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煲汤有讲究     
嗜汤、喜汤、品汤已是时尚,可谓“无汤不成席”。 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增强健康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一定要注重科学,做到“八要”。  相似文献   

2.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吃饭时喝汤的习惯。汤能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佳肴。汤的种类繁多,我国大江南北有不少风味名汤,现简介如下,以飨食客。 杭州“莼菜汤” 以杭州西湖特产莼菜加入火腿丝、鸡丝、鸡汤做汤,具有鸡丝洁白,火腿鲜红,莼菜鲜嫩,汤清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素有“杭州第一汤”之誉。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多次品尝过此汤。  相似文献   

3.
黄芪在民间有较高知名度,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常有人用它来佬汤进补。然而,这句顺口溜也并非完全科学。因为,黄芪汤讲究的是要“巧喝”,而非“常喝”。  相似文献   

4.
知青趣事     
当年知青集体户开饭时,总有一桶菜汤,开始,我们根据此汤的实际来路称它“刷锅水”,后据免费性质改叫“福利汤”。一天,一位农友舀汤时发现一根青葱在上面飘浮晃荡,他灵感突发。从此,这桶汤开始有了另一个雅号:“指南汤”。  相似文献   

5.
说到汤,世界各地的许多美食家都信奉这样一个信条:“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法国著名烹调家路易斯·古斯在《汤谱》中记述:“汤是餐桌上的第一佳肴,汤的气味能使人恢复信心,汤的热气能使人感到宽慰。”其实,更令人瞩目的还是汤的特殊保健功能;喝汤能使您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6.
提起“药膳疗法”术语,我便查阅谢观著《中国医学大辞典》、《辞海》、《中医大辞典》等书均没有记载。实际应用药膳防病治病,早已源远流长。相传商代宰相伊尹始采用药物作汤液治病,著有《汤液经法》。周朝就设有“食医”官,掌管宫庭饮食。“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黄帝内经》中就有“汤液醪醴”专篇。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即有“猪肤汤”、“百合鸡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诸多食疗方。唐代孟诜撰有《食疗本草》专著。元朝御医忽思慧著有宫廷保健膳食专著《饮膳正要》,宋代陈直著《养老奉亲书…  相似文献   

7.
《健康必读》2009,(3):64-64
有男性友人神秘兮兮地邀请一干人等去喝“壮阳汤”,到了现场才明白,所谓“壮阳汤”,就是在青瓷汤盆里几根切碎的牛鞭羊鞭在浓汤中载沉载浮。据说,还有青海等地空运过来的牦牛鞭,若想享用需提前预约。而饭馆墙上的宣传广告颇耐人寻味:男人的加油站。朋友喝完两小碗即称用膳完毕,因为该汤“火力大,男人喝多了受不了”。  相似文献   

8.
《健康大视野》2009,(22):68-69
喜欢武侠小说的人一定都听说过“十全大补汤”,书中的主角每每在生死挣扎线上命悬一线的时候,就能一汤救命,神奇无比。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十全大补汤的存在。据考究,“十全大补汤”,出自宋代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补气基础方“四君子汤”,与补血基本方“四物汤”合并而成的“八珍汤”,再加补气之黄芪、补阳之肉桂二药而成。而现实中的“十全大补汤”,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而偏有阳虚寒象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喝汤有讲究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其实“无汤也不成席”。古今中外,膳食各有所长,对汤的感悟自然各有千秋,但汤对于吃饭,是无论如何也少不得的。四川有句老话说得好:“肉管三天,汤管一切。”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东西,它熬出的汤永远比其本身有营养。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由于天气炎热流汗多,体内水分损失也较多,人们都把汤作为每餐的必需品。特别是排骨汤、鱼头汤,这些含有丰富钙质的汤,更是受人们的欢迎。有些人不但要每餐喝营养丰富的汤,而且经常还要在熬汤时,加入北芪、党参、红枣、莲子、百合、山药等滋补中药。然而,喝滋补汤还是要因人而异的。比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尽快下乳,许多产妇产后都有喝催乳汤的习惯。这些“催乳汤”,包括鲤鱼汤、鲫鱼汤以及猪蹄汤等。但是,产后什么时候开始喝这些“催乳汤”是有讲究的。喝得过早,乳汁下来过快过多,这时新生儿又吃不了那么多,容易造成浪费。同时,由于乳汁分泌过多,会使产妇乳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淤积,乳管堵塞而出现乳房胀痛,若吃得过快,乳汁下来过慢过少,也会使产妇因“无奶”而心情紧张,产妇一紧张,就使下丘脑分泌的儿茶酚胺  相似文献   

11.
韩国菜中有不少以汤为主的料理。韩国人习惯吃饭时先喝口汤或先将汤匙放汤里蘸一下,叫“蘸调匙”,“汤”是韩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韩食中的汤主料为蔬菜、山莱、鱼肉、大酱、咸盐、味素等。用酱油调咸淡的叫清汤;用大酱调咸淡的叫大酱汤;  相似文献   

12.
李惠明 《家庭医学》2004,(20):54-54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品尝丰盛的佳肴,还是普通的家常便饭,嗜汤、喜汤、品汤已是时尚,可谓之“无汤不成席”。民以食为天,而食的本质是营养。因此,喝汤要真正起。到的强体健身,防病治病,增强健康的作用,在汤的制作上要注重科学,做到“八要”。  相似文献   

13.
《雍正皇帝》在去年的书市和电视上着实火了一把。不知您注意了没有书中和电视剧中多处提到了“进参汤”。雍正皇帝在乏了或是生病的时候,就由太监或皇子等人为他捧献参汤。在召集大臣商议朝政时他偶尔也命太监“托着条盘上参汤,每人一碗”。当十三爷允祥病危时,太医们奉命疗治也曾采用“灌参汤”的办法。可见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尽快下乳,许多产妇产后都有喝催乳汤的习惯.这些“催乳汤”,包括鲤鱼汤、鲫鱼汤以及猪蹄汤等.但是,产后什么时候开始喝这些“催乳汤”是有讲究的.喝得过早,乳汁下来过快过多,这时新生儿又吃不了那么多,容易造成浪费.同时,由于乳汁分泌过多,会使产妇乳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淤积,乳管堵塞而出现乳房胀痛;若喝得过迟,乳汁下来过慢过少,也会使产妇因“无奶”而心情紧张.   ……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吃饭先喝汤,到老不作伤”。可见在食谱中“汤”应占重要地位.无论是酒席宴会,还是家常便饭,汤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1多喝汤 当人出汗比较多,体液损耗比较大的时候,多喝汤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简单易学的“防暑汤”如山楂汤、绿豆酸梅汤、金银花汤、西瓜翠衣汤等。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品尝丰盛的佳肴,还是普通的家常便饭,汤都是餐桌上的宠物。嗜汤、喜汤、品汤已是时尚,可谓“无汤不成席”。在外面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喝上一碗滋味鲜香,营养丰富的汤,感觉真是不一样。然而,要使喝汤真正起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增强健康的作用。在汤的制作和饮用时一定要注重科学,做到“八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马红治 《药物与人》2004,(11):49-49
初冬季节,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肺炎,中医常常用“白虎汤”来治疗咳嗽、发热等病症,说起“白虎汤”,这里面还有一个关于清代名医叶天士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9.
《家庭医学》2010,(10):39-39
在中国的饮食传统中,一直就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何为原食?何为原汤?原汤化原食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在传统说法当中,所谓“原食”,指的是淀粉类食物,而“原汤”,就是指用水煮这些食物得到的汤,例如煮饺子、面条、馄饨的汤,还有米汤等就是“原汤”。所谓“化”,一般理解为“消化”。现在认为,原汤化原食是指这些汤能够帮助这些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代谢,而发挥这种作用的关键,是汤中含有食物煮制时所溶出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一些佛教寺庙中,流传着许多“嘉惠生命的秘帖”,大都是善人居士捐款助印的,其中有一种影响比较大的,叫做“神奇蔬菜救命汤”。“神奇蔬菜救命汤”包括蔬菜汤和糙米茶两部分,说是“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癌症”“使磨损的关节变得正常”“恢复皮肤的年轻化,实现身体的复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