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其中涂片阳性36例,涂片阴性34例;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68人(健康组)作为对照。比较健康组、非活动性肺结核及研究组血清PCT、RBP水平,比较涂片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PCT、RBP水平;分析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CT为(1.39±0.24)ng/ml,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RBP为(25.13±3.09)mg/L,明显低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RBP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为(1.51±0.23)ng/ml,明显高于涂片阴性患者(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RBP为(23.57±3.98)mg/L,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RBP及二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0.685~0.910)、0.730(95%CI:0.608~0.852)、0.881(95%CI:0.801~0.961)。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水平均明显升高,RB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流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和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96例血流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按SIRS评分将患者分为A、B、C 3组;选择同期84 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PCT水平,并对PCT水平和SIR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96例血流细菌感染患者,死亡7例(7.29%),其中B组死亡4例,C组死亡3例;对照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A、B、C组PCT水平分别为(0.28±0.09)ng/mL、(0.63±0.13)ng/mL、(3.68±1.01)ng/mL、(7.45±1.53)ng/mL,各组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血流细菌感染组患者PCT水平与SIRS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74(P<0.001),可认为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流细菌感染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患者血清PCT水平和SIRS评分可作为血流细菌感染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有意义的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真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液样本培养结果将其分为单纯真菌感染组22例、真菌合并细菌组14例、细菌组28例及对照组24例;对比分析4组患者PCT水平差异及PCT检出分布构成,同时分析PCT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纯真菌感染组PCT(4.98±0.98)ng/ml,真菌合并细菌组PCT水平(4.85±0.79)ng/ml,细菌组PCT水平(0.85±0.21)ng/ml,对照组PCT水平(0.19±0.02)ng/ml,单纯真菌感染及真菌合并细菌组PCT水平显著高于细菌组及对照组(P<0.05),而单纯真菌感染与真菌合并细菌感染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液中,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12例、隐球酵母菌属8例、假丝酵母菌属9例、荚膜组织胞浆菌7例,各种真菌感染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组中死亡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病情控制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临床感染症状并结合血清PCT水平对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革兰阳性与阴性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对区分常见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所致感染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血、痰、尿等133份标本细菌培养及患者血清PCT水平测定,分析G+菌及G-菌感染后,患者体内PCT分布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当血液中能培养出细菌时,G-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38.45±60.30) ng/mL]明显高于G+菌感染组[(4.64±7.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血清PCT界值设定为5.61 ng/mL时,其灵敏度为73.70%,特异性为81.80%。痰液及其他标本培养出细菌时,感染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有助于迅速区分G+菌及G-菌所致的血流感染,但对于肺部及其他局灶感染,其鉴别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就诊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普通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肺结核无肺部普通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检测患者血清中PCT、hs-CRP、IL-6浓度,对比PCT、hs-CRP、IL-6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评估其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普通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的PCT、hs-CRP、IL-6分别为(1.78±0.97)ng/ml、(26.23±7.86)mg/L、(31.14±8.65)pg/ml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患者PCT、hs-CRP、IL-6分别为(2.42±0.48)ng/ml、(34.65±8.34)mg/L、(33.55±7.69)pg/ml高于非重症患者(P0.05)。PCT检测的特异度为96.67%高于IL-6、hs-CRP(P0.05),hs-CRP检测的敏感度为95.00%高于IL-6、PCT(P0.05),三者联合检测时,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00%和96.67%均升高(P0.05)。结论 PCT、hs-CRP、IL-6对于肺结核合并肺部普通细菌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肾功能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4年5月-2017年11月双份血培养结果阳性且在血培养前后12 h内行血清PCT检查的病例,按照血培养病原菌革兰染色结果和肾功能水平进行分组,分为革兰阳性(G+)菌肾功能正常组、G+菌肾功能受损组(含重度受损组),革兰阴性(G-)菌肾功能正常组、G-菌肾功能受损组(含重度受损组)。分别比较组间PCT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T水平对肾功能损伤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感染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G+菌肾功能正常组23例、受损组27例(含重度受损组11例),G-菌肾功能正常组63例、受损组74例(含重度受损组23例)。G+菌、G-菌肾功能正常组与肾功能受损组患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菌肾功能正常组患者PCT水平为[2.63(0.58~9.28)]ng/mL,低于G-菌肾功能重度受损组患者的[18.23(8.55~49.72)]ng/mL(P<0.001)。依据其PCT折点将G-菌肾功能正常组与重度受损组患者的Ccr分为两部分(PCT水平>4.26 ng/mL和PCT水平≤ 4.26 ng/mL)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P=0.009)。Ccr以71.81 mL/min为临界值时,患者PCT水平受到肾功能重度损伤影响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为86.0%,特异度为51.2%。结论 当患者肾功能重度受损合并G-菌血流感染时,其PCT水平较肾功能正常患者判断脓毒血症的阈值(>0.5 ng/mL)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呤(NP)、降钙素原(PCT)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84例,分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9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NP、PC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血清NP、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血清N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与对照组(P〈0.01),而非活动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P值以35.40nmol/L为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4%和93.0%;血清PCT值以0.21nmoL/L为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5%和8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NP、PCT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活动性病情密切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167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原学阳性共129例,真菌性阳性18例,细菌性阳性85例,细菌和真菌兼阳性26例,病原菌培养阴性共3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间的WBC、CRP、PCT水平差异。结果 WBC水平肺部真菌感染组肺部细菌感染组、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比较,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与肺部病原培养阴性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肺部真菌感染组与其他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肺部真菌感染组与肺部细菌感染组、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比较,肺部细菌感染组与肺部细菌合并真菌感染组、肺部病原培养阴性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CRP、PCT对诊断老年肺部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与真菌感染具有明显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液感染性指标的变化,分析降钙素原(PCT)和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在患者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D0天)和治疗后第5天(D5)对诊断感染指标PCT、hs CRP、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进行检测,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组之间的差异,不同部位细菌感染,以及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四项检测指标(PCT、hs CRP、WBC和NEU)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不同感染部位血清PCT和hs 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以血流感染患者水平最高[分别为(45.148±46.341)ng/mL、(137.000±87.367)mg/L],其次是胸腹腔感染和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最低[分别为(0.769±1.747)ng/mL、(53.006±45.450)mg/L]。存活组经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低,而死亡组则不断增高。冠心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hs CRP、WBC和NEU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34、0.856、0.782和0.784。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hs CRP不仅可作为鉴别老年冠心病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有效指标,还可用于病情评估,疗效判断,对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对原发性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1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过程中是否发生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真菌感染组、非感染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SAA、hs-CRP、PCT指标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细菌感染患者、病毒感染患者血清SAA、hs-CRP、PCT指标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原发性肺癌患者细菌感染组血清SAA、hs-CRP、PCT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血清SAA、hs-CRP、PCT指标水平最低。SAA诊断原发性肺癌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值分别为0.837、0.973、0.168,诊断病毒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值分别为0.532、0.940、0.494,均优于hs-CRP和PCT。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SAA、hs-CRP、PCT指标水平变化明显,血清SAA、hs-CRP、PCT诊断细菌感染患者较病毒感染患者准确性高,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血清SAA、hs-CRP、PCT检测结果对患者肺部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LPS)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类型鉴别和疗效判断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某院110例H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肺炎组(50例),革兰阳性(G+)菌感染肺炎组(30例),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组,3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PCT、LPS、C反应蛋白(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与LPS对预测HAP病原菌感染类型的效能。结果G- 菌感染肺炎组PCT、LPS水平分别为(3.43±1.15)ng/mL、(0.20±0.08)EU/mL,高于G+ 菌感染肺炎组[分别为(0.42±0.12)ng/mL、(0.05±0.02)EU/mL]和对照组(0.14±0.08)ng/mL、(0.02±0.01)E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 菌感染肺炎组治疗前后PCT[(3.43±1.15)ng/mL vs(0.63±0.22)ng/mL]、CRP[(47.26±30.35) mg/L vs(9.21±6.54) m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5.43±1.05)ng/mL vs(0.72±0.32)ng/mL]、LPS [(0.33±0.07) EU/mL vs(0.09±0.04) EU/mL]和CRP[(57.46±20.15) mg/L vs(8.25±5.24) 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和LPS联合检测区分G- 菌和G+ 菌感染HAP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6.15%,AUC为0.95。结论PCT和LPS在HAP患者病原类型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PCT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HAP感染类型的特异度,并可根据其动态变化评估抗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清PCT区分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 菌感染的价值。方法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66例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G+菌组和G-菌组,分别检测2组患儿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并对2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身重症细菌感染患儿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以PCT≥2.0 ng/mL为阳性,G-菌组阳性率(92.36%)显著高于G+菌组(76.23%)(χ2=13.45,P<0.001);当PCT≥10.0 ng/mL时,G-菌感染可能性更大。而常规感染指标CRP、WBC计数及Neu%,G+菌组阳性率与G-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作为区分G+菌和G-菌感染指标有一定价值,能为重症感染患儿早期使用相应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探讨其早期预测和鉴别胰周感染的价值。方法对102例SAP患者,根据入院后2周内是否发生临床胰周感染分为感染组(IPN组,n=18)和非感染组(NI组,n=84)。每日定量(放射免疫法)和半定量(PCT QUEST试纸)检测血清PCT水平,并记录二者感染前最高值。结果血清PCT定量检测结果示IPN组为(17.78±3.61)ng/mL,显著高于NI组(11.74±3.25)ng/mL(t=7.19,P<0.01);以15 ng/mL为标准,其敏感度为83.33%,特异性为77.38%。PCT半定量检测亦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以++为标准,其鉴别感染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性为39.29%(χ2=6.17,P<0.05);以+++为标准,其鉴别感染的敏感度为61.11%,特异性为96.43%(χ2=36.73,P<0.01)。结论PCT对SAP胰周早期发生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0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20例)和抗感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孢噻肟抗感染治疗,80例)。将抗感染治疗组分为抗感染治疗A组(PCT<0.5 ng/mL)、B组(0.5 ng/mL≤PCT≤2 ng/mL)和C组(PCT>2 ng/mL)。比较各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抗感染治疗A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PT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感染治疗B、C组与抗感染治疗A组、常规治疗组比较,ALT、AST及TBIL值显著降低, PTA值显著升高(均P<0.05)。常规治疗组及抗感染治疗A、B、C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12/20)、66.67%(18/27)、87.50%(28/32)、90.48%(1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3),抗感染治疗B、C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结论参考PCT水平,对判断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是否并发细菌性腹膜炎,并决定是否行抗感染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64、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41例细菌感染者、162例病毒感染者和144名健康人的CD64、PCT、SAA及CRP.利用ROC曲线评价PCT、CRP、PCT及SAA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CD64为(17.77±6.18)MFI、SAA为(179.37±116.56) mg/L、PCT为(1.22±0.39) ng/mL、CRP为(51.03±34.34) mg/L;急性病毒感染组分别为(9.85±2.69) MFI、(122.14±101.58) mg/L、(0.13±0.08) ng/mL和(15.62±13.04) m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35±2.16) MFI、(5.55±3.36)mg/L、(0.11±0.05) ng/mL、(3.93±2.77) mg/L;CD64、SAA、PCT和CRP在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49、32.710、31.531和34.439,P均<0.01);SAA对急性病毒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12,诊断灵敏度为0.783,诊断价值高于CRP.CD64对急性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诊断灵敏度为0.908,诊断价值优于PCT.4个参数联合检测对急性细菌感染的曲线面积为0.941,诊断灵敏度为0.983,对急性病毒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50,诊断灵敏度为0.800.结论 SAA是在判断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方面明显优于CRP,CD64表达在细菌感染诊断上优于PCT.SAA、CRP、CD64和PCT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鉴别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7月某院住院的23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病毒感染组(178例)和合并细菌感染组(56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比较。结果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1.94、24.18和26.46,均P<0.05)。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25、38.98和71.21,均P<0.05),其中合并细菌感染组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86%(52/56)、85.71%(48/56)和87.50%(49/56)]明显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分别为3.93%(7/178)、62.36%(111/178)和30.90%(55/178)]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0%(1/20)、10.00%(2/20)和5.00%(1/20)]。PCT、CRP及外周血WBC的敏感度分别为92.86%、85.71%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95.00%、90.00%和95.00%。结论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率、敏感性优于CRP及WBC水平,能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早产儿晚期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出生后24h内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67例早产儿,依据病情分为晚期感染早产儿33例(感染组)与非感染患儿34例(非感染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含量与动态变化。结果感染组血清PCT(3.58±0.61ng/mL)、CRP(7.64±1.24ng/mL)浓度显著高于非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结论PCT对早产儿晚期感染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早产儿晚期感染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