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等位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答率的影响。 方法 对113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基因型调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其中25例患者的HLA-DRB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病毒基因型及宿主HLA等位基因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反应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基因型HCV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不同,其中HCV-Ⅳ/2b型应答率最高,为57.7 8%,I/la型和Ⅲ/2a型次之,分别为46.15%和47.62%,Ⅱ/1 b型应答率最低,仅为11.76%。HLA-DRBl*07阳性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较高,而DRB1*04阳性者应答率较低。患者性别、HCV基因型、宿主HLA-DRB等位基因三种因素均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女性、Ⅳ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7等位基因的患者多表现为完全应答,而男性、Ⅱ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4等位基因的患者多表现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无应答。其中DRB1*07等位基因及Ⅳ型HCV感染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最大。 结论 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状况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丙肝的治疗方案不应单纯只针对抗病毒一个方面.还应着眼于宿主本身,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增强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族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DRB1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汉族老年人群中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正常健康老年人以及3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病例组、抗原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进行比较,并对HBV不同复制状态者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的HLA-DRB1*03等位基因频率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而HLA-DRB1*15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抗原携带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LA-DRB1各等位基因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高复制状态组的DRB1*07基因位点明显较低复制状态组多见(P<0.05)。结论汉族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贵州侗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近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贵州省侗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予口服拉米夫定每日100mg,疗程24周;分别于基线、12周、24周检测HBV DNA及ALT,据治疗24周后HBV DNA及ALT变化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应答及部分应答)和无效组(无应答);测定两组受试人群的HLA-DRB1基因型;统计学处理HLA-DRB1基因型在两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LA-D刘琴RB1*07、*14基因频率在拉米夫定治疗无效组明显高于有效组(HLA-DRB1*07:12.5%VS2.31%,χ2=10.097,P0.05,OR=0.300;HLA-DRB1*14:18.75%VS 9.23%,χ2=7.049,P0.05 OR=0.149),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推测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HLA-DRB1存在一定相关性,携带HLA-DRB1*07、*14基因患者预示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20例经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6例接受干扰素α-1b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24周,44例继续单用干扰素α1b治疗24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联合组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39.5%,HBV DNA阴转率为47.4%,而单用药物组分别为9.1%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2例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组,48例单用拉米夫定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HBVDNA阴性率和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40.5%,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22.9%(P<0.01);随访24周联合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仍高于拉米夫定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综合应答率,并可防止或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1.5年;34例单用拉米夫定1.5年。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HBeAg/抗HBe转换率为65.4%,优于单用组的37.6%(P<0.001);两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96.2%、94.1%(P>0.05);联合组完全应答率38.5%,优于单用组17.6%(p<0.01)。单用拉米夫定组3例出现YMDD变异。联合治疗组出现1例HBsAg转阴。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综合应答率,并可防止或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HLA-DR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n J  Cheng Y  Tian D  Liao J  Liu N  Xiong P  Liang K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18-821
目的探讨HLA-DRB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技术检测10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108例健康对照者的HLA-DRB1和TNFα基因多态性.结果肝硬化组HLA-DRB1*120X等位基因频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35.9%比11.1%,P<0.001),TNFα中TNF2/1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9.8%比10.2%, P<0.05),DRB1*150X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3.2%比30.6% ,P<0.05),分层分析表明,DRB1*120X等位基因与肝硬化的关联大于TNF2等位基因.结论 HLA-DRB1*120X和TNF2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携带这2个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肝硬化的危险性增加.HLA-DRB1*120X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的易感基因,HLA-DRB1*150X等位基因为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初治失败后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对23例用干扰素α1b治疗3个月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和9例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完全应答,继续治疗4个月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者,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3月,观察HBeAg、HBVDNA和肝功能等变化。结果23例干扰素α2b治疗无应答者中有16例(69.6%)完全应答;9例病情复发者中有6例(66.7%)完全应答。结论对干扰素初治无应答者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再治疗可以提高应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配到PEG-IFNα-2a治疗组和普通干扰素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48周时,治疗组ALT阳性及HBV DNA阳性复发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G-IFNα-2a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优于普通干扰素,具有较持久的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率,每周1次给药方式,可使患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加味真武汤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49例。对照组用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两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和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和随访期间,治疗组在肝功能恢复以及病毒转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真武汤联合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纯应用干扰素可明显提高病毒学应答率、生化学应答率及持续应答率,并能减少反弹和复发,具有较理想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总结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答因素。方法:应用干扰素α-2b 300万u肌注,每天1次,连续3天,以后隔天1次,疗程3个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2例。结果:干扰素应答者78例,非应答者84例,应答率为48%。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年轻、感染时间短、非母婴感染特别是有明确输血史者疗效较好:对抗-HBe阳性者疗效欠佳;其治疗过程中ALT正常与否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应用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先采用干扰素-α2b5MU,肌注1次/d×2周,后改为干扰素-α2b5MU,肌注3次/周×24周。苦参素400mg肌肉注射1次/日×26周。对照组给37例给常规护肝治疗。结果完全应答9例;部分应答38例;无应答5例;其中持续应答46例。2例女性患者为完全应答,5例为部分应答。结论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强抗病毒的作用,同时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访72周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a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远期疗效。72例CHB患者按1∶1.4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PegaIFNα-2a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42例)予普通干扰素500万单位,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72周。结果在随访7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定量、HBeAg的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DNA定量的对数值、HBVDNA转阴率、ALT的复常率及完全应答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保持持久的应答效果。治疗组有3例HBsAg转阴,并且持续到治疗结束后72周,对照组无1例转阴。研究提示Pega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抑制其病毒复制,且保持持久性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LA-DRB1*09/12/15等位基因频率与广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病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对64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ymptomatic chronic hepatitis B,ASC)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组、65例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组、56例乙肝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以及75例正常对照(NC)组的HLA-DRB1*09/12/15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频率与慢乙肝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乙肝肝硬化组HLA-DRB1*15等位基因的携带率(10.8%),较NC组(34.7%)、ASC组(39.1%)、HCC组(33.9%)、CHB组(33.8%)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HLA-DRB1*09/12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LA-DRB1*15等位基因携带者感染HBV后可能降低乙肝肝硬化发生的风险,HLA-DRB1*15可能是广西乙肝肝硬化的抵抗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ymph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吉林省地区乙型肝炎肝硬化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以健康人作对照,对吉林地区汉族3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慢性无症状携带者(ASC)的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CHB组、肝硬化组HLA- DRB107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HLA-DRB1*0701等位基因的高表达与吉林地区汉族人CHB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疗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访3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长疗程和短疗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HBsAg和HBeAg、HBV 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235例中,应用干扰素-α2b5MU肌肉注射,隔日1次,一组(153例)患者以12个月为一个疗程,另一组(82例)患者以6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病人于治疗结束后均随访3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HBsAg阴转率和近期应答率无明显差别(P〉0.05);长疗程组的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和HBV DNA阴转率均高于短疗程组(P〈0.05);短疗程组的复发率高于长疗程组(P〈0.05),其持续应答率低于长疗程组(P〈0.01)。结论长疗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短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gen,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性关系.方法:以93例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一地区84例健康人为对照人群,采用DNA测序分型技术(sequencing-based typing,SBT)对HLA-DRB1等位基因精确分型,计算各组等位基因频率,对照人群等位基因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应用遗传统计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确定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相关的易感基因及基因型.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HLA-DRB1*0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536,95%CI:1.292-4.978,P=0.0068).HLA-DRB1*11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39.95%CI:0.119-0.964,P=0.0425);HLA-DRB1 04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56,95%CI:1.553-7.692,x2=9.227,P=0.0024),乙型肝炎肝硬化与HLA-DRB 04基因型剂量线性相关(OR=2.457,95%CI:1.274-4.737,x2=7.197,P=0.0073).结论:HLA-DRB1*04主型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可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HLA-DRBI*1101等位基因可能为其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核酸杂交和酶联显色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 ,随机观察 10 5例 (B型 5 3例和C型 5 2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扰素α1b治疗 6个月和随访半年后 ,B基因型患者的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和HBeAg/抗 HBe的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C基因型 (P <0 . 0 1) ,B基因型患者的有效应答率为 5 2 . 83 %,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 2 5 . 0 0 %(P <0 . 0 1)。B基因型的持续应答率高于C型 ,复发率低于C型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结论 B基因型对干扰素α1b的抗病毒疗效显著高于C型 ,HBV基因型是影响干扰素α1b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DRB1*15(HLA-DRB1*15)等位基因位点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6个月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以阿德福韦酯治疗的CHB患者6个月时有效及无效病例(分别为52和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SSP)对两组研究对象中HLA-DRB1*15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对此等位基因位点的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LA-DRB1*15等位基因位点在CHB及相同抗病毒疗效中分布与HBeAg无统计学差异,HLA-DRB1*15等位基因位点在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050,P=0.025,OR=3.176,95%CI:1.127~8.951)。结论 HLA-DRB1*15在CHB及相同抗病毒疗效中的分布与HBeAg无相关性,HLA-DRB1*15可能是阿德福韦酯抗HBV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