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逐床查阅病例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4年11月26日某三级甲等军队医院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657例,发生医院感染66例、7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8%,例次现患率为4.28%。医院感染现患率位于前4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24.49%)、血液科(19.05%)、干部病房(13.73%)和烧伤外科(10.91%)。医院感染部位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40.85%)、泌尿道(23.94%)、上呼吸道(12.68%)、手术部位(9.86%)、胃肠道(5.63%)。66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共有39例患者送培养标本,送检率为59.09%,共培养病原体48株,其中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10株,占20.8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7株,各占14.58%)。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4.40%,治疗及治疗+预防用药标本送检率为59.28%。年龄(<2岁或>60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使用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及手术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加强对医院感染高发的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监测,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依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趋势,为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09年6月18日和2010年6月30日分别调查该院住院患者942人和929人,实查率均为100.00%;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14%(39例)、4.52%(42例),例次现患率分别为5.10%(48例)、5.17%(48例);下呼吸道(感染率56.25%、58.34%)、泌尿道(感染率16.66%、20.83%)是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男性、年龄<2岁或>60岁、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4.67%和52.3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42.30%和43.30%。结论应加强重点部门人群、重点部位的目标监测与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影响感染的因素,为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及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分组跟踪进行现场业务指导,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兼控医师、兼控护士具体实施,调查2013年10月1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填写统一的床旁调查表和个案登记调查表,将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肿瘤患者890例,医院感染7例,现患率0.7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28.55%;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为100.00%,主要分离菌为真菌,占75.00%;抗菌药物使用率19.10%,其中治疗用药、预防用药、治疗+预防用药分别占37.06%、48.24%、14.70%;一联、二联、三联用药分别占72.35%、26.47%、1.18%;170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病原菌标本送检率为20.59%;使用化疗药物、抗菌药物、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现患率调查可在短期内全面了解肿瘤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根据结果提示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加强临床标本送检,规范抗菌药物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4-25日采用病例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逐一填写现患率个案调查表,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结果 调查的1108例患者中,医院感染29例、3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2%、例次感染率为2.80%;ICU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为71.43%,其次为NICU,现患率为12.5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各占32.26%;1108例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共37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39%,以一联和二联用药为主,分别占57.57%和38.1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43例,送检率仅为27.04%.结论 需加强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医院感染管理,降低下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感染,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中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年11月9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调查住院患者219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66%,例次现患率4.8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7.38%,其次是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36.45%和10.28%;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前4位分别为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属;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57%,病原学送检率为32.61%。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及高危人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79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调查2003年8月6日住院的798例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 结果调查住院患者787人,现患率为5.72%,现患例次率为6.23%,心胸外科现患率最高为20.83%;下呼吸道感染占36.7%,泌尿道感染占18.4%,手术部位感染占16.3%;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依次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住院患者HBsAg阳性率为20%,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52.7%,治疗用药占47%,预防用药占43.1%,治疗 预防用药占9.9%,使用抗菌药物中,53%为单一用药,47%为联合用药≥2种抗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比例为31.7%;外科术后预防性用药比例偏高. 结论对医院感染高危部门进行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广谱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2017、2018年医院感染信息,获取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的调查是通过查阅病历、床旁调查、填写调查表完成的。2018年采用院感杏林实时监控系统提取院感信息。结果:2017年发生医院感染37人,现患率5.38%,例次现患率为5.67%;2018年发生医院感染42人,现患率5.29%,例次现患率为5.29%。感染部位分布的前三位均是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以及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2017年、2018年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06%和35.89%。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均以治疗用药为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则以单联用药为主。2018年、2017年治疗用药的病例中细菌培养送检率分别是67.70%和86.43%。结论:2017年、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实查率及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是送检率的下降,提示使用抗菌药物前细菌培养的送检意识薄弱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84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将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查住院患者84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33%、例次现患率3.93%;下呼吸道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放、化疗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81%。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结果可靠;需加强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测,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危险因素和横断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9月28日0∶00-24∶00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边与病例调查相结合,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实查住院患者585例,实查率100.00%,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患率3.08%,例次感染19例,例次感染率3.25%;呼吸科占9.25%,肿瘤科占7.50%,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占63.16%;老年患者、住院时间长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治疗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低。结论应加强对感染高危科室的感染监控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干预,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92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床旁调查与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926例,现患率为6.37%,现患例次率为6.48%;高危科室为血液科、神经外科、中西外科;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泌尿道、手术伤口;铜绿假单胞菌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0.39%,神志不清、气管切开、留置尿管等是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偏高,使用抗菌药物共42种。结论加强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测,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变化趋势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某院连续4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方法分别选取2006、2008、2010和2012年5月某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应调查患者4 497例,实际调查4 387例,实查率97.55%;发生医院感染184例、209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4.19%,例次现患率4.76%。经趋势χ2检验,2006-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逐次下降,由2006年的5.56%下降至2012年的2.76%(χ2=14.07,P<0.001)。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5.03%),其次为泌尿道(14.83%)和上呼吸道(9.57%)等。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38.50%,经趋势χ2检验,2006-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次下降(χ2=5.13,P=0.023);在治疗和治疗+预防用药中,病原学送检率逐次增高(χ2=40.81,P<0.00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率逐次上升(χ2=23.86,P<0.001)。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动静脉插管率、泌尿道插管率、呼吸机使用率和静脉输液率(分别为27.17%、35.33%、13.59%和84.78%)显著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分别为9.80%、11.54%、4.33%和63.24%;均P<0.001)。结论该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成效显著,医院感染控制逐年改进;但各种侵袭性操作相关感染的控制仍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仍存在问题,需要探讨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8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2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3%,例次现患率5.14%;下呼吸道(63.16%)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1%,预防、治疗用药的比率分别为32.27%、61.7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596例,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56.21%(33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15.52%(52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仍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邯郸市二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查阅住院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邯郸市19所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应查人数4 897例,实查4 879例,实查率99.63%。发生医院感染17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7%,社区感染1 113例,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81%;医院与社区感染现患率均以儿科最高,分别为5.16%、71.56%;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36.65%)、上呼吸道(30.89%)及泌尿道(9.42%),社区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40.99%)、上呼吸道(22.17%)及胃肠道(5.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05%,其中以治疗为目的用药占43.92%,预防用药占39.97%,治疗+预防用药占16.11%;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68.02%,二联用药占29.56%,三联用药占2.15%,四联及以上用药占0.27%。结论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助于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常见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综合ICU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313所医院中,621所(47.30%)有综合ICU;共监测患者5 887例,发生医院感染1 634例、1 96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7.76%、33.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70.39%)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12.79%)、血液(2.86%)。泌尿道插管、动静脉置管及呼吸机使用率分别达53.52%(3 151例)、37.05%(2 181例)、35.62%(2 097例),其相关泌尿道感染、肺炎、血流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67%、20.41%、0.60%,分别占泌尿道、肺炎、血流现患医院感染的58.57%、30.99%、23.21%,三者合计占医院感染现患率29.97%(588/1 962)。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1 795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0.78%)、鲍曼不动杆菌(17.99%)和肺炎克雷伯菌(11.6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58%(4 214例),病原学送检率达75.27%(2 553/3 392)。结论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各种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率、动静脉置管率和呼吸机使用率)高,30%的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非发酵菌感染严重,病原学送检率尚可。  相似文献   

15.
某院住院患者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某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社区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2011年9月26日0∶00- 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1 331例,实际调查1 309例,实查率为98.35%。发现感染患者237例,其中医院感染57例(4.35%),60例次(4. 58%);社区感染181例(13.83%),183例次(13.98%);同时存在医院和社区感染者1例。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48.33%)、器官腔隙(16.67%)和泌尿道(8.33%)。社区感染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呼吸科(84.44%)、儿科(71.43%)、重症监护室(50.0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5.36%)和皮肤软组织(15.30%)多见。共分离病原体65株,其中医院感染33株,社区感染3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合计分别占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72.73%(24/33)、78.13%(25/32)。抗菌药物日使用率为27.43%(359 例),其中预防用药占52.92%,治疗用药占43.45%,预防+治疗用药占3.62%;以单一用药为主,占88.02%,二联用药占11.98%。病原学送检率为61.54%(104/169)。结论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16.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及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年5月10日0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住院患者2 700例,实查2 684例,实查率为99.41%。共发生医院感染67例,7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50%,例次现患率为2.76%;发生社区感染171例,182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为6.37%,例次现患率为6.78%。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是干细胞移植病房(25.00%,2/8),其次为血液科(7.77%,8/103)和整形科(6.82%,3/4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41.90%),其次为泌尿系统(10.81%)和手术切口(9.4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4%(884/2 684),其中预防用药占76.24%,治疗+预防用药占3.28%,治疗用药占20.48%;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86.65%,二联用药占12.78%,三联及以上用药占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留置引流和肠内营养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医院应加强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儿童医院2014年5月1日0∶00—24∶00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调查患者1 027例,发生医院感染8例(10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78%,例次现患率为0.97%。感染科室主要为血液中心(4例),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上、下呼吸道各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2.12%。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用药目的及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菌药物使用率居前3位的科室为新生儿中心(89.69%)、急救中心(76.00%)、综合病房(73.91%);除五官科(预防用药占57.89%)、外科(治疗用药占26.32%),其他科室均以治疗用药为主;五官科、心脏中心及神经康复中心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均95%),新生儿中心二联用药率占48.28%,血液中心三联用药率占30.30%。结论儿童医院应重点加强感染高发科室和高发部位的日常监测,加强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全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及其他自愿参加调查的医院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调查其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1 766所医院的资料进入统计,共调查患者1 008 584例,发生医院感染26 97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01%。不同床位数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 599.21、3 458.40,均P<0.01)。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47.53%)、泌尿道(11.56%)和手术部位(10.41%)。共分离病原体13 784株,居前5位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Ⅰ类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现患率为1.0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99%,不同床位数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5.89%,不同床位数医院细菌培养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89.90,P<0.01)。≥900张床位的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3.36%),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32.35%),细菌培养送检率最高(56.03%)。结论此次横断面调查多维度指标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计算出各指标的百分位数分布,便于各单位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工作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州某儿童医院2014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共调查997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0例、3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1%、例次现患率3.21%。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11例次,占34.38%);感染高发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3.99%)和儿内科(3.60%)较高;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93.33%,共检出病原体24株,其中病毒、真菌各6株(各占25.00%),细菌11株(45.83%),衣原体1株(4.17%),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3株,各占27.2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者451例,使用率为45.24%,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41%),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率分别为19.73%和12.86%;82.26%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82.60%。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