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抗凝措施,两组均于术后7d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经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4例(4.65%)、对照组有2例(2.33%)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臣富  张文龙 《天津医药》2011,39(3):268-270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73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 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 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骨科大手术患者随即分成两组,试验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两组均同时采用常规物理预防措施,术后第7天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用凝血系统指标监测出血倾向。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9%,对照组为26.75%,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2例、对照组有1例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间延长,发生率分别为5.13%和2.69%。结论对于骨科大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6例.治疗组入院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量机械预防,低分子肝素采用腹壁皮下注射0.5 mL、每12 h给药1次,间歇充气加压装量采用双下肢交替使用、每天共6 h,连续14 d.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动态观察凝血酶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10 d进行深静脉血栓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治疗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9%),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10.71%o结论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获得持续、有效的抗凝效果,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总结身痛逐瘀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死亡病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较好,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陈明  王丹娜  张莹 《海峡药学》2010,22(10):134-136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髋部、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用药组267例,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未用药组206例。2组患者均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来诊断DVT。结果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5%(4/267),非用药组DVT发生率为3.4%(7/206),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髋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刘勇  李杨  关敬之 《北方药学》2015,(1):161-162
目的:探析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择期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联合应用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比较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发生DVT 2例(4.8%),对照组发生DVT 7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因下肢创伤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骨折术后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术后DVT的发生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②观察组DVT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了术后DVT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敏 《海峡药学》2016,(11):173-174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利伐沙班)37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种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11.1%,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的应用,对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进而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的稳定,不影响其凝血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风险及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资料完整的实施髋部手术患者病例共167例,将病例分为两组,其中2005年1月-2007年7月实施髋部手术患者病例95例为第一组,2007年8月至2009年1月实施髋部手术患者病例72例为第二组,第一组围手术期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第二组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实施髋部手术患者第一组病例95例,发生DVT18例,DVT的发生率为18.9%,第二组病例72例,发生DVT3例,DVT的发生率为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低分子肝素未出现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髋部手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及髋部骨折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体会。方法本组16例患者均以手术治疗为主,给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硫酸镁热敷;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等治疗。结果经2—4周后全部病例均症状缓解,彩超检查血栓消失4例,明显缩小12例。血栓部位血流量增加,肢体肿胀消失,疼痛腾以,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应用药物及物理的方法治疗和预防老年患者髋部及下肢骨折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血栓通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诊的病例中选择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三组。治疗组对患者在术后当天进行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同时静滴中成药血栓通针剂治疗;西药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加常规措施(肢体运动等)治疗;中药组采用加血栓通静滴加常规措施(肢体运动等)治疗。然后比较三组病例术后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术口出血量。结果采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其肺栓塞的发生率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只采用血栓通或者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因为采用联合治疗而额外增加。结论采用血栓通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发生率,同时也不会增加术口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9年12月到2012年7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功能锻炼,而观察组则术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IU腹壁皮下注射,连续10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能够明显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元胶囊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凝血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老年髋部骨折60例,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口服红元胶囊3粒,3次/d;对照组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同时用药至术后3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骨质疏松三项(TPINP、β-Crosslaps、N-MID)和肿胀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FIB、DDI较术前均降低,而APTT和PT与手术前比较均延长,但两组用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质疏松三项均升高(P<0.01);试验组患肢肿胀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元胶囊可以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对骨折愈合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活血祛瘀汤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术后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7天,持续口服活血祛瘀汤1个月,配合应用下肢气压泵等机械预防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本组31例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3.2%,无肺栓塞病例出现。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活血祛瘀汤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稳定、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海洋 《北方药学》2018,(7):110-11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低分子肝素钙+双嘧达莫,n=31)与对照组(单纯双嘧达莫,n=31).治疗7d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低切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联合应用双嘧达莫和低分子肝素钙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和观察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每组各40例,治疗2周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术后经过2周治疗后,4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5例为优,10例为良,3例为中,2例为差;40例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为优,4例为良,1例为中,0例为差.与对照组相比(87.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升高(97.5%),P<0.0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术后静脉滴注血栓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预防治疗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法,观察组则给予4000IU低分子肝素钙进行干预,比较术后护理效果,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预防护理治疗后,观察组静脉血栓得到控制,呼吸困难、皮疹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趋向良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控制DVT,同时,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改善,相关预防治疗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8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15)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n=15)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两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前的血D-二聚体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0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积极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安全性较高,总体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8,(1):136-138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与前列地尔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凝血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89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及凝血功能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APPT)、D-二聚体(D-D)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TNF-α、IL-6、PT、APPT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而D-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D-D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PT、APPT水平测得值则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VT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为22.73%(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配合常规治疗可有效预防老年下肢DVT形成,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和高血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