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EMbase、中同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等14种相关中文期刊、相关会议记录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应用RevMan5.0.1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个RCT和1个半随机试验,共计2322例DN患者。大部分试验方法质量学较低且样本含量小。“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及试验方法质量低下,发表偏倚提示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发表。Meta-析结果显示:①灯盏细辛可减少糖尿病肾病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总蛋白、降低血清肌酐、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②灯盏细辛在降低DN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清肌酐方面与ACEI类药物的疗效相似,但窖低24小时尿蛋白总量效果不如ACEI。③灯盏细辛在减少DN患者24小时尿蛋白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方面,疗效优于丹参。④灯盏细辛与凯时(前列腺素E1)相比,降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不如凯时。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由于纳入试验方法质量低下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使本系统评价的证据强度不足,有待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3年第2期)、PubMed(19782013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3年)、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等数据库和相关会议论文集及查阅检索到的所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及资料提取。按照国际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2个试验包括1 649例患者。大多试验方法学质量较差且样本量小,Meta分析结果显示:(1)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比较: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24 h尿蛋白,能降低血清肌酐(P<0.000 01、P=0.002、P=0.001);(2)银杏叶提取物联合ACEI或ARB治疗与ACEI或ARB治疗的比较,能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能降低血清肌酐(P<0.000 1、P=0.04)。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试验样本量较小且方法学质量低下,现有的证据尚不足以推荐临床常规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仍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进一步积累,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SFG组)进行治疗观察。SFG组在RTG组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300 mg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FBG、血清肌酐(SCr)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对比观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阿魏酸钠具有降低DN患者肾脏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作用,延缓早期DN的发展,具有很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和怡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用厄贝沙坦及厄贝沙坦联合怡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DN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厄贝沙坦联合怡开,共12周。比较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血压(BP)的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均可使2型糖尿病DN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P<0.01),血压下降(P<0.01),但治疗组在降低尿白蛋白的排泄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对于DN患者,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怡开,比单用厄贝沙坦更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DN白蛋白尿,延缓DN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0年第1期)、MEDLINE(1996~2010年3月)、EMbase(1980~2010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10年3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年3月),手工检索《中华肾脏病杂志》等相关杂志及重要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汇编,并追溯已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评价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使用RevMan5.0.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862例DN患者,"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或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雷公藤多甙在降低DN患者24小时尿蛋白[临床期WMD=-0.49,95%CI(-0.63,-0.34);未分期:WMD=-0.60,95%CI(-0.96,-0.24)]、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WMD=-148.75,95%CI(-238.01,-59.48)]上优于常规治疗;②雷公藤多甙对糖尿病肾病血肌酐水平[临床期WMD=-8.43,95%CI(-18.15,1.29);未分期:WMD=-0.66,95%CI(-2.12,0.79)]、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影响[WMD=1.74,95%CI(-6.34,9.83)]与常规治疗没有差异;③雷公藤多甙对DN患者血脂、血压的影响因纳入研究较少,论证强度较低,不能确定;④治疗期间尚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质量低下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使本系统评价的证据强度不高,上述结论有待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93例和体检健康体检者70例,对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晨起空腹及随机)、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尿常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上述不同检测方法对糖尿病早期诊断灵敏度.结果 晨起、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成显著正相关,晨起空腹尿ACR与UAE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6(P<0 01),r=0.906,(P<0.01);随机尿ACR与UAER和24h尿微量白蛋白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6(P<0.01),r=0.738,(P<0.01).2型糖尿病组尿ACR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血肌酐、尿素氮、尿ACR诊断糖尿病肾病敏感性比较,尿ACR阳性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1.结论 晨起空腹及随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两者均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Ⅳ期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NⅢ~Ⅳ期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90±2.30)分,对照组为(16.70±6.30)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ACR、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CRP、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可显著改善DN患者的症状、体征,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延缓DN进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同时选择22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同时测定各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逐渐升高,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6±1.05)、(3.98±3.02)、(0.71±0.02)mg/L,P均<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0.71、0.59,P均<0.01),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明显负相关(r=-0.69,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痛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无肾病(DM)组(42例)与DN组(58例)。按照Mogenson分期将DN组分为DN早期(DN1)30例,DN晚期(DN2)28例。另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和MMP-1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DM,DN和NC组HbA1c,Scr,UAER,BUN,β2-MG和MMP-10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8~10.892,均P<0.05)。DM组和NC组间除HbA1c外其它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1~2.637,均P>0.05),而DN组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51~26.678,均P<0.05)。DN组和DM组间除HbA1c外其它检测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71~21.673,均P<0.05)。DN1组和DN2组间HbA1c,Scr,UAER,BUN和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1.385,均P>0.05)。而DN2组MMP-10水平明显比DN1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71,P<0.01)。结论 血清MMP-10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程度的靶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公开发表的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2010)、FMJS外文全文数据库(EMCC,1995~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10)、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收集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Man 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氨、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共纳入19篇RCT,合计1 15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94例,对照组559例。各研究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报道有随机方法但未提及盲法和分配隐藏,仅有1篇明确提到按随机数列表随机分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凯时注射液在降低尿蛋白排泄率[WMD= -77.86,95%CI(-85.64,-70.08)]、血肌酐[WMD= -3.14,95%CI(-5.30,-0.98)]、尿素氨[WMD= -0.71,95%CI(-1.13,-0.29)]、24h尿蛋白定量方面[WMD= -0.56,95%CI(-0.79,-0.33)]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的高质量文献很少,样本量有限,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11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松龄血脉康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蛋白排泄率(UAER)和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高于对照组(7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9,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 h尿蛋白定量、UAER、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t分别=16.89、20.41、10.66、23.34、19.56、13.80;11.74、10.37、5.90、12.88、8.49、8.33,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24 h尿蛋白定量、UAER、Scr和BUN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99、6.79、9.43、8.97、11.57、9.28,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8%)低于对照组(1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良好,且对肾脏具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高血压为主要原发疾病的慢性肾病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9年3月由糖尿病、高血压引起慢性肾病患者的血清,采用微粒子增强免疫透射比浊分析法测定由89例糖尿病、76例高血压引起慢性肾病患者血清Cys-C浓度,同时测定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的量分组统计,分析血清Cys-C与其他传统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起早期肾病时,患者血清Cys-C、UAER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传统的肾功指标BUN、Scr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晚期肾病患者中Cys-C浓度与UAER、BUN、Scr呈显著正相关(r=0.936,0.692,0.653;P<0.01)。结论与BUN、Scr相比,血清Cys-C是一个更准确、更敏感反映早期肾病的指标,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早期发现肾病并发症的一项重要监测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P-选择素在1型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勤  汪年松  李军辉  王锋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191-4193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和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对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60mg/kg体重)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N)组、糖尿病(DN)组、法安明大剂量治疗(T1)组、法安明小剂量治疗(T2)组。于应用法安明前、后第4、8、12周分别测定4组大鼠的体重、尿蛋白总量(24h)、尿白蛋白(24h),血肌酐;检测大鼠血P-选择素、肾组织P-选择素及P-选择素mRNA表达。结果:与N组比较,DN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以及24h尿微量白蛋白、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显著上升(P<0.05),肾组织P-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5)。与DN组比较,T1组大鼠、肾重/体重指数下降(P<0.05),T1和T2组尿蛋白量(24h)、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T1和T2组P-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过程,法安明可能通过抑制P-选择素的表达从而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检测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89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成三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Ⅰ组)30例(UAER<30 mg/24 h)、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组(Ⅱ组)29例(UAER 30~300 mg/24 h)和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组(Ⅲ组)30例(UAER>300 mg/24h)。并选择30例体检者作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尿L-FABP水平,并检测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同时分析尿L-FABP与脂蛋白的相关性。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尿LFABP和UAER(24 h)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4、2.32、2.77、2.04、2.89、3.41,P均<0.05),Ⅱ组及Ⅲ组尿L-FABP和UAER(24 h)水平均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2、3.65、2.88、4.12,P均<0.05);Ⅲ组尿L-FABP和UAER(24 h)水平均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11、3.48,P均<0.05)。Ⅰ组、Ⅱ组和Ⅲ组的Scr、TC、TG、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eGFR水平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8、2.89、3.18、2.55、2.92、3.67、2.62、2.78、3.24、2.39、2.68、2.99、2.64、3.58、4.67,P均<0.05)。尿L-FABP水平与Scr和尿白蛋白呈明显性正相关(r=0.39、0.54,P均<0.05),与eGFR呈明显负相关(r=-0.66,P<0.05)。结论尿L-FABP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提示其是较好的诊断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 C)的浓度在判定肾小球滤过功能中的价值。方法乳胶颗粒增强比浊法检测143例肾病患者血清Cys C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并计算24h尿肌酐清除率(CCr)。根据血肌酐值(Scr)分成不同肾功能组。结果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Cys C、BUN和Scr值逐渐升高,CCr值逐渐下降;Cys C与BUN、Scr、CCr均有相关性,其中与CCr的相关性最好;在肾功能正常组(Scr〈132μmol/L)的患者中,Cys C可以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结论Cys C是一种比Scr更好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反映早期肾功能的损害而且检测方法简便、敏感及准确。  相似文献   

18.
罗琳 《华西医学》2010,(1):12-13
目的: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联合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 h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适量运动、饮食控制、降糖、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沙坦治疗,而治疗组则同时给予脂微球前列腺素E1和氯沙坦,疗程共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良好,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尿白蛋白排泄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分别为(322.12±50.21)mL/min和(276.57±38.12)mL/min,两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脂微球前列腺素E1联合氯沙坦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减少24 h尿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