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伤寒杂病论》中酒的分类与使用进行分析、总结,首先考证书中所用之酒多为当今米酒而非白酒。其次,归纳张仲景使用酒的主要作用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1)温阳散寒。2)通药性之凝滞,防补剂之黏稠。3)活血通经,破坚消癥。4)用药反佐,去性存用。5)祛风补虚。6)健脾除湿。其次,将用到酒的25首方剂按照用酒功效、方剂名称与用酒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探寻张仲景用酒之义,指导进行临床实践。最后,探寻酒的使用原则与误用酒后的治疗方式,并对酒的后世使用及临床展望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虢周科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5,(3)
薤白,又名薤根、野蒜、小独蒜、薤白头,辛苦温,功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主要用于以下两方面; 1、温通心阳,以治胸痹。《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说:“胸痹之为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萎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萎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胁下逆抢心,积实薤白桂枝汤主之。”胸痹是胸阳不足,阴邪上逆,闭塞清旷之区,阳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张仲景组方用药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行基础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经方的解读,研究探寻张仲景运用半夏的规律.结果:半夏有止呕、化痰饮、散痞结益脾胃、止痛之功用,且量不同效各异,用量上贵在酌量权度,配伍衡定.结论:临床中只有针对病变证选方用药,不拘泥于单一的配伍关系,活学活用,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经典方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兴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4):184-186
通过剖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配用细辛的典型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大黄附子汤、乌梅丸、三黄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赤丸和小青龙汤,阐明了细辛在祛寒邪、主痹证、通血脉和化水饮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中可体会出“方书之祖”制方遣药的精湛性,确不愧为后世制方的规矩准绳;最后根据仲景对细辛的用量之重,与现代重量相折算,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雄辩地说明了细辛在汤剂中可重用的机理所在和治疗意义,为临床重用细辛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另外,还指出了临床大剂量使用细辛时,切不可“·单·用·末”冲服,及与它药配伍煎服时,亦需先煎、久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李永清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1990,(2)
麻黄,是辛温解表药.具有发汗、平喘与利尿之功能.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三十多方应用麻黄,其作用,因配伍不同,而有祛风湿,散水邪,宣肺气与开腠发汗等区别. 1 开腠发汗麻黄与桂枝相配.主要用于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肌腠闭塞,太阳经输不利,临床以发热,恶风寒,头项强痛,身体骨节疼痛, 相似文献
7.
8.
仲景《伤寒》、《金匮》二书用牡蛎者十二方,其中有二方(牡蛎汤、白术散)系宋林亿等校正《金匮》时,从《外台秘要》等书中补入者。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仲景法的发展,因为二方的补入并没有远离仲景理法方药系统。《外台秘要》对仲景的治法并有所补充,如十二方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伤寒论》本是治疗少阳病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等证的,这些证状 相似文献
9.
李晓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5):69-70
<正>1脾阴郁滞之腹痛,善用芍药《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芍药味苦入血分。《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说明芍药所主腹痛应为实证,而非虚痛。仲景在《伤寒论》中280条中证实了这点: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 相似文献
10.
11.
暑湿泄泻的病因多为胃肠湿热为患 ,清热利湿 ,苦寒燥湿 ,清暑化湿为治疗常法。此外根据笔者临床观察 ,清肃肺胃亦至关重要 ,在上述诸法中加入石膏 ,往往收效更佳。雷少逸《时病论》曰 :“暑热下逼 ,先伤乎上 ,夫五脏之位 ,惟肺最高 ,……且暑中有火 ,肺体属金 ,火未有不克金者也”。盖肺主气为水之源 ,肺受暑热所伤 ,治节无权 ,敷布不能 ,水谷精微直趋下行 ,泄泻乃作。若肺胃清肃 ,水道通调 ,一身治节之令行 ,脾得肺胃之气助 ,转输复常 ,中湿可运 ,邪热乃除 ,泻亦遂瘥 ,因而清肃肺胃 ,保护津液实为治疗暑泻之重要措施。至于清肃肺胃的药物当… 相似文献
12.
13.
陈宝明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4,(1)
祖国医学是个伟大的宝库,医德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历来都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认为医家行医必须具有优良的医德情操,所谓“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学家,他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历代人民的赞美,且将其尊称为医圣。本文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为蓝本,并结合其它史书中有关张仲景的一些典故,从其严谨的治学精神、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精神,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张仲景崇高的医德情操,旨在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这位伟大的医学家,从中吸取精神食粮,克服当前医务界所出现的弊端。由于水品有限,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文献考据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对仲景方中药物计量只能用东汉官制进行阐析:东汉、魏晋在官秤以外不存在其他权衡制度,医家无力在官制以外创建另外一种秤两,医家不敢另行官秤以外的任何秤两,医药计量具有高度的历史稳定性,两汉权衡标准相差不大,晋代权衡沿用东汉制度,隋唐方药计量仍用汉制,经方1两的量值即是东汉官秤1两13.8 g。 相似文献
16.
17.
赵天才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4-5
以《金匮》中张仲景灵活用方之规律为着眼点,深入探讨了其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1.突出了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治疗学思想;2.体现了遣药组方的原则性与灵活性;3.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药物资源,拓宽了某些方药的应用范围;4.为方剂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启迪后学,为治疗杂病之典范。 相似文献
18.
刘傲霜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2,4(1):46-47
张仲景被后世医学界尊为“医方之祖”。今之医林,众多临床医师所推崇的是仲景的“内服经方”,殊不知这位医圣也曾留下了许多外治经验,他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中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 相似文献
20.
医圣仲景所用之主要有清酒、白酒2种。清酒自西周源始,是一种质优的无灰酒,色近赤质清,又称黄酒或米酒,功擅通经温阳,补益心肝,尤以色近赤而入血,功善行血养血,常用作煎药、洗药、浸渍、送服药。白酒,即米酒之初熟者,气味芳香可口,性味辛热,常用作治疗胸痹的主药。此外仲景大师还用一种苦酒,即今之术醋,如苦酒场方,以消肿敛疮。医圣仲景通过把酒与药物配伍使用,深刻揭示了酒的功效,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1.通药物之滞:仲景大师每于补剂内或用地贫方内,用酒作煎药溶媒或送服丸散,使其补而不滞。如炙甘草汤中用清酒七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