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IDC)高频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102个肿块) IDC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高频超声声像表现(大小、形态、边界、微钙化、内血流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02个肿块大小、形态与ER、PR、CerbB-2、Ki-67均无相关性;边界毛刺征与ER阳性表达相关;肿块内微钙化与CerbB-2、Ki-67阳性表达相关;肿块内部血流量、腋窝淋巴结转移与CerbB-2阳性表达相关。结论:乳腺癌的高频超声声像表现与其分子生物学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据此可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其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X线摄影恶性钙化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CerbB-2/HER-2/neu)表达、淋巴结转移及肿块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8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乳腺X线摄影胶片,记录乳腺癌钙化情况,记录术后标本肿瘤细胞ER、PR及CerbB-2表达的免疫组化结果、记录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分析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ER、PR表达、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块大小无显著关联性(P>0.05),而乳腺癌恶性钙化灶与CerbB-2的表达有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 乳腺癌恶性钙化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乳腺癌X线摄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观察13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与石蜡切片,分析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的关系。结果肿块纵横比>1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11.551,P<0.05;χ2=5.973,P<0.05);边缘毛刺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7.883,P<0.05;χ2=5.600,P<0.05);高回声晕征与ER、PR阳性表达相关(χ2=8.108,P<0.05;χ2=4.957,P<0.05);肿块内部坏死与PR阴性表达相关(χ2=4.819,P<0.05);微钙化与CerbB-2阳性表达相关(χ2=4.661,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乳腺癌超声表现预测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69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169例患者ER、PR、CerbB-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63.91%、54.44%和75.15%;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ER的表达与CerbB-2、Ki-67的表达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Ki-67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ER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张士德  于霞  徐海龙  孟菲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42-1144
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摄影钙化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CerbB-2/HER-2/neu)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双乳腺X线轴位、斜位片,记录乳腺癌钙化情况,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ER、PR及CerbB-2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钙化灶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钙化灶与ER、PR表达无相关性,而乳腺癌钙化灶与CerbB-2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乳腺癌钙化征象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X线摄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P53表达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009-01~2009-12 177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定这些免疫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超声表现中的肿块大小、内部的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边缘的"毛刺征"及血流分级与ER、PR、CerbB-2、P53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177例导管癌中,肿块边缘"毛刺征"和内部血流信号分级0~I级与癌细胞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内部的钙化与癌细胞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和血流信号分级Ⅱ~Ⅲ级与癌细胞CerbB-2、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肿块大小与ER、PR、CerbB-2、P53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与ER、PR、CerbB-2、P5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相互结合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同ER、PR、HER-2、P53和KI-67间表达的关联性,对乳腺癌预防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7月,经病理学证实的3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特点与免疫组化指标,判断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恶性肿瘤ER、PR、HER-2、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在肿块大小2cm组都分别高于≥2cm组,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的肿块血流组(血流2~3级)、无肿块伴钙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肿块血流组(血流0~1级)、肿块伴钙化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且有无肿块伴钙化同PR阳性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5),HER-2、P53、Ki-67的周围侵犯组织的阳性表达率都分别低于无周围侵犯组织,HER-2的肿块血流组和淋巴结转移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ER的有无侵犯组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免疫组化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一定程度显示出一些病理特征,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生物学表达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为乳腺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方法:随机抽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均行乳腺高频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后方回声、微小钙化、内部血流及腋窝淋巴结;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及Cerb B-2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关系。结果:12 cm乳腺癌微小钙化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边缘毛刺状;形态不规则在2 cm的肿瘤检出率较高。2肿块纵横比1患者的ER、PR阳性率为77.8%、61.1%,较纵横比≤1者高(P0.05);3边缘毛刺征患者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65.5%、55.2%,较无毛刺组高(P0.05);4周边高回声晕患者的ER和PR阳性率分别为73.3%、60.0%,均高于无高回声晕患者(P0.05);5内部无回声区患者的PR阳性率22.2%,低于未见无回声区患者(P0.05);6微小钙化患者的Cerb B-2阳性率83.3%,高于未见微钙化者(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肿瘤生物学特性影响乳腺癌的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可为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乳腺外科进行诊治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结果 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以肿块≥2cm者多见,73.07%(57/78)的患者肿块边缘毛刺征或蟹足征,51.28%(40/78)的患者CDFI血流分级为Ⅲ级者;ER、PR、Ki-67、C-erb B-2在毛刺征中、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等-低增强中ER、PR、C-erb B-2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增强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有灌注缺损中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灌注缺损的阳性表达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DFI血流分级中,ER、PR、Ki-67、Cerb B-2组内阳性表达率随CDFI血流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随之上升(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ER、PR、Ki-67、C-erb B-2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原癌基因(Cerb B-2)表达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s,IDC)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20例IDC患者行超声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ER、PR、Cerb B-2阳性表达情况,分析BI-RADS分级与ER、PR、Cerb B-2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肿块边缘有毛刺征者ER、P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边缘无毛刺征者(P0.05);肿块内部钙化者Cerb 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钙化者(P0.05);肿块内血流0~Ⅰ级者ER、PR、Cerb 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Ⅱ~Ⅲ级者(P0.05);肿块大小、后方回声有无衰减、UE评分与ER、PR、Cerb B-2表达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PR、Cerb B-2表达阳性的IDC患者BI-RADS分级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IDC患者超声征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ER、PR、Cerb B-2表达的水平,从而为IDC的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钼靶X线微钙化与癌细胞ER、PR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钼靶片中乳腺癌微钙化与ER、PR表达及临床病理关系,评价微钙化征象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乳腺癌病例115例,钼靶X线片由3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阅片,明确钙化并根据钙化及相关表现分组。免疫组化采用SP法,根据癌细胞核内染色判断ER、PR表达情况。各钙化组分别与ER、PR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钼靶片中微钙化的有无、微钙化数目、钙化类型与肿瘤细胞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微钙化多见于导管癌,占53.33%,是钼靶片中无肿块表现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微钙化表现与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乳腺癌钼靶片微钙化表现常伴腋下淋巴结转移(24/47例),而钙化数目较少(<20枚)的乳腺癌更易伴有腋下淋巴结转移(16/24例)。结论微钙化在钼靶片乳腺癌诊断中,特别是在早期癌以及无肿块表现的乳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微钙化表现与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乳腺癌ER、PR表达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乳腺癌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 ER、PR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钼靶X线征象与ER、PR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60例乳腺癌中,有肿块组ER、PR及P5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肿块组,2组PR表达有统计学差异(χ2=6.213,P=0.013);其中有毛刺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毛刺组,且有统计学意义(χ2=6.673、3.873,P<0.05);钙化组ER、PR及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钙化组,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330、5.984、4.671,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PR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213、5.978,P<0.05).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及P53的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乳腺癌MRI表现与生物因子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旨在从影像学角度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方法 连续搜集70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资料,分析病灶的形态、大小、边缘、强化特点、动态增强曲线(TIC)、ADC值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并搜集相应病灶CerbB-2和Ki-67表达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对病灶MRI表现和CerbB-2、Ki-67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70例乳腺癌中,环形强化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ADC值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淋巴结转移与CerbB-2、Ki-67阳性均呈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MRI表现和CerbB-2、Ki-67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MRI特点预测病灶生物因子表达状况,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征象与免疫组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肿块型乳腺癌(浸润性,非特殊型) 186例,所有病例术前行磁共振检查,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肿块影像学征象进行分类,术后对病变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变磁共振特征与免疫组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肿块的边缘不规则是ER表达阴性的预测因子(P=0.04);肿块内部环形强化是PR表达阴性的预测因子(P=0.03);肿块大小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2),边缘不规则是HER-2表达阳性的预测因子(P=0.03); Ki-67表达与肿块大小呈正相关(P=0.01),与肿块边缘及内部强化方式呈负相关(P=0.04、P=0.01)。结论 乳腺癌磁共振征象与免疫组化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结不同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影像学表现,为从术前影像角度分析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中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一致条件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状态和乳腺癌X线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53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根据免疫组织化学(IHC)中HER-2、ER、PR的表达结果分为Ⅰa(HER-2阳性/ER-/PR-)和Ⅰ b(HER-2阴性/ER-/PR-)、Ⅱa(HER-2阳性/ER +/PR+)和Ⅱb(HER-2阴性/ER +/PR+)两个配对组.分别对两个配对组中乳腺癌的肿块和钙化进行分析,并对各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Ⅰa和Ⅰb组中,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多见单纯钙化(18.3%)、肿块伴钙化(23.7%),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单纯肿块比较多见(49.2%);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形态以不规则形多见(47.4%),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以类圆形(58.8%)、分叶状(12.1%)多见;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86.1%),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清楚局限(9.8%).与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比较,阴性乳腺癌砂砾状钙化(55.2%)多见,且大多呈区域性分布(32.1%).Ⅱa和Ⅱb组中,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类圆形(52.1%)、分叶状肿块(11.0%)多见,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不规则形肿块(40.6%)多见;HER-2表达阳性乳腺癌肿块边界多模糊不清(90.7%),大多可见毛刺边缘(66.7%),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肿块边缘多见浅分叶(65.3%).与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比较,阳性乳腺癌砂砾状钙化(68.4%)多见,且大多呈节段性分布(31.9%),HER-2表达阴性乳腺癌钙化大多成簇状分布(57.6%).结论 各配对组中HER-2表达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的肿块及钙化有着不同的X线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与P53、CerbB-2、Ki-67表达的关系,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方法:9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乳腺钼靶摄影,术后测定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X线表现的关系.结果:97例乳腺癌中,肿块62例,占63.91%;单纯钙化8例,占0.82%;结构紊乱27例,占27.84%.P53阳性表达56例,占57.73%;CerbB-2 63例,占64.95%.肿块组Ki-67增殖指数为29.64±3.15,并随肿瘤体积增大而增高.局部密度增高伴钙化组P53、CerbB-2、Ki-67表达高于不伴钙化组, P5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571,P<0.05).结论:乳腺癌的一些重要钼靶X线征象与P53、CerbB-2、Ki-67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的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同时检测ER、PR、CerbB-2的表达,并与手术切除标本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58例患者中,穿刺活检检测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5.17%(32/58)、43.10%(25/58)、46.55%(27/58).术后标本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6.90% (33/58)、44.82% (26/58)、48.27% (28/58).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准确检测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C-erbB-2、ER、P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患者术前皆未行化疗或放疗,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应病灶多层螺旋CT表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主要征象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呈浅分叶或毛刺状边缘,边界模糊,瘤内有坏死、细沙砾样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为主,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直径增大,长短径比例小于2,淋巴结实变,实质厚度不均,淋巴结边缘模糊。乳腺癌病灶的大小、钙化、淋巴结转移与C-erbB-2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毛刺状边缘与ER、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ER、P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董珉  张晓  王美芹  顾小荣  郭震  徐新宇   《放射学实践》2011,26(5):493-496
目的:探讨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表现与C-erbB-2、ER、P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FFDM表现,患者术前皆未行化疗或放疗,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应病灶FFDM表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的FFDM主要征象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呈浅分叶或毛刺状边缘的肿块,边界模糊,瘤内或瘤旁有成簇细砂砾样钙化。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微钙化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毛刺状边缘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FFDM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E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FFDM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Ki-67)的相关性。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测量癌组织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ER、PR、HER-2、Ki-67表达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ER、PR和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R、PR不同表达状态时,ER、PR表达阴性组的Kep值均高于阳性组,Kep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和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Ktrans、Kep、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01,r=0.731),Kep值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9,r=0.477),Ve值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Ktrans和Kep值可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能间接评估肿瘤预后并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