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ECP浓度。同时检测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ECP与Eos之比值与PEF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小儿哮喘支气管粘膜炎症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浸润并释放出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多种炎性介质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本文通过对儿童哮喘发作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ECP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值的观察,探讨血清ECP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哮喘发作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7岁。缓解组10例,为经治疗后无明显症状者,男5例,女5例;年龄3~6岁。正常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3~6岁。12 血清ECP测定 抽取3ml静脉血于普通玻璃试管中,25℃静置60mi…  相似文献   

3.
分别测定发作期及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新型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IgE、IgA、IgM、IgG)含量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发作期过竹哮喘患者血EOS、ECP、IgG均明显高于缓解这竹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发作期及缓解期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EOS、ECP和肺功能(FEV、PEFE)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缓解期过敏性哮喘者Idi  相似文献   

4.
应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儿童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计数及呼气峰流速(PEF)。结果显示,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且ECP水平与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程度及病情轻重,对指导诊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活性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杭君  孙滨 《医学争鸣》1996,17(3):203-205
嗜酸性粒细胞是哮喘发病中的重要效应细胞为研究哮喘患者体内EC的激活程度,我们选择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和外周血EC密度作为其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低密度嗜酸细胞(36.30±14.80)%较正常人(14.71±8.20)%增多;患者血清ECP浓度(10.74±7.22)mg/L也高于正常人(6.39±4.91)mg/L,哮喘患者血HE百分比与ECP浓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1]。嗜酸细胞所分泌的阳离子蛋白(ECP)是引起哮喘、气道炎症的主要化学介质,是反应气道炎症活动的指标之一。测定血清ECP既能反应嗜酸细胞的分泌水平和活化状态,也能间接...  相似文献   

7.
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过敏怀紫癜(HSP)患儿中的作用,应用PharmaciaCAPSystemECPFEIA荧光酶标法测定42例HSP患者血清ECP水平。结果HSP急性发作期血清EC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经激素治疗缓解组(P〈0.001),伴肾脏受累患儿血清ECP明显高于无肾脏受累患儿(P〈0.01),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CP参与HSP疾病的病  相似文献   

8.
各种嗜酸细胞活化因子对其表面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种嗜酸细胞活化因子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末梢血嗜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嗜酸细胞分离采用Percol不连续比重梯度离心法,粘附分子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cna。结果:血小板活化因子(PAF)、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卟啉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均具有增强嗜酸细胞表面粘附分子LFA1β及Macl表达的作用(P<0.01);而VLA4,LECAM—I于PAF、GM—CSF、PMA及fMLP刺激后明显降低(P<0.01),IL-4刺激后无变化。结论:PAF、SP、NKA、GM—CSF及PMA作为嗜酸细胞活化因子通过增强其表面粘附分子LFA1β及Macl的表达在支气管哮喘病理形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哮喘患者痰液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两种疾病发病机理的异同。方法采用荧光酶标法对COPD和哮喘患者痰液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哮喘组痰液ECP为(278.4±149.8)μg/L,显著高于COPD组(78.4±46.4)ug/L,p<0.05。哮喘组痰液ECP水平与呼吸秒率(FEV1%)呈显著负相关(r=-0.68,p<0.05).而COPD组两者之间未显示出明确的相关性。结论COPD和哮喘息者虽然都存在着气道炎症,但两者的性质不同,痰液ECP浓度测定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Quan B  Tang C  Wang D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1):827-829
目的了解特异性过敏原刺激下CD4T细胞活化以及白细胞介素5(IL5)释放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作用。方法对12例过敏性哮喘(AA组)、9例过敏性非哮喘(AN组)患者以及10例正常对照者(N组)用过敏原屋尘螨提取液(HDM)进行全肺吸入激发,测定激发前后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液和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CD4CD25细胞、嗜酸粒细胞(EOS)、IL5、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AA组迟发气道反应(LAR)发生率明显高于AN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此种差异与BAL液中的EOS计数(r=0539,P<005)、CD4CD25细胞、IL5及ECP水平相关。结论CD4T细胞活化与哮喘状态有关,也与过敏状态有关;特异过敏原刺激是过敏性哮喘病人CD4T细胞活化的重要原因;IL5是EOS选择性活化因子,它主要在气道局部调控EOS的聚集和活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分子表达与IgE水平相互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结合APAAP桥联酶标技术和IRMA技术对61例哮喘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23分子表达和血清总IgE水平进行研究测定。结果: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B细胞中CD23+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B细胞中CD23+细胞的比例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0.01);外源型哮喘与内源型相比,CD23+细胞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以外源型哮喘升高为明显。哮喘患儿B细胞中CD23+细胞百分率与血清总IgE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提示CD23主要表达于活化的B细胞,并直接参与了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血清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在常见呼吸道疾病中的意义。选择哮喘3例,常见呼吸道疾病37例,正常对照10例三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瑞典Pharmacia的CAP系统检测其血清ECP,应用伊红丙酮法计数嗜酸性细胞。ECP浓度与EOS直接计数之间做直线相关系数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11例ECP增高,其中哮喘患者均正常,正常对照组1例增高;ECP浓度与EOS直接计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3.
平喘中药对致敏性哮喘豚鼠气道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林建海  刘宝裕 《上海医学》1996,19(11):638-641
为研究平喘中药对气道的作用,我们测得致敏性哮喘豚鼠支气灌洗液(BALF)白蛋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比正常对照组豚鼠明显增多(P〈0.01),淋巴毒素C4(LTC4)及E4(LTE4)比对照组增高(P〈0.05),致敏豚鼠在吸入过敏原促发哮喘前腹腔注入平喘中药(麻黄,百部,地龙,杏仁和防风)而哮喘时BALF的白蛋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比未用中药的哮喘组明显下降(P〈0.01),LTC4和  相似文献   

14.
陈正贤 《广东医学》1996,17(12):803-804
检测已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制8周以上的22例哮喘患者血清阳离子蛋白,血嗜酸细胞和肺功能FEV1,PF,并选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患者组有ECP值明显高地对照而FEV1和PEF值则低于对照组,7例患者的ECP值高于12μg/L,而其FEV1则低于605预计值,血清ECP和FEV1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研究白细胞介素-5(IL-5)是否对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具有直接的趋化和激活作用。方法:将人重组IL-5经纤维支气管镜直接注入哮喘患者(8例)右中叶或左舌叶的肺段支气管,而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为对照。24h后复经纤支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支气管粘膜组织。然后计数BALF中的EOS数并测定其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免疫组织学技术显示粘膜组织中总EOS(BMK-13+)细胞及活化EOS(EG2+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IL-5组BALF中EOS和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IL-5组BMK13+和EG2+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5不但可以趋化EOS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还可促使其活化。提示IL-5在哮喘气道的炎症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哮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发作期、22例缓解期哮喘儿童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结果显示:哮喘发作组G-CSF阳性率42.5%,显著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TNF-α水平在哮喘发作组、缓解组都比正常组显著升高,发作组中G-CSF阳性组的TNF-α又低于阴性组。以上提示细菌性感染在哮喘发作期中仍占一定比例,此对哮喘起促发作用,建议对G-CSF阳性者使用抗生素。由于两者均是重要的细胞因子,可参与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外间质(ECM)成分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探讨它们和甲胎蛋白(AF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13例患者血清中HA、LN、ⅣC、AFP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患者HA、LN、ⅣC、AFP的血清含量均数(除轻度组LN外)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慢性肝炎轻度组3种细胞外间质成分中ⅣC的阳性率最高,并且其含量与AFP的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ⅣC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其血清水平与肝细胞胶原代谢及分泌AFP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哮喘豚鼠模型研究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polyglycoside,TⅡ)对哮喘豚鼠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诱发致敏豚鼠哮喘发作,同时进行TⅡ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对照治疗,观察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学、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豚鼠诱发哮喘后24h和72hBALF中炎性细胞、嗜酸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的结果显示,哮喘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而TⅡ和DEX治疗组尤其是TⅡ大剂量组则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哮喘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组织形态学也显示TⅡ对哮喘豚鼠迟发性哮喘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TⅡ对哮喘豚鼠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的哮喘患者血嗜酸细胞的化学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杭君  孙滨 《医学争鸣》1995,16(6):437-439
探讨哮喘患外嗜酸细胞(EC)的氧化代谢活发表主活性氧产生与正常人的差别,并了解重要致喘介质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形成哮喘动物模型(哮喘组)。用雷公藤甲素(简称“雷公藤组”)处理哮喘模型后,测定以上二组和正常对照组豚鼠对组织胺的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绝对计数、低密度Eos(HEos)百分比以及E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活力增强活性(EVEA)。发现哮喘组气道反应性非常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雷公藤组(P<0.01),雷公藤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哮喘组Eos绝对计数和HEos%均与气道反应值(PC20值)显著相关(r=-0.76和-0.88,P<0.05和0.01)。雷公藤甲素处理不能抑制哮喘模型肺内的Eos聚集,但却降低HEos%至正常组水平。哮喘组BALFEVEA显著高于对照组、雷公藤组。哮喘组BALFEVEA与HEos%呈显著的正相关(r=0.75,P<0.05)。以上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索具有降低哮喘动物模型气道反应性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减少“活化”的HEos有关。雷公藤甲素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