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影像的研究方式,探讨MSCTA与3D-DCE-MRA在活体供肝移植术前评估供体血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拟行活体供肝移植术的供体,术前分别行MSCTA和3D-DCE-MRA检查,4名医师评价图像满意度及观察变异血管例数,图像满意度分为4级,变异血管主要观察非Michels Ⅰ型肝动脉、肝Ⅳ段(肝左内叶)肝右动脉供血、门静脉三分支、肝右后下静脉、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其中6例进行了供肝移植术并作术中比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者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平均图像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显示肝静脉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二者显示肝右后下静脉及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余未见显著差异(P>0.05)。6例供体术中记录与3D-DCE-MRA结果完全吻合,MSCTA结果仅肝右后下静脉与肝Ⅷ段静脉汇入肝中静脉与术中记录不吻合,其它均吻合。结论:MSCTA与3D-DCE-MRA在评估肝动脉及门静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评估肝静脉方面,3D-DCE-MRA优于MSCTA。3D-DCE-MRA可作为活体供肝移植术前评估供体血管情况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活体肝移植术前MSCT评估肝静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在评价活体肝移植供体肝静脉解剖及变异中的价值及各种血管变异对移植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拟作为活体肝移植供体的238例受试者行MSCT检查,并对其肝静脉解剖及变异进行评估.结果 238例受试者中,Nakamura肝静脉分型Ⅰ型164例,Ⅱ型60例,Ⅲ型14例.167例肝左静脉(LHV)和肝中静脉(MHV)共干;105例存在直径大于5 mm的Ⅷ段分支经过肝切面汇入MHV;68例Ⅳ段肝静脉汇入MHV,7例汇入LHV,其余汇入LHV及MHV;108例共出现139支直径大于3 mm的右肝下副静脉,55例65支右肝下副静脉与肝右静脉(RHV)的距离大于4 cm.结论 术前MSCT可提供关于供体静脉的详细、准确的信息,是拟肝移植供体术前静脉评估的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钆贝葡胺增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活体肝移植供体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血管解剖的显示情况.方法 32例肝移植供体,术前常规MR扫描.首先经静脉注入1 ml钆贝葡胺注射液,行testbolus测出循环至肝动脉时间,然后行冠状位三维T1加权快速扰相小角度梯度回波(3D-FLASH)序列扫描,自动脉期开始连续扫描4期,每期间隔10 s,获得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等各期图像,观察原始图像及MIP重建后图像中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确定血管的走形及有无变异.以肝移植术中观察的血管情况作为金标准,分析MRA所见.结果 MRA对于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系统的显示质量均较好.MRA发现肝动脉变异5例,门静脉变异4例,肝静脉变异8例,均经过手术证实.术中发现副肝动脉1例,MRA未发现.结论 钆贝葡胺3D DCE MRA安全、无创,对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显示清楚,诊断变异准确度高,有可能成为术前肝移植供体血管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2D-FIESTA序列能否用于婴儿肝移植术后肝外胆道及血管系统的显示.方法 3例婴儿肝移植患者术后行6次MR检查以了解肝外胆道及血管的通畅情况.患儿口服水合氯醛或静注安定镇静.行轴位、冠状和矢状2D-FIESTA扫描.不需屏气.不使用MR造影剂.在ADW工作站上以MIP和MPR方式重建图像.结果 2D-FIESTA序列可清晰显示患婴的肝外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外胆管,肝动脉显示欠清晰.1例显示来自供体的门静脉过长,1例显示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显示多发肝脓肿和膈下积液.结论 2D-FIESTA序列可在自由呼吸、不使用造影剂的条件下显示婴儿肝移植患者的肝外静脉血管和肝外胆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BCS)的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表现特征,探讨MRI对BCS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BCS采用3.0T MR扫描仪进行常规MRI平扫及3D-CEMRA检查.观察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和门静脉(PV)的开放性,观察有无肝内外侧支循环、门静脉-体静脉间曲张静脉和肝实质病变.其中,17例行超声检查,10例行DSA检查,12例行CT检查.结果:39例BCS中,IVC阻塞型(Ⅰ型)6例,HV阻塞型(Ⅱ型)5例,混合性阻塞型(Ⅲ型)28例;39支IVC中,MRI清晰显示34支IVC阻塞(膜性阻塞15例,节段性阻塞19例);117支HV中,MRI显示62支HV阻塞(肝右静脉24支,肝中静脉17支,肝左静脉21支).MRI直接征象表现为HV和/或IVC狭窄、闭塞;间接征象表现为HV和/或IVC阻塞远端血管扩张,肝大、尾叶肿大、脾大,肝内侧枝血管,副HV,肝外侧枝血管,肝硬化,肝癌和肝脏其他占位特别是第二肝门周围占位,腹水,IVC和HV血栓形成.结论:MRI能直接显示HV和/或IVC阻塞的部位、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MRI可作为诊断BCS的一种优选的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在肝移植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应用CDFI对77例欲实施肝移植病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进行检测,测量其内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并检测肝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血管、胆道受侵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肝动脉未显示5例,2例为肝动脉变异;下腔静脉栓塞1例;门静脉栓子9例,其中血栓3例,瘤栓6例;1例将周围开放的侧支循环误认为门静脉,出现假阴性。肝肿瘤阻塞胆管引起肝内胆管扩张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CDFI在肝移植术前能准确评估肝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胆道情况,并发现远处转移情况,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术中超声检查在活体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检查在活体肝移植供体、受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活体肝移植供体、受体进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术中超声标记肝中静脉及其粗大属支走行;在切除供肝后检查残肝血流情况;肝脏植入后,检查植入肝脏血流情况。结果45例供体中,44例右半肝移植沿术中超声确定的肝中静脉入口成功切取移植物;1例左半肝移植沿肝左静脉入口成功切取移植物。术中超声诊断残肝门静脉血流不畅1例。45例受体中,术中超声诊断受体肝动脉栓塞3例,流出道梗阻2例,门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异常增高4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术中超声在引导切除供体肝脏、检测残肝血流及受体肝血流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非肿瘤性实质病变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在肝移植术后非肿瘤性肝实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22例原位肝移植受体及1例活体右半肝移植受体在术后MR随访中发现移植肝非肿瘤性肝实质病变,其中经再次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9例,炎性病变4例(肝脓肿3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肝实质缺血或梗死3例;肝实质淤血2例;脂肪肝2例。长期随访证实为动静脉分流6例。分析上述非肿瘤性肝实质病变的MR表现及MR在病因学诊断中的潜在价值。结果 MRI正确诊断所有肝脏炎症病变、肝实质缺血或梗死、肝实质淤血、脂肪肝,无漏诊及误诊病例;但1例嗜酸性肉芽肿根据MR检查仅能诊断肝实质炎性病变,未能直接得到嗜酸性肉芽肿诊断。首次MR检查正确诊断5/6例肝内周围型动静脉分流,1例在随访中证实。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肝脏MR检查无异常信号出现(7/9例)或仅表现为T2WI肝实质均匀或斑片状稍高信号(2/9例),所有病例均未在MR检查中得到诊断。LAVA序列MRA成像准确发现所有肝实质缺血或梗死患者的肝动脉狭窄(3例)和门静脉狭窄(1例),及肝淤血患者的肝中静脉狭窄(1例)或闭塞(1例),并在DSA检查中得到证实。3例肝脓肿患者中,2例在MR胰胆管成像中证实合并缺血性胆道狭窄、MRA发现肝动脉狭窄。结论 MRI在移植肝非肿瘤性肝实质病变的定位、定性及病因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无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无创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背驮式肝移植(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PBLT)是在切除病肝时保留了肝后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cava,IVC)和三支肝静脉,应用肝静脉成型,将供肝肝上IVC与成型的肝静脉吻合建立肝静脉回流通道,供肝肝下IVC缝闭或结扎不行吻合,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分别与同名管道吻合重建,植肝完成后背驮于受体肝后IVC之上而命名为PBL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活体肝移植术前对拟捐肝者257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碘浓度监测扫描,自动触发技术进行的肝动脉期、门脉期以及肝静脉期等3期扫描。延迟扫描时间,动脉期22-25 s(中位数23 s),门脉期42-53 s(中位数47 s),肝静脉期65-75 s(中位数70 s)。对比剂注射模式为5 mL/s生理盐水20 mL+暂停+4-5 mL/s对比剂70-120 mL+5 mL/s生理盐水30 mL。图像后处理包括肝脏管道系统重组和肝体积测量。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方法,显示肝动脉、门脉和肝静脉。活体肝体积测量有全肝体积,包括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体积和不包括肝中静脉的右半肝体积。在同一扫描时相上,测量肝脏和脾脏的CT值,并计算肝脾CT值比值。结果:拟捐肝者257例中,184例行肝移植手术。其中,179例供体接受不包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移植。4例双供肝,1例合肝。全部捐肝供体术后恢复良好,无重大并发症和死亡发生。利用64层螺旋CT可对肝脏进行多时相扫描,以及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和肝体积测量。结论:64层螺旋CT多时相扫描,二维、三维图像重组和肝体积测量,可为临床活体肝移植术前的供体影像学评估,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对活体供肝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LDLT)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我院进行的21例LDLT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发现1例肝动脉栓塞被动脉造影证实,1例门静脉栓塞,1例右肝静脉流出道梗阻。误诊1例肝动脉栓塞,尸解肝动脉正常。所有患者均有不同范围及程度的胸腹腔积液。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活体供肝肝移植的术后并发症并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从1987~2007年在肝门H沟中阻断各肝叶、肝段或肝亚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341倒的经验。方法(1)对HCC(199例)、肝内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14例)、胆囊癌(12例)、转移性肝肿瘤(15例)、肝血管瘤(32例)、肝内胆管结石(48例)、慢性肝脓肿(3例)和肝包虫病(5例)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分别施行大型肝切除(65例)、间隔性多个肝亚段切除(15例)、邻接多个肝亚段切除(215例)和单个肝亚段切除(46例)、其中含肝尾叶切除29例;(2)血管阻断情况:肝左外段切除时在肝门左纵沟外侧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外侧发出的左外上、下分支和肝左动脉。肝左内段切除时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内侧发出的左内上、下分支和肝中动脉。肝右前段切除时游离、阻断肝右纵沟前支中的门静脉右前支和肝总管后方的肝右动脉。肝右后段切除时阻断右纵沟后支中的门静脉右后支和肝右动脉。肝左、右叶切除时在肝门横沟中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干或右干,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3)断肝时尽量保护相应的肝静脉主干。结果(1)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2.9%,死于肝衰8例,出血2倒;(2)长期疗效:HCC生存11~20年9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生存1/2~3年。肝门胆管癌生存12、6、4年各1例。胆囊癌生存1/2~1年。良性肝病切肝后皆痊愈。6例肝内胆管结石尚需处理他处残留结石。结论(1)间隔性多个肝段切除是一次手术治愈多支肝内胆管簇集性结石的有效方法;(2)本手术免去了阻断全入肝血流,缩小了术中肝缺血的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失血,提高了大肝癌的切除率,减轻了术后肝功能损害,满足了各种肝病各种肝切除的要求,是一个合理、有效、成本低廉的切肝手术方法;(3)术后长期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F)的多排cT和肝动脉血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加深其对CT作用与限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癌病例的CT及肝动脉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合并有AVF,CT扫描为16排螺旋CT增强三期动态扫描。结果42例肝癌患者的CT表现:17例有肝动脉-门脉瘘(HAPVF)(40.5%)(其中中央型动-门静脉瘘10例(23.8%),动脉期门静脉主干或分支早期显影,肝实质强化;周围型动-门静脉瘘7例(16.7%),动脉期出现门静脉二级以上分支显影,有时可与动脉伴行呈“双轨征”,肝实质楔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强化);肝动-肝静脉瘘(HAHVF)5例(11.6%)(动脉期肝静脉主支显影);混合型肝动脉-门脉瘘合并肝动脉-肝静脉瘘3例(7.1%)(上述征象同时出现);17例CT未见AVF(40.5%)(在肝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动静脉瘘,CT检查中未见上述特征出现)。结论动脉期门静脉及肝静脉提前显示及相应肝实质异常强化是肝癌合并AVF的特征表现,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提高多排螺旋CT对肝癌患者的动脉期扫描时间分辨率,可降低其合并AVF显示的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4.
吴玉卓 《中国临床康复》2012,(41):7677-768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减轻肝硬化程度,改善肝功能。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硬化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门静脉移植组、肝动脉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组,后4组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制作肝硬化模型,对照组不进行移植,其余3组分别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移植3组大鼠肝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显著升高(P〈0.05),转氨酶、胆红素、凝血时间、Ⅳ型胶原显著降低(P〈0.05),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门静脉移植组及肝动脉移植组优于尾静脉移植组,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经门静脉、肝动脉、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但肝动脉及门静脉移植途径优于外周血静脉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6例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观察门静脉癌栓在CT上的表现。结果:36例TIPV患者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时均显示出门静脉内癌栓及相关的阳性征象,表现为门静脉扩张、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及“门静脉铸型”,门静脉周围可见网状供血动脉。36例中,门静脉主干合并右支癌栓12例,门静脉主干合并左支癌栓8例,主干和左右支均有癌栓者9例,单纯右支癌栓4例,单纯左支癌栓3例。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是诊断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方法,可以完整地提供门静脉癌栓的全部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不含肝中静脉的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A—ALDLT)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不含肝中静脉的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7例中1例移植肝肝动脉栓塞,门静脉栓塞,移植物失功能;4例移植肝V5、V8段回声增高,微循环血流灌注与V6、V7段明显不同步,呈现早灌注早消退的图像特征,于移植后28d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肝梗塞灶于第7天移植肝失功能;1例肝移植术后超声造影检查正常。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观察A—ALDLT的血流灌注,早期发现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术前及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活体供肝肝移植中供肝评价及切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8例活体供肝肝移植术前及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手术发现。结果术前超声发现1例肝静脉变异及1例门静脉管径匹配不佳,未发现肝脏质地异常;术中超声均准确了解中肝静脉及其分支结构并准确指导供肝切除分界线选择。结论术前及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活体部分肝移植中评价供肝的有用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背景:原位肝移植中诸多因素可导致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但不同移植方式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不清楚。目的:比较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拟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15例设为活体组,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另与同期进行的尸体全肝移植20例患者设为尸体组,采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h、无肝期30min、新肝期1h及新肝期4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活体组无肝期30min时心输出量、心指数高于尸体组,而体循环血管阻力、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尸体组(P〈0.05)。两组移植过程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肌酐及肌酐清除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总尿量及呋噻米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活体组无肝期分钟尿量明显多于尸体组(P〈0.05)。提示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和尸体全肝移植对移植过程中患者肾功能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