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的态度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方法采用问卷法对101名四年级下学期护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护生艾滋病知识的得分均值为25.1±4.6;态度得分均值为7.2±3.4;知识与态度的分值呈正相关(r=0.16,P<0.012);护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较低。结论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系统,且存在错误认识;惧怕、恐慌、歧视心理普遍存在;对社会的关注程度低;需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教育和专业培训,从而改善对病人的态度,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中专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中专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方法对西安市2所卫生学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利用随机抽样法对在校一年级护理专业50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艾滋病知识18道题,全部答对8人,占1.6%,答错5题以上301人.占60.4%;艾滋病态度54道题,多数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应歧视,但存在恐惧心理。普遍认为在校期间有必要增加艾滋病知识的学习。艾滋病知识来源选择顺序依次是报纸杂志、医学书籍、广播电视。结论学校必须设置相关课程.不断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同时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我校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5名.对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前后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态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艾滋病相关行为态度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总体认知水平中等,对艾滋病态度的正向倾向性较差.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医科院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医科院校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山西省某医科大学600名1、2年级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除个别问题,知晓率均在85%以上,1年级学生掌握程度总体好于2年级学生,医学生好于非医学生,城市学生好于城镇和农村学生;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多数持正向态度,59.3%的大学生对艾滋病人具有恐惧感,医学生与非医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94.1%的大学生愿意获取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最主要的获取途径为书刊、报纸、宣传资料,占84.3%;89.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成为艾滋病志愿者。结论:医科院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情况较好,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认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有待提升,艾滋病忧患意识有待加强。今后应注重艾滋病知识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发挥医科院校大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为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培养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阜阳市大、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探讨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及对大、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阜阳市某大学某系1~4年级学生及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大学生107名,小学生166名。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及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94%、62.62%和57.94%;而小学生分别为30.72%、26.51%及34.3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小学生的总知晓率不如大学生,但一些单项与大学生差异不显著,对个别问题的知晓率还远远超过了大学生(如蚊虫叮咬),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小学生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了相当的接受能力。讨论:开展学校(尤其是小学)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同时要做好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60名医学生作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3.2%,二年级学生掌握程度好于一年级,有76.1%的男生和84.1%的女生表示对艾滋病有恐惧感,有一半多的同学不愿意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认为不应给艾滋病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环境,尤其女生更甚。结论: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不全面,对艾滋病人的态度、行为不能令人满意,应对现行的教学进行改革,同时加强医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情况,探讨对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小学生188名,小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31.0%、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26.3%及预防知识总知晓率34.2%。69.3%认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应该救助。小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69.3%、老师57.8%、学校宣传栏44.6%、报纸44.6%、黑板报32.5%获取AIDS相关知识。68.1%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艾滋病知识很有必要、68.7%愿意进一步获得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结论应开展针对小学生的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学院新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 ,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防治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我院 5 2 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主要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存在着思想障碍。结论 :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仍需提高 ,部分学生的态度有待改进 ,应加强艾滋病的教育 ,注重医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阳县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山阳县一所中学31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传播途径有较高的回答率,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知识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有差别;态度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8。结论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不系统,应根据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部分大学新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对艾滋病人所持的态度。方法:用整群抽样对部分大学新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这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8.79%、98.29%和95.09%;对其它高危传播方式知晓率较低,最低知晓率为55.63%;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的为22.24%。AIDS知识来源主要是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多数学生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不正确,对艾滋病病人有偏见,对性道德的态度令人担忧。结论:成都市部分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在对艾滋病的其它高危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上,对艾滋病的流行形势认识不足,提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艾滋病的危机感教育,媒体、学校和家庭尤其要重视对艾滋病其它高危传播途径及非传播途径知识教育,加强性道德教育,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为制定适合医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共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结果该院校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2.2%,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二年级学生高于一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之间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只有29%的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如以前一样。结论应进一步提高医学院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年志愿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开展学校同伴教育活动培训骨干。方法2006年12月,对龙岩市某高等学校部分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325人,其中有5人没听说过艾滋病,320人获取艾滋病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新闻媒体,知道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占90%以上。对在校生性行为反对的占58.77%,对AIDS感染者的关爱态度不够理想。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知识水平,但需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道德、关爱、伦理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实习护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实习护生23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其进行为期2个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基础理论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及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结果被调查护生在进行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76,P〈0.001),但是部分12个项目的得分教育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生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方面,经过相应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年份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于2006年和2016年在北京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分别为1 800人和3 001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艾滋病健康教育情况。 结果:与2006年相比较,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分有所下降 [(12.78±1.95) vs. (11.90±2.56), t=12.91, P<0.05],各题知晓率均有所下降。除安全套使用信念外,2016年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和自我效能得分均低于2006年。与2006年相比,2016年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中,金钱(物品)交易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6.53% (16/245) vs. 17.65% (33/187), χ2=13.003, P<0.001],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有所上升[4.13% (10/242) vs. 15.43% (29/188), χ2=16.356, P<0.001]。与2006年相比,2016年接触色情信息的主要途径由书籍变为网络(41.15%)。2016年大学生安全套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男性(OR=0.713)、安全套购买自我效能(OR=0.876)、大学前未接受过性教育(OR=0.752)、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OR=1.135)、安全套使用信念(OR=1.775)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OR=1.136)。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已发生改变,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在当前大学生特点上深入开展,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责任,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医校学员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认知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医校1117名学员进行AIDS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认知水平的现况调查分析。结果①AIDS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8.93%,最低为21.22%;态度期望回答率最高为94.99%,最低为7.43%;高危行为认知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6.42%,最低为38.59%。对AIDS预防措施的认知水平正确回答率最高为94.18%,最低为16.20%。②对AIDS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得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年级、入学前是否学过医有关联(t=5.49,P0.01;t=2.60,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年级学员其知识、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低年级学员(P0.01),医学本科和医学大专学员的知识、态度、行为认知分值及总分明显高于护理大专和药学、检验、放射大专(P0.01)。入学前学过医的学员的行为认知分值和总分高于未学过医的学员(P0.05)。③相关分析发现,AIDS行为认知与态度、态度与知识、行为认知与知识分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某医校学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尚不理想,其态度和行为认知尚不乐观,应加强对学员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端正态度,引导其行为,以确保其掌握更准确的知识,将来更好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等现状,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不记名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高校683名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进行现况调查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89.8%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区别,分别有92.8%、94.1%和81.8%的学生了解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仍有40.4%和37.2%的学生认为拥抱接吻及照顾艾滋病患者可传播艾滋病,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较好形式依次为:举办宣传活动、宣传栏和宣传单、课堂教育、讲座或座谈会,以及广播或网络。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仍存在认知误区和消极态度,大一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低于大四学生,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昆明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一至二年级的大学生(共879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昆明市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差异: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低,而医科类、综合类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学生之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防范艾滋病传染所采取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方面,三类院校之间存在差异(P<0.05),各有不同情况.结论昆明市医科类、艺术类、综合类三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的认知上存在差异,有着各自的特点.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相对薄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某高校在校医学生AIDS相关KAB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吉林某高校在校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B)情况,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吉林某高校在校一、二年级的3443名医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关于AIDS主要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在95%以上,但对蚊子叮咬是否会传播AIDS判断正确的只有51.1%;61.1%的学生知道目前仍无有效预防AIDS的疫苗;超过92%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应关心、同情”;有20.0%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与自己关系不大;”13.3%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8.4%的学生曾有过性交经历。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对AIDS主要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AIDS的预防知识相对缺乏,对AIDS的流行形势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因此,该高校应全面加强AIDS防制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防护技能,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感染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特效方法和有效的预防疫苗。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已成为当前HIV感染的重点人群之一。大学生由于所处年级、专业及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不同,对艾滋病的认知和态度也不尽相同。针对此种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