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家提出,治疗糖尿病离不开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这“五驾马车”。适当的运动(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许多病情较轻的病人,仅靠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就可以控制糖尿病。那么,如何安全驾驶运动疗法这驾“马车”呢?我们首先要了解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好处、运动的种类与方式,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同时要注意运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有五个方面: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其中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很多糖尿病病人,非常注意饮食控制,自备血糖仪经常监测血糖,结果发现同样重量的大米,吃大米稀饭比吃大米饭,餐后2小时血糖升的更快更高。这造成许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喝稀饭。为什么摄入同一种类同样数量的食物,  相似文献   

3.
六、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都必需或终身使用胰岛素吗?并非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胰岛素治疗。事实上,大多数GDM患者只是表现为餐后血糖轻度升高,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如分餐)和适当的运动治疗(如饭后散步),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自身对照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给予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治疗及其联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进行饮食治疗前后病人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饮食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18例,首先接受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之后接受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治疗3个月,比较饮食治疗前后及两种方法治疗后病人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单纯食物交换份法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FINS及HOMA-IR较饮食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01或P〈0.01)。联合GI治疗3个月后,病人BMI、FPG、HbA1c及HOMA-IR较联合GI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或P〈0.01);FINS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治疗能够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食物交换份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食物交换份法联合GI进行饮食治疗优于单纯食物交换份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结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均能够有效控制GDM血糖变化,血糖检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6.
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7.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为何要监测不同时点的血糖?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中饮食营养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菏泽医专附属医院儿内科收治的80例小儿糖尿病新诊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饮食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数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糖尿病治疗期间,实施饮食营养治疗,可提升血糖控制质量与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之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血糖,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许多患者认为一旦选择胰岛素治疗就“天下太平”了,不再重视饮食控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其实,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加强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三者的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40岁以上居民5,000人,对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440名进行调查。结果:(1)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依从性差。(2)单纯饮食治疗和或体育锻炼占17.05%;口服药物治疗占70.45%;应用胰岛素治疗占7.27%,未行任何治疗者占5.23%。HbA1c〉7.5%的患者中胰岛素应用率为8.7%。(3)病程、文化程度、抑郁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有关。结论:基础性治疗依从性差、血糖控制方案保守,影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1.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检测出并治疗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60例,对比孕妇血糖进行OGTT实验,对比经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胰岛素治疗后孕妇血糖的改变。结果经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度、重度联合运动治疗,10例重度患者增加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水平并安全分娩。结论对于患病孕妇进行运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3.
饮食治疗对任何类型的糖尿病都是行之有效的,是糖尿病综合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中最基本的治疗措施。饮食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每日总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合理安排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注意食物搭配多样化及补充适量的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认识到,仅凭去医院进行一两次血糖检测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波动的全貌,不利于了解自己的病情。因此,通过血糖仪进行监测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自身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是衡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正确性和适量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全面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地特胰岛素与饮食+运动疗法对于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屏南县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对照组应用饮食+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地特胰岛素,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饮食+运动疗法对于调节母婴结局以及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血糖监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而自我血糖监测是五驾马车中最核心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是每个糖尿病患必须要进行的手段。初诊(急性代谢紊乱病人除外)应一律进行一次血糖谱摸底,要测一天的三餐前半小时、后2小时的血糖,及睡前(约9~10pm)、半夜12点、晨起4~5点(一天最低血糖时间)等一天共8~9次以全方位的对病人血糖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安排好病人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在达标前住院病人最好一天测7次,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9~10点)左右;也可一天4次;早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在血糖达标后,大致药物治疗隐定阶段,经济条件一般的病人,可不再1天4次,可改为一周测一天,一天测七次或四次血糖,但找医生看病的头一天.一定要测七次或4次血糖。如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病人,要定期监测夜间或晨起4~5点血搪,一旦那一点出现高血糖,第2~3天一定连续观察此点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强化饮食和运动治疗与传统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超低热量饮食和超大量有氧运动.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和饮食运动治疗。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进行7天住院糖尿病教育、饮食及运动指导,半年后监测血糖水平。结果 半年后,实验组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体重指数也明显下降;而对照组血糖仅仅得到部分控制,体重指数改变不明显。结论 强化饮食和运动治疗相对于传统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更理想,体重指数明显下降,且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运动与饮食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与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5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90)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n=90)增加运动与饮食干预,对比两组相关数据。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调控情况更优、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与饮食干预,能够有效调控其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发生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是关键。良好血糖的保持,必须掌握"五驾马车"的治疗原则。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著名的糖尿病专家Joslin通过对病人的诊疗,精辟地提出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原则,将糖尿病的治疗比作驾驭一辆三匹马的战车,这三匹马分别是饮食治疗、胰岛素治疗(那时还没有口服降糖药)和运动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