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陈小云 《医学信息》2009,22(9):1851-1852
目的 探讨PCA用于术后镇痛时肠道及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妇科腹部手术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荆.观察病人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情况、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呕吐、睡眠、呼吸等情况.结果 病人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实验组为51.43 h±5.08 h,对照组为34.47 h±4.20 h(P<0.001).术后排尿畅否及有关尿潴留两组比较.P<0.05,第1次下床后活动时间及呕吐、睡眠、呼吸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应用PCA镇痛对病人肠功能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要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及宣教,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对30具坐高57.55±1.32(48.8~74.5)mm小儿尸体的斜角肌“三角”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 一、斜角肌“三角”该“三角”的前缘长27.86±0.5(20.5~30.2)mm,后缘长28.5±0.41(20.0~34.6)mm,底宽11.21±0.19(8.6~14.5)mm。“三角”位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上肢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24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9.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3例,Ⅱ级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较对照组低[(4.34±1.62) min vs (6.84±2.03) min、(6.11±2.12) min vs (9.62±3.07) min、(25.96±4.25) mL vs (36.96±3.66) mL; t=9.973、9.288、6.267,P均0.05];研究组T1、T2、T3时HR、MAP均低于对照组(tHR=25.988、35.406、9.689,tMAP=24.802、30.519、18.779,P 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01)分vs (4.87±1.12)分、(3.02±0.85)分vs(3.86±0.97)分、(1.78±0.52)分vs(2.59±0.67)分;t=9.094、7.977、11.697,P 0.05];研究组术后24 h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5.36±8.67) ng/L vs (67.63±9.95) ng/L、(25.67±5.33) pg/mL vs (32.15±4.36) pg/mL; t=11.387、5.325,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0%vs 8.00%;χ2=5.684,P 0.05)。结论给予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疼痛,麻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并于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患者术中采取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的方式,术后同样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运用于肺癌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119例下肢骨折手术病例PCEA镇痛效果的观察,了解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抽样从骨科专业硬膜外手术病例中选取119例病人,以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影响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利用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影响PCEA镇痛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总按压次数(D1)/与实际进药次数(D2)的比值、骨折部位、饮酒、性格和文化程度。结论 PCEA的镇痛效果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应根据不同病人制定个体化的PCEA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乌甲素复合布比卡因用于老年食管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乌甲素复合布比卡因组、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组,每组25例,术毕高乌甲素复合布比卡因组以0.02%高乌甲素复合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组以0.0004%芬太尼复合0.125%布比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测定麻醉前5min(T0)、术后4h(T1)、8h(T2)、24h(T3)和48h(T4)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老年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经典的吗啡类镇痛药具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在小儿手术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盐酸曲马多是一种新型的非吗啡类镇痛药,其特点是无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目前多用于成人的术后镇痛。我们将曲马多用于小儿手术及术后镇痛,观察该药对小儿呼吸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分支阻滞的最佳麻醉药物剂量。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手外科6~12岁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组,每组各12例,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0.25 mL/kg、B组0.2 mL/kg、C组0.15 mL/kg、D组0.10 mL/kg,术中根据麻醉情况追加氯胺酮。根据神经阻滞情况评价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持续时间、全麻药物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C 组阻滞30 min后各神经支配区阻滞效果相当,均比D组的麻醉有效率高、追加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阻滞时间短于其他各组,氯胺酮追加最多,且阻滞起效、完善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P<0.05),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组有2例转为全麻。4组均未发生麻醉药物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分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药用量为0.15 mL/kg即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地塞米松:为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生物半衰期为36-54 h,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抗休克等作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全身性应用或作为局麻药佐剂神经周围注射延长镇痛作用已被证实。臂丛神经阻滞: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其能提供良好的术中和术后镇痛,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手、前臂、上臂及肩部手术。 背景:地塞米松已广泛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以增强阻滞效果,但目前应用最佳途径(神经周围或静脉)及剂量仍有不一致结论。 目的:系统评价地塞米松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最佳途径及剂量。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有关地塞米松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研究,比较神经周围给药与静脉给药镇痛持续时间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的差异。2名评价者根据筛选标准进行文献分析、质量评价,并完成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Meta分析纳入16篇文献,共1 260例患者;②结果显示,地塞米松剂量为1-4 mg或     5-10 mg时,与静脉组相比,神经周围组均能显著延长镇痛持续时间[WMD=201.38,95%CI(68.22,334.54),P=0.003;WMD=302.96,95%CI(142.41,463.50),P=0.000 2];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方面,神经周围组与静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MD=121.06,95%CI(-62.31,304.42),P=0.20,I2=95%];④提示与静脉给药相比,神经周围给药能显著延长镇痛持续时间;但地塞米松5-10 mg与1-4 mg相比,镇痛持续时间相似,并未随着地塞米松剂量的增加而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在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方面,2种给药方法并无明显差异。ORCID: 0000-0002-6127-9936(张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刘晓慧  罗霄  李绍章 《医学信息》2010,23(6):1590-1591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年龄48至87岁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40例 .F组为芬太尼15?滋g/kg+氟哌利多2.5mg,SF组为舒芬太尼1.5?滋g/kg +氟哌利多2.5mg,分别稀释到100ml.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术后于上臂三角肌下缘置入静脉套管针,接自控性镇痛泵--即维持剂量持续泵注给药方式行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 ml/h,单次PCA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 .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36、48h的ECG、SpO2、MAP、R、镇痛、镇静效果、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个组比较,穿刺部位皮肤红肿、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性( P > 0.05) .SF组镇痛、镇静效果均强于F组,呼吸抑制SF组弱于F组.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皮下自控性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王延艳 《医学信息》2010,23(4):932-93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例,年龄18-60岁,ASAI~Ⅱ级.将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芬太尼+曲马多)15例,B组(舒芬太尼)15例.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不同联合神经阻滞方式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给予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TAPB(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神经阻滞在妇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比较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镇痛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由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R 4.0.2软件分析评价包括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在内的镇痛方式对进行妇科手术患者治疗后的镇痛效果。结果 共纳入20篇研究报道,总计1706例患者,质量评价显示纳入文献总体质量较好。网状meta分析显示采用耳穴治疗的疗程结束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9,1.23),P<0.001]。结论 根据国内现有研究分析,神经阻滞在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手术伤口引起的疼痛,是术后继发其他症状及并发症(肺功异常、心血管并发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术后镇痛不仅是单纯镇痛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我院采用患者自控止痛法(PCA),对17例术后患者止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节置换后镇痛目前多采用患者自控镇痛,但不良反应较多。连续外周神经阻滞镇痛虽安全、有效,但有可能因局部神经阻断出现局部麻木感而影响患者置换后的活动。目前应用步态分析方法评价关节置换后不同镇痛模式对患者置换后早期活动时步态的影响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连续外周神经阻滞(包括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髂筋膜间隙阻滞)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用于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后对步态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0.5mfootscan?USB平板测试系统(比利时RSscanInternational公司)对17例受试者,其中7例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6例为连续股神经镇痛,4例为髂筋膜间隙镇痛。测试患者关节置换前后赤足自然行走时的步态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连续股神经镇痛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患者关节置换前后步态参数的变化小于自控静脉镇痛患者(P0.05)。从17例患者来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方法优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关节置换后股神经阻滞镇痛对步态的影响类似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海燕  滕卫红 《医学信息》2009,22(1):129-129
术后镇痛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降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早离床活动降低血栓发生,有利于肠功能恢复,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促进康复.对经济困难的患者,我院采取价廉的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塞入(每枚1.5元),术后镇痛效果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德月  李海忠  吴应举 《医学信息》2006,19(11):2013-2014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联合于丙诺啡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观察组)药物配方为布比卡因75mg加丁丙诺啡0.15mg稀释至20ml,Ⅱ组(时照组)单纯布比卡凶75mg稀释至20ml。观察记录两组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组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效果明显优于Ⅱ组。RR、BP、SPO2各时点,组问及组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臂从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颈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 将拟行肩锁部手术60例,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30例.A组颈臂丛注射0.3%甲磺酸罗哌卡因共30ml,B组颈臂丛注射0.25%布比卡因共30ml.观察两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常规监测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5min、10min、30min、60min及术后1h的血压(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维持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P<0.05).两组BP、HR和SaO2变化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布比卡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效果相当,而甲磺酸罗哌卡因毒性低,使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在膝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效果。 方法 60例择期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B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A组不予任何处理。记录术后6、12、24 h患者静息与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及24 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 A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内镇痛药补充给予人次明显大于B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舒适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臂丛神经干精准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00例上肢手术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NS组)和超声组(US组),每组50例。US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US-NS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T1)、阻滞完全时间(T2)、麻醉持续时间(T3)、麻醉效果分级、阻滞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S-NS组阻滞成功率高于US组(98.00% vs 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2短于US组[(7.70±1.54)min vs (10.30±1.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3长于US组[(7.95±2.89)h vs(9.69±2.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NS组T1长于US组[(7.43±1.36)min vs(5.30±1.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用于肥胖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