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济宁市郊区唐口乡的现场实验观察,证明在黄淮地带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依靠加强传染源检测与管理的措施,可能在几年的时间内达到控制与消灭疟疾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传染源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梢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 d之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 d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3.
鲁南滨湖地区微山县1986~1991年共发生疟疾41例,分布在16个乡镇的32个自然村。其中输入病例1986~1989年仅1例,1990~1991年5例;当地感染病例1986~1987年19例,1988~1989年未发现,1990~1991年5例;不明病例1986~1988年与1989~1991年分别为6例和5例。1989~1991年有病灶点11个,其中外源性灶点5个,内源性灶点1个,来源不明灶点5个。在调查的10个灶点中,活动或有潜在活动的灶点共7个。调查显示,当地疟疾灶点呈广泛散在,近年输入性病例有明显增加,当地感染病例也有回升趋势,多数灶点有传播或潜在传播存在,在当前情况下,不应放松对当地疟疾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与我国相邻的缅甸克钦邦芒温区疟疾流行情况,指导我国云南省对输入性疟疾的防治。方法对芒温区3个村寨的所有居民和区中心学校学生询问疟史,同时采血,涂制血片,镜检疟原虫。结果共调查424人,居民带虫率16.3%(95%CI:12.9%~20.1%);1年内2次及以上疟史率和1次疟史率分别为56.8%(95%CI:52.0%~61.6%)和99.1%(95%CI:97.6%~99.7%);低年龄组人群带虫率显著高于高年龄组(P<0.01),但带虫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缅甸芒温区为稳定超高度地方性疟疾流行区,对我国2020年消除疟疾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我国间日疟重点流行区,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当时年发人数高达数百万人,而且大部分患者分布在鲁南的30个重点县。为了有效控制山东省重点疟区疟疾流行,采取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控制对策,控制了疟疾流行,为山东省实现基本消灭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1991~1992年在云南中部和东北部两个不同防治措施的疟区,进行原虫率和发病率考核的同时,进行了IFA血清学监测,表明血清学监测能更敏感地反映疟疾传播的变动和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黄淮平原河网地区间日疟防治对策,于1981~1986年在河南省鹿邑县观堂乡进行试点研究,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减少人蚊接触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发病率从1981年的44.07‰降至1986年的0.24‰。实验证明,在该类地区采取上述抗疟对策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无免疫力的人群短期进入疟疾流行区,为防止疟疾感染使用抗疟药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获大家共识。化学预防促进了某些疟疾流行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而采用抗疟药保护疟疾流行区居民则具有争议,英国伦敦学者Greenwood就过去抗疟药在不同方面使用情况作了回顾,并对疟疾控制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与当前的流行病学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以及费用-效益原则的新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新的防治对策以高危村和高危人群为重点,结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综合性措施,包括:在高危村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村和曾在山上住宿的高危人群进行集体药物治疗,对疟疾病例进行追踪治疗,但不采用传统的杀虫剂喷洒或浸泡蚊帐。结果:采取新的防治对策措施后群众的疟疾知识、蚊帐使用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所提高,各项疟疾指数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全乡的年疟疾带虫发病率从1994年的3.5%下降至1996年的1.1%和1997年的0.8%;恶性疟带虫发病率从1.0%分别下降至0.3%和0.3%;疟原虫率从1995年5月的7.2%下降至1996年11月的2.1%和1997年10月的1.2%,其中恶性疟原虫率则从1.2%下降至0.1%;没有疟疾病例的村比例从18.6%上升到54.2%,发病率大于5%的高危村从14个减少至2个;费用-效益比率1995~1996年为1∶2.4,1997年为1∶4.4。结论:试点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从而为进一步控制海南山区的疟疾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优化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计量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大山区血吸虫病的防治对策作分组定量研究,用经济效益分析法对几种防治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取人畜普遍化疗加重点环境灭螺杀蚴及健康教育的防治对策奏效迅速,效果显著。实施这一对策4年后,居民感染率由24.9%降至0.2%,家畜感染率降为0,儿童无新感染,查不到阳性钉螺,水体测定无感染性。经济效益评价表明此对策费用较低。实施这一对策能够迅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和阻断传播,但应加强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丘陵地区疟疾防治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丘陵地区的疟疾防治策略。方法 搜集江津市1950-2001年的疟疾疫情,蚊种调查和实施疟疾防治措施,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的流行特征,流行区类型,并对不同疟疾防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江津市的疟疾流行特征是:疟疾发病的高峰季节在7-9月,以青壮年农民发病为最多,男女性别比例为2.16:1,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采取“两根治,一预防”和灭成蚊为主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流行强度,缩短流行时间,但不能完全消除流行周期。从1986年起同时结合进行按蚊幼虫孳生地的改造,效果显著。自1992年以来疟疾发病率已连续10年被控制在1/万以上,并消除了流行周期。结论 江津市具有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性流行区的流行物征,采取“两根治,一预防,成片灭蚊”与改造按蚊幼虫孳生地相结合的防治策略能有效地消除疟疾流行。以稻田积火为蚊幼虫主要孳生地的丘陵地区可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来达到消灭蚊幼虫孳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疟疾监测措施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1991-1995年江苏省10个发病率<1/万的县(市)疟疾监测措施效果,结果表明疟疾发病率在较低水平上仍持续下降,年平均下降速率为34.93%,中华按蚊媒介能量和疟疾基本繁殖率呈低水平。表明监测措施效果显著。监测结果还提示,在上述疟区血栓对象拟可改为“二热”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点和简化疟疾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广东省有嗜人按蚊分布的 12个市、县作为观察点。每个市、县重点抓“三热”病人血检、现症病人根治和媒介按蚊监测。对输入性病例疫点不作任何处理 ,只进行现症病人根治 ;对原发和输入继发病例除现症病人根治外 ,病人家属需进行假定性治疗。结果 广东省 12个嗜人按蚊分布区的市、县 ,4年居民平均血检率为 0 .5 4 % ,疟原虫平均阳性率为 0 .35 % ,血检数量虽然由人口总数的 5 %减少至 0 .5 4 % ,但每年疟疾年发病率都是稳中有降 ,没有暴发流行点出现。广东省嗜人按蚊吸血习性通过加权校正 ,吸人血比例为 6 8.2 % ,吸牛血比例为 31.8%。 4年所发现的 16 78例疟疾病例均呈散发性 ,平均每个疫点仅 1.14个 ,各病例之间无必然联系。 结论 在广东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防治后期 ,疟疾的监测方法完全可以简化为只进行“三热”病人血检和现症病人根治。血检数量为人口总数的 0 .5 %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1989~2003年江苏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疾控制后的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县1989~2003年疟疾疫情资料,对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或阳性率进行相关分析或显著性检验.结果全省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疫情出现波动与局部疟疾暴发有密切关系.2003年复媒介地区发病率为0.32/万,单一中华按蚊区发病率为0.06/万,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1).本地居民发热病例血检阳性率为0.06%,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5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与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江苏省复媒介地区疟疾潜在流行的危险性仍较高,控制局部暴发点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媒介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两种按蚊共存地区控制间日疟效果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两种按蚊共存地区间日疟发病率的措施,选择六合县马鞍乡为纵向观察试点,采取灭蚊与传染源查治措施的不同组合,观察1991~1996年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小学生疟原虫阳性率、间接荧光抗体(IFA)阳性率、按蚊种群比例和密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采取灭蚊措施时,年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当无灭蚊措施时,则发病率回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和年发病率的变化基本吻合。结果表明:两种按蚊共存地区,采取灭蚊措施能有效地控制间日疟发病率,除年发病率外,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率和IFA阳性率也可用于评价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贵州省残存嗜人按蚊地区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为制定疟疾防治及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布区 1999~ 2 0 0 1年疟疾发病及病例侦察情况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人及疫点类型 ,疫点平均病例数等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 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仍超过 1 ,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 0 .2 5 % ,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31% ,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84 .5 9% ,输入性病例占 15 .4 1% ,内源性疫点占 87.2 3% ,外源性疫点占12 .77% ,平均疫点病例数为 1.30例。 结论 嗜人按蚊疟区是现阶段主要疟疾高发流行区 ,发现病人的主要手段仍是对当地发热病人的血检 ,以本地病例和内源性疫点为主 ,发病比较散发 ,呈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氯氰菊酯浸帐防制疟疾媒介按蚊效果。 方法 在疟疾暴发流行点 ,以 12 .5 %氟氯氰菊酯水乳剂按 15mg/m2 帐面的剂量 ,对居民的蚊帐实施浸泡 ;定时、定点室内晨间帐内、室外人诱和猪舍内捕蚊观察按蚊密度 ;通过疟史调查了解疟疾发病情况。 结果 浸帐后连续 2年居民帐内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密度分别较浸帐前下降了10 0 .0 0 %和 99.93 %。浸帐当年未浸泡居民帐内仍可捕到两种按蚊 ;室外人诱及猪舍内嗜人按蚊密度有所回升 ,但室外人诱该蚊占按蚊的比率显著下降。第 2年后两种捕蚊方法未再捕到嗜人按蚊 ,而中华按蚊则维持较高密度 ,显示浸帐对降低中华按蚊种群数量的效果不佳。疟疾发病率从浸帐前 (1999年 )的 2 1.0 1%下降至 2 0 0 1年的 1.3 8%。 结论 一次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 ,可明显降低嗜人按蚊密度 ,能有效控制疟疾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地区疟疾传播潜势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郊区1975、1980-1984年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试用Macdonald(1957)的公式计算基本繁殖率,估算疟疾传播频率。结果与当地相应年份的疟疾发病率趋势基本一致。1982年后,基本繁殖率已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考核福建省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区的疟疾防治效果。 方法  1988年起对该类区的疟疾与媒介实行监测 ;1998~ 2 0 0 0年按照卫生部 WHO的课题 ,选择建阳市童游镇和邵武市水北乡实施纵向监测。每年在疟疾流行季节 (7~ 10月 ) ,组织专业人员 ,捕捉原嗜人按蚊村人房 (帐内 )按蚊 ,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 ;对发热者采血镜检疟原虫。 结果 对原该蚊分布的 2 63个和 2个村的纵向观察 3年 ,均未再捕到嗜人按蚊。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从 1988年的 13 15例降至 2 0 0 1年的 3例。 结论 福建省抗疟措施有效 ,防治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