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骨症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影像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5例石骨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结果:影像主要表现为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全身大部分或所有骨骼密度增高硬化占80%,但下颌骨很少累及,颅骨亦较轻。骨硬化表现为无定形、横行带状或纵行长条状。硬化区骨结构消失而不能辨认。实验室检查指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结论:影像检查是石骨症的主要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的累及部位、范围和程度,对石骨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骨颅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4例CCD患者进行X线和CT检查,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CD的主要表现:颅骨发育异常,牙齿发育不良、锁骨发育不全或缺如等.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CCD的传统、主要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对细微病变显示较好,CT横断并结合三维重建等后处理功能,同样可以达到诊断要求,对CC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石骨症5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对石骨症诊断价值与普通X线诊断比较。方法CT普通X线直接摄影,对CT脊椎骨盆股骨头内部结构横断面扫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X线对病变整体观,尤其连续性好,CT对病变骨质内部结构显示清晰。结论对本病诊断以普通X线检查为主,并且具有特异性,CT作为辅助检查,还应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才能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4例邻关节骨囊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其中11例行CT扫描及MPR检查,8例行MR检查。结果:影像特征表现为邻近关节面的骨内圆形、不规则形病灶,单房或多房,边缘清晰,相邻关节无明显异常。病变于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低密度透亮区,伴有薄环形硬化边。X线平片、CT分别发现1个、3个病灶与关节腔相通。2个病灶内CT发现有气体影。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边缘伴环形低信号带。结论:邻关节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综合X线、CT、MR检查可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扫描(WBS)显示颅骨放射性浓聚的21个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独立阅片。患者同期接受MRI和/或CT检查,各检查时间间隔不超过两周,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约9个月,随访结果主要根据随后的影像学检查(MRI、CT或随后的骨扫描)及临床信息。结果:根据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共10个病灶诊断为恶性病变,1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病变。SPECT/CT融合显像检出全部10个恶性病灶及8个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5.71%。1个病灶在SPECT/CT融合显像中诊断为恶性,而同期MRI及随访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另有两个病灶在SPECT/CT中难以确定其性质,同期影像及随访检查亦显示为良性。SPECT/CT融合显像在肯定性诊断为良、恶性病灶中诊断颅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8.89%、90.91%、100.00%。结论:SPECT/螺旋CT融合显像对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颌骨囊肿和肿瘤:X线、CT诊断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骨囊肿、肿瘤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表现,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共40例(43个)经病理证实的颌骨囊肿和肿瘤的影像资料,40例同时做X线、CT检查。所有病例的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均被分析比较。结果:X线显示病变与牙齿关系较CT优越。CT显示病变边界、病变与骨密质、周围软组织关系较X线优越(P<0.01),显示病变与下颌神经管关系方面,与X线价值相当(P>0.05)。结论:X线对于显示病变范围和边界价值有限。病变与周围牙齿关系X线显示最佳。CT可清晰显示病变的范围、骨质破坏和钙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搜集的85例尘肺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CT的检出率要优于普通高千伏X线片摄影,并且可以显示更加细微和广泛的病变范围。结论 CT胸部扫描检查在尘肺病明确诊断、发现合并症、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颜面骨及颅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CT及MRI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根据病灶累及单骨或/和累及颅面骨2个及2个以上部位,将其分为单骨组和多骨两个组,其中单骨者7例,多骨者6例。13例均有X线和CT检查资料,3例有MRI检查资料。结果:7例单骨病例中,X线平片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3例,诊断正确率约47%(3/7);CT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6例,诊断正确率约85%;6例多骨病例中,X线和CT结合临床资料作出正确诊断者6例,诊断正确率为100%。综合本组13例病例,X线平片作出正确诊断者9例,诊断正确率约为69%,CT作出正确诊断者11例,诊断正确率约为92%。3例累及颅底及颞骨病例,MRI检查对病变范围、颅神经受压等情况作出了明确诊断。结论: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表现多样,X线平片和MRI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CT检查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高,三者结合可在疾病定性、病变范围及颅神经受压等方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分析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与CT表现,探讨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化性纤维瘤,所有病例均行常规X线检查,其中6例同时采用常规CT平扫,层厚、层距5mm。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病变位于胫骨11例,股骨3例,起自骨干皮质12例.中心者2例。主要X线与CT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膨胀性生长,粗细不均的骨性间隔,边缘增生硬化及骨化。根据其表现可分为囊状型8例、混合型4例和骨化型2例。结论:X线检查对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有价值的。CT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结构及邻近软组织改变。结合CT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累及75处骨骼骨梗死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多双侧发病。骨梗死急性期、亚急性期X线平片、CT表现无明显异常或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边缘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慢性期X线平片及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I表现为病变中心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检查可诊断早期骨梗死,明确侵及范围,反映不同时期病理学变化,X线平片有助于亚急性期及慢性期骨梗死诊断,CT检查较X线平片敏感。  相似文献   

11.
低场磁共振对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场MRI中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3例隐匿性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l例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3例CT诊断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 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T、MRI对疲劳骨折的影像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随访证实的疲劳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征象。结果:与传统X线比较,CT、MRI更容易发现疲劳骨折的骨折线,并且更容易显示其相对早期改变。结论:疲劳骨折通常根据临床和X线平片即可明确诊断,但CT、MRI结合X线平片对疲劳骨折的影像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疲劳骨折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华西医学》2009,(8):1960-196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建、MRI影像检查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MRI结合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在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上,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结合MRI均优于X线平片;并且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MRI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受损伤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Chance骨折的螺旋CT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hance骨折在X线平片和单排螺旋CT两种检查方法影像表现的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20例Chance骨折,全部在拍X线平片后,行单排螺旋CT检查并进行MPR、SSD图像重建。结果:X线平片显示骨折20例78处;螺旋CT显示骨折20例92处,关节分离7处;X线片和螺旋CT分别显示椎体移位3处,棘突分离7处。结论:X线平片是Chance骨折首选检查,单排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后处理重建的三维图像,提高了骨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有助于明确骨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提高几种疾病引起手骨病变X线表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21种疾病的22例的手骨均拍X线片,对其X线表现进行分析。这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诊断明确疾病。结果: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X线表现,有的有特征性,可以单靠X线表现作出诊断,如石骨症、骨斑点症,软骨瘤;有的有一定的特殊性X线表现,一般可根据X线表现基本上可作出诊断,如指骨结核(骨气臌)、痛风;有的有各种基本X线表现,但无特殊性,需结合临床其它资料综合诊断,如尼曼匹克病、成骨不全、局部考的松多次注射、类风湿性关节炎、Wilson病,松毛虫病、化脓性指骨炎、肺性骨关节病、腱鞘囊肿、皮质旁脂肪瘤、大骨节病、垂体嗜酸细胞瘤,黏多糖病,L-M-B综合征。结论:大部分疾病不能单靠手骨X线检查作出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其它资料综合诊断。但手骨X线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对综合诊断及疾病的病变部位、范围、程度的确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诊断(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4例属同一家族的三代男性行X线及CT检查,并作文献复习。结果:病变以手、足小骨、骨盆、长骨骨骺及骨端为好发部位,呈对称性,以松质骨为0.2-1.5cm散在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阴影为特征。结论:骨斑点症X线、CT表现具有特异性征象,可明确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骨样骨瘤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  黄耀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12):875-876,F0004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2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和100%。结论: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石骨症1例     
石骨症较少见,我院遇1例,报告如下。病例男,72岁。以发烧、腹疼就诊.平时健康,四肢轻酸疼,无其他不适。查体肝大明显,到实下5cm.临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检查:全身骨胳广泛致密硬化,肋骨、锁骨致密(图1)。骨盆、长短管状骨皮质增厚致密,”腔变窄(图2、3)。X线诊断;石骨症。本病分成人型和幼儿型。成人型临床表现轻,往往因其他疾病进行X线检查发现:幼儿型多伴严重贫血,继发感染死亡。病因不情,有家族遗传性,有人认为与甲状腺降钙素活性增高有关,X线表现有特征性,但需与氟、铅、磷中毒鉴别。石骨症1例@李金财$吉…  相似文献   

19.
李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52-295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然后与X线片对照分析。结果:32例患者X线片检查漏诊后经CT扫描确诊3例,其余病例经CT检查显示的骨折线和骨折片数目明显比X线片多。结论: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全面的影像信息,同时也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是一种少见的滑膜慢性良性增生性病变,其原因不明,临床上较为少见.传统X线及CT检查其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而MRI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密度分辨率,可充分显示滑膜及关节内结构病变,对本病的诊断、分型及术后评价具有传统X线及CT检查无法比拟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