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电刺激Wistar大鼠尾-嘶叫法测痛,对比肌肉注射和“足三里”穴位注射槲皮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与肌肉注射相比,穴位注射槲皮素出现镇痛作用较快较强较持久。结扎穴位的腓深神经和静脉后,穴位注射槲皮素的镇痛作用推迟、减弱.去除外周交感神经,穴位注射槲皮素镇痛作用全部消失。结果提示,穴位注射槲皮素镇痛作用与穴位局部的神经支配和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鼠“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镇痛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起效速度与作用强度均经同剂量肌肉注射好,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无镇痛作用,提示穴位药给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度冷丁的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其起效速度与作用强度均比同剂量肌肉注射好,生理盐水穴位注射无镇痛作用.提示穴位给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时镇痛的要求,我们通过对临床328例产妇临产后采用穴位注射无痛注射用水、肌肉注射曲马多、心理安慰疗法等不同的镇痛方法,对比结果,穴位注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曲马多药物及心理安慰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的疗效差别。方法60名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治疗3个疗程(30d)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弥可保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神经病变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结论弥可保针剂的足三里穴位注射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将胃癌终末期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足三里穴穴位注射度冷丁;B组单纯针刺足三里;C组度冷丁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三组止痛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3.0%,B组71.8%,C组60.5%.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度冷丁穴位注射对胃癌终末期疼痛镇痛效果较好,镇痛效果优于其它两组(P<0.01).  相似文献   

7.
侯月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50-651
目的观察氯丙嗪肌肉注射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15例50 mg氯丙嗪肌肉注射组和15例氯丙嗪足三里(双)25 mg穴位注射组,治疗15 d,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比较,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兴奋状态的控制作用明显优于氯丙嗪肌肉注射组,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丙嗪肌肉注射组。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独特、安全,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穴位注射法对感冒患者的治疗效果,将中西药结合穴位注射法与常规臀部肌肉注射法相比较,治疗3d后,显效率分别为93.1%和71.8%,穴位注射组与臀部肌肉注射组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认为采用穴位注射法可提高感冒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实验在于探讨穴位注射胸腺肽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肌肉注射胸腺肽和选取大鼠"足三里"、"关元"及"内关 "三个穴位注射胸腺肽的方法,观察对大鼠IgG、IgM的影响.结果:运动对照训练组大鼠血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通过注射药物能抑制运动训练导致的免疫球蛋白降低,肌肉注射药物组、穴位注射药物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注射药物组与肌肉注射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胸腺肽疗法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运动能力,且穴位注射疗效优于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0.
东亚钳蝎毒素的镇痛作用与吗啡镇痛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辐射热甩尾反射测定大鼠痛阈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了东亚钳蝎毒素和吗啡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向侧脑室内注射2μL或肌肉注射0.05mL、0.01%蝎毒液的镇痛作用分别比相同给药途径、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强,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侧脑室内注射0.03%蝎毒液2μL的镇痛作用比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稍强,但无显著差异,P〉0.05。蝎毒经肌肉注射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使大鼠痛阈明显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阿托品复合液对结肠镜检查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4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结肠镜检查前,观察组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阿托品复合液;对照组予肌肉注射曲马多阿托品复合液.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插镜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阿托品复合液对结肠镜检查的镇痛效果好、无创、安全、术中患者清醒,可保证结肠镜检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胸腺肽和穴位注射对运动训练大鼠自由基防御体系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不同途径的给药方法,肌肉注射胸腺肽和选取大鼠"足三里"、"关元"及"内关"三个穴位注射胸腺肽,观察对心肌组织中CAT、GSH-Px、SOD的影响.结果:运动对照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P<0.01).肌肉注射组和穴位注射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高于运动对照组(P<0.01).穴位注射组心组织CAT、GSH-Px、SOD含量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和胸腺肽的双重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能减轻大强度运动对心肌细胞的损害,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且穴位注射疗法疗效优于肌肉注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用辐射热甩尾反射测定大鼠痛阈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了东亚钳蝎毒素和吗啡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向侧脑室内注射2μL或肌肉注射0.05μL、0.01%蝎毒液的镇痛作用分别比相同给药途径、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强,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l。侧脑室内注射0.03%蝎毒液2μL的镇痛作用比同浓度、同剂量吗啡的镇痛作用梢强,但无显著差异,P>0.05。蝎毒经肌肉注射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使大鼠痛阈明显升高。证明蝎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91年4月至1992年6月,我们对95例麻醉术后引起尿潴留及术后拔出尿管后出现尿潴留的患,分别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和肌肉注射对比治疗,结果表明,穴位注射组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槲皮素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小鼠扭体和电嘶叫法研究发现,ip50,100,200mg·kg-1槲皮素具剂量依赖性镇痛作用。在小鼠扭体模型上槲皮素镇痛作用效价强度约为金丝桃甙的1/5。口腔病人患处应用1%槲皮素无镇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槲皮素的镇痛作用是中枢性的,其镇痛作用不仅比金丝桃甙弱,也不具备金丝桃甙局部镇痛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野木瓜穴位注射在手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穴位注射药物(又称水针疗法)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已有50余年历史,但穴位注射纯中药制剂实施外科手术超前镇痛辅助麻醉以及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尚未见报道。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采用天然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进行超前镇痛,以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保持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对兔胃动力紊乱调节及作用途径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及作用途径。方法:实验通过自建兔胃动力紊乱模型,以体表胃电活动(Electrograstro Activity,EGA)为客观指标,观察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以下称穴注)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和穴位注射效应的作用途径及其对药物药理反应的可信性。结果:①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明显;②穴注后产生的效应及作用大小与所选药物种类相关;③调节作用途径与神经-经络密切相关;④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结论:穴位注射的效果是肯定的、客观的,穴注具有生物放大功能,作用途径与经络和神经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指压内关穴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指压内关穴镇痛,对照组于结肠镜检查前10 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镇痛。比较两组检查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分级,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SP)水平。结果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观察组疼痛程度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EP、S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指压内关穴在结肠镜检查中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护理观察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方法:把1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就诊治疗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10mg胃复安注射。结果: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具有健脾和中,止呃降逆的功能,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阳性孕妇孕期足三里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 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 2001年 11月~2003年 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将 190例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孕妇分为两组: 足三里穴位注射组 92例, 于孕 20、24、28、32、36周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共 5次, 每次 200IU。肌肉注射组 98例, 于相同时间肌肉注射HBIg。采用酶联免疫法, 检测用药前、后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的HBsAg、HBeAg及HBsAb, 采用核酸扩增 (PCR) 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92例足三里穴位注射者, 新生儿宫内感染 8例, 宫内感染率为 8 7%, 低于肌肉注射组 (P<0 01)。穴位注射组新生儿脐血清HB sAb检出率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组 (P<0 05)。穴位注射组临产前血清中HBV-DNA含量显著低于肌肉注射组 (P<0 05)。结论 孕妇通过足三里穴位注射HBIg, 可有效减少HBV的宫内感染, 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