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院自 1 988年 1 0月到 1 999年 2月共做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 40例 ,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 2 0 % ,术后早期 (一个月内 )死亡 1例 ,手术死亡率 2 .5%。出院后死亡 5例 ,其中 2例死于院内 ,其余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2 8例 ,女 1 2例 ,年龄 32~ 63岁。临床上有明显心功能不全 ,伴腹水、重度下肢浮肿6例 ,咯血 6例 ,心绞痛 4例 ,脉压差大于 8k Pa2 1例。均行心电图 ,X线胸片、超声心电图检查 ,术前诊断以主动脉瓣、二尖瓣病变为主 ,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 1 4例 ,心功能 级 2 2例 , 级 1 8例。全组病例均在低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92例患者.其中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有48例(试验组),其余44例患者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对照组).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包括组内与组间)术前、术后7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情况,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运用时间[(4.25±1.19)d]明显短于对照组[(5.64±1.63) d](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34%)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 (P=-0.031).术后6个月,试验组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32.64±3.76) 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43.60±3.68)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31.81±4.73) 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64.86±4.23)%、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36.04±2.9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有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和短期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生物瓣失功能病人的再次换瓣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的再次换瓣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自 1988年 7月至1999年 12月共 43例生物瓣失功能病人行再次手术换瓣。两次换瓣间隔时间为 4~ 18(平均 9.3± 3.0 )年。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2 3例 ,Ⅳ级 17例。再次手术行二尖瓣置换 (MVR) 2 7例 ,MVR 三尖瓣成形 (TVP) 9例 ,主动脉瓣置换 (AVR) 2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 (DVR) 5例。结果 早期手术 (1988年 7月至 1991年12月 )死亡 5例 ,死亡率 31.3% (5 / 16 ) ;后期 (1992年后 )死亡 1例 ,死亡率 3.7% (1/ 2 7) ;在术前心功能均≥Ⅲ级。术后并发症 2 4例。结论 对生物瓣失功能病人需尽早行手术治疗。术前改善心功能、术中勿过多分离粘连及加强心肌保护、防止术后低心排的发生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曲艺  王尔松  徐志云  邹良建  陆方林  韩林 《重庆医学》2012,41(20):2021-2022,2024
目的探讨因瓣周漏而再次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进行瓣膜手术的27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6.11±9.88)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10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后,二尖瓣瓣周漏2例;主动脉瓣瓣周漏2例;Wheat术后主动脉瓣瓣周漏1例;右瓦窦瘤修补并主动脉瓣替换术后瓣周漏1例;3例由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3例为白塞病患者。结果患者术后左心房及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2例发生了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早期病死率3.7%;另外1例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恢复;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少量瓣周漏1例。随访5个月至7年,2例再次发生瓣周漏(为白塞病患者)均接受第3次手术,其中死亡1例。其余患者无瓣周漏再发生,心功能分级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瓣膜瓣周漏再次手术如恰当掌握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保证准确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临床近、中期效果满意。但累及主动脉瓣的白塞病患者再次手术时单纯瓣膜置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边虹  何进喜  刘鑫 《海南医学》2010,21(1):42-44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路,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有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主动脉瓣置换采用间断褥式缝合。结果术后死亡5例(占5.96%),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9%),79例获得随访2个月-5年。74例随访者术后五年心功能Ⅰ-Ⅱ级,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积极的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与适当的瓣膜匹配,以及术后的积极管理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要我院自1997年3月-2003年3月共行保留瓣膜及辩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86例。2例死亡,其余术后(10~16)天痊愈出院,左室EF值(46~60)%。保留了瓣膜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右心功能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严重瓣周漏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评价(附2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严重瓣周漏的手术疗效。方法: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26例人工瓣膜严重瓣周漏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8±10.6)岁。其中主动脉瓣位11例,二尖瓣位1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16例,Ⅳ级10例。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术中所见是诊断的主要方法。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19例患者行再次机械瓣置换术。结果:手术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长期存活18例,术后随访2个月~8年(平均2.7年),1例术后2个月瓣周漏复发,患者拒绝第3次手术,术后5个月死于心力衰竭。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随访6个月内均死于心力衰竭。结论:对于超声心动图诊断严重瓣周漏的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再次机械瓣置换术可以显著提高严重瓣周漏患者的生存率,且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9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后ICU的监护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结果: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共8例,占8.16%,死亡3例,死亡率为3.06%。结论:所以加强术后护理,可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二尖瓣置换术方法与早期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对40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采取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法一切除瓣叶及瓣下结构法,分别对手术死亡率、术后多巴胺用量和持续时间、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保留组术后无死亡,切除组术后左心室功能恶化死亡1例,与切除组相比,保留组术后多巴胺用量小,持续时间短,心功能恢复好,完全保留者术后恢复尤为顺利,结论:保留瓣叶与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尤其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对2例风湿性联合辩膜病合并细小主动脉根部病例施行扩大主动脉根部及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的双瓣替换术,疗效满意.本文提出对细小主动脉根部术前诊断的重要性和术中探查的必要性。扩大主动脉根部采用Nicks术式。同期施行改良二尖瓣替换术可有效地维护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73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的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73例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采用右心房一房间隔入路,其中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3例;46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0例,占27.3%.67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月~10年,疗效满意.结论掌握好手术时机,注意心肌保护,避免广泛游离心包粘连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报告心脏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36例,植入瓣膜42枚,二尖瓣替换28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替换6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27%,手术早期死亡1例(2.7%),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13个月,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劳动能力,本文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要点及手术过程中的心肌保护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心脏瓣膜病谱致瓣膜严重损坏者,及时实施心脏瓣膜替换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术41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蔚  邱阳  杨康  王海东  廖克龙  张伟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8,37(4):351-352,354
目的总结重症瓣膜患者行急诊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1998年7月~2007年7月,对41例重症瓣膜患者急诊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24例,二尖瓣重度狭窄7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2例,二尖瓣腱索断裂5例,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瓦氏窦瘤破裂2例,介入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再发机械瓣膜感染,4例并发肾功能衰竭,2例并发低心排,3例脑梗死症状加重,最终均死亡,其余顺利康复,死亡率为26.8%。结论符合手术指征的危重瓣膜患者应该急诊行瓣膜置换术,术后应注意肺脏和肾脏的保护,并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朱艺  吴朝光 《海南医学》1997,(3):170-171
心脏瓣膜替换手术156例,严格作好术前准备,改善心肺功能,对重症患者手术时机选择,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妥善处理继发病变,术后重视心肺功能支持治疗。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6.0cm和尽量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并在术后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方式,总结经验,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患者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值术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资料。二尖瓣病变14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8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联合病变2例,均伴有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心脏复苏后完成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的吻合,乳内动脉的吻合在换瓣后心脏复苏前完成。冠心病合并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14例,其中10例行瓣膜成形术,另外4例行二尖瓣置换。瓣膜置换手术中2例应用进口双叶机械瓣,其它均应用生物瓣,二尖瓣成形使用Carpentier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严重低心排,另有2例患者术后发生低心排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随访23例,随访时间2个月~45个月,心绞痛不同程度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瓣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瓣膜成形,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Between August 1976 and May 1988,43 patients had their heart valve prostheses replaced.The total mortality was as high as 25.6%,but the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reduced to 6.25%in the last 16 cases.The indications,main risk factor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37例 ,其中主动脉瓣替换 17例 ,双瓣膜替换 10例 ,二尖瓣替换 7例 ,三尖瓣替换 1例 ,肺动脉瓣替换 1例 ,双瓣膜替换同时行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修复 1例 ,同期处理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瓦氏窦瘤破裂合并室间隔缺损 2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 2例 (5 4 % ) ,随访无晚期复发。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心脏超声检查在本病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瓣心内膜炎伴瓣周脓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21例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2岁(14~60岁);自体主动脉瓣心内膜炎15例,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6例。术中采用补片修补主动脉壁及瓣周缺损者9例,其中包括升主动脉左侧壁脓肿清除后形成瘘道,致主动脉与主肺动脉相通者3例;1例因主动脉壁及瓣周组织破坏严重难以用补片修补者,行Bentall手术,3例以自体心包或牛心包片重建主动脉瓣环,8例未作补片修补。全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Bentall术1例,所用21只人造心脏瓣膜均为机械瓣。结果2例(9.5%)人造瓣膜心内膜炎患者,术后早期死于多器官衰竭。长期存活19例,术后随访3月~15年(平均5.7年),无晚期死亡,未见心内膜炎复发及瓣周漏。结论主动脉瓣心内膜炎合并瓣周脓肿手术治疗的原则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妥善处理主动脉瓣病变,改善心脏等器官功能,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与预防再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改良Manouguian法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联合环上瓣置入在成人双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04年8月~2007年6月,选择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47.7±11.5岁)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窄小的患者,术中测得主动脉瓣环直径17~21mm。采用改良Manouguian法扩大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瓣位置入ATS AP(环上瓣)机械瓣,二尖瓣位置入ATS 标准机械瓣,行双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位置入ATS AP瓣18mm 2例,20mm 8例,22mm 2例。二尖瓣位置入ATS 标准瓣25mm 8例,27mm 4例。术后3~12个月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本组无手术和住院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随访,心功能I级8例,II级2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PPM现象。结论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伴主动脉瓣环窄小的成人患者在双瓣膜置换术中采用改良Manouguian法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成形术联合使用ATSAP机械瓣,可置入足够大的人工瓣膜,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