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方法78例股骨粗隆问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9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设立为观察组,39例以动力髋螺钉(DHS)和PFNA内固定治疗,设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与DHS、PFNA治疗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或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的优点;避免了二次内固定取出的手术痛苦,优于内固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7年8月,采用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56例。根据Evans分型,Ⅱ型13例,Ⅲ型25例,Ⅳ型16例,Ⅴ型2例。骨质疏松Singh指数分级(股骨颈小梁指数法):Ⅱ级4例,Ⅲ级36例,Ⅳ级16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56例术后随访12~39个月,平均18.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DHS组33例,优良率84.8%(优11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3例,优良率95.7%(优13例,良9例,可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髋关节优良率方面均显著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均须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手术适应证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选择FHR或DHS内固定,其中采用FHR治疗21例,DHS治疗2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死亡率。结果随访6~20个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HR组在术后下地时间、Harris评分方面与DH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允许术后早期负重、功能恢复满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住院时间、开始负重训练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HSS良好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有显著意义,因此临床处理时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8内固定方式体会及其疗效.方法 DHS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动力髋螺钉(DHS)效果优良.结论 DHS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用的内固定装置之一,具有动静力加压及张力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衡天锁 《中外医疗》2013,(24):83-8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降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2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并与同期传统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置换组6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2%.内固定组发生率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8,P<0.01).功能评定置换组平均84.5分;内固定组平均83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良好,康复快,避免了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3.7个月,59例患者均骨性愈合,疗效评定为优45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3.22%。结论: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疗效。方法50例在我院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6例,DHS组24例,随访6~12个月。结果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观察指标均优于DHS组,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都可以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其带来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不稳定的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骨质疏松,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不能完全代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新民 《中外医疗》2009,28(26):6-7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院骨科自1997年4月至2007年12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病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56倒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各种随访结果的分析,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156倒患者均按照常规程序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平均随访(42.6±3.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舵评分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1年,3年的结果分别为(61.3±5.2),(77.1±4.8),(79.7±7.4)和(84.2±5.5)。随访期间X线复查结果显示假体住置良好,无明显下沉及松动,股骨粗隆部骨折均愈合。未见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骨折。所有病例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较早的恢复患者功能。减少并发症并且可以早期负重,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值得进行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0.1岁,多伴重度骨质疏松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DHS内固定术26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等各项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较DHS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股骨置换术具有允许早下床、早负重、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于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适合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包括采用DHS治疗的患者38例,FHR治疗的患者3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在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DHS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术后下床时间早、术后并发症较少、功能恢复满意的作用,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HS内固定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IFF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随访1、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DHS内固定组(P0.01),术后可负重时间短于DHS内固定组(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使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0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DHS治疗的方法,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手术过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置换组手术实行微创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手术创伤小,固定牢,能够早期下地活动,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所在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疗效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髋内翻、髋关节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明显,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达忠 《包头医学》2009,33(3):137-13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关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术后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3例,其中32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优26例(81.3%,26/32),良4例(12.5%,4/32),差2例(6.3%,2/32),差者均为A3型,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术后能早期进行伤肢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一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方法正确、可大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TF)临床常见,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占全身骨折的3%~4%。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技术的提高,更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是目前治疗此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笔者2000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DHS手术治疗≥65岁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结合术后功能锻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10例,Ⅳ型9例,所有患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19例患者都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围手术期因肺栓塞死亡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2例,老年性精神障碍3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16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5例,良8例,优良率81.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饶东  曾晓波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49-150
目的评价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8月~2007年8月我科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70~94岁,平均年龄78岁。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A型28例,ⅢB型24例,Ⅳ型6例。平均手术时间62min,平均围手术期失血(200±100)mL。结果术后58例患者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假体无松动下沉,基本恢复到术前髋关节功能状态。并发症大幅度降低,优于传统内固定。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更符合生物力学、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