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Fluoro Trigger技术在肝脏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行肝脏磁共振血管成像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自动透视触发技术进行肝脏血管成像,对比剂到达降主动脉起始段时启动3D扫描,扫描时相包括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腔静脉期,分离各组图像并与蒙片剪影,再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重组,并评价各期图像质量。结果采用此方法,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质量满意;对比剂到达降主动脉起始段时间与对比剂流速、总量之间呈线性相关;对比剂总量和流速与肝血管信号强度呈正相关。结论Fluoro Trigger技术可准确把握对比剂到达靶血管时间,结合最佳的对比剂总量和注射速度,能够明显提高肝脏磁共振血管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肝脏水分子扩散成像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功能性磁共振(fMRI)的一种.是分子水平的磁共振成像,DWI通过对超过一个细胞范围距离的水分子的微观运动的研究更准确可靠,而且能及时地提供关于机体组织微观空间组成变化的信息和病理生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交换的功能状况,从而为某些疾病的早期和更为精确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解决了仅能反映病变大体形态和病理解剖变化的传统影像学长期以来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MRDWI,分析影像特点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40例肝脏占位病变DWI检出75处异常信号病灶。信号特征与病变结构、成分有关。但无一定特异性。病变的ADC值均值为:肝细胞癌(1.25±0.30)×10^-3mm^2/s,肝转移癌(1.12±0.52)×10^-3mm^2/s,肝血管瘤(2.27±0.49)×10^-3mm^2/s,肝囊肿(3.05±0.59)×10^-3mm^2/s,肝脓肿(1.91±0.46)×10^-3mm^2/s,各种病变间AD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病变检出率不低于常规MRI,但各种病变间信号强度无明显特异性。ADC值测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内部结构的显示能力及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8例经临床及影像证实肝脏病变包括血管畸形、肝细胞癌、转移瘤、血管瘤以及肝囊肿患者共25个肝局灶性病变行常规T1WI、T2WI及SWI扫描,并将其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进行比较。18例均同时行增强扫描,1例动静脉畸形同时行MRA检查,1例血管瘤动态增强后再次行SWI检查。结果:1例血管畸形SWI能较常规平扫、增强及3D MRA更清楚显示其异常静脉血管形态;4例肝细胞癌、3例胆管细胞癌及2例转移瘤,SWI均能显示病灶内瘤静脉及血液降解产物;5例肝血管瘤及3例肝囊肿,SWI均显示病灶呈均匀稍高信号,病灶较大者邻近静脉受压。结论:SWI在显示肝脏静脉性血管畸形、肿瘤相关静脉结构等方面优于常规MR序列,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是研究肝脏局灶性病变内部结构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分析了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phy,MRU)的成像原理、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认为MRU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无需注射造射剂,特别适合年龄大体质差、肾功能损害及对碘剂过敏的患者。MRU对尿路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均可良好显示,MRU结合MRI可提高病变的定性诊断,补充了泌尿系影像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扩散磁共振成像和纤维束示踪成像在脊髓成像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示踪成像能够显示白质纤维的结构,在脊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检出病变和判断病变性质的敏感性较常规MRI高,能够提供更多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同时能更好地进行术前疗效评估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肝病大国.除慢性病毒性肝炎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比率亦逐年上升,其中一部分人将最终发展为重症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降低慢性肝病死亡率、改善预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MR软硬件的更新及脉冲序列的改进,MRI已成为肝脏疾病诊断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在定量肝脂肪、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肿瘤的鉴别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MRI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的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较优参数。方法:对32例MS患者和32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头部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分别选取患者的脱髓鞘斑块、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区域和对照组相应区域测量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比值、胆碱(Cho)/Cr比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绘制ROC曲线,分别计算其ROC曲线下的面积。结果:在脱髓鞘斑块的ROC曲线图中,NAA/Cr、Cho/Cr、ADC和FA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38、0.843、0.975和0.952,提示ADC值是诊断脱髓鞘斑块的最优参数;在NAWM的ROC曲线图中,上述4条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22、0.692、0.691和0.657,提示NAA/Cr比值是诊断NAWM存在异常的最优参数。结论:同时应用磁共振波谱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定量测量其参数值,可以全面评价MS的脱髓鞘斑块和NAWM异常,将会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对健康家猪定量测定肝脏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在3.0TMR机上,分别对9头健康实验猪行多层MR灌注增强扫描,在主动脉、门静脉及肝脏设置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运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计算肝脏各血流参数。结果肝脏灌注曲线的基线平稳,各脏器绘制的TIC形态具有一定规律。计算得肝动脉灌注量(HAP)为(35.42±0.04)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量(PVP)为(121.54±0.37)ml·min-1·100ml-1,总肝灌注量(THBP)为(156.96±0.37)ml·min-1·100ml-1,门静脉灌注指数(PVI)为(77.43±11.53)%,平均通过时间(MTT)为(10.30±3.59)s,对比剂分布容积(DV)为(36.41±9.02)%。结论MR灌注成像可以对健康家猪肝脏进行准确的血流动力学测量。 相似文献
14.
15.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主要是由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的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复杂、致残率高、生存率低、平均生存期短等都是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与诸多因素相关。MRI对于临床制定GBM治疗方案提供了客观依据,对于术前最初形态的分析测量,以及肿瘤对治疗敏感度的监测和分析得到了各界学者的肯定。MRI在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方面,可利用不同的MRI序列通过肿瘤患者的肿瘤范围、水肿坏死程度等指标评估患者肿瘤因素并结合临床综合对患者的生存期做出预测,并对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是淋巴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对淋巴瘤早期发现、准确分期、疗效监测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磁共振发展的方向有特异性对比剂,全身磁共振,以及扩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等功能成像,本文对以上磁共振新技术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GE Signa Twinspeed 1.5T磁共振肝脏扩散加权成像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高场强双梯度磁共振机(GE Signa Twinspeed 1.5T)的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方法对20例正常肝脏进行扩散加权成像研究,分别改变重复时间(TR)及扩散敏感系数(b值),测定ADC值、信噪比、图像质量等.结果 b值固定,TR值改变,正常肝组织平均ADC值差异不显著(P>0.05);TR值固定,b值改变,ADC值随b值增大而减小(P<0.05,差异有显著性).b值越大,图像质量越差;b≥800 s/mm2时,图像几乎难以观察.结论 ADC值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时,可适当减小TR值,以缩短扫描时间及患者的屏气时间,减少呼吸运动伪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提高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间65例由临床确诊为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图像,分析其好发部位、椎体形态、各序列信号特征及周围组织情况。结果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常见于腰椎,多累及椎体前部及中部。其中41例(63.1%)病变椎体形态变化不明显,T1WI显示为低信号,T2WI显示为等或高信号影,精确频率反转恢复(spectral presaturation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SPAIR)序列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53例(81.5%)椎间隙狭窄。58例(89.2%)椎管外软组织受累,椎旁脓肿58例(89.2%),硬膜外脓肿17例(26.2%),脓肿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SPAIR序列呈边界模糊的混杂高信号,内含大小不等、壁厚薄不均且壁明显强化的脓腔。28例(43.1%)患者出现伴随征象,包括椎小关节炎、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结论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该病具有重要价值,其中SPAIR序列去除脂肪组织的干扰,可以较敏感地发现病灶,对于病灶及周围情况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