);测定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Ⅱ).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24 h SBP、dSBP、nSBP变异系数均增大,尤以高血压合并LVH者更明显(LVH组P<0.01,非LVH组P<0.05);Homa-IR均显著增加(P<0.01).LVH组与非LVH组比较、非LVH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 DBP、dDBP、nDBP变异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Homa-IR均增加(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BPV与IR、LVH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有重要的预测和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选取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81例)与正常对照孕妇(86例),分别检测孕妇及其胎儿脐血的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DM孕妇空腹血清胰岛素(24.79±1.70)mU/L,胰岛素抵抗指数(5.46±0.4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DM脐血血清胰岛素(15.08±1.52)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80±0.3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GDM母亲胰岛素与脐血胰岛素呈正相关(r=0.326,P〈0.05);与脐血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378,P〈0.05)。GDM母亲子代在胎儿期已发生胰岛素抵抗,且胎儿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受母亲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145例高血压1、2级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72例和美托洛尔组73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两组分别分为无糖尿病和合并糖尿病亚组,无血脂异常组和合并血脂异常组.结果 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治疗前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自的合并糖尿病亚组空腹血糖(FBP)、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ISI水平与无糖尿病亚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及其合并糖尿病亚组FBP、FINS、HOMA-IR、ISI水平与美托洛尔组及其合并糖尿病亚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糖尿病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356,0.375,P<0.05),与ISI呈负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224,-0.251,P>0.05).治疗前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自的合并血脂异常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无血脂异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及其合并血脂异常亚组FTC、TG、HDL-C、LDL-C水平与美托洛尔组及其合并血脂异常亚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卡维地洛不仅具有良好的降低血压和控制血压的效果,还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糖、血脂代谢,可作为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较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IR)程度。方法将130例T2DM患者根据BMI分为正常体重组(41例)、超重组(49例)和肥胖组(40例),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血脂、糖代谢等生化指标和SVCAM-1、IR程度的差异。结果(1)肥胖组的SVCAM-1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NMS组(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FIns、HOMA-IR、IAI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2)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VCAM-1与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作用指数(IAI)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负相关。结论肥胖T2DM患者SVCAM-1水平升高,IR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