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1985年开始连年在河南固始、淮滨、商城、潢川四县实施大面积二二三室内滞留喷洒防制嗜人按蚊控制恶性疟的流行。为考核其防治效果,监测按蚊数量及疟疾发病动态,我们于1987年以淮滨县张庄乡为观察点,进行按蚊密度、叮人率、发热病人血检及人群带虫率等项的调查。蚊媒考核和疟原虫调查,6~10月份每句调查一次。室外人帐通宵诱蚊观察,共诱捕按蚊54只,平均叮人率为3.9只/人·夜;入帐内按蚊密度平均为0.07只/帐;晚间牛体捕蚊1h共捕按蚊1763只。上述三项调查捕蚊,经鉴定全部为中华按蚊。张庄乡监测范围7790人,6~10月份共血检发热病人1520人,血检率为19.5%,间日疟原虫阳性4人,年带虫发病率为0.05%,未检  相似文献   

2.
1990-2000年宁海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内容与方法1.1 病情监测1.1.1 面上监测 每年 4 - 10月份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 (下称“三热”病人 ) ,制作厚薄血膜 ,经吉氏染色后镜检疟原虫 ,阳性者虫种鉴定。1.1.2 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按不同方法选择在校小学生 ,每年各 5个点 ,每点 10 0人 (男女各半 ) ,采集滤纸血片 ,作疟疾荧光抗体检测 ,1∶ 2 0阳性者血检疟原虫。1.1.3 流动人口监测 复退军人 ,外出打工返乡人员及外来民工作为监测对象 ,采用直接血检疟原虫或作荧光抗体检测 ,阳性者进行虫种鉴定 ,抗体阳性者进一步血检疟原虫。1.2 蚊媒监测1.2…  相似文献   

3.
广西疟疾监测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西基本消除和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措施及其效果,为制订疟疾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和昆虫学同步综合监测方法,对监测点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取滤纸血用IFAT测定疟疾抗体水平;半通宵(19:00~22:00)室外人诱捕蚊加早晨(5:00~7:00)50床蚊帐内捕蚊观察叮人率。结果监测点3个乡(镇)平均疟疾发病率和血检疟原虫阳性率2005年分别为0.69/万和0.26%,至2007年均下降为0;小学生年平均疟疾抗体阳性率为0.25%;3年间监测点未发生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早期发现和及时根治传染源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1986年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后,1987~1990年进行了全面和重点监测。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平均阳性率为0.32%,病例呈散在分布。居民疟原虫血检平均带中率为0.07%。外来流动人口抽样监测,4年的疟原虫带虫率分别为0.013%、0.32%、0.14%和0.06%。复查1983~1987年先后发病的疟疾患者296人,原虫阳性率为0。未发现嗜人按蚊;中华按蚊蚊群比和吸血趋性与常年无差异。结果表明本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的成果是巩固的,但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外源性输入病例逐年增加,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带虫率高于当地居民,对上海市构成了潜在威胁,当前监测应抓住疟疾现症病人和流动人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分析近5年来淮安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 为制订相应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对2009-2013年淮 安区常住人口及外来流动人员中的发热病人进行血检, 并进行蚊媒监测。结果 结果 近5年淮安区共血检常住人口中发热病 人48 203人次, 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 血检流动人口中发热病人360人次, 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53例 (间日疟2例、 恶性疟 48例、 未分型3例), 阳性率为14.72%, 均为到非洲、 东南亚等地区务工感染后的返乡人员。201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1 048 只, 未发现其他按蚊。 结论 结论 近5年淮安区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但境外输入性病例较多, 且传疟按蚊和疟疾传播条件依 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低发病水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灭疟后期的管理与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人工捕捉或人工诱饵法监测人房、牛房按蚊密度及睡前叮人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学生血清学监测;以血检阳性病人计算发病率.结果 人房、牛房嗜人按蚊平均密度分别为2.16只/50床、5.10只/人工小时;睡前嗜人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夜,与1982年调查相比均显著下降;间接荧光抗体法监测学生阳性率为0.23%;血检率为1.90%,年平均发病率为0.49/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今后疟疾防治与监测工作重点仍然是嗜人按蚊分布区,三热病人血检率1%以上可及时发现临床病人;正规治疗病人和疫点处理可巩固疟防成果.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全国疟疾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因素。结果2006年调查15个行政村,7 921户,27 903人,蚊帐拥有率为20. 29%;蚊帐使用率为34. 32%。2005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750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17只/人;2006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1 927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 38只/人。血检6 089人,平均血检率为2. 72%,检出疟原虫阳性29人,平均阳性率为0.47%。结论发热病人血检数量较少和镜检阳性率较低,中华按蚊密度增高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反复酌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信阳市嗜人按蚊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和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河南省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 ,采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1999年 7~ 8月 ,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4% ,原虫率为 2 .0 % ,IFAT抗体阳性率为 8.4%。嗜人按蚊密度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为 4.9388/(人 /夜 ) ,人血指数为 0 .785 7,媒介能量为 5 .5 2 96 ,是中华按蚊的 6 .2倍。嗜人按蚊临界叮人率为 0 .2 40 7(人 /夜 ) ,而实际叮人率是它的 2 0倍。结论 嗜人按蚊是当地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提示临界叮人率在媒介监测中具有应用的意义。目的 调查嗜人按蚊的传疟作用 ,为嗜人按蚊分布区媒介监测和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河南省信阳市二十里河村选择 5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 ,采用寄生虫学和昆虫学方法进行调查 ,估算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和临界叮人率。 结果  1999年 7~ 8月 ,居民带虫发病率为 7.4% ,原虫率为 2 .0 % ,IFAT抗体阳性率为 8.4%。嗜人按蚊密度组成在人房内占优势 ,平均叮人率为 4.9388/ (人 /夜 ) ,人血指数为 0 .785 7,媒介能量为 5 .5 2 96 ,是中华按蚊的 6 .2倍。嗜人按蚊临界叮人率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控制嗜人按蚊分布区间日疟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3个乡9个村为观察点,实施查治传染源和预防服药及药物浸泡蚊帐等综合防制措施。采用病原检查、血清抗体检测和蚊媒监测等方法观察控制效果。结果 疟疾年发病率从最高年1994年的18.98/万降至2002年的0;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阳性率从最高年1994年的1.30%降至2002年的0;小学生带虫率1996~1998年连续3年为0;IFA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嗜人按蚊占按蚊构成比从最高年份的78.57%降至2002年的0。结论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间日疟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监测长宁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疫情变化,巩固防治成效。方法选梅碉镇、古河、铜古、龙头3乡1镇为观察点,每个观察点每月调查50顶蚊帐,监测蚊媒密度。了解全县各乡镇医院4—10月发热患者血检情况。结果全年共血检4热患者6018人,阳性2人,阳性率0.03%。调查蚊帐1086顶,捕获按蚊593只,密度为0.546只/顶。结论发热患者血检阳性率和蚊媒密度均较低,表明长宁县自1999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国家标准后,防治成效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浙江省疟疾重点监测地区疫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9年浙江省疟疾重点监测县(市、区)疫情,了解新形势下浙江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适宜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对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部分小学生采用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对疟疾媒介进行监测。结果 7个疟疾重点县(市、区)共查出39例疟疾病例,发病率为0.75/10万。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0 485例,发现疟原虫阳性5例,阳性率为0.048%;血检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发热病人5 393例,发现疟原虫阳性34例,阳性率为0.63%,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媒介监测所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2个县(市)小学生的平均抗体阳性率为0.67%。结论浙江省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仍需加强监测力度以有效控制疟疾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襄阳市2007-2010年的疟疾疫情,找出发病重点地区、人群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科学的抗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襄阳市9个县、市2007-2010年疟疾网络疫情报告数据及抗疟措施执行情况,对疟疾发病地区、季节、人群分布及抗疟措施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0年襄阳市累计报告疟疾2 101...  相似文献   

13.
Malaria endemicity in lower Myanmar has been studied to identify the causes for the prevalence of malaria in Yeasitkan village of lower Myanmar. Vector mosquitoes were collected by mosquito net in cattlesheds and in human dwellings (indoor and outdoor) by biting and catching procedur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insecticide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sporozoites detection. Larvae of mosquitoes were also collected in and around the village for vector identification and for breeding sources. Malaria infection in humans was examined by blood examination and blood antibody detection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malaria infection was 43.2% in children under 10 years of age and An. dirus and An. minimus were found as main vectors. Total parasite positive rate was found to be 41.28% and in this 78.87% were P. falciparum infections and remaining 18.31% were of P. vivax. Spleen positive rate has been found very high in children between 2 and 9 years (52.94%). Study indicates that villages near to dam areas are more prone to malaria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溧阳市消除疟疾监测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溧阳市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和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等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共报告疟疾病例67例,血检发热病人39 196 人次,镜检检出阳性65例,阳性率为0.17%。另有2例镜检阴性病例为出现发热症状后自行服用抗疟药,镜检未查见疟原虫,但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显示阳性。67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49例、卵形疟13例、间日疟5例。67例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非洲的病例占94.03%(63/67)。67例病例中,男性占97.01%(65/67),30 ~ 49岁占73.13%(49/67),农民占病例数的80.60%(54/67)。全市10个镇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特征。病例报告及时率、血片复核及时率、规范治疗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疫点调查与处置率均达100%。主动病例侦查18 076人,未查见疟原虫阳性携带者。采用诱蚊灯法和人饵半通宵诱捕法进行蚊媒监测,分别捕获按蚊187只和78只,均为中华按蚊。2012-2016年溧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采用镜检与RDTs检测,共检测88人次,镜检查出疟原虫阳性35人次,其中恶性疟28人次、卵形疟7人次,恶性疟和卵形疟镜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0.05,P > 0.05);RDTs检测阳性为34例,其中恶性疟14例,恶性疟或混合感染其他3种疟疾17例,恶性疟以外3种疟疾单一或混合感染3例,RDTs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 13.75,P < 0.05)。结论 溧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有再传播风险,今后还需加强疟疾监测工作,强化传染源管理,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5.
Malaria was eradicated on the territory of Moscow in 1960; its imported cases mainly from the countries of Asia and Africa and sporadic cases secondary to the imported ones were recorded during the following 40 years. Mass mig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businessmen, seasonal workers, etc.) from the endemic CIS countries in the late 1990s, particularly to the Moscow Region, increased cases of tertian malaria,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infection by the mosquitoes Anopheles. A total of 793 cases of malaria, including 27 parasitic carriers, were recorded from 2000 to 2004. The proportion of Muscovites was 24.1% of the total cases of malaria in 2002 and increased up to 50% in 2004.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tertian malaria (Plasmodium vivax) were detected in 74.8%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ases. The ongoing importation of malaria from Tadjikistan and Azerbaijan, the late establishment of final diagnosis, the shortage of antimalarial drugs make the malaria situation worse in Moscow, which requires that antiepidemic measures should be intensified in the coming 3 year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5-2019年贵州省传疟媒介按蚊密度、种群构成及生境分布,为制定全省输入性疟疾传播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5-2019年在贵州省分别采用人帐诱法和诱蚊灯法开展按蚊密度及按蚊种群监测,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并计数,并对按蚊生境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9年贵州省传疟按蚊密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卫生部于2010年5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提出在2020年,将全面彻底消除疟疾.控制及消除疟疾的关键在于传播媒介的控制,而按蚊为疟疾主要传播媒介,传疟媒介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直接导致了疟疾发病的死灰复燃.为了全面了解疟疾蚊媒的抗药性现状和产生机制,该文对国内外传疟按蚊抗药性现状、产生机制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残存嗜人按蚊分布区近10年疟疾发病特点、监测结果及其评价,为疟疾防治后期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9年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15个县(市)当地居民发热患者、外出回归农民工、外来人员的疟疾监测资料,分析疟疾感染率和病例分布,对媒介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15县共血检常住居民发热患者152.50万人次,病灶点居民5.85万人次,外出回归农民工3.82万人次,外来人口5.45万人次,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依次为0.0079%(120/1 525 031)、0(0/58 502)、0.6902%(264/38 252)和0.1926%(105/54 516);共检出疟疾患者48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24.52%(120/489),外出回归感染病例占53.99%(264/489),外来病例占21.47%(105/489).环江县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32%(227/6 832),重点人群IFA检测抗体阳性率为0.092%(49/53 112).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传播病例主要分布在环江、南丹、融水、三江和上思等5县,输入性病例15县均有分布.人群抗体水平与疟疾流行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