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型灌渠增设阻螺设施防止钉螺扩散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垸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大型灌渠上增设阻螺设施防止钉螺扩散的综合效益。方法 选择湖北省天门市石龙干渠上游兴建沉螺阻螺设施,并运用卫生经济学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螺情、病情等方面变化的综合效益分析。结果 兴建阻螺设施后,在灌区范围内,钉螺面积和居民感染率大幅度下降;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和新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病人;综合费用效益比为1:9.84,净效益比8.84:1。结论 兴建防螺扩散设施,阻断钉螺扩散途径,形成单元性强的灭螺小区进行治理是垸内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控制钉螺减少发病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调查与分析江苏省丹阳市水系钉螺消长与扩散趋势, 探讨有效的钉螺防控措施。方法 方法 综合利用历史资料和常规螺情监测数据, 按水系分析丹阳市有螺面积变化趋势以及扩散情况。结果 结果 丹阳市境内钉螺主要由外来水系输入, 经通江河道向内陆扩散, 并呈上游向下游、 河道至灌渠扩散趋势。结论 结论 通江河道是江滩钉螺向内陆扩散的主要通道, 灌溉系统则是钉螺向内陆灌区扩散的重要途径。应采取灭螺与防螺相结合的钉螺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探索特殊有螺环境 (特殊环境) 的高效灭螺方法。方法 方法 2006年对乱石溪滩、 渗水荒山等大面积特殊环 境, 采用挖掘机进行一次性深挖深埋灭螺 (机埋灭螺), 灭螺后, 连续7年观察灭螺效果, 并与2005年采用春、 秋两季人工铲 草土埋2次、 药杀8次的灭螺方法 (人工灭螺) 的效果和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 2006年采用机埋灭螺法, 投入为0.78元/ m2 , 有螺面积压缩率达100%; 2005年采用人工灭螺法, 投入为1.34元/m2 , 有螺面积压缩率为20.26%。机埋灭螺比人工灭螺投 入降低41.79%, 灭螺效果提高79.74%。结论 结论 大面积特殊环境采用机埋灭螺优于人工灭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所有涵闸分布分类及改造情况, 探讨涵闸运行与钉螺扩散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当地水利部门涵闸和血防部门查螺资料, 用GPS map76精确定位每座涵闸的经纬度并做记录。结果 洞庭湖区共有涵闸589座,可进螺闸190座, 已改造69座; 进螺闸49座, 已改造8座。引水闸钉螺出现率明显高于排渍闸 (χ2 =4.48, P < 0.05); 涵闸外有螺时闸内钉螺出现率明显高于涵闸外无螺时 (χ2 =8.78, P < 0.05)。结论 引水灌溉是洞庭湖区涵闸外钉螺向涵闸内扩散的主要途径。进螺闸亟需改造, 同时应加强涵闸内外灭螺, 以巩固垸内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人工灌区钉螺扩散与水位之间关系。方法在陈村水库灌区的引水总干渠内选择一处坡滩,每月系统抽样查螺;选择一典型涵闸,测量其进水口高、宽;勘测滩地及涵闸高程;收集总干渠内来水量及历年逐月水位情况;综合分析水位变化对钉螺扩散的影响。结果干渠滩地淹水季节适宜钉螺孳生,螺情严重;干渠内钉螺分布在齐涵闸高2~3m水位的沿岸地带。干渠可以经涵闸对农田实施常年自流灌溉;水位齐涵闸高2m及以上时,自流灌溉易造成钉螺扩散。结论钉螺在总干渠内由上游向下游扩散是肯定的,经涵闸向支渠及灌溉农田扩散是可能的,主要受水位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长江下游洲岛滩涂湿地蓄水养殖灭螺项目效果和效益。 方法 选择长江下游丹徒段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滩涂湿地实施蓄水养殖灭螺,常规法监测调查项目实施前后钉螺孳生情况,以评估项目控制和消除钉螺效果。同时采用静态效益-费用比率法对其中2个蓄水养殖灭螺项目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结果 长江下游丹徒段洲岛型流行区滩涂湿地的7个蓄水养殖项目实施后第1年即全部消除了钉螺;项目实施后平均每个项目每年节约查灭螺费用6.92万元;南号10组滩和五套6 ~ 14滩蓄水养殖项目年净效益分别为203.94万元和95.5万元,年净效益费用比分别为1.09∶1和1.07∶1。 结论 在长江下游洲岛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滩涂湿地开展蓄水养殖灭螺可快速消除钉螺孳生,且经济效益明显,但需综合考虑湿地生态保护和长江防洪安全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 (MNSC) 现场灭螺效果和应用成本, 评价其推广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河滩和湖滩为试验现场, 评价MNSC喷洒法灭螺效果与使用成本; 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 (WPN) 作为对照。结果 喷洒MNSC后15 d, 河滩钉螺死亡率为89.40%, 钉螺密度下降了92.35%; WPN组钉螺死亡率为88.08%, 钉螺密度下降了91.67%。在湖滩, MNSC组钉螺死亡率为86.59%, 钉螺密度下降了90.05%; WPN组钉螺死亡率为87.01%, 钉螺密度下降了91.71%。2个试验现场2种药物杀螺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MNSC 每应用100 m2 的综合成本为15.03 元, WPN每应用100 m2 的综合成本为16.29元。结论 MNSC杀螺效果好、 使用成本低、 对环境影响小, 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杀螺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湖北省2009年和2010年小型灭螺工程进行绩效评价, 探索不同地区最优效益工程的灭螺措施。方法 参照血吸虫病防治有关指标体系, 对湖北省小型灭螺工程费用?效益、 费用?效果及费用?效用进行评价。结果 183项小型灭螺工程灭螺覆盖率为40.15%, 有螺面积下降率为32.86%。单位面积灭螺费用为0.39元/m2 , 有螺面积下降1%的费用为67.34万元。总效益为15 554.14万元 , 总效益费用比为7.03; 净效益为13 341.44万元, 净效益费用比为6.03; 政府与工程单位投资比为1∶2.11。结论 小型灭螺工程短期效果明显, 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本文对我国长江流域钉螺的起源、分布和扩散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及其对消灭血吸虫病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仪征市钉螺与血吸虫病病情相关情况,探讨血吸虫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比较2002-2011年仪征市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变化情况;流行村人群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率以及家畜粪检阳性率变化情况。对螺情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血吸虫病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性钉螺面积与钉螺面积、急性血吸虫病例与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面积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732,0.678,0.774,P 均< 0.05)。结论 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必须消灭感染性钉螺,压缩有螺面积,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2004-2010年有1721处感染性螺点,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m,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相似文献   

12.
荆州市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调查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 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 2004-2010年有1 721处感染性螺点, 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 m, 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 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云南光壳钉螺在实验室内生存时间。方法在云南省鹤庆县和永胜县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钉螺,室内经逸蚴法选择未感染血吸虫的成螺采用泥盘草纸法饲养,观察并比较两地钉螺生存期。结果云南光壳钉螺成螺室内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2.36%、29.11%、13.08%和0.21%,其中鹤庆钉螺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4.66%、38.91%、19.46%和0.45%,永胜钉螺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0.36%、20.55%、7.51%和0。云南光壳钉螺成螺平均生存时间为20.9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0.67个月,其中鹤庆钉螺平均生存时间为22.9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63个月,永胜钉螺平均生存时间为19.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8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云南光壳钉螺成螺室内平均生存时间约为20个月,不同产地钉螺生存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有螺沟渠硬化后钉螺复现的影响因素, 提出改进措施, 提高沟渠硬化工程的灭螺效果。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收集荆门市13个血吸虫病流行区乡 (镇) 实施沟渠硬化灭螺工程和螺情资料, 统计沟渠硬化工程的灭螺效果, 分析钉螺复现的原因。结果 结果 共调查151条硬化沟渠, 71条沟渠钉螺复现, 复现沟渠条数占 47.02%。钉螺面积灭光率为78.79%。钉螺复现的主要原因为上游螺区扩散、 硬化沟渠破损、 工程前未药物灭螺和施工带入钉螺等。结论 结论 单纯硬化有螺沟渠并不能彻底消灭钉螺; 科学规划沟渠硬化工程、 工程前药物灭螺和加强工程后期维护是提高灭螺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模拟条件下不同密度输入性钉螺在上海市青浦区的生存情况。方法 将采自安徽省贵池区湖沼地区的钉螺50、 100、 200、 400、 800、 1 600只 (雌雄各半), 于2010年11月分别随机投入面积为4 m2 的青浦区实验池中, 观察各实验池中土表钉螺及子代钉螺生存情况。结果 不同密度条件下观察到的土表钉螺最多为5~6月, 但各组平均螺数仅占投入数的2.0%~12.7%; 各组子代钉螺数仅占投螺数的2%以下。结论 来自安徽贵池区钉螺在本次实验中生存繁殖情况不良, 是否存在湖沼地区钉螺不能适应上海水网型地区环境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毛蚴对钉螺趋向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毛蚴对钉螺的趋向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Roberts比较法,将Roberts比较法中上层的"φ"形容器由有机玻璃制作并粘合,改为无需粘合的石蜡和玻璃板制成,用此方法检测了经螺蛳处理过的水(snail conditioned water,SCW)和Mg2 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钉螺的影响.结果加20 μl的80只钉螺在40 m1去氯水中生活4 d的SCW和加20μl的100只钉螺在100 ml去氯水中生活10 d的SCW,都能影响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趋向,其能力似与浓度有关,加入5 μl或20 μl的0.10 mol/L Mg2 也能够影响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趋向运动.结论钉螺可能会释放吸引日本血吸虫毛蚴的物质.Mg2 能促进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钉螺.  相似文献   

17.
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钉螺在巢湖生存繁殖的可能性。方法在巢湖湖区马尾河口划定一区域,模拟巢湖环境为试验区;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无为县姚沟镇划定一区域,模拟血吸虫病流行区环境为对照区,开展现场模拟环境钉螺生存繁殖试验。同时收集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资料。结果巢湖流域气象条件适合钉螺生存繁殖;2007年6-12月,试验区和对照区钉螺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007年7-12月,在试验区和对照区均捡获子代钉螺;研究期间试验区和对照区土壤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00,P=0.073)。结论钉螺能够在模拟巢湖环境中生存繁殖。今后应加强对巢湖潜在钉螺孳生环境的监测,以防钉螺向湖区扩散。  相似文献   

18.
对传统的压碎钉螺螺壳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种新的压碎螺壳方法。新方法能在保证钉螺软体完整的前提下,提高了压碎钉螺螺壳的速度,在钉螺的解剖操作中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在>16 m高程的草洲进行不围垦种, 采用单纯种植和施用 “荣宝” 后种植芝麻2种模式, 设立不垦种作为对照, 1 年后观察螺情变化和经济效益。结果显示, 垦种1年后单纯垦种组活螺密度下降97.86%, 垦种加荣宝组下降100%, 对照组下降47.62%。每667 m2 产量单纯垦种组15.5 kg, 垦种加荣宝组19.5 kg, 后者增产25.81%; 每667 m2 纯收入单纯垦种组56.5 元, 垦种加荣宝组-36.0元。提示有螺草洲实施不围垦种芝麻具有较好的控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省3地区钉螺对日本血吸虫毛蚴的易感性。方法采集赫山光壳、宁乡光壳和南县肋壳未感染钉螺,在23.5~25.0℃室温和日光灯照射下,以20只钉螺为1感染单位(小群感染),用岳阳地区日本血吸虫毛蚴进行人工感染。赫山钉螺分4组,分别按钉螺/毛蚴比为1∶20、1∶20感染3次、1∶40、1∶80进行感染;宁乡钉螺分3组,分别按1∶20感染3次、1∶40、1∶80感染;南县钉螺按1∶20感染;各组每次感染时间均为4 h。另以500只钉螺为一感染单位(大群感染),用同样的方法,按1∶40感染赫山和宁乡光壳钉螺、按1∶20感染南县肋壳钉螺各1组。感染后,将所有大群感染组和1∶40小群感染组、1∶20南县小群感染1组,进行室外模拟现场饲养,其余各组室内饲养。感染45 d后抽样检测,每15 d抽样1次至4个月,观察各组钉螺感染率。结果室内饲养下,南县肋壳钉螺感染率为92.92%,赫山光壳钉螺(1∶20感染3次组)和宁乡光壳钉螺(1∶80组)感染率分别为0.67%和0.71%,其余各组未发现感染螺。室外饲养环境下,南县肋壳钉螺小群感染和大群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96.07%和92.08%,宁乡光壳钉螺小群感染和大群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0.33%和0.39%,赫山光壳钉螺未发现感染螺。结论赫山和宁乡光壳钉螺对岳阳地区日本血吸虫毛蚴均具有感染性,但感染率明显低于南县肋壳钉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