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的第一原因。调查资料显示.近20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均在逐渐上升,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等。研究证实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的罪魁祸首之一。因此.及早调整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北京中关村人群1984—2000年16年间冠心病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与它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MONICA监测方案及后续研究中资料,按其统计方法用2000年全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在检测初、中、末期发病率变化。结果(1)中关村地区冠心病发病率46.5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41.47/10万,缺血性脑卒中251.33/10万。(2)冠心病男性发病率128.50/10万,女性51.40/10万。脑卒中男性发病率378.16/10万,女性209.95/10万。两种疾病男性发病率均大于女性(P〈0.01)。(3)监测该地区总胆固醇水平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总胆固醇水平上升的一致性。结论中关村地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总胆固醇水平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应加强这些危险因素的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调脂药物可以调整血脂异常——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从而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率.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并且还能大大减少冠心病人需做介入治疗和搭桥术的概率,因此调脂药物.特别是他汀类药物已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非常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总被引:744,自引:6,他引:744  
引言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35~64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人群共30384人的基线TC水平和1992-2002年发生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TC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以TC〈3.64mmol/L(140mg/d1)组为对照,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呈持续增加变化。(2)TC水平与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的关系有所差别: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从TC很低水平(〈3.64mmol/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呈持续上升的变化;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与TC水平的关系缺乏一致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C〈5.72mmol/L(220mg/d1)相比,TC≥5.72mmol/L时急性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74%(RR=1.743,P〈0.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12%(RR=1.119,P〉0.05)。(3)在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中,5.9%可归因于高TC血症;其中11.7%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和2.9%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可归因于高TC血症。(4)不同TC水平时,随着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10年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增加。结论从TC低水平〈3.64mmol/L(140mg/dl)开始,随着TC水平的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持续上升。应该加强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以减少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  相似文献   

6.
王崴 《山东医药》2010,50(25):93-93
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009年5~8月,我们针对高血脂患者提供午餐合理配餐,辅助健康饮食的宣传教育,观察患者的血脂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1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流行概况冠心病和脑卒中是工业化国家心血管病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疾病。中国人群冠心病和脑卒中流行特征如下(参见表1和表2):(1)与国际相比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属高水平,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属较低水平:(2)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增加,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8.
甘油三酯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热量的摄入和缺少运动,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发病率逐渐增多。同时,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人们必然将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相联系。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危险因素强度和结构之间的联系。方法 对中国MONICA方案10年心血管病监测有关资料进行单上关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显著预测因素,但对冠心病死亡率无明显预测作用;(2)舒张压水平是脑卒中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预测因素;(3)采用多元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不尽理想;(4)人群危险因素水平趋势与疾病率趋势无显著一致  相似文献   

10.
积极降低胆固醇能有效防治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为基础的冠心病是诸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大量的研究结果已充分表明,吸烟、胆固醇升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冠心病致病性的危险因素。血浆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必备条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已完成了许多有关降低LDL-C防治冠心病的临床试验,其结果都一致表明,无论采取任何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浆胆固醇水平下降,就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肖蓉  李波 《心脏杂志》2018,30(6):732-735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AS的基本病理机制为炎症反应,单核细胞在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单核细胞/HDL-C比值(MHR)作为新近出现的炎症指标,其方便、容易检测,在预测冠心病短期和长期不良事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杂志》2008,16(1):2-3
最近有些荟萃分析认为胆固醇与脑卒中可能有关,但最大规模(90万人)、最长时间随访(1200万人年)的荟萃分析认为只有在中年人,血压低于平均水平的人,脑卒中死亡率才与胆固醇相关,在老年人(70~80岁),低胆固醇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应用他汀一级或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效果与入选时胆固醇水平无关。他汀预防脑卒中的机制仍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3.
Wang W  Zhao D  Sun JY  Wang WH  Cheng J  Liu J  Qin LP  Liu S  Wu ZS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2):1133-1137
目的描述在中国35—64岁人群中,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包括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的特点。比较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多省市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为基础,该队列由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27249人和1996年到1999年又加入的3129人所组成,共30378人。本研究基线危险因素水平和1992--2003年期间发生的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冠心病事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和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累积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14/100000、209/100000和73/100000。(2)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基线时有84%~89%的人伴有1个或1个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于无心血管病的亚组人群(64.7%,P〈0.01)。(3)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作用强度有所差别:对冠心病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根据强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影响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吸烟和肥胖;对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只有高血压。结论在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不同的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作用存在差别。我国人群不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影响不同类型心血管。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该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减少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合成,降低循环血液中LDL-C,从而达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疗效。然而他汀类药物对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灶中的脂质沉积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35~59岁农民4332人进行脑卒中发病率的10年随访.随访率97.17%,10年发生脑卒中86例.年标化发病率1.94‰;.男性标化率2.40‰。,女性1.90‰。发现基线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呈正相关。男性大量吸烟组发病率(5.37%),较不吸烟组(1.90%)高,RR2.83;男性大量饮酒组发病率5.59%,不饮酒为1.72%,RR3.25;高血压大量饮酒组脑卒中发生率46.47%.较正常血压不饮酒组(0.74%)显著高,RR63.07。血清胆固醇的均值女性高于男性(P<0.01)。女性基线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但脑卒中发病率及低于男性,分析其原因.女性有多于男性的有利因素,即血TC高,少量吸烟,不饮或少量饮酒。  相似文献   

16.
在1994年,北欧第一个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了大型临床试验,即著名的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研究).最终结果证实,长期应用辛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这一研究结果的问世.拉开了他汀类调脂药物革命的序幕,紧跟着许多研究陆续证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够使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本文在阐述胆固醇及脂蛋白的代谢之后,较详细地介绍了降低胆固醇新药lovastatin的化学结构、药理、药物动力学、对各种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和高脂血症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总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危险性增加2%-3%。目前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的快速增加,已导致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继续上升。根据《柳叶刀》杂志近期公布报告,1990—2010年的20年间,中国因冠心病死亡增加120.3%,年龄校正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31.6%。可以说,在目前的中国,对于胆固醇问题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  相似文献   

19.
降胆固醇疗法对冠心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降低胆固醇疗法通过延缓或部分逆转冠脉粥样硬化病灶的进展,预防斑块破裂和改善内皮功能,从而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CHD)患者205人: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三组,分别测量其血脂、载脂蛋白,并记录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载脂蛋白A1(ApoA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TG(甘油三脂)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关,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年龄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单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双支及三支病变组(P≤0.01)。结论:ApoB能精确的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含量,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与TC、LDLc相比是更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