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液稀释和自身输血对减少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例连续换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自身输血对体外循环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保护。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时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退。应用自身输血后能保护部分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本文提示术后胸腔心包引流量与放自身血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对大鼠体外循环( CPB)转流期间微循环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C组)10只,右侧行星状神经节阻滞+体外循环组(RC组)10只。两组转体循环后转流1 h。在转流前,定于动脉静脉置管成功后为T0;体外循环转流开始后30 min为T1;体外循环后1 h为T2。3个时间点观察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血气及乳酸含量,计算动静脉血氧分压差( Pa-vO2)。结果两组大鼠乳酸、Pa-vO2和血压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心率、乳酸和Pa-vO2的组间和分组间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心率和乳酸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B能改善大鼠体外循环后的灌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能力,改善机体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β-啡肽含量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0例正常人及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及部分患者的心脏泵功能参数(CO、CI).结果表明:CHF患者β-E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β-EP含量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心力衰竭病因无关,而与CO、CI呈负相关.提示:CHF患者血浆β-EP含量显著升高,β-EP含量可以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非发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小儿心脏手术中乳酸水平的大样本回顾分析,对比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麻醉乳酸水平以及高乳酸血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11月期间实施的新生儿、婴幼儿心脏手术405例,年龄11~1095d平均(353.72±249.84)d,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级。根据麻醉方法分成芬太尼组(F组,210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195例)。2组均为静吸复合麻醉,诱导麻醉F组芬太尼5~l0μg/kg,S组舒芬太尼0.5~1μg/kg;维持麻醉F组芬太尼总量(50.43±30.41)μg/kg,S组舒芬太尼(9.12±4.44)μg/kg,2组均间断吸入异氟烷(0.5%~1%),静脉注入咪达唑仑和哌库溴铵。收集切皮前(T1)、体外循环心脏复跳后10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5min(T3)、ICU1h(T4)、ICU8h(T5)、ICU24h(T6)6个时间点动脉血乳酸值,比较2组各个时间点高乳酸血症(乳酸值≥3mmol/L)的发生率和乳酸值变化趋势。结果:全组T2点乳酸值明显高于其它各点(P0.01),并且与年龄、体质量呈明显负相关性,与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主动脉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等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S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主动脉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2、T3及T4点乳酸值均明显低于F组(P0.01);S组T2、T3点高乳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手术中,与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能够降低乳酸水平,明显降低高乳酸血症发生率,对改善非发绀先心病小儿心脏手术中的乳酸代谢有明显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颅内血浆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心内直视手术后病人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治水平。方法择期心内直视手术病人18例,在CPB结束后30 min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液检测S100蛋白水平。并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体外循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病人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停机后颅内血浆乳酸浓度。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监测指标中患者的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颅内血浆乳酸水平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方法 40例先心病合并肺高压患儿,测定体外循环前后白细胞介素(IL)IL-6、IL-8、中性粒细胞及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的变化,光镜、电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体外循环后IL-6、IL-8,中性粒细胞数,呼吸指数显著升高(P<0.05),肺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显著降低(P<0.01),IL-8与呼吸指数呈正相关(r=0.585,P<0.05);IL-6、IL-8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528,P<0.05;r=-0.697,P<0.01);IL-8与肺静态顺应性呈负相关(r=-0.413,P<0.01),肺组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体外循环能明显引起能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并且与IL-6、IL-8的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6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APACHEHⅡ评分分为轻度组(n=22例,APACHEHⅡ评分≤19分)、中度组(n=20例,20分≤APACHEHⅡ评分≤29分)及重度组(n=18例,APACHEHⅡ评分≥30分),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n=46例)和死亡组(n=14例)。比较各组入院即刻测动脉血乳酸水平、6h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分析相关性关系。结果不同病情程度患儿入院即刻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中、重度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均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早期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明显低于中度组(P0.05);死亡组APACHEH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而早期乳酸清除率及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HⅡ评分与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性关系(r1=-0.637,r2=-0.725,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PC)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组织磷脂酶A2 (PLA2 )活性和细胞膜微黏度变化的影响 ,评价IPC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将 72只健康家猫随机均分为 3组 :单纯体外循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PC组。在猫体外循环模型的基础上 ,测定各组猫心肌丙二醛含量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 ,并应用荧光偏振法测定心肌细胞膜的微黏度 ,同时测定心肌组织PLA2 活性。比较IPC组和缺血再灌注组体外循环中心肌细胞膜微黏度和心肌组织PLA2 活性的变化。  结果 :IPC可明显降低体外循环中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心肌丙二醛含量、心肌细胞膜微黏度和心肌组织PLA2活性。结论 :IPC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PLA2 活性以维持心肌细胞膜流动性 ,从而发挥其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乳酸阈测定在中重度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春明 《山东医药》2007,47(23):18-19
目的观察乳酸阈测定在中重度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中重度COPD患者行6min步行试验,于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血乳酸水平,观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后血乳酸浓度、心率、肺动脉收缩压较试验前显著增高(P〈0.001),SpO2显著降低(P〈0.01);9例出现低氧血症,其血乳酸浓度及肺动脉收缩压显著升高,6min步行距离显著缩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乳酸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与SpO2呈负相关(r=0.515和-0.575,P均〈0.01)。结论血乳酸浓度是评价中重度COPD患者康复治疗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NO、VIP和SP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应用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20例RE和20例无食管炎(NE)者下食管括约肌(LES)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的含量。结果:不同程度RE组LES组织中的NO和VIP含量均明显高于NE组(P<0.01),SP含量则明显低于NE组(P<0.01);不同程度RE组各组间LES组织中的NO、VIP和SP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E的严重程度与NO、VI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_(NO)=0.983,P<0.01;r_(VIP)=0.964,P<0.01),与SP呈显著负相关(r_(SP)=-0.966,P<0.01)。NO和VI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72,P<0.01)。NO与SP含量之间及VIP与S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_(NO)=-0.967,P<0.01;r_(VIP、SP)=-0.916,P<0.01)。结论:NO、VIP和SP在R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了20例急性期、12例缓解期COPD病人和10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分光光度测定法测定血清SOD、CAT活性和MDA含量,1秒钟用力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0%).结果①COPD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SOD、CA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病人的SOD、CAT活性低于缓解期(P分别<0.05,<0.01),MDA含量显著高于缓解期(P<0.01).②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r=-0.48P<0.001),MDA含量与FEV1.0%呈显著直线负相关(r=-0.38P<0.01).结论COPD病人MDA含量增高,而SOD、CAT活性降低,且MDA水平与病情严重度一致,氧化/抗氧化失衡在COPD的发病机制中起一个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叶洁 《山东医药》2008,48(14):86-87
回顾性分析125例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入院时潜在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发现入院血清白蛋白和血钙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入院ALT、AST、乳酸、血细胞比容、缺氧以及感染、胃肠功能障碍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负相关.认为以上入院时潜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升高或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前、后不同粒径范围循环微粒(MPs)的含量变化,及其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剂量的相关性,研究MPs与术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103例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为手术组,分别采集术前、术后12 h、术后72 h静脉血标本;56名同期经过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梯度离心分离MPs,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法检测各组MPs含量。根据MPs粒径大小将MPs分成不同亚组,比较各组间MPs的含量变化,分析不同粒径范围MPs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剂量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组术前、术后血浆MPs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手术组不同时间点MPs总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粒径大小将MPs分成0~100、100~200、200~300、300~1 000 nm共4个亚组,术后12 h和术后72 h 0~100 nm MPs含量较术前减小(P<0.05),200~300 nm MPs含量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12 h 0~100 nm MPs含量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米力农剂量呈负相关(P<0.05),200~300 nm MPs含量与NT-proBNP呈正相关(P<0.05);术后72 h 0~100 nm MPs含量与NT-proBNP呈负相关(P<0.05),200~300 nm MPs含量与多巴酚丁胺剂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CPB辅助心脏外科手术后,不同粒径范围的MPs与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剂量有相关性,提示其与术后心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检测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粒径范围的MPs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漪  和瑾  高俊  吴涛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78-117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检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5例、20例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并同时作血气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肺心病患者血清CPK、LDH和AST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血清CPK、LDH和AST与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PK、LDH和AST测定可反映肺心病病情,细胞受损程度与血清酶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心肌中miR-13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心肌损伤、炎症反应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于2015-06-2017-12在我科行室缺修补术+右室流出道疏通术的成年患者。采集右室流出道心肌标本,qRT-PCR检测miR-138表达。血液标本检测心肌标志物、B型钠尿肽(BNP)、C反应蛋白(CRP)、乳酸及白细胞介素(IL)-6、IL-8的表达。结果:共纳入29例患者。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BNP、CRP的表达均与miR-138呈显著负相关(P0.05)。术后乳酸水平仅在第1小时与miR-138的表达有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术后第1天IL-6及IL-8的变化较大,与miR-138的表达无相关性。患者心肌中miR-138的表达高低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结论:miR-138与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可作为潜在的新型心肌标志物,本研究为临床早期心肌损伤检测和评估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春秀  黄晏  张锦 《山东医药》2009,49(44):102-10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MI患者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22例进行血清EPO含量、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外周血中血液成分变化检测,另选20例健康个体作对照。结果AMI组与UA组的血清EP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MI组明显高于UA组;AMI组血清CK-MB水平显著高于UA组和对照组;AMI组血清EPO水平和CK-MB峰值水平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AMI患者EPO存在应激反应性升高,而且与梗死面积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试验组患者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600 mg+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体外循环不同时段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液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MDA、乳酸脱氢酶(LDH)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中及心脏复跳后血清T-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和LDH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天麻素能升高体外循环中及心脏复跳后T-SOD水平,减少脑神经细胞内LDH的漏出及体外循环中MDA的产生。对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中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凝血因子Ⅰ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Ⅰ(Fg)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CHD)患者68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SA组)20例,UA患者(UA组)48例,正常人(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血清Fg含量以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同时分析Fg与MDA以及SO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A组血清Fg含量均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均P<0·01〉,而SA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血清Fg水平与MDA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与SOD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UA患者体内Fg含量明显升高,提示其病理机制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有关,而氧化应激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矿物质(BMC)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71例RA患者(RA组)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前臂BMD、BMC含量,魏氏法检测血沉(ESR),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同时进行X线分期,计算患者疾病活动分数(DAS28)。结果 RA组前臂BMD、BMC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ESR、CRP、RF、ACC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前臂BMD与DAS28、ESR、RF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7、-0.390、-0.255,P<0.05或<0.01),前臂BMC与DAS28、ES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4、-0.401,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前臂BMD与RF、年龄呈负相关(T分别为-7.544、-3.254,P均<0.01);前臂BMC与DAS28呈负相关(T=-4.44,P<0.01)。RA组中X线分期为Ⅰ期的有15例,其中BMD示骨质疏松6例、骨量减少2例。结论 RA患者BMD、BMC含量明显减少,其含量减少与RA活动密切相关;RF可能是导致RA骨量丢失的危险因素;BMD检测能更早反映RA患者的骨量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血乳酸,胃黏膜pH值,胃肠激素变化.方法:2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别在麻醉前、CPB前、CPB 15-min、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停止CPB 20 min和术后3 h,测定红细胞压积,血乳酸(Lae),计算胃黏膜pH值(pHi).放射免疫法测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浓度.结果:GAS和MOT在CPB15 min浓度均显著高于CPB前(89.72±21.59 vs 57.20±13.26.271.35±45.61 vs 196.93±42.56,均P<0.05),相反,CGRP在CPB中浓度与CPB前相比明显降低(63.17±20.26 vs 115_37±29.04,P<0.05).尽管体外循环期间血Lac浓度高于CPB前,pHi低于CPB前,但与体外循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PB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血清中MOT和Gas显著增高,CGRP显著降低,pHi下降是CPB术后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潜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