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132例T2DM患者,采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程、受教育程度、肾上腺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等,比较T2DM抑郁与非抑郁情绪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T2DM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132例T2DM患者中,发生抑郁52例(39.39%),T2DM伴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受教育程度(χ~2=4.154,P0.05)、T2DM病程(t=6.276,P0.01)、FPG(t=8.089,P0.01)、HbA 1c(t=4.752,P0.01)、FINS(t=8.612,P0.01)、HOMA-IR(t=7.745,P0.01)、TC(t=5.070,P0.01)、TG(t=5.823,P0.01)、LDL-C(t=6.267,P0.01)、Cor(t=2.489,P0.01)、ACTH(t=8.543,P0.01)、FT3(t=3.090,P0.05)存在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病程、FPG、HbA 1c、FINS、HOMA-IR、TG、LDL-C、Cor、ACTH均与T2DM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0.319、0.332、0.514、0.668、0.345、0.462、0.641、0.451,P均0.05),FT3与其呈负相关(r=-0.354,P均0.05)。(3)T2DM病程、FPG、HbA 1c、FINS、HOMA-IR、LDL-C、ACTH评分、FT3均为T2DM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OR=27.061、38.988、3.233、26.168、27.942、6.095、6.312、3.462,P均0.05)。结论:T2DM抑郁情绪与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胰岛素抵抗有关,且T2DM病程、糖脂代谢紊乱均可能导致T2DM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血糖控制指标、患者临床依从性和精神状态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10—2018-09 T2DM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n=39)和健康管理组(n=41),前者采用常规疾病管理干预,后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血糖水平变化,患者治疗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健康管理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95.12%vs 66.67%,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lc均明显下降(P<0.05),健康管理组降低程度较常规管理组更显著(P<0.01);健康管理组患者临床依从性较常规管理组显著改善;健康管理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管理组[23.14±1.21 vs 38.97±1.69(SAS), 8.27±2.03 vs 29.67±2.36(SDS),均P<0.01];健康管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12.20%vs 48.72%,P<0.01)。结论:T2DM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有效增加患者依从性,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生物反馈(BFT)对功能性便秘(FC)患者症状、抑郁焦虑及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FC患者随机分组,56例接受BFT治疗归为BFT组,56例接受CES+BFT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χ~2=7.09,P0.05)、直肠压力(t=3.65,P0.01)、肛残余压(t=6.39,P0.01)、排便感阈值(t=7.24,P0.01)、排便紧迫感阈值(t=6.79,P0.01)、最大耐受容量(t=4.36,P0.01)及肛门直肠测压总有效率(χ~2=5.40,P0.05)、总体健康(t=3.80,P0.01)、社会功能(t=4.32,P0.01)、生理职能(t=5.45,P0.01)、活力(t=8.79,P0.01)、躯体疼痛(t=5.50,P0.01)、情感职能(t=4.49,P0.01)和精神健康(t=7.61,P0.01)均显著高于BFT组;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t=14.54,8.22;P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t=15.23,6.90;P0.01)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HAMA评分(t=-4.90,P0.01)、HAMD评分(t=-6.93,P0.01)均显著低于BFT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CES联合BFT疗法可有效改善FC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命意义感对抑郁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命意义感等心理康复干预。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生命意义量表(MLQ)、生活质量问卷(SF-12)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精神状态、生命意义感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为期12周生命意义感干预后,研究组在HAMD-1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4.886,P0.01),研究组在MLQ总分观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9.326,P0.01);在存在意义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7.549,P0.01);在寻求意义感维度评分上高于对照组(t=5.893,P0.01);研究组SF-12生理及心理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2.614,4.483;P0.05)。结论:生命意义感干预能够很好促进患者管理自己情绪,改善家庭与社会功能,显著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积极情绪和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糜烂反流性食管炎(RE)伴心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184例糜烂RE伴焦虑抑郁患者,采用密封信封法随机按1:1比例分组,92例给予RE常规治疗者归为对照组,92例给予RE常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HAMA评分(t=40.12,20.36;P0.01)、HAMD评分(t=36.16,19.92;P0.01)均显著降低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t=-13.22,12.29;P0.01);治疗后两组GredQ评分均显著降低(t=55.84,42.03;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t=-12.10,P0.01);观察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4%,对照组8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显著降低(t=25.16,15.60;P0.01),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t=-8.11,P0.01);观察组食管糜烂程度改善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8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0,P0.01)。结论:糜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症状,辅助心理对症治疗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急性期患者心理状态、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90例。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eport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量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expressed as percent predicted, FEV1%)以及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采用哮喘生命质量调查问卷(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AQLQ)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2个月后,对照组SAS与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t=19.464,16.639;P0.01),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t=23.776,21.840;P0.01),且观察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651,-6.139,-6.099;P0.01)。干预2个月后,对照组FEV1%与FEV1/FVC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增高(t=-6.519,-7.287;P0.05),观察组FEV1%与FEV1/FVC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增高(t=-10.361,-10.575;P0.01),且观察组FEV1%与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408,3.730;P0.01)。干预2个月后,对照组AQL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增高(t=8.095,6.819,8.243,8.641,13.062;P0.05),观察组AQL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增高(t=8.095,6.819,8.243,8.478,16.662;P0.01),且观察组AQL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9,4.828,2.592,3.292,5.197;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哮喘急性期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90例患者采用家庭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并以家庭支持得分高低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160%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支持较低;高家庭支持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家庭支持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2.69,-3.12;P0.01);2高家庭支持组WHOQOL-BREF因子评分均高于低家庭支持组,其中社会领域差异显著(t=2.23,P0.05),心理领域差异非常显著(t=2.7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支持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生活希望计划干预,观察其对照顾者心理负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晚期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照护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基础上实施生活希望计划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t=-5.588,P0.05)和SDS(t=-6.304,P0.05)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T(t=8.371,P0.05)、P(t=8.089,P0.05)、I(t=5.718,P0.05)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t=7.172,P0.05)、生理职能(t=6.578,P0.05)、生理功能(t=5.842,P0.05)、躯体疼痛(t=6.140,P0.05)、活力(t=7.989,P0.05)、社会功能(t=6.390,P0.05)、情感职能(t=7.648,P0.05)、精神健康(t=7.818,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肝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可以减轻照顾者心理负担,提高其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结直肠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2)。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2.62,-9.84;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09,4.24,8.28,3.41,3.88,6.95;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作为结直肠癌治疗一种辅助方案,能减少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175例门诊糖尿病患者根据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定结果,分为糖尿病伴抑郁组(PHQ-9≥12分,n=63)、糖尿病不伴抑郁组(PHQ-912分,n=112),采用自制调查表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同时进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评价量表行为分量表(diabete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ssessment sub-scale,DSBAS)的评定。结果:①糖尿病伴抑郁组患者DSBAS总分(t=-6.784,P0.01)及运动评分(t=-5.000,P0.01)、遵嘱服药评分(t=-2.161,P0.05)、足部护理评分(t=-2.994,P0.01)、血糖血压监测评分(t=-2.621,P0.01)、并发症检查评分(t=-3.376,P0.01)评分,均低于不伴抑郁组;糖尿病伴抑郁组自我管理依从性不良的比例,显著高于不伴抑郁组(χ~2=11.156,P0.01);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可正向预测自我管理依从性不良(β=1.582,P0.01),而住院次数可逆向预测自我管理依从性不良(β=-0.763,P0.01)。结论:抑郁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不良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9.170,P0.001)、SDS评分(t=-7.326,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身体功能(t=6.494,P0.001)、认知功能(t=5.196,P0.001)、情绪功能(t=6.320,P0.001)、角色功能(t=6.139,P0.001)、社会功能(t=3.741,P0.001)、恶心(t=10.359,P0.001)、疲倦(t=9.438,P0.001)、疼痛(t=12.129,P0.001)、失眠(t=5.230,P0.001)、便秘(t=9.918,P0.001)、腹泻(t=6.587,P0.001)、食欲丧失(t=6.401,P0.001)、经济困难(t=2.848,P=0.005)、呼吸困难(t=11.375,P0.001)、总体健康(t=4.646,P0.001)等QLQ-C30量表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19,P=0.012),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975,P=0.005)。结论: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缓解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IKAP模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t=-9.620,P0.001)、SDS评分(t=-8.792,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无或轻度焦虑或抑郁患者人数比例(χ~2=4.596,7.350;P0.05)显著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χ~2=8.292,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PF(t=18.315,P0.001)、RP(t=17.070,P0.001)、BP(t=15.766,P0.001)、SF(t=12.868,P0.001)、RE(t=17.404,P0.001)、MH(t=15.654,P0.001)、VT(t=15.600,P0.001)、GH(t=14.698,P0.001)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存状况与心理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T2DM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分别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价、生存状况评价、心理抑郁评价,先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自我管理能力、生存状况、心理抑郁间的相关性,再行中介效应验证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在T2DM患者生存状况与心理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47,3.301,18.885;P 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ESCA评分与SRHMS评分显著正相关(r=0.84,P0.01),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具显著负相关(r=-0.73,P0.01);SRHMS评分与SDS评分亦呈负相关(r=-0.67,P0.01);经中介效应验证分析,自我管理能力在生存状况、心理抑郁间的总效应为0.404,直接效应为0.229,中介效应则占总效应的42.57%,为0.172,且中介变量对心理抑郁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Bootstrap 95%百分位数可信区间、95%偏差矫正可信区间均不包含0,中介效应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能力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状况与心理抑郁之间具显著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对城市产后抑郁患者社会功能、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50例城市产后抑郁妇女按妊娠时间编号,然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采用相关常用量表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与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3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干预组)=14.33,34.94,38.73;t_(对照组)=14.33,34.94,38.73;P0.05),且护理后干预组EPDS评分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10,-4.57,-3.00;P0.01)。两组护理前社会支持度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干预组)=11.25,28.62;t_(对照组)=2.71,20.55,P0.05),且护理后干预组SSRS评分、SCS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6.35,9.18;P0.01)。护理结束时,干预组汉化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5.11,4.10,5.08,2.34,3.84;P0.05)。结论:对城市产后抑郁患者而言,以家庭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转变应对方式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予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系统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HAM D、FPG、2hPG、HbA 1c均较对照组及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5.83,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30.69,P<0.01)。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母亲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入组50例患儿母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母亲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将干预前两组母亲SDS、SAS评分分别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1两组母亲干预前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t=2.82,2.99,3.31,3.71;P0.01);2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2.81,2.79;P0.01);3干预后干预组GQOLI-74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躯体和社会功能差异显著(t=2.67,2.32;P0.05),心理功能差异非常显著(t=2.89;P0.01)。结论 MR儿童母亲存在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MR儿童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患者SAS(t=-8.735,P0.001)、SDS(t=-8.868,P0.001)、HAMA(t=-7.615,P0.001)、HAMD(t=-4.905,P0.00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887,P=0.007)。结论: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生活质量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对山东省某医院21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重度抑郁组自杀风险高于轻中度抑郁组(t=9.793,P0.01),在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上,重度抑郁组低于轻中度抑郁组(t=-9.413~-2.7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自杀风险与抑郁水平存在正相关(r=0.665,P0.01),与生活质量及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维度呈负相关(r=-0.590~-0.420,P0.01);3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生活质量在抑郁水平和自杀风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1.0%。结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和生活质量均能预测其自杀风险,生活质量是抑郁水平预测自杀风险的部分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述情障碍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依据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评分分为2组,总分60分为述情障碍组,50分为非述情障碍组,50~60分不做研究。述情障碍组41例,无述情障碍组29例。尔后分别进行医学应对问卷(MCM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述情障碍组MCMQ面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述情障碍组(t=-8.23,P0.01),而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则显著高于非述情障碍组(t=5.21,4.27;P0.01)。非述情障碍组GQLI总分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因子分均显著高于述情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3.82,3.66,2.37;P0.01);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AS-20评分与MCMQ的面对因子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1),而与MCMQ回避、屈从因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0.34;P0.01);与GQLI总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31,-0.33,-0.30;P0.01),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述情障碍患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消极应对方式,而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其生活质量较非述情障碍患者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剧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述情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剧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SA-20)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 PG、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6.599,-6.135,-5.192;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t=-5.884,P0.05);观察组治疗后TAS-20量表中因子二、因子三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501,-4.065,-5.659;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t=5.260,P0.05)。结论:心理剧治疗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有利于血糖控制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