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量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使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明显获益。近期临床研究提示他汀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他汀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现有临床证据显示,尽管他汀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但他汀治疗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新增糖尿病的风险远低于其心血管获益。由于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新发糖尿病的风险高于年轻人群,特别是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时,需监测血糖。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他汀相关的新发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2.
许多他汀类药物的大型临床试验均证实了其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心脑血管事件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但是,近年一些临床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新发糖尿病危险增加相关。由于糖尿病本身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已知的报道结果并不一致。WOSCOPS研究表明,普伐他汀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然而,JUPITER试验首次报告他汀类药物增加糖尿病发生率。他汀类药物使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9%,每255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4年,将有1例新发糖尿病。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可能会影响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普伐他汀40 mg/d风险最低,为7%,瑞舒伐他汀20 mg/d风险最高,为25%。他汀类药物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及机制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大规模降脂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1].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中强力推荐[2]:糖尿病患者合并CVD时,无论其基线血脂水平如何,都应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对于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具有1种或多种CVD危险因素,无论血脂水平如何以及是否有CVD,均能从他汀类药物中获益;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6 mmol/L(>100mg/dl)或者具有多种CVD危险因素,也需应用他汀类药物.然而,随着他汀类药物使用人群扩大,认知功能减退、癌症和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增高,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是他汀类药物致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有效的降脂药物,各指南将其推荐作为降脂治疗的一线用药。与其他药物一样,他汀类药物也有副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可导致新发糖尿病风险,并可能是一种类效应。他汀的类型、剂量及人群的异质性等均可能影响到他汀类药物致糖尿病的风险。不同的他汀类药物致糖尿病发病风险高低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理化性质与药代动力学有关,也有可能与影响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及脂联素的分泌存在差异相关。更确切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大幅度降低胆固醇,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等。然而,近期的临床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他汀类药物引发糖尿病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现对近年来有关他汀类药物引发糖尿病的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门诊和住院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为本地区2型糖尿病规范应用他汀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记录血脂水平,记录心脑血管病史及合并危险因素,并记录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他汀类药物者记录药物的种类及每日服用剂量,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296例,应用他汀类药物142例,应用率43.4%。男性5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及女性60岁合并至少一项危险因素共129例,应用他汀类药物仅34例,应用率26.4%。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3例。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基层医院应用率低,远未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近年临床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可能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其使患者在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和降低总体死亡率上显著获益。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新诊断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目前,DN已成为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D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往对DN使用他汀类药物大多基于其调节血脂的作用,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已认识到他汀类药物除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更重要的非依赖调脂的肾脏保护作用。许多临床试验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DN的蛋白尿。现就他汀类药物在DN防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匹伐他汀对新发糖尿病是否有影响。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Direct Online,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1年5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匹伐他汀和新发糖尿病之间关系的文章。检索关键词为pitavastatin、new onset、diabetes mellitus。收集有关匹伐他汀与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期间新发糖尿病病例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论文中接受匹伐他汀治疗的研究组和接受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或空白的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然后观察纳入研究的两组之间的新发糖尿病的差别,采用RevMan5.1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110 212例患者,试验组匹伐他汀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与对照组其他他汀类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匹伐他汀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应该是类效应,匹伐他汀对病人血糖的控制并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可有效降低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在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胆固醇药.临床试验和汇总分析均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增高新发糖尿病风险.文章对他汀类药物诱发糖尿病的证据、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临床用药观察,并研究其临床用药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将患者进行分组后,实验组25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给药治疗,对照组25例则按照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并对比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临床表现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治疗后,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糖尿病的用药中,应用他汀类药物结合常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但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NODM)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这一现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匹伐他汀作为第三代新型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被誉为"超级他汀"。目前,匹伐他汀与NODM发生风险的结论不一,有研究表明其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甚至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但也有学者认为增加NODM风险是他汀药物的类效应,匹伐他汀也不例外。现对近年来有关匹伐他汀对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自高胆固醇血症被证实为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来,作为调脂药的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临床用药。然而,伴随其临床使用的日益广泛,一些除肝毒性、肌毒性以外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发现并引起关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2月宣布,他汀类药物制造商需在其说明书中增加有关糖尿病风险的说明,同年12月,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提出了类似风险的警示。目前,他汀类药物所致糖尿病风险已成为最受关注的不良反应之一。现就他汀类药物所致糖尿病风险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是调脂治疗和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一线用药,近年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与年龄、性别、药物性质等相关,具体机制则包括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等。本文就他汀类药物致新发糖尿病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8例,比较依从性好等因素。结果依从性好共70例(59.32%),依从性差48例(40.68%);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因素为:年龄≥70岁、文化程度低、担心他汀不良反应、职业农民(OR=4.48、4.02、3.53、2.95)。结论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针对性影响因素实施有效对策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高血脂是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的共同危险因素,然而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却增加了患者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相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病人有较高的血脂并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这类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却降低了。考虑到FH病人主要是由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突变引起的,这使得LDLR介导的胆固醇代谢是否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成为疑问。他汀类药物能够上调肝脏和某些组织的LDLR表达并促进胆固醇内流,有可能引起某些胰岛细胞"脂毒性"的发生。胰岛β细胞对胆固醇较敏感,少量胆固醇蓄积就能造成细胞功能障碍。本文旨在讨论LDLR在他汀类药物诱发的糖尿病中的病理角色,为降低该药的不良反应、促进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预防和治疗.临床荟萃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使新发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增加9%~12%,同时该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其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主要与其对细胞因子、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用药已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随着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他汀类药物在骨骼肌、肝脏和肾脏的不良反应及其引发糖尿病的风险开始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汇总有关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新近研究结果和相关基础研究,总结其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心血管疾病所致的病死率在疾病死亡构成比率中仍居高不下,其中,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有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1]。201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指出,40~75岁糖尿病患者应接受中等或高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所有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存在任一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40~75岁患者均应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的治疗[2]。尽管大部分患者对他汀类药物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