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伤寒论》131条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明,而反下之.因作病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笔者以为,要正确理解该条文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就必须认真回答并准确理解以下三个问题:其一,“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的具体涵义是什么?其二,结胸之成何以言“热人”?其三,结胸者何以说“下之太早”?其中,前一个问题是本条文理解的难点,也是直接影响能否正确理解后两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此.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1985年1版)将“病发于阳”和“…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历来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提出二种假说:①在一定历史阶段,古人认为“七”代表无限大和最高的象征,若以最大数为第一而序等次,则“七”为第一,“六”为第二。发于阳的先愈,发于阴的后愈。②古人以“七”为“岁之阳”,以“六”代岁之阴。七和六不是指实效,而是春夏和秋冬的代名词。天人如一,脉合四时。病发在春夏的,当在春夏愈,病发在秋冬的,当在秋冬愈。此对疾病具有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于阳”既指有外感表证且正气尚可抗邪于外的病理情况;阴,则为患者有内寒证或实寒证、又或阳气虚所致的虚寒证候。  相似文献   

5.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6.
<正>《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对这句话的认识,尤其是对"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历来被众多医家所争论,近代《伤寒论》诸多讲义亦未见统一,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3种。  相似文献   

7.
<正>《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吕钟笑氏[1]的(内因)体质说及徐苓氏[2]的(外因)邪气说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前后一致。  相似文献   

8.
对《伤寒论》“发于阳”“发于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两条出现“发于阳”“发于阴”,即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历代医家对这两条“发于阳”“发于阴”的解释颇不一致。对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第七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病愈日数机理,仲景已作自注,谓“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然历代注家之解释,或随文敷衍,或偏离条义,均未揭出仲景  相似文献   

10.
近读陈宝明同志“《伤寒论》131条刍议”(贵刊90年2期)受益不浅,今就个人认识提出如下看法。研究《伤寒论》不仅要从其本身入手,前后条文互参,而且要研究它的学术渊源及立论基础。正如仲景在《伤寒沦》序文中所言:“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因此研究《伤寒论》不上考《内经》,《伤寒论》中的很多问题就会讲不清楚,说不明白,就很难理解仲景本意。  相似文献   

11.
12.
对《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阴"和"阳"应是代表两种不同体质类型,实为揭示不同体质类型对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病"发于阴、发于阳"之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之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吕钟笑[1]及徐苓[2]老师均认为这二条的“发于阳”、“发于阴”意思完全一致。笔者也支持这一观点,但前者的体质说似不是主因,后者的风寒说也过于简单,今就此求教于二位同仁。1 伤寒在《内经》中“伤寒”一词指的是“伤于寒邪”,并非一病名。《难经 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相同。”此处伤寒作为  相似文献   

14.
丁沛  袁红霞 《四川中医》2010,(10):48-49
关于《伤寒论》第12条中"阳浮而阴弱"的含义,历代伤寒注家见解不一。其不同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为"病机说",其余两种为"言脉说",一种指脉象轻按浮而重按弱,另一种指脉象寸浮而尺弱。本文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的研究以及旁征《难经》、《金匮要略》的相关内容,证实"寸浮而尺弱"论相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阴”、“阳”脉一直存有争议,笔者学习之后,偶得管见,兹陈于下。一、注家的看法《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对于阴阳脉,历代医家各持己见:一种认对阳为浮取,阴为重按,如程郊倩等;另一种认为阳为关前即寸,阴为关后即尺,如方有执等。五版教材赞同程氏之说。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将脉象以其相关属性一分为二,并以"阴阳"统称之,以寸为阳、尺为阴,诊脉以浮取为阳、沉取为阴。《伤寒论》将复杂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以其属性概而分之为阴阳,认为只要"阴阳自和",则疾病即可痊愈,也间接说明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和",疾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这里的阴阳显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对人体生理("体")和功能("用")的规定、概括和分类。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可以看出,在《伤寒论》中,阴阳主要是用来分类的,而阴阳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则是由事物的阴阳属性演化而来。张仲景将阴阳学说具体的运用到临床实际,没有用"阴阳"去进行过多的理论演绎,而是用了最原始和简单的方法,用阴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规定和分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8.
从“病发于阳,发于阴”谈“伤寒”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承仕 《河南中医》1995,15(6):334-336
“病发于阳,发于阴”语出《伤寒论》第7条。通过分析作者认为:仲景《伤寒论》中所论伤寒,实际包括了风寒外犯太阳肌表的外伤寒和寒邪直犯脏腑或阳虚寒自内生的内伤寒两种概念。  相似文献   

19.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多次论及阴阳,阴阳在《伤寒论》不同的条文中有不同的具体含义。有时在一则条文内的前后语句间,涉及到的阴阳含义就有数种。本文结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毕生研究《伤寒论》的成果,就《伤寒论》中阴、阳二字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以冀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条是对中医治疗原则的一个高度概括。但是,对文中“治阴“‘治阳”之阴阳,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医家认为“治阴”“治阳”之阴阳,是指“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