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MR组织追踪(CMR-TT)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及右心室应变与左心室应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HCM患者(HCM组)及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CMR电影序列扫描,测量心功能及左、右心室应变参数。结果 HCM组左心室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11.26,P<0.001),其余左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右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整体纵向应变(GLS)均明显减低(P均<0.05);除左、右心室基底部径向应变外,HCM组各节段局部应变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HCM组右心室GRS与左心室GRS呈正相关(r=0.375,P=0.034),与左心室GLS呈负相关(r=-0.466,P=0.007);右心室GCS与左心室GCS、GLS均呈正相关(r=0.531、0.462,P=0.002、0.008)。结论 右心室节段应变、整体应变能敏感地反映HCM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HCM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前左、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已存在受损;HCM右心室与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形变的价值。方法 对16例HCM患者(HCM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用CMR-FT技术行CMR检查。比较两组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LVMASS)及左心室心肌整体径向应变(RS)、环向应变(CS)的差异。并分析HCM患者各节段室壁厚度与节段性RS、CS的相关性及整体RS、CS与LVEDV、LVESV、LVEF、LVMASS间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的LVMASS高于正常对照组[(133.74±79.13)g vs(76.87±14.15)g,P=0.01]。两组间LVEDV、L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M组心肌整体RS、CS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S:(27.05±13.35)% vs(40.62±4.92)%,P<0.01;CS:(-8.68±5.56)% vs(-20.73±1.56)%,P<0.01]。HCM患者各节段室壁厚度与节段性RS(r=-0.41,P<0.01)、CS(r=0.28,P<0.01)间无相关性;心肌整体RS(r=-0.36、-0.41、0.22、-0.36)、CS(r=0.34、0.10、0.22、0.42)与LVEDV、LVESV、LVEF、LVMASS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CMR-FT有助于定量评估HCM患者心肌形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及心肌纤维化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诊断证实的30例HCM患者(HCM组)、27例DCM患者(DCM)和符合纳入标准的33例患者(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电影成像、对比增强前、后T1 mapping成像、延迟对比增强(LGE)成像。测量不同受检者增强前、后左心室平均T1值及心功能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心肌平均T1值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CM组22例(22/30,73.33%)患者存在延迟强化,DCM组15例(15/27,55.56%)患者存在延迟强化,对照组无延迟强化。比增强前,HCM组[(1294.79±85.22)ms]、DCM组[(1312.88±59.57)ms]左心室心肌T1值均较对照组[(1266.56±57.33)ms]显著增加(P均<0.05);对比增强后,HCM组[(491.31±121.59)ms]、DCM组[(466.77±126.34)ms]左心室心肌T1均值较对照组[(534.09±92.73)]显著减低(P均<0.05)。H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8,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9,P<0.05);DCM患者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5,P<0.05),增强后T1值与其呈正相关(r=0.51,P<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与心功能相关;T1 mapping成像有助于评价HCM和DCM患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心肌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对酒精性心肌病(ACM)心力衰竭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方法 纳入临床诊断为ACM并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58例,对所有患者行CMR,根据是否出现LGE将患者分为LGE(+)组和LGE(-)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定义为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对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心脏不良事件进行生存分析;将LGE、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心力衰竭出现时间、饮酒时间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结果 LGE(+)组22例,LGE(-)组36例,共10例发生心脏不良事件,LGE(+)组发生率[31.82%(7/22)]显著高于LGE(-)组[8.33%(3/36),P=0.02]。LGE是心脏不良事件的强预测因子(风险比值:5.74, P=0.02)。结论 CMR心肌LGE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ACM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强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改变情况。方法 对40例未经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E,测量并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相对室壁厚度(RWT)、二维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2D-LVMi)、二维左心室射血分数(2D-LVEF)、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ESV),以及3D-STE指标包括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3D-LVEF)、左心室球形指数(SPI)、三维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3D-LVMi)及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GAS与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IVSTd、LVPWTd、LVEDd、RWT、2D-LVMi、2D-LVEF、EDV、ESV、3D-LVEF和SPI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高血压组3D-LVMi高于对照组[(104.20±7.94) vs (92.85±6.92),P<0.05),GAS低于对照组[(-25.53±3.79) vs (-31.43±3.13),P<0.05]。GAS与3D-EF呈负相关(r=-0.78,P<0.05),与3D-LVMi、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r=0.81、0.60、0.50,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构型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已经减低,可通过3D-STE中GAS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320排宽探测器CT评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对25例CHD术后患儿以320排宽探测器CT和3.0T MR设备进行扫描,分别利用相应心功能分析软件测量左右心室射血分数(EF)、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和心指数(CI),分析320排宽探测器CT与MRI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可重复性。结果 CT测得左右心室EF、EDVI、ESVI、SVI、CI与MRI相应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具有良好相关性(r=0.62~0.97,P均<0.05);CT所测各指标均值均高于MRI;CT各心功能测量值重复性良好(ICC=0.85~0.98,P均<0.05),左心室容量指标(EDVI、ESVI、SVI、CI)的重复性好于右心室。结论 320排宽探测器CT可用于评价CHD术后患儿心功能,对无法接受MR检查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空腹及糖负荷状态下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6例HCM患者行心脏MRI(CMRI)和空腹+糖负荷状态18F-FDG PET显像,对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进行半定量评分。根据C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延迟强化组(n=24)及无延迟强化组(n=12),比较2组心肌代谢评分的差异。结果 空腹状态下延迟强化组左心室心肌代谢总评分较无延迟强化组明显减低;糖负荷状态下,2组代谢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42个心肌节段在空腹状态下放射性摄取正常或增高,而糖负荷状态下放射性摄取稀疏或缺损,与其他25例比较,其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加,延迟强化心肌节段数增多,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M患者空腹与糖负荷状态下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表现出不均一性,结合CMRI,有望作为HCM患者危险度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四维自动左心室定量分析工具(4D Auto LVQ)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对比分析左心室扩大者心室几何形态及收缩功能,探讨左心室几何形态改变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左心室球形指数作为反映左心室几何构型变化的指标,应用2DE及RT-3DE测量3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和60例左心室扩大患者(左心室扩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维舒张末期球形指数-1(SId-1)和三维球形指数(SPI),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左心室扩大组LVEDV、LVESV及SPI增加,LVEF减小;2DE与RT-3DE所获得的LVEDV、LVESV、LVEF及球形指数值显著相关(P均<0.05)。左心室扩大组中,RT-3DE和2DE分别所测球形指数与LVEF呈负相关,球形指数与LVEDV、LVESV呈正相关(P<0.05),SPI与LVEF的相关性高于SId-1与LVEF(r=-0.553 vs r=-0.457,P<0.05)。结论 应用4D Auto LVQ技术可较简捷、直观显示并测量左心室几何形态及收缩功能;球形指数与LVEF、LVEDV、LVESV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 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股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时空关联成像-M模式(STIC-M)评价正常胎儿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 对胎儿正常的150名孕妇进行STIC-M检测,测量胎儿三尖瓣半环平面收缩位移(f-TAPSE);应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胎儿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收缩末期容积,计算右心室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RVEF),分析胎儿f-TAPSE、孕周、RVE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f-TAPSE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r=0.964,P<0.01),与RVEF之间无相关性(r=0.040,P=0.773);胎儿RVEF相对恒定,不随孕周增加而变化,与孕周之间无相关性(r=-0.231,P=0.310)。结论 STIC-M评价正常胎儿右心室收缩功能简单、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肌做功(MW)技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比30例AMI患者(AMI组)与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MW参数,分析AMI患者左心室整体有用功(GCW)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整体长轴应变(GL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后叶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二尖瓣反流面积(MR)均增大,LVEF、E及e值均减低(P均<0.05);左心室GCW、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均降低,整体无用功(GWW)、GLS、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均增高(P均<0.05)。AMI患者GCW与LVEF呈正相关(r=0.573,P=0.001),GCW与GLS呈负相关(r=-0.880,P<0.001)。结论 MW技术可用于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肌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PCI组为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左前降支狭窄患者,对照组20例为CAG检查证实冠状动脉狭窄<30%患者,对所有患者术前3天及PCI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进行RT-3DE检查,获得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时间位移牛眼图和相应参数,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前壁及前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平均舒张末期容积(rEDV’)、平均射血分数(rEF’),峰值充盈率(PFR);同步性参数包括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容积时间的最大差值、标准差及其校正值(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左心室17节段最大位移(Emax)、最小位移(Emin)、平均位移(Ea)、位移标准差(Esd)及节段位移离散度(Esd/Ea),不同步节段数(DS)、缺血或梗死节段数(IIS)。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PCI组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IIS均大于对照组(t=2.24~3.19,P均<0.05),EF、rEF’、PFR、Ea、Emin均小于对照组(t=-3.07~-2.12,P均<0.05)。PCI组术前3天与术后3天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3天比较,EDV、rEDV’、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Emax、Esd、Esd/Ea、DS、IIS减小;EF、rEF’、PFR、Emin、Ea增大(F=3.79~17.28,P均<0.05)。PCI组患者术前3天、术后3个月的rEF’与EF、Esd/Ea与Tmsv-16sd%呈正相关(r=0.793、0.478,P均<0.01),Esd/Ea与EF、PFR与IIS呈负相关(r=-0.454、-0.739,P<0.01)。结论 RT-3DE可定量测量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同步性参数,进而评价缺血心肌的恢复情况,为PCI术后疗效的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MR肺容积测算法应用于胸廓畸形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胸廓畸形患儿52例,包括漏斗胸40例,鸡胸4例,扁平胸8例,术前行胸部MR检查,应用手绘-分层测量求和法测量患儿肺容量;行胸部CT检查,应用阈值限定及容积再现技术计算患儿肺容积;行常规肺功能检查,记录肺活量、深吸气量结果。比较采用MR测得的肺容积与CT肺容积间的相关性,分别比较MR肺容积、CT肺容积与肺功能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基于MR与基于CT的双肺总容积、左肺容积、右肺容积间的相关性均较好(r=0.91、0.91、0.91,P均<0.01),CT肺容积与肺活量、深吸气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70,MR肺容积与肺活量、深吸气量的系数分别为0.79,0.68(P均<0.01)。结论 采用MR图像测得的肺容积结果与常规CT肺容积重建结果一致性好,可以代替CT检查测量肺容积进行远期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MR纵向弛豫时间(T1 mapping)定量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情况。方法 连续入组60例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30例、阵发性房颤30例)和59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心脏MR检查,分别行心脏电影成像和延迟增强成像,并采用运动自动矫正反转恢复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进行T1 mapping成像。测量左心室心肌增强前T1值并计算细胞外容积(ECV),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心脏MR检查,未见心肌延迟强化。正常对照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小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及持续性房颤患者,且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均<0.05)。正常对照左心室心肌ECV与阵发性房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于持续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心室心肌ECV大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房颤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与左心室增强前心肌T1值、ECV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左心室心肌纤维化,且持续性房颤患者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收集46例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狭窄组)和33例可疑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对照组),经胸采集左心室全容积三维动态图像,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期质量(LVEDMass)、左心室收缩末期质量(LVESMa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整体长轴应变(GPSL),获得左心室17个心肌节段的节段性面积应变值(AS)及整体面积应变均值(GAS);比较两组间及缺血和非缺血心肌节段上述指标差异,对GAS和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剔除图像不清晰病例,最终冠状动脉狭窄组41例,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GPSL和GAS均低于对照组 (P均<0.05).冠状动脉狭窄组缺血心肌节段AS较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均明显减低(P均<0.01),冠状动脉狭窄组非缺血心肌节段和对照组心肌节段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S与LVEF呈负相关(r=-0.720,P<0.01).结论 3D-STI可通过测量不同心肌节段面积应变早期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M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44例DCM患者(DC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DCM患者心肌是否存在LGE,将DCM组再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所有被检者首先行左心室短轴电影扫描;并于注射对比剂前、后分别行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和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扫描,以取得短轴位T1 mapping和延迟增强图像。通过短轴电影序列获得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心排出量(LVCO)、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并获得除LVEF外其余参数的标准化指数;获得左心室短轴平均T1值。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CM组LVEF和LVEDV指数、LVESV指数、LVSV指数及LVMM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GE(+)亚组LVEDV指数 明显大于LGE(-)亚组;DCM组心肌T1值 显示明显大于对照组;DCM组心肌T1值与LVEF呈负相关(r=-0.324,P<0.05),与LVEDV指数、LVESV指数呈正相关(r=0.385、0.384,P均<0.05)。结论 T1 mapping技术和LGE均可检测DCM心肌纤维化,且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左心功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剂量宽体探测器CT(Revolution CT)一站式心脏成像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CHD)婴幼儿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对45例CCHD患儿行心脏全期相增强扫描,计算获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CHO)所测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高危组(n=26)与低危组(n=19)患儿Revolution CT左心功能各指标的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功能指标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及LVSV均高于2D-ECHO(P均<0.05),LVEF低于2D-ECHO(P=0.003)。Revolution CT与2D-ECHO所测LVESV、LVEDV、LVSV及LVEF之间均呈正相关(r=0.800、0.830、0.871、0.708,P均<0.001)。高危组与低危组间Revolution CT所测LVESV、LVEDV和LV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SV、LVEDV及LVSV是高危CCHD的危险因素(P均<0.05)。患儿接受的ED为0.30(0.26,0.35)mSv。结论 Revolution CT可在较低辐射剂量下实现解剖结构与心功能测量的一站式成像,对于CCHD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别采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二维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2DNAV DIR FSE, 2DBH DIR FSE)黑血心脏MR序列的图像质量,评价前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1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2DNAV DIR FSE及2DBH DIR FSE黑血MR心脏成像,对比评价两个序列对应层面的图像质量(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结果 2名医师评估2DNAV DIR FSE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73,P<0.01);2名医师对2DNAV DIR FSE序列相对诊断可信性主观评分显著相关(r=0.733,P<0.01)。2DNAV DIR FSE序列各层面图像左心室心肌、心腔信噪比及左心室心肌/心腔对比噪声比均低于2DBH DIR FSE序列(t=-15.847、-18.399、-14.824,P均<0.05)。结论 采用PAWS及SMV算法的2DNAV DIR FSE黑血MR序列对于屏气配合差的患者优势明显,但对屏气配合良好者不宜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脏MRI所获埃布斯坦畸形(EA)患者右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2例EA患者的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脏MRI资料,观察超声心动图所获心腔大小、右心功能及应变参数与MRI所测功能右心室(fRV)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结果 MRI所测 32例EA的 fRV-EF为(23.20±7.61)%。超声心动图所获32例EA右心功能参数中,fRV面积变化分数(fRV-FAC)(r=0.347,P=0.015)与MRI fRV-EF呈低度、fRV整体纵向应变(GLS)(r=0.801,P<0.001)与MRI fRV-EF呈高度正相关,房化右心室(aRV)面积/fRV面积与MRI fRV-EF呈高度负相关(r=-0.730,P=0.007),aRV面积/左心室面积(r=-0.450,P=0.042)及右心室前后径(r=-0.650,P=0.022)与MRI fRV-EF均呈中度负相关,左心室偏心指数(r=-0.347,P=0.049)、扩展格拉斯哥预后评分(r=-0.336,P=0.024)均与MRI fRV-EF呈低度负相关。结论 超声心动图与MRI所获EA患者右心功能参数存在相关性;其中,fRV GLS及aRV面积/fRV面积均与MRI fRV-EF呈高度正相关,对于评估EA患者右心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及副鼻窦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及副鼻窦pPNETs的影像学资料。4例同时接受CT、MR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检查,1例仅接受MR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病灶为等肌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MR SE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可见囊变或坏死(n=2)、出血(n=2),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广泛累及周围结构,周围骨质筛孔状破坏,轻度膨胀并可见残存骨壳。结论 鼻腔及副鼻窦pPNETs的密度、信号无明显特征性。病变所致的骨质改变可能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CT可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情况,MRI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