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SCTA)、血管造影(DSA)及彩超三种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有完整的64SCTA、彩超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的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比分析3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64SCTA显示破口共计54个,撕裂的内膜片26个;DSA则分别显示为40个和18个;彩超共提示20个破口,撕裂的内膜片共计18个。结论64SCTA对主动脉夹层破口和撕裂的内膜片检出的敏感性高于DSA和彩超。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优于DSA和彩超。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部分撕裂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由于其病因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应的治疗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进。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应用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造影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10例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和在工作站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结果 轴位图像与多种后处理图像结合后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精细解剖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能够清楚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及撕裂的内膜.结论 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造影技术结合工作站后处理对主动脉夹层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于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医师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其观察术后疗效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部分撕裂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由于其病因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应的治疗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改进.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的开展,为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微创有效的治疗途径[1].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应用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 III型主动脉夹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8例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坤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29-130
<正>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本病起病凶险,病  相似文献   

6.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与部分中层发生撕裂并沿着纵轴剥离,血液在所形成的撕裂腔(假腔)中流动,原有的主动脉腔为真腔。真假腔之间由内膜与部分中层分隔,并有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命的疾病,由于主动脉夹层的表现形式极其糟糕,约25%以上的患者早期误诊,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成功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1例,处理后预后良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分离。其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根据Stanford分型,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于左锁  相似文献   

8.
《云南医药》2013,(2):198-199
<正>主动脉夹层系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着心脏不断泵血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扩展。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h内死亡率可高达50%[1],胸痛是主动脉夹层主要的临床表现,然而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主  相似文献   

9.
秦中喜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1):117-117
主动脉是有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和外膜)的特别的血管,主动脉夹层是以主动脉中膜内血肿的形成为特征,血肿将内膜和外膜分隔开而形成一个假腔(撕裂层)[1].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45-949
<正>主动脉夹层(AD)是由于血液流入动脉中膜,导致内膜和外膜分离,并形成真假两个腔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内膜撕裂导致真假腔相沟通,部分患者也可因动脉壁内血肿形成继而发生夹层~([1-2])。血液不断流入中膜,使假腔顺着血流方向进展,并可累及主动脉分支血管。夹层发生后的前2周是急性期,特别是当升主动脉受累时,患者很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壁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急症。临床表现复杂,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的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还可伴休克征象,而血压偏高,多数患者可出现一侧桡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这是AD分离所特有的体征之一[1]。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h内病死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本病高峰年龄50~70岁,男:女约2~3:1。大多数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A型多见在前胸和肩胛间区,B型多在背部、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起病后即达高峰,呈刀割或撕裂样。少数起病缓慢者疼痛可不显著。该病由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再加上临床表现复杂,从而导致该病急诊的误诊率高。为了提高主动脉夹层在急诊科的诊治水平、降低误诊率,现选取在我院急诊科诊治过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主动脉夹层的诊治经验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宋贵峰 《医药世界》2010,(7):618-618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样变性的中层,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如不及时诊治48h内病死率达50%。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4.
冯莉梨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81-218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由于血流动力学的压力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双腔主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1]。临床上常出现剧烈疼痛、休克及压迫症状,夹层动脉瘤向外膜撕裂则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分离、主动脉解离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等基础上,由于血压急剧升高所导致的主动脉血管壁内膜撕裂,血液流入撕裂的内膜与管壁之间,形成血肿并扩大,管壁分离为2层,血肿可向两端扩展,管壁继续剥离,向近心端可侵及主动脉瓣,亦可向远端扩展,累及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主动脉夹层是什么东西?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腔内血液从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造成真假两腔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又称主动脉壁内动脉瘤或主动脉分离、主动脉夹层血肿。主动脉夹层起病急,进展快,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病死率极高,如未及时诊治,患者发病48 h内,病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过去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少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形成是由于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  相似文献   

18.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灾难性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或中膜弹力纤维层病变,血液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层,导致中膜撕裂、剥离形成双腔主动脉,又称主动脉夹层。近年来,多层螺旋CT(MSCT)发展相当迅速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的原因。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对6例主动脉夹层误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误治。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常见原因。心脏彩超、CT及MRI三种检查技术有助于快速诊断的方法。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夹层撕裂的动态过程及夹层破口的部位有一定联系,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主动脉腔内血液从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得中膜分离,向周径和长径方向发展,出现真假两腔分离状态,从而形成主动脉夹层~([1])。主动脉夹层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外科手术是其常见治疗方法~([2])。术后往往由于患者对血压控制的不重视,常常诱发主动脉夹层复发,因此术后对主动脉患者的血压监测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康复计划,使患者获得不同水平的协作性和延续性的优质护理服务~([3])。本研究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