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婵秀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39-139
<正>女子每于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发生小腹部疼痛,甚或痛引腰骶,重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本病发生的机理是素体精亏血少或邪气内状,每当经行前后血液由满而溢,冲任、胞宫生理变化急骤,加重了原有的虚损或阻滞,使虚者更虚,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或使实者更实,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1],而导致痛经。其病因主要是气血瘀滞,寒湿凝滞。肝郁湿热,气血亏损及肝肾亏损。  相似文献   

2.
痛经是女科常见病证之一,然究其病机,历代医学家多概以虚实两类。属实者,前贤论述颇多,或以寒凝,或以气滞血淤,或以湿热下注“不通则痛”而立论。然于冲任、胞宫失却濡养的“不荣则痛”虚证痛经专论甚少。故笔者试以“不荣则痛”之理,对虚证痛经之辨治作一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分别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遣方用药、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丁彩飞名中医治疗痛经经验。丁彩飞教授认为痛经的病机在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通”,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分别从虚、瘀论治,调和气血冲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在妇女常见之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痛经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多归因于寒凝、气滞、血瘀和冲任胞宫失养,其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1].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遭受外力后引起腰椎间盘髓核向后方的椎管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或马尾而表现为腰痛或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腰部感受外邪或跌扑闪挫等原因造成腰脊部经络气血闭阻不通或腰部脉络失于濡养而引起的病症,所谓"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2008—2011年笔者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影响妇女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常见妇科疾病,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及口服避孕药等对症止痛治疗。中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其基本病机,治疗本病立足于辨证论治,主张分型治疗,专方专药,亦有针灸等外治疗法,以调理冲任气血为治疗原则,标本兼顾,虚实并举,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若有虚实则冲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凡在经期和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故用妇科总方"四物汤"辨证论治收获颇多.现整理于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主要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致病因素多因经期感寒,过食生冷,冒雨涉水,寒湿客于胞宫,血为寒凝;或因精神情绪影响,肝失条达,气滞血瘀。痛经多见于未婚女子,因为青春期女子,肾气初盛,肾精未实,冲任空虚,易受寒邪,寒凝血瘀,故而多见此症。我们根据病因、性质、程度、部位、时间、参合经量、经色、经质及全身脉症,着重以温阳补肾,理气活血为大法辨证论治。 寒凝胞宫,瘀血停滞型 青春女子,肾气初盛,感受寒凉,寒主收引,冲任流通受阻,故经期小腹冷痛,腰痛如折,经量少,色暗淡有块甚如黑豆汁样,痛势较剧,得热则减,面  相似文献   

9.
中枢阿片肽参与低频电针镇痛作用的研究何承敏(湖北中医学院生理室武汉430061)1引言针刺镇痛疗效显著,每有针到痛除之功。祖国医学认为,各种痛症皆可归结为气血的病变;或因气血不通,或因气血不荣;即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前者属实痛,后者则为虚...  相似文献   

10.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病引腰骰,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本病多发于青年妇女,中、老年妇女亦可发病。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病原因不外乎情志所伤,起居不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并与先天禀赋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妇女在此期间受到上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或气血虚弱,冲任、胞宫失养而痛经。本病病位在冲任二脉及胞宫,病变在气血瘀滞与气血不足,故而表现有虚实寒热之别,疼痛有轻…  相似文献   

11.
金季玲教授认为,膜样痛经多因素性抑郁,或恚怒伤肝,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感受寒邪,过食寒凉生冷,致寒凝胞宫,瘀阻冲任,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宫气血更加壅滞,经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致。治疗需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辨证分期治疗。经前期及月经期:以止痛为主,合用行气、化瘀、温经药物以疏通气血,多选用失笑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经净后至经前期治因求本,多选用温经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并注重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腰臀痛是指腰或臀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而言,是一种常见的疼痛性病证。腰臀痛常见的病因有三:一是外感腰臀痛,系由风、寒、湿、热等外邪引起。风、寒、湿、热客于经络,经络痹阻,气血壅滞,形成“不通则病”的腰臀痛;二是外伤腰臀痛,多为扭、闪、跌、仆、挫等外力作用于腰臀部诸经脉,经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腰臀痛;三是内伤腰痛,系因房事不节、遗精滑精、带下崩漏、产后病后、劳累过度等内因,耗气伤阴,气血不足,经脉失于濡养,导致“不荣则痛”的腰痛。外感或外伤腰臀痛,初期多属实证,后期多虚实  相似文献   

13.
血瘀痛经的辨证施治葛孝萍(徐州市百货大楼卫生所221003)关键词痛经,血瘀,辨证论治中图法分类号痛经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临床以青年妇女为多见。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机理为气血运行不畅,血脉不通,所谓“不通则痛”,临床根据痛经发生的时间、部位及月经的周期...  相似文献   

14.
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1】。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为感染湿热,湿毒之邪所致。由于经期或产后调摄失当,手术消毒不严,湿热湿毒之邪乘虚而入,与气血相结合,蕴积胞宫、胞脉、包络,或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气滞瘀阻,甚或淤血凝滞所致[2]。慢性期其内因为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输运失常,其外因如产伤、经期、产后不注意卫生而感染,其内外因如他脏炎症变化直接蔓延至生殖器官或因慢性发病期延误诊治而成[3]。总之该病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  相似文献   

15.
虚痛,是指因气血不足或阴阳亏虚而形成的疼痛。历代医家对虚痛病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虚痛是由于阴阳、气血之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其濡养或温煦所致。这就是所谓“失养而痛”,或称“不荣而痛”。另一种见解认为,虚痛的病机仍为气血不通。也就是“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16.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出发,通过针刺与痛经相关的肝、脾、肾三脏原气留止部位,即: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3穴配合以疏理气机,调养气血,滋补肝肾,使气血化生有源,经血充足,运行畅通。缓解及根治由肝、脾、肾三脏病变所导致“不荣则痛”及其经络病变所引起“不通则痛”的痛经,加之配合局部取穴,使周围经络气血运行通畅。二者相合,治疗原发性痛经,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气血是妇女经,带,孕,产的物质基础,经脉通畅,血液运行正常,以和调五脏,洒阵六腑,灌溉全身,胞宫的气血运行正常,有所濡养,从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反之,若瘀血内留,冲任不通,则可出现一 我病理变化,笔者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妇科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痛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虚实两端。实则邪气实,虚则正气虚。实痛多因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治宜攻邪通利,使邪气去,闭阻开,“通则不痛”;虚痛多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治宜扶正补益,视其虚之所在而补之,使正复则痛止。临床上对疼痛虚实的辨证,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剧烈疼痛为实,隐  相似文献   

19.
痛经浅析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一般为“痛则不通”而概括之,其临床论治则在于使其“通则不痛”。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含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亏虚、肝肾亏损等症型。笔通过长时间经验积累,辨证施治,取得显效果,现结合病案五则介绍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痛经从肾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在初潮后不久发生,至生育期缓解,与月经期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以及因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使痛阈降低等有关,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综观古今文献,多认为本病的发生机制主要因冲任、胞宫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