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1-2009年广西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09年玉林市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9年玉林市共调查吸毒人员5032名,HIV年均感染率为2.98%,HIV感染率从2001年的7.19%下降到2009年的1.81%。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比例波动在74.69%~86.04%之间,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从2001年的82.85%下降到2009年的34.16%,性乱的比例由2001年的68.13%下降到2009年的37.77%,从未使用安全套人数的比例从2001年的76.15%下降到2009年的43.91%。结论玉林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低且呈下降趋势,说明我们过去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但是玉林市吸毒人群中注射吸毒现象仍然严重,共用注射器、性乱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安全套使用率还很低,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还是我们今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某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高危行为特征. 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来自社区和戒毒所的781名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高;50%以上的吸毒人员在3年之内转为注射吸毒;注射吸毒人群最近一年有共用注射器行为的比例高达53.5%;性乱现象较常见,最近一年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达到40.1%,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达到15%;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在与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分别有47.6%、36.7%的吸毒人员从不使用安全套.HIV抗体检测和RPR阳性率分别为21.3%和5.8%. 结论在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的同时,更要侧重于行为和态度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衡阳市吸毒人群中HIV和梅毒感染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方法采用《国家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从2002-2008年定时、定点在衡阳市某戒毒劳教所学员中连续开展艾滋病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7年间纳入监测对象3 251名,查出HIV阳性552人(16.98%)(年阳性检出率在11.89%~22.05%),年阳性检出率自2006年开始出现下降;查出梅毒阳性32人(1.25%)(年阳性检出率在0.99%~2.36%)。吸毒方式以注射吸毒为主,注射吸毒比例在87.41%~99.44%。年龄(OR=1.027,95%CI:1.013~1.041)、注射吸毒(OR=2.514,95%CI:1.47~4.293)、共用注射器(OR=1.448,95%CI:1.09~1.919)与HIV感染相关联。吸毒史(OR=1.089,95%CI:1.019~1.164)、有商业性行为(OR=2.262,95%CI:1.124~4.550)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哨点监测结果对衡阳市吸毒人群中HIV和梅毒感染的变化、行为的影响和干预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评价都能给予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高危人群与孕产妇中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吸毒者、暗娼、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2009年共监测4类人群3202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5人。吸毒人群HIV阳性率为1.36%,暗娼人群阳性率为0.06%,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HIV阳性率为0.50%,孕产妇监测哨点HIV阳性率为0.25%。吸毒者注射毒品占91.69%,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39.71%,暗娼人群中注射过毒品者占11.18%。结论HIV在郴州市高危人群中呈低流行,但存在HIV传播的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高危险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北京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趋势和艾滋病相关行为特征,为制定北京市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2000-2002年在北京市吸毒人群HIV监测哨点参照<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方案>对吸毒人群进行行为监测和血清学监测.结果2000-2002年共发现HIV感染者108例,其中78例有与他人共用针具史,HIV抗体阳性率为5.18%,属低流行,但有逐年上升趋势;吸毒者中44.90%有注射吸毒史,其中31.51%曾共用过针具;31.76%的吸毒者曾因毒品交易而发生高危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时7.0%的吸毒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只有0.8%的人每次都用,其余99.2%有时使用.结论北京市吸毒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1995-2007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广州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其行为变化,为政府制定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广州市1995-2001年设立了1个吸毒者艾滋病监测哨点(A),2002年增加到2个哨点(A、B),2004年开始增至8个(A~H),对哨点的目标人群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注射毒品、商业性行为及安全套的使用等高危行为,并检测其HIV抗体。结果1995-2001年,哨点A的HIV感染率在1995-1999年快速上升,至1999年达到18.47%,1999-2001年下降至7.72%;1998-2000年注射吸毒比例高于1997年和2001年,1998年共用针具比例高于其他年份。2003-2007年广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中位数范围为2.95%~5.36%)、注射吸毒比例(中位数范围为47.56%~65.72%)、共用针具比例(中位数范围为22.91%~51.11%)、发生商业性行为比例(中位数范围为14.87%~35.25%)及发生商业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中位数范围为12.69%~27.59%)总体上年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哨点的各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一,其中除哨点D的注射吸毒比例无明显变化,其余各哨点的注射吸毒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广州市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的流行趋势进入平稳持续阶段,该人群中传播HIV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应继续大力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和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在押在教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确定今后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十堰市近7年在押在教人员艾滋病性病监测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8 364人,HIV感染0.09%(17/18 364),性病患病率3.13%(574/18 364);其中吸毒人群HIV感染率8.62%(15/174),性滥人群HIV感染率0.03%(2/7 294),其它高危人群和无高危行为人员HIV检测均阴性。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占注射吸毒的97.89%(139/142),性滥人群中,使用过安全套的比例占98.00%(7 148/7 294),而经常使用的占70.59%(5 149/7 294);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在7.11%~93.84%之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态度正向回答率分别为30.33%、40.76%。结论应将被羁押监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注射吸毒和性乱人群做为十堰市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状况及相关行为信息。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分别对暗娼人群、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和长卡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2009年呼和浩特市共监测5类人群1 944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4人,吸毒人群HIV阳性率为0.29%,暗娼人群阳性率为0.25%,男男性行为者阳性率为2.74%,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阳性率为0.25%。吸毒者注射吸毒的比例为36.73%,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12.7%;暗娼人群中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2.43%。男男性行为者最近六个月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占48.08%。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一年被诊断患有性病的比例为21.5%。结论 HIV在呼和浩特市高危人群中呈低流行,但存在HIV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应加强高危人群及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
周金兰  段康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2):392-393,390
目的了解北湖区高危人群中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有效监测该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及艾滋病相关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评价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该区分别对402名暗娼、406名吸毒者进行HIV哨点监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样本进行HIV筛查。结果2009年,暗娼主要为未婚的本省户籍者,安全套使用率为88.56%,13.68%的暗娼为吸毒者,无静脉吸毒史,检出HIV抗体阳性1例,感染率为0.25%;吸毒人群主要为未婚的本省户籍者,安全套使用率为31.78%,90.89%采用静脉吸毒,90.82%最近六个月共用过注射器,检出HIV抗体阳性者5例,感染率为1.23%。结论该区艾滋病的流行仍处于低流行状态,暗娼不使用安全套,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等不安全行为仍广泛存在,提示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行为干预的覆盖率,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2013年吸毒人群HIV、丙肝和梅毒感染状况,以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辖区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静脉血进行HIV、丙肝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2013年共调查405人,HIV、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分别为0、3.5%和65.7%。艾滋病知识综合知晓率为82.2%。毒品以海洛因为主,注射毒品为73.8%,曾共用针具为5.4%,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为13.8%。结论厦门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共用针具现象仍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应加强对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力度,加大毒品危害宣传,倡导安全性行为,减少艾滋病及相关疾病在吸毒人群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吸毒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相关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了解吸毒者与艾滋病感染和传播有关的行为 ,以指导对吸毒者开展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方法 用滚雪球法在绵阳市和西昌市的社区中寻找吸毒者 ,用社会学的个人深入访谈和流行病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 36 3名吸毒者 ,其中采用过静脉注射者占 96 4 1% (35 0 / 36 3) ;绵阳、西昌 2地吸毒者年龄、婚姻分布相近 ,文化、职业、经济收入等有明显差异 ;绵阳市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者占 34 1% ,西昌市为 5 8 8% ;注射器不消毒、或用清水和开水清洗较多 ;在与其他性伴发生性行为时 ,绵阳市、西昌市仅有 33 3%和 30 8%的吸毒者使用安全套。结论  2地的吸毒者共用针率较高、针具清洁方法不正确 ;非婚性安全套使用率低 ,存在较大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危险 ,特别是收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吸毒者更危险 ,应尽快针对吸毒人群开展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安全套使用促进、完善性病和HIV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2006年-2008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监测江苏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开展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者(STD)、暗娼(FSW)、吸毒者(DUS)及男男性接触者(MSM)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结果:6044例DUS中有1524例共用注射器吸毒,共针率为25.22%。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为28.00%。其中较高的为FSW人群,每次使用率为86.56%;最低的为STD人群,每次使用率为7.56%。每次使用率在不同高危人群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χ2=11522.06,P〈0.01)。HIV抗体阳性率0.34%;其中最高的为MSM人群,最低的为FSW人群,各高危人群间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χ2=687.27,P〈0.01);梅毒抗体阳性率5.73%,其中最高的为MSM人群,最低的为FSW人群,各高危人群间亦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χ2=177.74,P〈0.01)。DUS和MSM人群做了丙肝抗体检测,MSM中未检出,而DUS者中阳性率高达41.78%,非常显著地高于MSM人群(χ2=172.73,P〈0.01)。结论:江苏省MSM人群HIV感染率最高,且该人群无保护肛交行为十分普遍,提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工作应是重点。本省对FSW人群进行了长期、有效的行为干预,使该人群HIV抗体阳性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艾滋病的流行呈平缓上升趋势,但诸多传播因素仍然存在,必须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危险行为及其艾滋病知识。方法 对广州市某戒毒所368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HIV抗体检出率2.1%;静脉注射吸毒率高达79.1%,其中54.3%有共用注射器史;79.6%有婚前(外)性行为,40.1%拥有6个以上性伙伴,避孕套每次使用率为7.2%;对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只有22.0%。结论 HIV在我市吸毒人群中已开始流行,而且迅速蔓延的危险性很大,需尽快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继军  李志远  李莹  张莉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99-3300
[目的]了解兰州市吸毒人群HIV感染流行动态,为制定兰州市艾滋病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04~2005年兰州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2004~2005年共发现HIV感染者17例,其中15例感染者均有注射吸毒史,11例有与他人共用针具史,HIV抗体阳性率为1.22%,属低流行;吸毒者中13.15%有注射吸毒史,其中28.26%曾共用过针具;23.95%的吸毒者曾因毒品交易而发生高危性行为,发生高危性行为时56.72%的吸毒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只有12.84%的人每次都用,其余31.04%有时使用。[结论]兰州市吸毒人群存在HIV感染流行加快的潜在因素,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吸毒人员的人口构成、行为态度和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7年第一次在大连市禁毒支队戒毒所戒毒的678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678人,曾有注射吸毒史的占30.38%,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28.91%,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或针头的占15.82%;通过金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的72人(占10.62%),其中每次性行为时都使用安全套的占18.06%,最近1次性交易时使用安全套的占22.22%。检测678人,HIV抗体阳性的2例,阳性率为0.29%,均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0.88%,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注射吸毒者4例、口服吸毒者2例。[结论]吸毒人员性行为较为混乱,HIV、梅毒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更科学地监测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进行干预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 从1995年起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性传播疾病(STD)门诊就诊者、暗娼、吸毒者、长途卡车司机,以及孕产妇和供血员进行监测。结果 1995年首次监测的8个吸毒者监测哨点未发现HIV感染者,219个吸毒者监测哨点已有17个哨点发现了HIV感染者。在1995-1998年乌鲁木齐点HIV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缅甸籍吸毒人员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干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陇川、盈江2个边境县缅甸籍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项目设计并经预实验修正后的问卷,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吸毒行为等高危影响因素,HIV阳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51名缅甸籍静脉吸毒人员,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08%。调查人员中,96.81%为男性,未婚占48.20%,79.28%为初中以下学历。上个月注射时与他人共用过注射液或容器占14.70%;上个月与别人共用过针具的占12.75%;最近一次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59.76%;最近一次付费性交易中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31.87%;共用过针具、没有使用安全套及没有做过HIV检测者HIV感染率高。结论缅甸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共用吸毒针具及高危性行为普遍。将针具交换、安全套发放、美沙酮服务及咨询检测等措施综合应用,才能遏制边境地区缅甸籍吸毒人员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山市吸毒者的危险行为及HIV、梅毒感染状况。方法 1999~2003年对中山市强制戒毒所的所有吸毒者进行血清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部分吸毒者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47名吸毒者以青年男性、流动人口、无业者居多,文化程度偏低,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在48.27%~79.04%之间;静脉吸毒占55.30%,其中共用针具占58.07%:曾有过非婚性行为者占35.66%(730/2047),近半年有非婚性行为者占18.22%(133/730);安全套每次使用占12.19%(89/730),从来不用占51.10%(373/730)。共检测11759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574例,阳性率为4.88%;梅毒抗体阳性683例,阳性率为5.81%;同时感染HIV和梅毒16例,感染率为0.14%。结论 中山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虽属低流行,但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HIV在该人群中以及从该人群向其他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中传播。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及知识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及其行为特征,为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面对面访谈的调查方式对广州市2间戒毒所的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56.8%有静脉注射吸毒史,其中入所前半年共针率为16.9%。99.6%的调查者有过性行为,其中52.2%的人存在婚前性行为,13.4%存在多个性伴侣,6.1%存在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与性交对象熟悉程度成反比。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大部分高于80%。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减少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部分大于80%。安全套正确使用的知晓率普遍较低。结论吸毒者构成了HIV在吸毒者、暗娼或嫖客到家庭成员的传播链,致使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在改变吸毒者态度和增强吸毒者防范知识的同时.如何达到行为与其相统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