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患者男,14岁。 以“突发头晕2天,加重3小时”为主诉入院。MRI示左侧脑室内见团块状混杂长/短T1混杂长/短T2信号(图1A、1B),病变周边见短T2信号影环绕,视交叉受压向下移位,FLAIR序列呈混杂高低信号,DWI示少部分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内及周围可见片状强化信号(图1C)。MRI诊断:左侧脑室占位性病变伴出血。术中见瘤体源自左侧侧脑室壁穿过室间孔向三脑室生长,瘤体可见多个幼稚血管团,混合陈旧性出血,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着,沿含铁血黄素环切除肿瘤,瘤体内可见粗大异常静脉结构。病理诊断:左侧侧脑室血管瘤,伴机化和钙化(图2)。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3岁。左小腿反复胀痛1个月。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小腿胀痛,与行走无关,无夜间痛、无活动障碍,且反复发作。曾有左踝扭伤史。体检及专科检查未见异常。X线平片:左胫骨中段骨髓腔见长椭圆形稍低密度区,边缘锐利,未见硬化缘。CT检查:左胫骨中段骨髓腔见一3.0cm×1.5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光整,邻近骨皮质受压变薄,呈弧形压迹(图1)。MR检查:左胫骨中段骨髓腔内见1.2cm×1.2cm×3.5cm大小异常信号,T1WI呈与肌肉类似低信号(图2),T2WI呈明显高信号,其内见不规则线状低信号(图3),边界清楚;增强T1WI病变明显持续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3.
4.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类肿瘤,在病理上与正常的血管非常相似,虽然软组织内血管瘤在临床上较常见,但发生在胸壁的较为少见.现将我院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例胸壁软组织血管瘤的MR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1岁.右眼痛,头痛鼻塞1月余.临床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无阳性结果.MRI检查:蝶鞍扩大,鞍区内见一等T1、长T2的实质性占位(图1),大小约3.3 cm×2.8 cm×3.1 cm,肿块内见一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块向前侵及蝶窦,向两侧侵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枕骨斜坡信号弥漫性减低,肿瘤与斜坡界限不清,但骨皮质无膨胀及破坏.增强后肿瘤和斜坡一致性明显强化,小圆形低信号无强化(图2).术后病理诊断:垂体瘤(嫌色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RI平扫及增强对颅内静脉性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DSA证实的颅内静脉性血管瘤10例.全部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10例患者中有3例病变血管周围见出血灶,余通过MRI平扫与增强显示了其余所有病灶,表现为条状或放射状低信号排列,扩张的中央静脉呈粗大流空影.结论:MRI平扫加增强是诊断和随访颅内静脉性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对无症状病例的筛选,MRI平扫是首选.  相似文献   

7.
8.
病例 男,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二便障碍伴双下肢麻木1月,加重1天就诊;既往体健.体格检查:鞍区感觉减弱,双下肢浅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跟腱反射及膝腱反射正常,视诊步态异常,余未查及明显异常.腰椎MRI示:L,椎体水平椎管内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高信号,T2WI呈混杂稍低信号,大小约1.1 cm×0.8 cm...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脑血管畸形,过去被认为发病率很低,随着MRI的普及应用,其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关于磁共振各种不同的序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能力的研究报道较少。作者收集了18例患者的MRI图像,比较T1WI、T2WI、FLAIR、DWI、SWI序列不同的影像表现,以期提高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血管瘤的MRI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6岁,发现左乳肿物半年,逐渐增大2个月入院。查体:左乳外下象限触及一大小约6.0cm×4.0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表面皮肤光滑,未见"橘皮样"改变。超声:左乳囊实性占位,BI-RADS 3类。乳腺MRI:左乳外下象限团块,边界清楚,约6.8cm×6.0cm×5.5cm,FSPGR呈等信号,内见裂隙样低信号区(图1A);脂肪抑制T2WI上呈结节状、片状稍高信号,内见裂隙样高信号  相似文献   

14.
病例女,43岁,以“体检发现肝脏肿物约2周”为主诉入院。超声检查:肝实质回声不均,内可见多发小高回声,无声晕,未见血流信号。肝右后叶可见混合性回声,范围约15.3cm×15.9cm×14.0cm,以高回声为主,未见明显无回声,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与周边肝脏组织分界欠清晰,无明显外凸感,其内可见点状血流,可测及动脉频谱,肝中静脉及肝右静脉受压变细,肝总动脉显示,结合病史疑诊断为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及血管瘤(图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脊椎血管瘤MR影像的认识。材料方法:10例脊椎血管瘤均经X线平片及临床证实。其中男5人、女5人,年龄32~58岁,平均45岁。结果:8/10在T1T2加权像上椎体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高信号的椎体内可见纵行条状低信号,在横断面上,高信号的椎体内可见多个小点状低信号,呈“蜂房”样改变。结论:脊椎血管瘤具有典型的MR表现,MR在脊椎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27岁.持续剧烈头痛伴恶心40余天入院.查体:浅昏迷,查体不合作;两侧瞳孔不等圆,左侧直径约2.0mm,右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消失,颈部抵抗,病理反射征阳性.  相似文献   

17.
病例女,43岁,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盆腔肿块而收入院。平素体健,无明显腹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MRI检查发现:盆腔左侧见6.2cm×8.2cm×8.3cm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可见纵行的条索状结构,T2W-SPAIR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8.
病例 例1,女,58岁。2月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腹部以下感觉及运动障碍,1月前出现大小便困难。查体:剑突以下浅感觉消失,左下肢深感觉减退,右下肢深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右侧膝腱反射减退,左侧膝腱反射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相似文献   

19.
脊椎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脊血管瘤MR影像的认识。材料方法:10例脊椎血管瘤均经X线平片临床证实。其中男5人,女5人,年龄32-58岁,平均45岁。结果:8/10在T1T2加权像上椎体呈高信号,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高信号的椎体内可见纵行条状低信号,在横断面上,高信号的椎体内可见多个小点状低信号,呈“蜂房”样改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