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由于突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耐酶特性,对某些耐药、重症感染的治疗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明贵 《新医学》2005,36(6):357-358
1 引言 β-内酰胺类(β-lactams)为临床最常用的一大类抗生素,又包含下述数个类别: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β-内酰胺酶抑制药合剂等.这类抗生素的品种多,近年来第4代头孢菌素也已在临床应用.本文从药效学、药动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讨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同时探讨目前临床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菌的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3.
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为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和单环β-内酰胺类。由于临床应用中抗生素的滥用,不同形式的病原体对不同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越来越多。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减弱。近几年来,临床上非经典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相似文献   

4.
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它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交联结构发挥杀菌作用。该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和碳青霉烯类等,其中尤以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最强。2013年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约为2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接近7%;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接近50%~[1]。  相似文献   

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hylococcusaureus,MRSA)是指对目前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有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几十年来,MRSA一直是最常见的多药耐药病原体,它的感染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临床及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枸橼酸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作用下,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枸橼酸杆菌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枸橼酸杆菌主要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7.
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严重问题 ,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达40 %以上 ,耐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已成为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某些传统用药的观点必须改变 ,其中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更趋严峻[1] 。1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酶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 1、2、3、4代、碳青霉烯类、氧头孢烯类和单环β 内酰胺类 ,这 6类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核结构上都含有 β 内酰胺酶环 (Lactam) ,细菌产生水解β 内酰胺酶环的酰胺键断裂的酶 ,称之为β 内酰胺酶 ,它能使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甲氧西林耐约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抵制剂复合物抗生素及碳青烯类抗生素耐药,因此临床治疗MRSA感染时常使用大环内酯类(macrolide)如红霉素、林可酰胺类(1ineosamide)如免林霉素和链阳霉素B类(streptagramin type B)抗生素,这也是治疗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的抗生素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到的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对提取的沙雷菌粗提液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确认黏质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类型。结果沙雷菌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含酶抑制剂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33.9%。特异性PCR和测序证实耐亚胺培南沙雷菌的β-内酰胺酶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三维试验中克拉维酸、EDTA和氯唑西林均不能抑制该酶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结论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KPC-2酶是引起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耐药菌感染在全球广泛播散,给治疗带来了挑战。尽管体外实验显示一些非碳青霉烯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之也有抗菌活性,一般认为碳青霉烯类是治疗此类感染的首选用药,但可导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增多。采用非碳青霉烯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产ESBL耐药菌感染的疗效各家报道不同,作者对近期有关报道进行综述。1.头霉素类体外实验中,许多头霉素类抗  相似文献   

11.
沙雷菌耐药性分析及其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到的325株沙雷菌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对提取的沙雷菌酶粗提液进行β-内酰胺酶表型筛选;用特异性KPC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确认黏质沙雷菌β-内酰胺酶的类型。结果沙雷菌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含酶抑制剂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33.9%。特异性PCR和测序证实耐亚胺培南沙雷菌的β-内酰胺酶为KPC-2型碳青霉烯酶,三维试验中克拉维酸、EDTA和氯唑西林均不能抑制该酶对亚胺培南的水解活性。结论沙雷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KPC-2酶是引起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他们的化学结构中均有β-内酰胺环,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临床工作实践中为了扩大抗菌谱常采用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来治疗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或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为了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获得协同作用等目的时也常联合用药[1]。比较常用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甙  相似文献   

13.
朱新青 《护理研究》2013,27(8):746-747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分子结构中具有β-内酰胺环结构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典型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1]。该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品种繁多、剂量不等,教科书和药典上除了有青霉素和头孢唑啉钠的药物敏感试验皮试液配制方法外,其他-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皮试  相似文献   

14.
<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1],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此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性低、适应证广及临床疗效好的优点,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较高[2]。据欧洲过敏反应监测网络的报道:2002-2010年,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在总的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中占42.6%[3-4];在严重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危害  相似文献   

15.
现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内药敏试验液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及耐药菌株的广泛产生,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现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β-内酰胺类的复方制剂。由于该类药品种繁多且剂量大小不等,应用于临床,如何做皮内药敏试验,有不同的看法。药理书、基础护理学及药品厂家也没有说明如何做药敏试验,只是提到对青霉素过敏禁用或慎用。对我科2000-01~2004-06现常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针对革兰阴性菌的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在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不再有效的耐药或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革兰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1])。然而,随着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出现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CRE引起的感染正在快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相似文献   

1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耐药菌感染在全球广泛播散,给治疗带来了挑战。尽管体外实验显示一些非碳青霉烯类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之也有抗菌活性,一般认为碳青霉烯类是治疗此类感染的首选用药,但可导致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6—2008年我院高干病区老年患者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发酵糖菌的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变化趋势。方法对2006—2008年间高干病区15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细菌分离阳性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判断结果 ,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的χ2检验对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 154例患者共分离出217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发酵糖菌,铜绿假单胞菌占59.0%、鲍曼不动杆菌16.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0%,分离部位以下呼吸道(87.6%)居首位,基础疾病以肺部疾病(72.7%)、高血压(50.0%)和脑血管疾病(37.0%)居多,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喹喏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发酵糖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45.5%~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为33.3%~69.2%。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发酵糖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多重耐药情况较严重,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和多种抗菌药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武警总医院18株产K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PCR和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1年从临床送检的标本中,通过表型鉴定和PCR检测,共分离出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细菌18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3株,大肠埃希菌4株,产气肠杆菌1株.90%患者在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分离之前,使用过头孢菌素类(包括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头霉素、氨曲南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70%患者使用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所有菌株对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60.0%,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经过治疗后,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43.8%.结论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出现,提示临床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和减少此类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KPC碳青霉烯酶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KPC是2001年发现的一类具有碳青霉烯水解活性的A类丝氨酸β-内酰胺酶,至今,至少有5种变异酶组成(KPC-1~KPC-5),其编码基因位于可转移质粒。可有效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其活性可被克拉维酸和他唑巴坦所抑制。此外,KPC编码基因常与其他类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联合,这将最终限制有效治疗药物的选择。若按CTX-M和质粒介导AmpC的传播速度推算,可以想象,KPC的广泛传播必将给医学界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