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药品商家通过媒体对人们的误导,大多数病人认为用"高档次"的抗生素才可以早期治愈疾病,使得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多用头孢菌素一、二、三代,这些药物在给患者减轻疾病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二重感染机会.近几年来,临床上在治疗菌群失调时,多用大扶康、万古霉素等药物,但二者药物的价格较昂贵,也给病人造成经济负担.为此,我科从1999年~2001年,用正常人大便灌肠的方法,先后成功治愈了2例术后菌群失调的患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4.
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正常菌群参与机体的营养消化吸收、生物拮抗、免疫、抗肿瘤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并维持机体健康。一旦受到宿主及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平衡状态被打破,则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引发和加重各种疾病。该文就肠道菌群失调的类型、致病因素、临床表现、相关疾病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肠道菌群失调是中西医临床的常见病,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西药的不良反应多、菌群耐药性逐渐增加等原因,导致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其发病与伏邪致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伏邪理论几乎贯穿于本病发病的全过程。通过对伏邪理论的溯源,从中医学伏邪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失调的病因、发病特点与治疗思路,以期为肠道菌群失调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扩展诊疗参考及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一种因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肠内菌种比例失调、菌种数量改变及肠内细菌(或毒素)移位的病理状态。脓毒症作为急重症监护室极为常见的高致死性综合征,是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反过来会显著加速脓毒症的发展。肠道虽然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和内毒素库,但临床医生在救治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时,往往会忽略肠道菌群失调所带来的危害,最终可能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地从脓毒症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神曲"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神曲”在肠道微生态失衡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中药大黄煎剂给小鼠灌胃8日,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病理模型,将菌群失调小鼠分为3组:自然恢复组、药物对照组、神曲治疗组。实验动物经不同因素处理后,取各组小鼠肝脏、心脏、肾脏和回肠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结果:治疗组肝脏、肠管、心脏、肾脏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其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有差异。各治疗组SOD、MDA值与正常组比无差异,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有差异。结论:中药“神曲”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肝脏、肾脏和肠道病变具有调整和保护作用,对肠道菌群失调动物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本文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3)
目的治疗1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方法应用健康幼儿大便悬液保留灌肠。结果患者在3天内腹泻症状得以控制,排便规律,粪便成形。结论健康幼儿大便悬液保留灌肠能迅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0.
11.
自 1998年我防疫站配合我院儿科使用氟哌酸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效果满意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 1998年住院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 ,年龄为 :8个月~ 10岁、3岁以上占 75 % ,其中大部分发病 2d后入院 ,在家口服黄连素或新诺明 ,或在单位卫生所肌注或静滴庆大霉素效果不理想者。诊断操作 (1)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 (2 )大便镜检白细胞数在 15个以上 /高倍视野、或少量红细胞。病例分为 :观察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 ,病程、病状、大便镜检、两组均无明显差异。2 方法观察组用氟哌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开塞露保留灌肠在儿童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小儿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因便血待查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8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对患儿实施的肠道准备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肠道准备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肠道准备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开塞露保留灌肠的方法,使用波士顿肠道评分量表(BBPS)进行肠道清洁度评分。比较两组患儿肠道清洁度、肠镜检查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BBPS总分为(7.39±1.06)分,肠道合格率为93.1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肠镜检查时间为(15.7±6.97)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能提高儿童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质量,缩短肠镜检查时间,且不会增加患儿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菌群失调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总结作者自1999年2月至1999年8月间收治的菌群失调症9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涂片革蓝染色法发现大量革蓝染色阳性球菌和霉菌。治疗方法包括停用广谱抗菌素,口服整肠生药物治疗效果良好,全部病例在3-5天治愈。结论:临床应避免滥用大量广谱抗菌素。术后出现不明原因腹泻应及时大便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思密达灌肠治疗儿童腹泻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0例患儿随机分组.采用对照组方法,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思密达灌肠治疗儿童腹泻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思密达灌肠治疗儿童腹泻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肠道永疗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结肠水疗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肠道水疗能显著提高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肠道疾病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管,插管深度20~22 cm,50m l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注入药液,并抬高臀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方治疗老年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诊的101例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患者以掷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单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51例采用健脾止泻方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肠道微生态水平.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方联合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能显著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群数量,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有效缓解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确诊为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平均分两种,均给予饮食调整和蒙脱石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酸菌素片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乳酸菌素保留灌肠配合蒙脱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