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强化血糖控制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采用血糖仪在家进行血糖监测,是指导自己实施强化血糖控制的基础。目前市售的血糖仪很多,让人眼花潦乱,如何远择一台信得过的产品,是不少糖尿病患者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几点在选购血糖仪时应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2.
强化控制血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仍无定论。最近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将强化降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为主要观察目标,其结果受到广泛关注。新近公布的ADVANCE和退伍军人糖尿病事件研究(VADT)研究结果显示强化降糖治疗并未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更严格控制血糖的ACCORD研究因安全性问题而终止强化治疗,这些都使我们重新思考更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以我更换降糖药物,而成功降糖的经历来激励糖友。有很多糖友从得糖尿病开始便一直吃一种降糖药,从不更换。其实合理的更换降糖药物,并不全是坏事,只要这种新的降糖药物对控制血糖更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医生那里确定了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之后就不再到医院进行复诊,也不积极地进行血糖监测,这是不正确的。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甲患者的治疗方案已经用了好多年,可是血糖控制得很稳定,身体其他状况也比较好,这就说明这个方案很适合甲患者,  相似文献   

5.
到春节,我患2型糖尿病就已经整整10年了。最近两年,我的血糖控制得很好,视网膜病变没有进一步发展,也没有发现其他新的并发症。这10年的抗糖经历,我自己总结起来有两个转折点,而这两个转折源于两次偶然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稳定地控制血糖水平,杜绝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刚刚结束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大会上传出消息,糖尿病患者有望用上一种能够“智能”降糖的“聪明”药——利拉鲁肽,从诊断的初期开始,有效地控制血糖,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日前,这个新药的研制者——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在北京召开了“改变始于革命”新闻介绍会,  相似文献   

7.
糖友张大爷,患有糖尿病30多年,近几年,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吃一点海带。海带成为了家里面的家常菜。他觉得海带对糖友控制血糖有帮助,这几年中,他的血糖控制的一直很稳定。  相似文献   

8.
很多刚刚检查出得了糖尿病的患者朋友,心里非常着急,恨不得血糖马上降到正常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如果血糖没有很快降低,他们或者怀疑医生开的药不正确;或者自己擅自调整药量。实际上,这种认识及做法是错误的,血糖降得太快反而有危险。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策略——精细降糖、安全达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表现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的发生。在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下,糖尿病一旦发生还不能被根治,血糖的控制还只能借助于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的治疗。临床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之友》2012,(7):20-20
读者来信 我老伴66岁,得糖尿病5年了,血糖控制得不太好。他总管不住嘴,肚子一饿就受不了,端起饭碗不到吃饱决不放下,我和孩子虽然经常劝他,但禁不住他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听劝。前些日子我听说市面上有一种降糖大米,想买给老伴吃,但是价格很贵,所以有些犹豫。请问专家,这个降糖大米是不是真的能降糖?我老伴吃这种米可以不再控制量吗?  相似文献   

11.
李婉 《糖尿病之友》2011,(12):18-18
患者来信 我于2004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开始时打胰岛素,血糖控制得很好。后来由于嫌打针麻烦就改成了吃西药,但是西药对我有副作用,不是腹部疼就是胃疼胃酸。于是吃“葛根山药胶囊”,其生产厂家是郑州华荣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豫(410109)卫食证字(2007)第139号,口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2~6粒,我每次服3粒,效果挺好。我们县里很多人都吃这个保健品,效果不错,血糖稳定,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作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武器之一,由于其能够在临床上解决一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欢迎。而中成药究竟应该如何应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许多患者甚至包括医生在内也知之甚少,而且存在不少误区。更有一些不法企业和单位,针对患者对中成药疗效的不正确认识和过高期望,把某些降糖西药掺入所谓中成药当中,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花费,而且还可能因用药不当,而产生一系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方便门诊配药的糖尿病患者对其所使用的降糖药物的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方便门诊和所属医联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是否独居、服用降糖药物种类数、服用药物总种类数、糖化血红蛋白(HbA ...  相似文献   

14.
单纯的强化降糖并不能阻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防的关键在于应针对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其中包括:尽早控制血糖,防治心血管并发症;长期控制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稳达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多重危险因素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之友》2013,(4):88-89
“糖友”打麻将,打出脑卒中 王大妈,65岁,患糖尿病6年,一直以来饮食、用药都很注意。虽说血糖控制得还不错,也没有显著的并发症,但由于爱打麻将,运动不足,结果最近晚上睡觉前总感觉头痛、头晕,右臂麻木。送到医院,被诊断为轻微脑卒中。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治疗与预防心血管病的思考和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发表了三项长期、随机对照试验(ACCORD,ADVANCE,VADT)和两项长期流行病学随防研究(UKPDS,STENO-2),其结果均比较了2型糖尿病中强化降糖和标准化降糖对心血管预后的影响.本文就七述研究结果,综合相关文件进行复习和解析.提出:严格控制血糖仍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的基础治疗之一;同时应更加关注降糖治疗的安全性和个体化.只有遵循已有证据,结合自身lIi{i床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侵犯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心血管、脑血管、四肢大动脉,尤其是下肢)、微血管(肾小球、眼底及心肌等)、神经、皮肤及骨关节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常有多种因素参与,如代谢紊乱、遗传易感性、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其中,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与高血糖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8.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常食。但并不是说,只要吃这些食物就可以降低血糖,而是要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这些食物,对控制血糖是有帮助的。这些降糖食物也要控制量的摄入,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食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之,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但在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患者会觉得自己天天都在想办法降糖,千方百计的换药试验,最终血糖控制的仍是不好,并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于是不由的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是用的药不合适?还是自己的身体存在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血糖仪可以让我们随时监测血糖,把握自身的微小变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生活的节奏、饮食的种类,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科学地监测血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