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小叶间胆管阻塞为特征。肝移植是PBC的唯一治愈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接受肝移植治疗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西药结合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简称"PBC",病死率较高[1].临床特征为胆管发生炎性破坏,合并门静脉的周边炎症,进而引发肝脏的纤维化症状,最终导致肝功能的衰退或者肝硬化.当前临床上对其发生机制尚未清楚,仅能对症治疗并加强护理观察,以提高其疗效.现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患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的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东霞  赵龙凤 《药品评价》2007,4(5):370-373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从基因、免疫与环境等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PBC患者共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UDCA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及对照组(UDC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6.66%,对照组有效率86.66%,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UDCA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UDCA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方法在统计学原理指导下选取某段时间内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并在随机数表法原理的指导下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以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过程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异甘草酸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临床特征.方法 对29例PBC患者的二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黄疸19例,乏力15例,皮肤瘙痒12例,肝区疼痛5例,脾肿大27例,肝肿大22例,无症状2例.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血清GGT和ALP明显升高,GGT升高平均为正常值上限的5.8倍,ALP升高平均为正常值上限的3.1倍,而血清ALT、AST轻中度升高,分别为平均正常值上限的1.6倍和2.7倍,19例TBil水平升高(28.2~427.2 μmol/L).24例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2阳性,13例抗核抗体(ANA)阳性,1例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4例抗SSA/SSB型,2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17例免疫球蛋白IgM阳性,升高平均为正常值上限的1.8倍.15例肝脏病理检查示1例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结论 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常表现为黄疸、乏力、皮肤搔痒,血清GGT、ALP水平升高,AMA或M2亚型阳性,IgM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肝活检病理学检查可用于进一步确诊该病.  相似文献   

8.
吴杭源 《淮海医药》2008,26(5):414-4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经验,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2~10年,临床症状有乏力、纳差、皮肤瘙痒等,体征有黄疸、肝掌、黄斑瘤、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ALT、AST、ALP等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阳性。18例均进行了肝穿活检,都符合PBC改变。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容易漏诊误诊,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是有价值的检测指标,最好做早期肝脏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亮 《江西医药》2006,41(5):297-299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对照实验,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A组服用中药方剂,B组口服强的松。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肝功能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A组明显好于B组(P〈0.01)。结论中药方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能力。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B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占72.0%(18/25),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3.7±17.8)岁,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5.3±50.2月,主要临床症状为疲乏(56.0%,14/25),皮肤瘙痒(52.0%,13/25)和消瘦(52.0%,13/25)。主要的体征为肝掌(72.0%,18/25),肝脏肿大(52.0%,13/25),脾脏肿大(36.0%,9/25),黄疸(36.0,9/25)和皮肤色素沉着(32.0,8/25)。大多数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血清IgM92.0%(23/25)升高,100%(25/25)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结论诊断PBC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并需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1.
李祥金  杨晋辉 《云南医药》2006,27(5):426-429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血清学免疫功能特点。方法分析16例PBC患者一般资料、其他免疫性疾病史、临床表现、血清学免疫功能及肝组织病理。结果本组女性13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9.44±9.93)岁,血清学免疫功能检出情况:免疫球蛋白:IgM升高8例(8/16,50%),IgA升高7例(7/16,43.8%).IgG升高5例(5/16,31.3%)。非特异性抗体:抗核抗体(ANA)阳性率最高(12/16,75%),其中包括抗线粒体型(5/16,31.3%).Jo-1型(3/16.18.8%),抗SSA/SSB型(2/16,12.5%);双链DNA(DSDNA)阳性率12.5%(2/16)。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似(AMA-M2)阳性率较高(6/16,37.5%),其他阳性有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1)(3/16,18.8%),抗核心蛋白抗体(GP210)(2/16.12.5%)。结论PBC患者血清学免疫功能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针灸及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四肢痉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沪〈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甜一Meyer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O.05);实验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肌张力,增强四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文滨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68-226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GN)的疗效.方法 痛风性肾病200例,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100例和别嘌呤醇治疗组(对照组)100例.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积分、尿素氮(BUN)、肌酐(Cr)、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但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4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传统中医联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方法连续选择新近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3例PBC患者,其中晚期PBC患者(Harada方法Ⅲ和Ⅳ期,26例)接受了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检测,并与早期PBC患者(Harada方法Ⅰ和Ⅱ期,17例)及同期参加我院体检且结论健康自愿者(对照组,19名)比较。结果不同分期PBC患者外周血IL-2、IL-4、IFN-γ和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浓度则显著低于后者(P均<0.05~0.01)。晚期PBC组外周血外周血IL-2、IL-4、IFN-γ和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早期PBC组,而IL-10浓度则显著低于早期患者(P均<0.05~0.01)。结论晚期PBC患者外周血多数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肠胃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2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女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消结止痒方治疗。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31例(38.75%),显效20例(25.00%),有效11例(13.75%),无效18例(22.50%),总有效率为77.5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女性结节性红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中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EM腹腔镜手术后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7.94%,对照组为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54.17%,对照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中西药治疗EM疗效好、安全可靠、妊娠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二五六临床部2010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1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水飞蓟宾葡甲胺片,2片/次,3次/d。所有患者均经过4周规律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主要症状积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性降低,白球比(A/G)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乏力、皮肤瘙痒、纳差、肝区不适以及黄疸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水飞蓟宾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