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连续缝合法与常规间断缝合法在口腔前庭沟切口的临床缝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84例颌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选择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口腔前庭沟切口,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缝合耗费时间、术后拆线耗费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术后拆线疼痛程度,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缝合耗费时间、术后拆线耗费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术后拆线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连续缝合法在口腔前庭沟切口的临床缝合效果更佳,具有缝合、拆线耗时短、切口愈合好、拆线疼痛程度轻的优点,提高手术质量,是关闭前庭沟切口的理想方法,但对口腔科医师技术要求较高,应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2.
两种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对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Codman和Window两种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对颈椎单椎间减压植骨融合模型稳定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例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分成两组。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正常颈椎C4.5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时的三维运动范围(ROM),然后切除C4/5椎间盘,制成损伤模型,测定植骨加钢板,植骨块缩短1mm加钢板固定后C4/5节段的ROM,植骨块的长度根据测量椎间隙的高度而定。结果:Codman和Window两种钢板加植骨时的ROM在屈/伸、侧屈、旋转时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屈/伸时的ROM与正常标本相比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侧屈时、旋转时与正常标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植骨缩短后,两种钢板的ROM均不同程度的变大。其中Codman组在屈/伸、侧屈、旋转时与正常标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Window组在屈/伸时与比正常标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侧屈、旋转时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dman钢板在植骨与植骨块缩短后均能对颈椎提供有效的稳定性,Window钢板在植骨时能提供有效的稳定性,但在植骨缩短后不能对颈椎提供有效的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颈椎前路植骨打骨器。方法对传统的颈椎前路植骨打骨器的头部做了一个厚2mm,直径10mm的圆形台阶。结果颈椎植骨块的位置能被下陷1~2mm,没有发现植骨块脱落的情况。结论这种新的颈椎前路植骨打骨器使用相对简单、安全、可靠。适用于颈椎前路植骨块的打入。  相似文献   

4.
背景:腹部切口的愈合除与患者自身情况相关外,还与外科医生的腹部切口缝合技术、缝合方式、缝线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目的:比较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与丝线间断缝合腹壁切口的效果。方法:纳入153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91例,女62例,年龄30-8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n=75),选择腹部正中切口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观察组采用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丝线分层间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与费用、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切口脂肪液化及排异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切口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无切口裂开,未发生排异反应;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切口裂开4例、排异反应5例,两组切口感染、裂开及排异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切口脂肪液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抗菌薇乔可吸收缝线全筋膜间断缝合腹部切口操作简单,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下颈椎观测对颈椎前路手术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颈椎前方入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测量广东地区出土成人干燥下颈椎(C3~C7)标本40套。测量项目包括椎体的前高、中高、后高、上矢径、中矢径、下矢径、上横径、中横径、下横径以及钩突间距。结果下颈椎椎体上横径平均为19.2mm,中横径21.1mm,下横径22.2mm;椎体上矢径平均为15.3mm,中矢径14.9mm,下矢径16.1mm。结论本文的测量数据为改进下颈椎前路手术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与传统切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大小及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12月拟行TKA患者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情况,按入院时间顺序前40膝纳入微创切口组,后80膝纳入传统切口组。微创切口组采用微创髌旁内侧切口,传统切口组采用传统膝前正中切口。记录患者术前相关信息,包括体质量、身高、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术中患者止血带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距离。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测量患者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切口长度、切口位置与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面积及其转归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微创切口组有38例39膝,传统切口组有73例78膝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性别例数、患膝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均出现了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但微创切口组患者的触觉和痛觉障碍面积在各随访时间点均小于传统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2年微创切口组有30膝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得到完全恢复,传统切口组为23膝。两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长度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小。传统切口组感觉障碍面积与切口下极距胫骨结节上缘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1年和2年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与切口上极距髌骨上缘的距离在术后6周、6个月和1年时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 TKA术后患者的感觉障碍面积与止血带时间、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TKA术中对膝前皮神经的切断可造成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功能障碍,与传统切口相比,微创术后切口外侧皮肤感觉障碍的面积更小,恢复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丙烯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用于剖宫产皮肤切口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皮肤切口缝合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微桥可吸收缝线进行皮内连续水平褥式缝合)、观察组60例(采用聚丙烯不可吸收线进行皮内连连续水平褥式缝合).比较2组临床指标、不同时间伤口愈合情况、术前及术后炎症指标水平,观察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拆线时间、住院天数、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拆线时出现疼痛率及手术切口裂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2组术口红肿率、渗液率逐渐降低,瘢痕深度逐渐变浅,瘢痕宽度逐渐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1d、1周、6周术口红肿率、渗液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1周、6周、3月、6月瘢痕深度逐渐变浅程度及瘢痕宽度逐渐缩短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1d、3d两组IL-1、IL-10、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术后1d、3d的IL-1、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显著高于观察组3.33%(P<0.05).结论:在剖宫产皮肤切口缝合术中采用不可吸收的聚丙烯缝线安全性高、美观度好,能降低炎症指标水平,促进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多节段病变不同减压、融合固定方式对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8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分别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ACDF)、分节段混合减压植骨融合(ACHDF)及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ACCF)术,依次测定正常状态、减压植骨后、钢板固定后、疲劳2000次后的三维活动度,计算稳定潜能指数(SPI),测定疲劳2000次后尾端螺钉和椎体间的活动度.结果:3种方式减压、植骨、钢板固定后,稳定性均明显提高;届伸疲劳1200次后,ACDF、ACHDF组标准化的螺钉-椎体间活动度曲线无变化,而ACCF组曲线升高;疲劳2000次后,ACDF组三维运动SPIROM及SPINZ无变化,ACHDF组轴向旋转SPINZ降低,而ACCF组三维运动SPIROM及SPINZ均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3节段病变3种手术方式均可恢复即刻稳定性,ACDF和ACHDF疲劳后仍保持较好稳定性,而ACCF组耐受疲劳性较差,节段间活动度增大,远端螺钉松动,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小切口手术显露与传统手术显露完成的胸腰椎前路手术的临床结果作比较,总结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的特点,以改进手术质量。方法采用SynFrame和EndoRing前路手术拉钩系统,经胸膜外腹膜后或腹膜外入路完成胸腰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ALIF)19例,其结果和传统前路手术完成的25例作比较。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失血量小切口组398.42±52.52ml,少于传统组739.60±153.88ml((P〈0.001);切口长度小切口组11.05±1.31cm,小于传统组19.40±1.55cm((P〈0.001);术后24小时胃肠道功能恢复小切口组15人/19人,优于传统组2人/25人((P〈0.001):VAS评分改善值小切口组3.57±0.76,而传统组2.64±0.99((P〈0.001);其余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为(14.50±2.40)个月。患者疼痛消失,植骨全部融合。结论SynFrame/Endoring拉钩完成的胸腰椎小切口微创手术创伤较小,暴露好,出血少,并发症减少,易于掌握,其手术减压和植骨融合达到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钉间断缝合与皮内连续缝合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皮钉间断缝合术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术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缝合时间、伤口干燥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及HWE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缝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伤口干燥时间及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HW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用皮内连续缝合术式术后美观性更优,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过程中,大隐静脉仍为最常用的桥血管材料,但采集难度较高。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使用间断小切口及传统长切口采集大隐静脉的优缺点。方法:纳入258例采集大隐静脉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其中间断小切口法采集大隐静脉112例,传统长切口法146例。观察采集大隐静脉时间、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间断小切口组采集大隐静脉时间长于传统长切口组(P0.05)。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长切口组(P0.01),总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d腿部切口间断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传统长切口组(P0.01),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传统长切口组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断小切口组(P0.01)。提示,虽然间断小切口采集大隐静脉时间较长,但腿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尤其适合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颈椎上承颅脑下连胸椎,其特点是活动度大而稳定性相对较差,退变性疾病及创伤的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In China, although microscope-assisted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has been performed by many spine surgeons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cope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promoted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ervical spondylopathy by comparing patients under microscope-assisted anterior cervical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anterior cervical approach. As a result, it can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clinical decision in thes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18 具猪颈椎骨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对比研究滑动型和限制型颈椎前路固定系统的临床生物力学特性的优劣。方法实验选用三种固定板,其中两种滑动型前路固定板(Swift 板,Premier板),一种限制型前路固定板(Peak 板)。使用 18 具猪颈椎骨(C2 - C7)模拟两阶段椎体切除,采用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植入椎体切除位置,模拟植骨(内置微型压力传感器)。每一种固定板均采用六具,分三种工况进行颈椎标本实验测试。施加的载荷控制在生理载荷范围内。结果在各标本运动极限内,限制型和滑动型固定板在全支撑时固定板上载荷无显著区别;在支撑缩短时,所有三种固定板上载荷均明显减少,而该现象在滑动型固定板表现的更明显。在缩短支撑情况下,滑动型固定板在缩短支撑状态下板上的载荷减少。就滑动型固定板而言,在支撑缩短的状态下,支撑上的载荷减少较少而板上的载荷增加也不大。在全长支撑的载荷极限状态下,Swift型固定板的载荷分配比Premier型的固定板更好一些。在载荷极限状态下,Premier型的固定板的载荷分配优于Swift型固定板。结论实验证明滑动型固定板在2阶段椎体次全切除术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5.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在颈前路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2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管减压结合植骨融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合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未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训练组由责任护士利用口头讲解动作示范进行充分训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遵医行为改善更为显著(P〈0.01);住院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术中术后SpO2监测值在两组间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训练组较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程度低。结论 术前适应性训练能提高患者手术适应性,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颈肩痛与钢板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6年7月间实施的219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颈椎侧位片评价钢板在上下位椎体的覆盖率,正位片评估其侧方移位和成角;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手术前、后颈肩痛。应用Pearson’s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6.8个月(6~42个月),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与术后颈肩痛高度相关(相关系数P=0.417,P<0.001,n=87),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钢板偏移和成角与术后VAS评分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P=0.314,P<0.001,n=82),与术后NDI成正相关(相关系数P=0.379,P<0.001,n=66)。结论:颈椎前路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是术后颈肩痛的原因之一,术中应注意调整钢板位置,尽量避免侧方偏移和成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限制性(Constrained)和动力性(Dynamic)颈椎前路钢板融合率、对融合节段及全颈椎矢状面曲度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7例(C组59例;D组38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的影像学资料,Cobb's法测量颈椎侧位X线片上融合节段和C3~C7矢状位曲度、融合节段前柱高度,比较其术后即刻及随访末期参数的变化。连续骨小梁通过融合区、X线动态侧位片显示融合节段棘突顶点间距离无变化判定为融合。结果:平均随访16.9个月,C、D组融合率分别为91.6%、97.3%。C组融合节段前凸角丢失单节段为1.17°(0~2.9°)、双节段为1.83°(0~3.5°),D组单节段2.57°(0.5°~4.9°)、双节段3.59°(1°~6.1°),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01)。C、D两组全颈椎矢状面曲度术后和随访末比较无显著差异。C组融合节段前柱高度丢失单节段为1.39mm(0.4~2.9mm)、双节段2.37mm(0.6~4.7mm);D组单节段高度丢失为1.77mm(0.7~3.1mm)、双节段为3.54mm(0.9~5.5mm),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率,与限制性钢板相比,融合节段前凸角丢失和前柱高度丢失虽然较大,但不影响整个颈椎的前凸角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缝合方式对手术成功率、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年来317例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间断及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及血流量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缝合术一次手术成功率及短期通畅率相近(>0.05),间断缝合术内瘘6个月、2年通畅率及血流量优于连续缝合术(<0.05)。而性别、年龄、肾功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等因素对手术成功率及内瘘年通畅率均无影响(>0.05),缝合方式对内瘘功能不良起着重要影响。结论间断缝合术优于连续动静脉吻合术,应作为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植入镍钛记忆合金微创融合器(NiTi-TFC/C)的颈椎节段的稳定性及压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24只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份,四组处理分别为:单取髓核组、自体髂骨植骨组、微创融合器组和钛制融合器组(InterFix)。所有标本进行前路减压,并对后3组进行椎间融合术。分别对各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融合器组与钛制融合器组在强度、刚度及扭转力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微创融合器组与自体髂骨植骨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承载力为12050N。结论该微创融合器强度大、刚度高、抗扭转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为颈椎融合提供新型的融合装置。  相似文献   

20.
上颈椎前路固定螺钉拔出力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上颈椎前路固定螺钉进行拔出力的实验研究,用以评价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pharynge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6例寰、枢椎和C3椎体新鲜标本,左右双侧共12例,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定TARP寰椎和枢椎固定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并将结果同对照组的C3椎体进行比较。寰椎螺钉固定于侧块,枢椎和C3椎体螺钉固定于椎体。结果:寰椎与枢椎、寰椎与C3椎体的固定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5和P=0.002),枢椎和C3椎体最大拔出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723)。统计检验水准均为α=0.05。结论:寰枢椎的螺钉固定是比较安全的,因而TARP也是可行的,钉道长度(即进钉深度)是影响拔出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