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腺单纯性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X线、超声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乳腺单纯性浸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X线和超声检查特征,评价联合应用三种方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纯性ILC的详细检查结果,分析得出假阴性结果的原因.结果 主要临床检查结果为肿块(96.15%)和腺体增厚(3.85%).主要X线检查结果为边缘不规则肿块(65.38%)和结构扭曲(23.08%).主要超声检查结果为肿块(98.00%)和结构紊乱(2.00%).临床、X线、超声对病灶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55%、83.87%、98.04%,联合应用的准确率为100%.结论 超声检测ILC病灶的准确性高于X线检查.联合应用临床、X线、超声可提高ILC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17例乳腺黏液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探讨声像图与相应的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7例乳腺黏液癌中术前超声诊为断恶性肿瘤12例,可疑恶性5例,术后病理诊断单纯型黏液癌13例(76.5%),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混合型黏液癌4例(23.5%),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单纯型黏液癌肿块横径>纵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呈放射状分布,内部偶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混合型黏液癌纵径>横径,CDFI显示肿瘤周边血流信号稀少,内部血流较丰富.两种类型黏液癌形态不规则,CDFI显示血流阻力指数较高(RI>0.80).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黏液癌卢像图具有一定特异性,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与HER-2及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原发性男性IDC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术前超声影像学图像,分析其临床病理及超声声像图特征与HER-2及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70例男性IDC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为39例,高表达为31例,Ki-67高表达组脉管侵犯阳性率、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及病灶血流信号分级较低表达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阳性为6例,阴性表达为64例,HER-2阳性组存在微钙化灶比例显著高于HER-2阴性组(P<0.05)。结论 男性IDC患者临床病理及超声声像图特征与HER-2及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对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6岁,4个月前发现左侧乳腺肿物半个月就诊,超声提示双侧乳腺腺体回声减低伴导管扩张,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类,临床查体未触及乳腺肿物,诊断为乳腺导管扩张症,未予处理;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PC)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EPC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有16例≥60岁,占64%.声像图表现:14例肿块为实性,11例肿块为混合性,2例伴微钙化,3例伴肿块旁导管扩张,2例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其中仅13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结论:EPC有一定声像图特点,常规超声诊断EPC困难,确诊依赖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BI-RADS-US诊断标准与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0例患者共159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按照BI-RADS-US标准诊断分级,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定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弹性应变率比值,以弹性应变率比值≥3.08为界点判断肿块良恶性,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准确度;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率.结果:良性78例共88个肿块,恶性62例共71个肿块,BI-RADS-US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1.55%(65/71),特异性为73.86% (65/88),准确性为81.76%(130/159);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为94.37% (67/71),特异性为87.50%(77/88),准确性为90.56%(144/159).构建ROC曲线后,两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BI-RADS-US诊断0.851,95%可信区间0.791~0.911;应变率比值诊断0.887,95%可信区间0.825~0.950.两种方法准确性的配对卡方McNemar检验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测定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较BI-RADS-US诊断分级准确性高,对于BI-RADS-USⅣ级肿块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其与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提高乳腺黏液癌的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2例23个乳腺黏液癌病灶的声像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超声BI-RADS要求分析肿块的声像特征等并于术前进行BI-RADS分类诊断;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进行超声声像图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5个单纯型和8个混合型,前者包括7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所有患者均存在无假包膜的实性肿块,86.7% (13/15)的单纯型病灶境界清楚,内部回声等于或略低于皮下脂肪回声;93.3%(14/15)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所有单纯型肿块方向平行于皮肤.75.0%(6/8)混合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边缘,内部回声更低(P<0.01),混合型较单纯型更具恶性特征.总体65.2%(15/23)的病例疑恶性,提示BI-RADS 4级或5级,其中单纯型9例(60.0%),混合型6例(75.0%).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不具备典型乳腺癌恶性肿块的声像特征,单纯型常表现良性肿块声像改变,但均无假包膜这一良性肿块声像特征,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恶性声像特征,建议超声以BI-RADS4级来提示乳腺黏液癌以避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8.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超声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乳腺分叶状肿瘤 (phyllode tumor of the breast ,PTB)的超声表现,以期从超声角度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6例PTB 的超声表现.结果 16例PTB中5例为良性、4例为交界性、7例为恶性.所有病例按超声声像图不同表现分为三个类型:5例表现为分叶不明显或浅分叶状的实质性肿块;6例表现为有明显分叶的实质性肿块;5例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块.肿瘤最大径≤5.0 cm的6例中,交界性及恶性共5例;肿瘤最大径>5.0 cm的10例中,良性者4例.有4例恶性PTB表现为局部边界不清.恶性PTB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结论 PTB具有一些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超声对PT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肿块局部边界不清、血流丰富则提示恶性程度可能较高.良性PTB也可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块.PTB的体积、分叶程度与良恶性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ICC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乳腺IC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大部位于单侧乳腺外上象限。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4例,性质待定2例,误诊为良性肿瘤1例。其声像图表现:形态欠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欠清或不清,多数内部为低回声,后方回声略增强,可伴有微钙化,CDFI示肿块内可见点状、短棒状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阻力指数(RI)平均为0.84。术后病理诊断5例为经典型,2例为混合型,3例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超声在乳腺ICC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超声医师应了解乳腺ICC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微小癌(minimal breast carcinoma,MBC)的超声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MBC 90例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MBC超声诊断正确58例,误诊32例;20例误诊为乳腺纤维瘤,10例误诊为小叶增生,2例误诊为乳腺腺病。肿物最大径0.5~1.0 cm 55例,超声诊断正确37例,误诊18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边缘、微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物最大径≤0.5 cm 35例,超声诊断正确21例,误诊14例,超声诊断正确与误诊患者肿物的纵横比、结节数目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误诊32例中肿物最大径0.5~1.0 cm与≤0.5 cm患者肿物的边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C超声检查肿物最大径0.5~1.0 cm时表现为边缘清晰及无微钙化等良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肿物最大径≤0.5 cm时表现为纵横比1及多发结节声像图特征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定性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230例女性患者(243个肿块)于手术或病理活检前行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按照乳腺影像数据报告系统(BI-RADS)标准进行诊断分类;之后对病变行超声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对其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85%(122/130)、94.69%(107/113)、94.24%(229/243)。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31%(120/130)、86.72%(98/113)、89.71%(218/243)。两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超声(2DUS)、CDFI及超声弹性成像(UE)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腺叶状肿瘤的2DUS、CDFI及UE表现。结果 15例(15/17,88.24%)肿瘤边界较清晰;11例(11/17,64.71%)形态规则,表现为椭圆形或1~2个小分叶,6例(6/17,35.29%)形态不规则,表现为3个以上的明显分叶;8例(8/17,47.06%)肿瘤内部出现囊性变;血流Ⅱ级9例(9/17,52.94%)、Ⅲ级8例(8/17,47.06%);UE评分3分4例(4/13,30.77%)、4分9例(9/13,69.23%)。结论 超声提示明显分叶、囊性变、无微钙化、 血流信号较丰富对乳腺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乳腺癌患者202个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乳腺癌血流分布类型、血流分级与其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结果 202个乳腺癌病灶的血流检出率为91.58%(185/202),周边型血流17.33%(35/202),内部型血流51.49%(104/202),穿入型血流22.77%(46/202),8.42%(17/202)无血流信号.非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类型乳腺癌之间及浸润性导管癌Ⅰ级、Ⅱ级、Ⅲ级之间血流分布类型、Adler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不同大小乳腺癌之间血流分布类型、Adl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块越大,内部型血流、穿人型血流越多,Adler分级越高(P<0.05).结论 乳腺癌血流分布类型、血流分级与大小均呈正相关.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髓样癌的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特征,比较超声、X线检查或超声联合X线检查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髓样癌患者的术前超声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统计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髓样癌超声表现多为形态较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伴后方回声增强,但钙化较少见,血供多较丰富,呈高阻动脉血流,部分患者腋窝可检测到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0%(20/25)。X线检查对乳腺髓样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P<0.01),但对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明显低于超声检查。超声联合X线检查诊断乳腺髓样癌的符合率达92.00%(23/25)。结论联合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乳腺髓样癌可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Detect应用于乳腺包块中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S-Detect与超声医师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同时应用S-Detect技术诊断的453例乳腺肿物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S-Detect的影响因素分组,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并比较S-Dete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因素与病理诊断良恶性的关系。由一个超声医师进行乳腺超声检查与S-Detect检查,由另一个超声医师对留存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美国放射学会BI-RADS分级对包块进行分级,再联合S-Detect做出联合诊断。计算并比较S-Detect、超声医师、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及一致性。结果:453位女性患者,共581个病灶,病理诊断良性病灶411个,恶性病灶170个。S-Detect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及4 cm>病灶≥2 cm的良性病灶误诊率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S-Detect诊断的特异性较高(>80.00%)。S-Detect在患者年龄、乳腺包块所在象限及乳腺包块所在深度分组中敏感性、特异性在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病理Logistic回归得出3个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年龄、S-Detect、乳腺包块最大径),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SDetect的诊断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78,Kappa=0.45,超声医师的诊断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78,Kappa=0.57,超声医师联合S-Detect(初次联合诊断)的诊断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84,Kappa=0.65,超声医师联合S-Detect并参考年龄、最大径及S-Detect的影响因素(再次联合诊断)的诊断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为0.89,Kappa=0.76,P<0.05。结论:S-Detect诊断的特异性较高,诊断浸润性导管癌的符合率较高,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符合率较低,4 cm>病灶≥2 cm的良性病灶漏诊率较高。S-Detect应用于乳腺包块的诊断可以提高超声医师诊断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CDFI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CDF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55例乳腺病变术前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及CDFI检查。CDFI依据Alder血流分级法、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进行评估。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技术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155例共检出187个乳腺病灶,其中恶性57个、良性130个。CDFI与弹性评分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68.42%(39/57)、75.38%(98/130)、73.26%(137/187)及84.21%(48/57)、84.62%(110/130)、84.49%(158/187);弹性成像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CDFI(P均<0.05),而二者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和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及0.89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高于CDFI。 相似文献
17.
彩超对乳腺肿瘤血流频谱及形态学的分析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超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参数,试图为临床提供更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方法术前1周运用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124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的血流形态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分支型和散在星点状为主,其中散在星点状最为多见,但无特异性。恶性肿瘤以中央穿入型为最特异性的血管形态学特征,特异性为86%。乳腺癌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加速时间(AT)缩短,峰值前移,频谱形态呈“匕首”形。舒张期频谱形态在小乳癌常表现为流速曲线降幅较大,超过舒张期最高流速的1/2以上,甚至可降至基线水平。血供丰富者,舒张期流速曲线降幅较小,呈动静脉瘘的湍流频谱。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加速时间较长,峰值居中,频谱形态呈“三角”形。舒张期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流速曲线降幅较小。乳腺恶性肿瘤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要高于良性肿瘤,但良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如以频谱形态特征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83%,特异性96%,可视为特异性的乳腺癌血流频谱形态;如以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12cm/s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79%,特异性71%;两者结合诊断乳腺癌其敏感性为89%,特异性98%。结论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形态学及动力学指标的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及超声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PTB)的临床及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B患者的临床和乳腺超声影像资料。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1~59岁,病程1周~5年。首发症状为乳腺无痛性肿块。所有肿块触诊质地坚韧,表面光滑,可以活动。乳腺超声检查共显示瘤体10个,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7/10)。所有肿块按超声声像图不同表现分为3个类型:其中分叶形6个,圆形、椭圆形或呈浅分叶状的3个,不规则形状1个(内部呈囊实混合性)。肿块直径1.5~9.5cm。按WHO分类标准,其中良性6例,交界性2例,恶性2例。多数交界性和恶性PTB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肿块内均未见钙化灶,未见异常血管图像,无邻近组织结构紊乱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结论:PTB在临床及超声影像表现上与纤维腺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中年妇女乳腺发现较大肿块且短期内迅速长大并结合一些特征性的超声声像图应高度怀疑PTB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